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携手奔小康 脱贫攻坚时|静海融媒记者蹲点日记:“温妈妈”的支教故事

时间:2007-01-05

她是静海一中的英语老师,2019年8月来镇原二中参加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交流,期限一年

提示:本文共有 133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在镇原县第二中学,我们见到了支教老师温鸿雯。她是静海一中的英语老师,2019年8月来镇原二中参加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交流,期限一年。现在距离结束还有不到两个月。

最初,在得知选派教师到镇原支教的消息后,温鸿雯瞒着家人报上了名,但她当时已经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纤维瘤。为了能来镇原支教,她专门到医院做了手术,等支教名单确定后,才把这件事告诉家人。

正在上课的温鸿雯

“我的老父亲已经78岁高龄了,需要人照顾。家里人也担心我的身体吃不消,说支教的事让年轻人去就得了。但支教一直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使命,我一定要去。”温鸿雯说。

镇原二中的学生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以及父母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孩子,部分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

温鸿雯所带的班级有50多个学生,近一半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何让他们摆脱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面对生活,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温鸿雯耐心解答学生问题

在温鸿雯的学生中,有一个叫张宏华的女孩,给了她最多的记忆。张宏华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右腿和右手几乎无法动弹,18岁的她身高只有1.4米左右。

“虽然张宏华身体不方便,可只要能自己做的她从来不求人,教了20年学,这样的孩子还是头一次见。”温鸿雯说。

作为一名外来支教老师,温鸿雯希望通过家访了解更多的孩子。可因为没有向导,又不熟悉当地的公交车,家访一直没有成行。今年“五一”假期,温鸿雯才有机会搭乘采访车,来到了张宏华家。

张宏华家是镇原县开边镇开边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平日里,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她一个月大的时候父母离异,从此母亲再也没有回来过。十多年前,张宏华的父亲远赴外地打工,常年不在家。她有个比她大5岁的哥哥,也常年在外打工。

“爸妈”这个称呼,在张宏华的记忆里逐渐模糊。

坐在椅子上,温鸿雯牵着张宏华的手,问她最近有没有好好用功,有没有啥烦心事。张宏华看着温鸿雯,害羞的笑了。

温鸿雯没想到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张宏华却活得比任何人都乐观坚强。从张宏华家出来,温鸿雯一边走一边抹眼角的泪水。

温鸿雯与张宏华的合照

“不管出身如何,孩子们都应该接受平等的教育。通过努力,来开启他们全新的人生,用知识缩短大山与外面世界的距离。”温鸿雯边走边说,不远处的茹河正在静静流淌。

到镇原的第一个星期,温鸿雯把一同来支教的老师们都凑到一起,决定把静海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引进”到镇原。温鸿雯把英语书法带到镇原,规范学生的短文写作;她自掏腰包为贫困学生垫付生活费;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每天下班回到宿舍,温鸿雯都会和丈夫视频,叮嘱丈夫要照顾好独自在老家生活的父亲,嘱咐儿子好好学习。这相隔千里的眺望,成为温鸿雯繁重工作中的慰藉。

母亲节那天,温鸿雯收到了一条信息:“温老师,今天是母亲节。我没过过母亲节,也没准备礼物,可是我想喊您一声妈妈……”这条信息来自张宏华。

盛夏时分,支教老师们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即将告一段落。但这场帮扶“接力赛”并没有结束,支教的温暖故事将继续在镇原的每一间教室里传递。

温鸿雯与学生们

记者手记: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补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短板,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夯实脱贫攻坚根基之所在。静海与镇原携手共进,造就了一个个温暖生动的帮扶故事。

照片由温鸿雯本人提供

来源:静海融媒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携手奔小康 脱贫攻坚时|静海融媒记者蹲点日记:“温妈妈”的支教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静海融媒记者蹲点日记:“养牛专业村”里的“牛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静海融媒记者蹲点日记:“养牛专业村”里的“牛

全村,孙庵,养殖,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技术,新城镇,村民,镇原县,静海,王小玲,专业村,大会,干草,干部,故事,村里,玉米,百姓,肉牛,群众,记者,贫困户,肉牛养殖,刚开始,越来越多,体壮,小伟,牛娃

2010-10-10 #小故事

静海基层防疫故事|祖孙四代传承家风齐抗“疫”

静海基层防疫故事|祖孙四代传承家风齐抗“疫”

村里,韩荣,大丰堆镇,党员,疫情,靳庄子,工作人员,一家,力量,全村,靳庄,防疫工作,一家人,人员,党费,太爷,志愿者,静海,群众,记者,车辆,工作,防控,两委,这么做,洪亮,荣宽,韩世龙,太原理工大学,家国

2015-06-15 #经典故事

静海基层防疫故事|青春力量防疫先锋

静海基层防疫故事|青春力量防疫先锋

静海,青春,疫情,防控,力量,志愿者,年轻人,孟德,琳琳,工作人员,工作,府君庙村,基层,先锋,一线,全村,故事,村里,加入到,大学生志愿者,大爱,来保,瑞良,和村,家国,新一天,杨成庄乡,第一时间,良王庄乡,亮眼

2008-09-09 #故事阅读

静海基层防疫故事|青春力量防疫先锋

静海基层防疫故事|青春力量防疫先锋

疫情,防控,青春,志愿者,年轻人,静海,琳琳,工作人员,工作,力量,孟德,府君庙村,一线,全村,村里,加入到,大学生志愿者,大爱,德瑞,来保,瑞良,和村,家国,新一天,杨成庄乡,第一时间,良王庄乡,党员干部,亮眼,一条心

2008-04-28 #长篇故事

静海基层防疫故事|“警花”在防疫一线绽放

静海基层防疫故事|“警花”在防疫一线绽放

田琪,疫情,中旺,公安,分局,孩子,民警,静海,工作,防控,年幼,坚守岗位,实际行动,派出所,爸爸妈妈,警察,为人民,作为一名,派出所民警,知心姐姐,人民公安,天津市公安局,第一时间,肺炎,硝烟,个数,一线,丈夫,信息,使命

2010-06-25 #短篇故事

爱心涌动助防疫|静海各界传递抗“疫”正能量

爱心涌动助防疫|静海各界传递抗“疫”正能量

疫情,张洪波,防控,人员,党员,静海,饭菜,生产,值守,台头镇,包装,天津,物资,责任,公司,利尔康,刘瑞,史勇,海吉星,李磊,范庄子,好的,天津公司,蔬菜批发市场,都会,静海开发区,肺炎,一线,业员,关键时期

2019-10-05 #长篇故事

静海基层防疫故事|孟祥彬守护初心得民心

静海基层防疫故事|孟祥彬守护初心得民心

孟祥,疫情,村民,党员,台村,台头镇,南坝,充分发挥,党支部,初心,医术,委员,村医,检查点,知识,践行,静海,工作,防控,作为一名,医者仁心,是一名,张路,广大党员,干部,专长,一线,中草药,中药,买药

2017-07-06 #长篇故事

抗战胜利日|纪念:英雄 照亮静海

抗战胜利日|纪念:英雄 照亮静海

杨瑞符,英雄,静海,剧照,家人,电影,上海,团长,烈士,题字,四行仓库保卫战,四行仓库,多大,舍生,翟庄村,西翟庄镇,中华民族,人格,举动,人们,侄孙,当代人,历史,勇士,勇气,华灯,名字,后人,和平,孤军

2014-12-25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