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英雄再现 李兰娟

时间:2007-01-10

她的父亲患有眼疾,无法工作,全家人的生活,都要靠母亲卖山货的微薄收入维持

提示:本文共有 18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我打算长期在武汉,与那里的医护人员并肩战斗”,这是投入疫情阻击战的李兰娟院士曾庄严承诺地说!

1947年,李兰娟出生在绍兴一户贫寒人家。她的父亲患有眼疾,无法工作,全家人的生活,都要靠母亲卖山货的微薄收入维持。

饶是如此,李兰娟依旧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还被保送到绍兴一中。

可惜,李兰娟的初中刚刚念了两年,母亲便为难的告诉她,家里已经一贫如洗,再也拿不出钱给她交学费了。

懂事的李兰娟不得不含泪告诉母亲说,她愿意辍学,帮家里减轻负担。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兰娟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助父母干家务,家里家外的农活,李兰娟都一手操持。

然而,当李兰娟把自己想要辍学的想法告诉老师后,老师心疼李兰娟的前途,劝她先请假,保留住学籍,还和乡亲们一起为李兰娟凑了学费。

在老师的帮助下,李兰娟总算读完了初中。中考填志愿时,李兰娟为了节约学费,选择了一所中专。

但命运之手再次眷顾了李兰娟。中考成绩公布后,李兰娟凭借优异的成绩,被省重点杭州一中(现杭州高级中学)直接录取,成为了村上的骄傲。

李兰娟来不及高兴,沉重的学费便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好在高中的老师了解到李兰娟的情况后,帮李兰娟申请了助学金,还让李兰娟先领课本去学习。

李兰娟抓住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高中阶段门门功课名列前茅,似乎考上一流大学,对李兰娟来说不过探囊取物。

谁知命运此时却和李兰娟开起了玩笑。1966年,当李兰娟满心憧憬着高考时,偏偏碰到了高考取消。

无奈之下,李兰娟只得回到绍兴老家,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

但就在李兰娟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她却无意中发现,许多乡亲身上都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却苦于无钱医治,只能忍受病痛折磨。

于是,李兰娟主动找到了浙江省中医院,利用休息时间自学针灸和草药,以便帮助乡亲们缓解病痛。

要说李兰娟的学习能力的确过人,复杂高深的医学,往往让人无从下手,可零基础的李兰娟,硬是凭着一股韧劲,几个月就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此后,李老师成了李医生,等到村里组建合作医疗队时,李兰娟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加,转行当起了“赤脚医生”。

都说老天定不会辜负每个努力的人,寒门出女将!

或许是为了回报当年求学时乡亲们的帮助,李兰娟成为赤脚医生后,对病人尽职尽责。

不管谁家生病,也不管风吹雨阻,只要有病人在的地方,就能看到李兰娟忙碌的身影。

有一次,村里一名孕妇突然分娩,李兰娟听说后,二话没说就客串起了妇产科医生。

这样守护乡亲们的事情,李兰娟做过很多很多,以至于村里400多户人家,家家都拿李兰娟当亲人,不管李兰娟走到哪户人家,村民养的狗都不会叫。

为此,村民们发明了个新词语——“静无狗叫”,专门用来赞扬李兰娟忘我的工作。

英雄再现,李兰娟!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号角早已吹响。在这场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的人民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李兰娟是其中之一。

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消息曝出,北京震动、全国震动、世界震动,李兰娟和钟南山一起,受国之所托,逆行武汉考察疫情。多年的经验让李兰娟感受到事态之严重,她向武汉政府提议“不进不出”。随后,她果敢地向中央建议“武汉必须封城”。

封城,在中国的疾控史上,从未有过,连2003年非典时期也没有。万一疫情没什么大事,李兰娟一生的名誉和声望恐都将毁于一旦。她不是不知道事关重大,但在她心里,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那天起,她的万千关切集中于病患、防治和不断变化的疫情、疫情、疫情。

她,冒着感染的风险,武汉北京杭州三地跑,出诊开会出差,抽空接受采访,释疑解惑坚定信心,每天睡眠不超过3小时。

她,在千家万户高举起团聚酒杯的除夕夜,从北京参加完疫情会议返回杭州,在机场吃了份饺子,这就是年夜饭,这张照片流传出来,人们再一次为她动容。

她,73岁的老院士,却坚持带队去驰援武汉,“这一次,我来当一个医生,武汉有很多危重症患者,需要人工肝等支持治疗。”“战‘疫’不成功,我就不撤兵。”

武汉疫情下,李兰娟院士不顾73岁的高龄,主动请缨前往,2月2日凌晨4点40分便与团队抵达武汉。

2月11日,李兰娟院士身穿防护服,来到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ICU看望患者。在她的防护服上,“武汉加油”四个大字格外醒目。

有网友慨叹,钟南山、李兰娟是可以托付国运的大医与其称之谓院士,不如誉之为国士,发大医国士之良知灼见,一能断论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二敢第一个提出建议封城;三是亲赴第一线抗击病毒。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就是巾帼英雄新时代的民族脊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英雄再现 李兰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战“疫”英雄榜」致敬李兰娟院士

「战“疫”英雄榜」致敬李兰娟院士

李兰娟,传染病,国家,第一线,卫健,专家组,团队,成员,老人,细胞,院士,药物,高级别,中国工程院院士,投入到,抑制病毒,摩尔浓度,真的是,那韦,好的,武汉大学,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英雄榜,中国,专家,中华,主任医师,主任,学家,医院

2019-10-17 #故事大全

北斗三号“收官卫星”成功发射 李兰娟院士携抗疫英雄现场见证

北斗三号“收官卫星”成功发射 李兰娟院士携抗疫英雄现场见证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任务,疫情,西昌,英雄,李兰娟,医护人员,北斗三号,航天人,全球,北斗,卫星,胡煦,成功发射,航天发射,动力,单位,四川省,发射场,山沟,指挥员,王牌,经历,航天,见证,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岗位上,百战英雄

2011-10-02 #故事阅读

钟南山 李兰娟……成了孩子们挂在嘴边的抗疫英雄

钟南山 李兰娟……成了孩子们挂在嘴边的抗疫英雄

疫情,科学,队员们,课程,队员,李兰娟,钟南山,人与自然,教材,英雄,视频,辅导员,重要性,院士,教育,刘金,张舒,戴法,李志远,陈静,中一,商报讯,向家,星火路小学,学生,主题,全方位,事迹,先进事迹,内容

2014-07-15 #故事阅读

怼明星捧英雄 这段话是不是李兰娟院士说的重要么

怼明星捧英雄 这段话是不是李兰娟院士说的重要么

明星,院士,李兰娟,娱乐圈,钟南山,科研,人员,收入,军事技术,疫情,一线,时候,普通人,影响,科研人员,第一时间,人生,不合理,偶像,关键,导向,年轻人,待遇,片酬,现象,网友,英雄,青少年,生活,年青一代

2017-10-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抗疫剧《在一起》正式立项 钟南山 李兰娟等英雄由谁饰演成亮点

抗疫剧《在一起》正式立项 钟南山 李兰娟等英雄由谁饰演成亮点

钟南山,老师,角色,院士,李兰娟,演员,李文亮,江珊,电视剧,观众,陆毅,高鑫,一角,形式,英雄,陈老师,张凯丽,陈宝国,这个角色,世界,人民,医生,名义,故事,导演,扮演者,疫情,正义凛然,编剧,观众们

2012-09-01 #长篇故事

三八妇女节之际 致敬巾帼英雄 李兰娟一笑温暖了春天

三八妇女节之际 致敬巾帼英雄 李兰娟一笑温暖了春天

李兰娟,院士,郑树森,病人,武汉,疫情,患者,郑杰,微笑,工作,团队,丈夫,妻子,医院,母亲,浙江,病死率,钟南山,救治,非典,儿子,医疗,医学,医生,危重症,国家,技术,父亲,病例,重症

2019-08-28 #故事大全

「抗疫英雄谱」院士医生李兰娟:始终把治病救人当生作一生的使命

「抗疫英雄谱」院士医生李兰娟:始终把治病救人当生作一生的使命

李兰娟,郑杰,院士,母亲,全国,武汉,赤脚医生,医生,父亲,郑树森,传染病,工作,国家,患者,班主任,人工肝,人才,儿子,医学,成绩,时间,疼痛,绍兴,老家,草药,针灸,研究,夏履桥,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2-11-30 #长篇故事

2020年“感动中国”颁奖词:钟南山 李兰娟 韩红 汪勇 李文亮

2020年“感动中国”颁奖词:钟南山 李兰娟 韩红 汪勇 李文亮

颁奖词,韩红,武汉,钟南山,李文亮,汪勇,人物事迹,仁军,李兰娟,委员,英雄,人物,责任,高三,大爱,雷神山,医护人员,感动中国,年度,中国,吹哨,战士,爱心,疫情,生命,科学,肺炎,中共党员,将军路,顺丰速运

2013-10-17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