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静寂抄」读潘光旦《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

时间:2007-01-15

知音真实故事阅读

提示:本文共有 129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6 分钟。

“小青者,离‘情’字,正书‘心’旁似‘小’字也。或言姓钟,合之成钟‘情’字也。”——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闰集“女郎羽素兰”条

若把潘光旦先生《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视为镜子,那既能够照见冯小青形象,也可因镜子本身角度之偏转调整,转换主客关系,从而显露其他闺阁女子群像;其余论《女子生活与性心理变态》及所附录的《女子作品与精神郁结》、《绛县陈玉秀诗》便可佐证这一想法。小青看似为镜中主体,也是当时的闺秀命运之现实写照。或者小青此类人物更早可以追溯到朱淑真:“工诗,嫁为俗吏为妻,不得志,殁。”而这类记载下来的人物,更多的是化为一种文学意义上的“影”,观者因“影”联想到自我,心生怜悯,情感最终也会着落于自我;林黛玉看似葬花,实则悲叹自身:“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晚清上海女弹词家程黛香《题冯小青题曲图》亦是如此:“自伤漂泊已多年,未断情根未了缘。毕竟好花终要落,怜卿有我我谁怜?”都是典型的“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而冯小青作为提炼再造的情感结晶,类似《长恨歌》中的唐明皇与杨贵妃及民间流传的蔡锷与小凤仙,已成为纯粹化的文学人物。就这一点而言,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闰集“女郎羽素兰”条考证小青真伪实属多余,或者说真实的东西是最不好看的。

花事匆匆,梦影迢迢,零落凭谁吊?——李叔同《悲秋》,黛玉葬花类似的情感。

冯小青曾在《无题》中写下她对《牡丹亭》的喜爱,“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而冯小青本身几乎也在复制杜丽娘的故事,包括饱受压抑、情感郁结、自怜、主动要求写真、交代后事都如此。甚至之后的人们会使冯小青像杜丽娘般“复活”,在广东弹词《二荷花史》中,冯小青死后便会成为花神:“含愁自系埋香后,却感东皇宠惠深,命掌蕊珠宫苑事,职司风月管花神。”以及《小青传》、《二荷花史》都有相似的指代性,将两者建立: 人美如玉,命薄于云,琼蕊优昙,人间一现,欲求如杜丽娘牡丹亭畔重生,安可得哉!——《虞初新志·小青传》 忽见小青诗一集,只话背来破闷倚花吟。唔想找到《牡丹亭》一绝,如海春愁转觉深。细思今日人家女,风流谁似小青身?——《二荷花史·夜吊小青》

《时光倒流七十年》,双生镜像。

若说明代古典文学中,杜丽娘与冯小青是双生镜像。那么,不妨引入另一个明代文学人物——艳情文学《痴婆子传》中的上官阿娜,以组成三生花。其中,上官阿娜性格开放,属于正极,她像火一样释放情欲,在性爱中感受男性,结局却为男性所“谋杀”;冯小青似水柔情,属于负极,因情思细腻,不得志,郁郁而终;杜丽娘则居于浮动边界,以浪漫手法,因情起死回生,继而才能得到幸福(童话故事的再现)。 《红楼梦》塑造的是“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女性世界,因引发女性共鸣,获得拥趸。有关文学引发社会轰动的例子很多:《柳亭诗话》便记载,“娄江女子俞二娘,年十七,未适人,酷嗜《牡丹亭》传奇,批注其侧。幽思苦绝,有痛于本词者,愤惋以终。”《庸闲斋笔记·卷八》则记载,“余弱冠时,读书杭州,闻有某贾人女明艳,工诗,以酷嗜《红楼梦》致成瘵疾。当棉缀时,父母以是书贻祸,取投于火。女在床乃大哭曰:‘奈何烧杀我宝玉?’遂死。” 这便显露一端,在男性社会,被虚伪道学束缚的女性渴望理解与寄托,她们会把真正理解女性际遇的男性作家当做知音人,继而愿托乔木。像是焦循《剧说》卷二所引《黎潇云语》云:“内江女子,自矜才色,不轻许人,读《还魂记》而悦之,迳造西湖访焉,愿奉箕帚。汤若士(即汤显祖)以年老辞。”或是烟花女子谢蝶仙因林纾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阅竟,甘愿以身相许,无不体现这一观点。毋如说,这些文学女性就是她们的“影”,她们是在闺阁中“常如醉状”的“倩娘”,文学女性是那为爱奔走,与王生共处“颜色怡畅”的“倩娘”,以共同谱写一场《离魂记》——愿与知心人相守一生。

《笔中情》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西北有高楼》,图为李翰祥《敦煌夜谭》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图为电影《知音》。“这样子的六个多月,不论大风大雨,大霜大雪,我天天早晨去赏花。凌小姐也总风雨不改地给我换一盆鲜花。她每天只看我一眼,决不看第二次,每看了这一眼,总是满脸红晕地隐到了帘子之后。”——《连城诀》“人淡如菊”说着伸手过去,扣住令狐冲的手腕,叹道:“想不到我任盈盈,竟也终身和一只大马猴锁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说着嫣然一笑,娇柔无限。——《笑傲江湖》第四十章

若说杜丽娘还是能够被社会或者传统所接受的女性,那么上官阿娜则是完全自由、不受约束、会将情欲释放的女性。她会代表冯小青、杜丽娘,更为强烈地反抗虚伪道学,把从小到大压抑的幽暗自我全部释放。其中,这三者在命运棋盘下,抉择有别。 1.家庭环境 “素习周诗,父母废淫风,不使诵。乃予窃熟读而默诵之。颇于男女相悦之辞疑焉。”——《痴婆子传》(封闭) “咳,古者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女儿点点年纪,知道个什么呢?”——《牡丹亭·诘病》(封闭) “母本女塾师,随就学,所游多名闺,遂得精涉诸技,妙解声律。”——《虞初新志·小青传》(开放) 2.情窦抉择 “年十二叁,予发不复剪,稍稍束而加云翘。予每揽镜徘徊,顾影自怜,咄咄曰:‘何福憨奴受此香脆?人寿几何,河清难俟。’”——《痴婆子传》(不甘)

《笔中情》

“天呵,春色恼人,信有之乎!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昔日韩夫人得遇于郎,张生偶逢崔氏,曾有《题红记》《崔徽传》二书。此佳人才子,前以密约偷期,后皆得成秦晋。(长叹介)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泪介)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牡丹亭·惊梦》(不甘)

张曼玉《急冻奇侠》

姬曰:“夫人休矣!妾幼梦手折一花,随风片片著水,命止此矣!夙业未了,又生他想,彼冥曹姻缘簿,非吾如意珠,再辱奚为?徒供群口画描耳!”——《虞初新志·小青传》(认命)

胡金铨《天下第一》

吴霭仪说:禁欲原是欲的另一种游戏。因是禁,反而更凸显欲的诱惑性。到最后,玩火的人自然被火焚烧,被压抑的感情自然比常人更激烈、更难自控。作为“阴影”存在的上官阿娜会死于男性叙事的“谋杀”,男人导引的罪孽要女性偿还。男性话语叙述者使女性成为替罪羊背负骂名,上官阿娜年老后会皈依宗教,对过往进行忏悔,而不是那些染指她的男性忏悔,以便引发教化之辞: “是书行乃正闺困,严防闲之助。云。 ”

王叔晖、蔡岚绘《洛神》

至于杜丽娘结局很大程度的完满,归结于起死回生,这一点也有映射。她是杜甫后人(杜宝)与甄宓后人(甄氏)的结合,甄宓死后会化为洛神与曹植再会,丽娘死后会为情重生。其中,处于阻拦位置的是父亲杜宝。面对身患绝症的杜丽娘,连陈最良都知道是心思郁结所致,说:“便依他处方。小姐害了‘君子’的病,用的史君子。《毛诗》:‘既见君子,云胡不瘳?’这病有了君子抽一抽,就抽好了。”而杜宝反应却是“咳,古者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女儿点点年纪,知道个什么呢?”他的形象显得呆呆,不解人情。待杜丽娘亡故后,戏剧借甄氏之口说出:“如今小姐丧亡,家门无托。俺与老相公闷怀相对,何以为情?天呵!”又侧面显露出他对女儿的疼爱。但一至女儿复活,面对杜丽娘苦苦哀求的“爹爹,认了女孩儿罢。”他的反应再次回归冷冰,“离异了柳梦梅,回去认你。”在《牡丹亭》里,若非故事有着自《河间郡男女》出现的皇帝成全,那么父亲这个障碍想必是无法逾越的。(杜宝为《搜神记·紫玉》吴王形象的延续。) 至于冯小青之郁结,则与她的婚姻有很大关系。丈夫“性嘈唼憨跳不韵”,妇“奇妒”,遇人不淑,屡遭欺凌。她在《天仙子》写道:“文姬远嫁昭君塞,小青又续风流债;也亏一阵墨罡风,火轮下,抽身快,单单零零清凉界。原不是鸳鸯一派,休算作相思一概;自思自解自商量,心可在,魂可在,著衫又执双裙带。”词中,冯小青将自我际遇与蔡琰、王昭君作比,不外乎是一种情感的投射。又如弹词《二荷花史》中,冯小青更是交代白生:“此花还仗扶持力,中途怕有恶风侵,莫学汉元多薄幸,琵琶让佢泣边尘。”且冯小青“罗衣压肌,镜无千影,朝泪镜潮,夕泪镜汐”显然是王昭君《怨词》“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另一种再现,实如潘光旦先生所言,“然取精神郁结状态之普遍而类推之,其数亦不在少,然则数千年来,‘无端’淹忽之中国女子亦更仆难数矣,冯小青不过沧海之一粟耳。”而对于冯小青的婚后际遇,不如引入《聊斋·妾击贼》。富豪的妾颇婉丽,但屡为“冢室凌折之,鞭挞横施”,依旧“奉事之惟谨”。转折点在于,一夜有贼人闯入家室,“妾舞杖动,风鸣钩响,击四五人仆地”,这才使得丈夫、妻子知道原来此女通晓武术,于是“妻尤骇甚,悔向之迷于物色。由是善颜视妾”,但她“终无纤毫失礼”。邻妇问她:“嫂击贼若豚犬,顾奈何俯首受挞楚?”答曰:“是吾分耳,他何敢言。”在这个故事里,即使是身怀技艺的妾,但因名分礼法会决定人的等级,遂也只能听之任之。 且冯小青在婚后饱受打击,行为反应也有很大程度的转变,忧伤只得向内心堆积,未婚前“随变酬答,悉出意表”;婚后“澹然凝坐而已”,“倚风独盼,恍惚有思”。 托马斯·曼在《魔山》里说:“疾病的症状是爱情力量的假面演出,所有的病都只是爱的变形。”冯小青之反应便可佐证这一观点,她理想的爱不得实现,于是“疾益甚”,“抚几而泣,泪与血俱,一恸而绝”。又如在《西厢记诸宫调》里便有设计张君瑞患相思病情节:“先生无病,何瘦弱如此?为个甚肌肤浑如削?”张生低道:“我心头横着这鸳鸯。”又增设张君瑞为爱上吊情节。

王叔晖《西厢记》

在文学作品中,男女会因爱而染上相思病,从而卧病在床,张君瑞、霍小玉、倩娘都如此。但在爱情的滋润下,却又会气色和畅,在贾宝玉提亲时,林黛玉以为是自己,使得体内闷烧的热情有了排泄,病情好转;《离魂记》中那与王生在一起的倩娘“颜色怡畅”,家中的倩娘则“常如醉状”。《卫风·氓》中的女子“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卫风·伯兮》中的女子丈夫离开后外貌是“首如飞蓬”,内心是“甘心首疾”,“使我心痗”。《答秦嘉诗》中徐淑“思君兮感结,梦想兮容辉”,“长吟兮永叹,泪下兮沾衣”。《聊斋·连城》中,连城知道自己要嫁给王化成,便会“病瘵,沉痼不起”,身处冥界时会“眼睫惨黛”;而一见到乔生,又会“秋波转顾,启齿嫣然”。《本事诗·情感第一》中,女子遇见崔护会“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一至离别,便会“常恍惚若有所失”,后来见到崔护题的《题都城南庄》,便会“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或是《搜神记·王道平妻》父喻婚后“经三年,忽忽不乐,常思道平,忿怨之深,悒悒而死”。然这类精神郁结不独于人,物亦有之: 昔罽宾王结置峻祁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能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言,鸾睹形感契,慨然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范泰《鸾鸟诗序》 支公好鹤。住剡东峁山。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鹤轩翥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

《辉夜姬物语》将内心压抑释放。

一、象征意涵 纵观中国古典文学及其苗裔,一再书写“天人同构”思维方式的反馈——“象征意涵”:夫事必先推其始因,而后则验其终果。中国文学便常以特定意象引导暗示因果,像金童玉女导致的民间故事“七世夫妻”。第七世金童玉女投胎的李奎元与刘瑞莲最终修成正果,李奎元打开仙翁赠的图,图上显露前六世的悲剧姻缘。又如元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的收梢: “龙神,听俺分付!龙王同张生、正旦跪科,东华仙云龙神,那张生非是你女婿,那琼莲也非是你女儿。他二人前世乃瑶池上金童玉女,则为他一念思凡,谪罚下界。如今偿还夙契,便着他早离水府,重返瑶池,共证前因,同归仙位去也。”(清代的古典小说《牛郎织女》也将金童玉女与牛郎织女故事嫁接。) 这样子的例子很多,像《史记·留侯列传》黄石公授予张良以《太公兵法》,《二荷花史》白生际遇始于花神冯小青梦赠双荷:“轻盈惟此可酬君,他年若得根成藕,须向瑶池证夙因。你莫失足自贻千古恨,回头当误百年身。”《雷峰塔》中,白蛇向来在西池王母蟠桃园中潜身修炼,又窃食蟠桃,遂悟苦修,只是不肯皈依清净,翻自堕落轮回,与临安许宣,缔成婚媾。而许宣原系佛祖座前一捧钵侍者,因与白蛇旧有宿缘,致令增此一番孽案。或是《大宋宣和遗事》中的有关命运的九天玄女天书;《金瓶梅》第二十一回的命运曲牌;《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命运簿册。《紫钗记》之上元夜,霍小玉遗的紫玉燕钗被李益捡到,《笑傲江湖》林平之拾了岳灵姗遗的绣珊瑚帕子,两对就此成就姻缘。或是《庭院深深》方丝萦登场的判词,“富贵姻缘不由人,心高必然误卿卿。婉转迂回迷旧路,云开月出自分明。”

大轮回 19837.31983 / 中国台湾 / 剧情 爱情 奇幻 / 胡金铨 李行 白景瑞 / 彭雪芬 石隽梦中人 19866.31986 / 中国香港 / 剧情 / 区丁平 / 周润发 林青霞古今大战秦俑情 19896.91989 / 中国香港 / 爱情 奇幻 冒险 / 程小东 / 张艺谋 巩俐法门寺猜想 19978.91997 / 中国大陆 / 剧情 历史 爱情 / 陈家林 / 袁立 周里京

描绘女子群像的作品均是如此思维: 李秀兰以女子有才名。初五六岁时,其父抱于庭,作诗咏蔷薇,其未句云:“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父恚曰:“此女子将来有文章,然必为失行妇人矣。”竟如其言。——《玉堂闲话》卷三 记七八岁时,予与妹戏于庭,值梅吐萼,父命咏之。予得句曰:“不从雪后争娇态,还向月中含丽情。”父艴然曰:“他日必为不端妇。”妹得句曰:“虽无幽谷秀,偏有上林春。”母笑曰:“阿娜如咏蔷薇女子也。” ——《痴婆子传》 姬夙根颖异,十岁,遇一老尼授《心经》,一再过了了,覆之不失一字。尼曰:“是儿早慧福薄,愿乞作弟子。即不尔,无令识字,可三十年活尔。”家人以为妄,嗤之。——《虞初新志·小青传》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红楼梦》第三回二、镜与女性

山君援助:《彗星美人》1950 年《芝加哥》2002 年《马戏团》1928 年《哈尔的移动城堡》2004 年《人·鬼·情》1987 年《花样年华》2000年山君援助:《上海小姐》1947年 《诅咒》2005 年《脸》2009年 《红辣椒》2006 年《不速之客》2014 年《龙争虎斗》1973年本我、镜像、镜像复制再造的画像,还有一个隐藏在创作过程的真正本体,无形处存在的另一个“我”——Norman Rockwell。镜中的徐悲鸿,徐悲鸿自画像。

张潮《幽梦影》载:“媸颜陋质,不与镜为仇者,亦以镜为无知之死物耳。使镜而有知,必遭扑破矣。”其又云:“镜不幸而遇嫫母…皆无可奈何之事。”在日本文化中,镜子一向与女性联立,小川未明《被埋葬的古镜》说:“古时候说,镜子是女人的灵魂,所以,这里面也许蕴涵着灵魂呢!”小泉八云《镜与钟》言:“女魂镜中栖。”同样的,于中国志怪而言,《博异志·敬元颖》、《萤窗异草·镜中姬》镜妖都是以女性形状出现。毋如说,这是以器物形态在划分属性,就像《犬夜叉》中的逆发结罗本体是给死人梳头发的梳子,而她也是以女性形态出现(类似白骨精之女性形态)。而文艺中,也常将女性与镜子组合: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

张曼玉《急冻奇侠》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朱淑真《生查子》

《无言的山丘》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温庭筠《菩萨蛮》

蔡岚《玉簪垂朝镜》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王国维《蝶恋花》

镜中之影,着色人物也;月下之影,写意人物也。镜中之影,钩边画也;月下之影,没骨画也。月中山河之影,天文中地理也;水中星月之象,地理中天文也。——《幽梦影》186则

“镜里朱颜,愁边白发,光阴催人老。 ”——李叔同《悲秋》

凡物皆以形用,其以神用者,则镜也。符印也,日冕也,指南针也。——《幽梦影》195则

(旦)取镜台衣服来。(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镜台衣服在此。——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雁过声(照镜叹介)轻绡,把镜儿擘掠。笔花尖淡扫轻描。影儿呵,和你细评度:你腮斗儿恁喜谑,则待注樱桃,染柳条,渲云鬟烟霭飘萧;眉梢青未了,个中人全在秋波妙,可可的淡春山钿翠小。——汤显祖《牡丹亭·写真》

《海上花》

“她开了灯,扑在穿衣镜上,端详她自己。还好,她还不怎么老。她那一类的娇小的身躯是最不显老的一种,永远是纤瘦的腰,孩子似的萌芽的乳。她的脸,从前是白得像瓷,现在由瓷变为玉——半透明的轻青的玉。下颔起初是圆的,近年来渐渐尖了,越显得那小小的脸,小得可爱。脸庞原是相当的窄,可是眉心很宽。一双娇滴滴,滴滴娇的清水眼。”——张爱玲《倾城之恋》

《唐朝豪放女》

“流苏觉得她的溜溜转了个圈子,倒在镜子上,背心紧紧抵着冰冷的镜子。他的嘴始终没有离开过她的嘴。他还把她往镜子上推,他们似乎是跌到镜子里面,另一个昏昏的世界里去,凉的凉,烫的烫,野火花直烧到身上来。”——张爱玲《倾城之恋》

王叔晖绘

紫姬眼泪汪汪地望着公子,样子十分难过。公子吟道:“此身远戍须磨浦,镜影随君永不离。”紫姬答道:“镜中倩影若长在,对此菱花即慰心。”——紫式部《源氏物语· 须磨》

《辉夜姬物语》

“对着镜子梳洗了一番。她看见自己的面容就像那片枯叶一样憔悴毫无生气。她对镜子里的女人很陌生。她不喜欢那样的女人。”——苏童《妻妾成群》

《董夫人》

“婉君细细的凝视著镜子里的自己,从小,她就知道自己长得很美,但是如今镜子里的自己,使她有一种陌生感,那弯弯的眉毛,乌黑的眼睛,丰满的嘴唇,和迅速成熟的身段都向她说明一件事:她长大了。”——琼瑶《六个梦·婉君》

《碧血黄花》

索菲发现自己只能蹒跚着才能挪动到镜子前。镜中的脸庞十分镇静,因为她已经料到了。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老妇人的脸,憔悴不堪,肤色暗沉,白发稀疏。她的双眼黄黄的,水汪汪的,从镜中凝视着她,眼神中满是恐惧。“别担心,老家伙,”索菲对这张脸说,“你看起来蛮健康。而且这更像真实的你。”——戴安娜??韦恩??琼斯《哈尔的移动城堡》第2章

《哈尔的移动城堡》

这时,在她走过时,有面镜子冲着她发亮。她带着询问的神情看着镜子,越来越仔细地朝里观看,直到她的嘴唇在镜子里微带笑意,轻轻张开,接着又呈圆形,好像要说出一句危险的话。她心里的声音还一直在响,但是她把肩膀向后一耸,仿佛要把一切看不见的顾虑全都从身上抖落,然后向镜子投去明亮的一瞥,提起裙子,走下楼去,犹如一个赌徒怀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把最后一枚金币,丁当一声扔到赌台上去。——茨威格《火烧火燎的秘密》

委拉斯凯兹《镜中的维纳斯》

“镜子常作为女性好虚荣的象征。然而,这种说教才最虚伪。你画裸女,因为你爱看她。你在她手中放一面镜子,称之为虚荣,于是,你一方面从描绘她的裸体上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在道德上谴责她。镜子的真正作用是别的。镜子纵容女子成为其同谋,着意把自身当作景观展示。”——约翰·伯格《观看之道》

查尔斯·艾伦·吉尔伯特《皆为虚荣》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大骂道士,“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遂命架火来烧,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 ”正哭着,只见那跛足道人从外面跑来,喊道:“谁毁‘风月宝鉴’,吾来救也!”说着,直入中堂,抢入手内,飘然去了。

三、镜与水——自恋的隐喻

镜与水是映射事物的存在,在古希腊神话里,美少年纳西索斯在水中发现了自己的倒影,爱慕成性、难以自拔,终于赴水而死,化为水仙花。而在中国史上,冯小青等闺阁女子,以镜、水为意象展现了自恋情结: “时时喜与影语,斜阳花际,烟空水清,辄临池自照,絮絮如问答,女奴窥之即止,但见眉痕惨然。”——支如增《小青传》 “罗衣压肌,镜无千镜,朝泪镜潮,夕泪镜汐。”——冯小青《与杨夫人永绝书》 “新妆欲与画图争,知在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选美记》

“脉脉溶溶滟滟波,芙蓉睡醒欲如何?妾映镜中花映水,不知秋思落谁多?”——冯小青七绝九其一

王叔晖绘

“闱中无处寄愁思,点染春容学画师。无限衷情描不尽,几番相对泪参差。——绛县陈玉秀诗 “苔痕踏遍步难移,何处东风拂面吹?小立阶除春寂寂,可怜阴影自相随。”——绛县陈玉秀诗 “轻绡一幅展蛾眉,疑自妆台镜里窥。谁识红颜真面目,只今惆怅写新诗。”——绛县陈玉秀诗

闻一多《对镜》

四、写真 据《历代名画录》载,“昔谢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模移写。自古画人罕能兼之。’”《枕草子》一一九云:“画不如实物者,如石竹花。樱花。棣棠花。物语中形容极出色的男女容貌。”《开元天宝遗事》则载,“太液池千叶莲开,明皇与妃子共赏,谓左右曰:‘何如此解语花耶?’”活生生的人较之静物,有着神韵。因故,画像并不能完美移植人的神情。在古典文学中出现的写真,都会出现类似情节,以画中人无神而感到遗憾。 1.男性要求的写真 “汉武帝,初丧李夫人。夫人病时不肯别,死后留得生前恩。君恩不尽念未已,甘泉殿里令写真。丹青画出竟何益,不言不笑愁杀人。”——白居易《李夫人》 “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怜闵焉,图画其形于甘泉宫。”《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传第六十七上》 “玄宗自蜀还,令中使祭奠杨贵妃,密令改葬于他所。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乃令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焉。”——《旧唐书·后妃传》 “访搜不知所在。上又命方士飞神御气,潜经天地,亦不可得。有宦者进其画真,上言:‘甚似,但不活耳。’诗题于上,曰: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梅妃传》 “皇上看了《长恨歌》画册,觉得画中杨贵妃的容貌,虽然出于名画家之手,但笔力有限,到底缺乏生趣。诗中说贵妃的面庞和眉毛似‘太液芙蓉未央柳’,固然比得确当,唐朝的装束也固然端丽优雅,但是,一回想桐壶更衣的妩媚温柔之姿,便觉得任何花鸟的颜色与声音都比不上了。以前晨夕相处,惯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之句,共交盟誓。如今都变成了空花泡影。——紫式部《源氏物语·桐壶》 2.女性要求的写真 玉芙蓉(贴)丹青女易描,真色人难学。似空花水月,影儿相照。(旦喜介)画的来可爱人也。咳,情知画到中间好,再有似生成别样娇。——汤显祖《牡丹亭·写真》

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丘壑深邃;画上者妙在笔墨淋漓;梦中者妙在景象变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幽梦影》

忽一日,语老妪曰:“可传语冤业郎,觅一良画师来。”师至,命写照。写毕,揽镜熟视曰:“得吾形似矣,未尽吾神也。姑置之。”——《虞初新志·小青传》

珍妮的画像 19488.11948 / 美国 / 剧情 爱情 奇幻 / 威廉·迪亚特尔 / 珍妮弗·琼斯 约瑟夫·科顿珍妮的肖像9.0劳伯特 纳珊 / 1979 7 / 江苏人民出版社可是,虽然我思念她,虽然我不能找到她那里,我并不完全不和她在一起。我发现我的记忆变得清楚了。或者说,记忆开始作弄起我来。这并不是说,我开始生活在过去中,而是过去逐渐具有眼前的清晰和真实,而且侵入我清醒的思想里。在另一方面,眼前反而变得有点模糊,开始躲避我起来……——《珍妮的肖像》

“欲画卿卿题曲易,最难画处是侬心。”——程黛香《题冯小青题曲图》

《时光倒流七十年》,最美的一张照片是望着情郎拍出来的。

五、同性爱倾向 “西陵芳草骑辚辚,内使传来唤踏春。杯酒自浇苏小墓,可知妾是意中人?”——七绝九首其一 “驰情感往,瞻睇慈云,分燠嘘寒,如依膝下。糜身百体,未足云酬。”——冯小青《与杨夫人永诀书》(恋母情结的展现) “百结回肠写泪痕,重来唯有旧朱门。夕阳一片桃花影,知是亭亭倩女魂。”——冯小青《与杨夫人永诀书》

《唐朝豪放女》,鱼玄机将绿翘杀死,如同武松杀死潘金莲,达成交媾,刀剑是男性菲勒斯的另一层隐喻。土佐光成《阴阳涅盘相》,男性菲勒斯。

六、冯小青与《牡丹亭》 1.自怜 (生笑介)小姐,咱爱杀你哩!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川拨棹你游花院,怎靠着梅树偃?(旦)一时间望,一时间望眼连天,忽忽地伤心自怜。——汤显祖《牡丹亭·寻梦》 时时喜与影语,斜阳花际,烟空水清,辄临池自照,絮絮如问答,女奴窥之即止,但见眉痕惨然。——支如增《小青传》 2.情感流露 江儿水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汤显祖《牡丹亭·寻梦》 “稽首慈云大士前,莫生西土莫生天。愿为一滴杨枝水,洒作人间并蒂莲。”——冯小青《拜慈云阁 》 3.销魂 (贴)小姐,你自花园游后,寝食悠悠,敢为春伤,顿成消瘦?春香愚不谏贤,那花园以后再不可行走了。——汤显祖《牡丹亭·写真》 姬自后幽愤凄恻,俱托之诗或小词。而夫人后亦旋宦远方。姬益寥閴,遂感疾。——《虞初新志·小青传》 4.写真 (旦作惊介)咳,听春香言话,俺丽娘瘦到九分九了。俺且镜前一照,委是如何?(照介)(悲介)哎也,俺往日艳冶轻盈,奈何一瘦至此!若不趁此时自行描画,流在人间,一旦无常,谁知西蜀杜丽娘有如此之美貌乎!春香,取素绢、丹青,看我描画。(贴下取绢、笔上)“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绢幅、丹青,俱已齐备。(旦泣介)杜丽娘二八春容,怎生便是杜丽娘自手生描也呵。——汤显祖《牡丹亭·写真》 忽一日,语老妪曰:“可传语冤业郎,觅一良画师来。”——《虞初新志·小青传》 5.写真之难画 玉芙蓉(贴)丹青女易描,真色人难学。似空花水月,影儿相照。(旦喜介)画的来可爱人也。咳,情知画到中间好,再有似生成别样娇。——汤显祖《牡丹亭·写真》 师至,命写照。写毕,揽镜熟视曰:“得吾形似矣,未尽吾神也。姑置之。”又易一图,曰:“神是矣,而风态未流动也,若见我目端手庄,太矜持故也。姑置之。”——《虞初新志·小青传》 6.交代后事 (旦)是不是听女孩儿一言。这后园中一株梅树,儿心所爱。但葬我梅树之下可矣。 (旦)春香,我记起一事来。我那春容,题诗在上,外观不雅。葬我之后,盛着紫檀匣儿,藏在太湖石底。——汤显祖《牡丹亭·闹殇》 其诗集小像,托陈媪好藏,觅便驰寄。——《虞初新志·小青传》 7.女性亡故 (旦)禁了这一夜雨。(叹介)怎能够月落重生灯再红!——汤显祖《牡丹亭·闹殇》 师去,即取图供榻前,爇名香,设梨酒奠之,曰:“小青!小青!此中岂有汝缘分耶?”抚几而泣,泪雨潸潸下,一恸而绝。——《虞初新志·小青传》 8.女性复活 (末扯住介)还不是你去的时节。(净)下来听吩咐。功曹给一纸游魂路引去,花神休坏了他的肉身也。(旦)谢恩官。——汤显祖《牡丹亭·冥判》 青衣微笑回生语:“君尚如何未晓因?我主原来非别个,小青名字是娘身。含愁自系埋香后,却感东皇宠惠深,命掌蕊珠宫苑事,职司风月管花神。荣华今已非同昔,不比当年侍下陈。——《二荷花史·夜吊小青》七、冯小青与其他 1.女性爱情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冯小青《无题》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鱼玄机《 赠邻女 / 寄李亿员外》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李冶《八至》 原不是鸯鸳一派,休算作相思一概。自思自解自商量,心可在?魂可在?著衫又捻裙双带。——冯小青《天仙子》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梅尧臣《苏幕遮·草》 买花人笑,卖花人恼,红颜一例和春老。——刘大白《卖花女》 2.冯小青的影响 冯小青“瘦影”两句,当时传诵,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卷一二即叹:“如此流利,从何摸捉!”后来《红楼梦》第八九回称引之以伤黛玉。明季艳说小青,作传者重叠,乃至演为话本,谱入院本,几成“佳人薄命”之样本,李雯《蓼斋集》卷一八《仿佛行??序》论其事所谓:“昔之所哭,今已为歌。”及夫《红楼梦》大行,黛玉不啻代兴,青让于黛,双木起而二马废矣。——钱锺书《管锥编》(冯小青形象投射至林黛玉、香菱。) “他日苟偕隐于是,悠然物外,共乐天机,当以乐天为酒友,东坡为诗友,和靖为逸友,会稽镜湖为侠友,苏小、小青为腻友,而属苎罗仙子为我辈作主人也。”——林文月《连雅堂与王香禅》

PS. 当我写这本书时,有一群和蔼可亲的天才和我合作;我希望我们互相亲热。在真实的意义上说来,这些灵魂是与我同在的,我们之间的精神上的相通,即我所认为是惟一真实的相通方式——两个时代不同的人有着同样的思想,具有着同样的感觉,彼此之间完全了解。我写这书的时候,他们藉着贡献和忠告,给我以特殊的帮助,第八世纪的白居易,第十一世纪的苏东坡,以及十六、十七两世纪那许多独出心裁的人物——浪漫潇洒,富于口才的屠赤水;嬉笑诙谐,独具心得的袁中郎;多口好奇,独特伟大的李卓吾;感觉敏锐,通晓世故的张潮;耽于逸乐的李笠翁;乐观风趣的老快乐主义者袁子才;谈笑风生,热情充溢的金圣叹——这些都是脱略形骸不拘小节的人,这些人因为胸蕴太多的独特见解,对事物具有太深的情感,因此不能得到正统派批评家的称许;这些人太好了,所以不能循规蹈矩。——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前言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杏以董奉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荔枝以太真为知己;茶以卢仝、陆羽为知己;草以灵均为知己;莼鲈以季鹰为知己;瓜以邵平为知己;鸡以宋宗为知己;鹅以右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琵琶以明妃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若松之于秦始;鹤之于卫懿;正所谓不可与作缘者也。——《幽梦影》第四则

蔡岚笔下的陶渊明、王羲之

《灵异志》曰:嵇中散神情高迈,任心游憩。尝行西南,出去洛数十里,有亭名华阳,投宿,夜了无人,独在亭中。此亭由来杀人,宿者多凶。至一更中,操琴先作诸弄,而闻空中称善声。中散抚琴而呼之,曰: 君何以不来? 此人便云: 身是古人,幽没於此数千年矣。闻君弹琴音曲清和,故来听耳。而就终残毁,不宜以接侍君子。 向夜仿佛渐见,以手持其头,遂与中散共论声音,其辞清辩。谓中散君试过琴,於是中散以琴授之。既弹,悉作众曲,亦不出常,惟《广陵散》绝伦。中散才从受之,半夕悉得,与中散誓,不得教他人,又不得言其姓也。——《太平御览·乐部·卷十五》

《喜怒哀乐》之《乐》(李翰祥),改编自《聊斋·王六郎》,知己之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静寂抄」读潘光旦《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转载盘点扬州历史上九大经典爱情故事

转载盘点扬州历史上九大经典爱情故事

扬州,罗聘,冯小青,杜十娘,李甲,陈素素,姜仲,方婉仪,潘赞化,潘玉良,小青,沈复,板桥,素素,妻子,故事,孙富,张玉良,林黛玉,陈素,丈夫,冯通,郑板桥,徐氏,时候,父亲,红楼梦,才女,白莲,终身

2013-07-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名人故事|孤山的烈女和才女 都是杜丽娘的闺中伴

名人故事|孤山的烈女和才女 都是杜丽娘的闺中伴

李慧娘,冯小青,杜丽娘,牡丹亭,贾似道,林黛玉,裴生,鬼魂,裴舜卿,孤山,形象,闺中,小青,陈同,影响,红梅记,判官,才女,文学,评论,读者,卢昭容,半闲堂,吴吴,柳梦梅,杭州西湖,世界,人物形象,人间,传奇

2011-03-23 #故事会

三个乡村 三个故事 三种变迁

三个乡村 三个故事 三种变迁

乡村,工程,浙江,村民,农村,村庄,长濂村,发展,农民画,村里,郑根,全省,城乡,环境,生态,冯小青,农业,农民,变革,产业,关系,示范村,老王,德清,邵晨,变迁,生活方式,美丽乡村,升级版,城市

2020-06-29 #故事阅读

古风唯美爱情诗句60句

古风唯美爱情诗句60句

柳永,玉楼春,元稹,李商隐,欧阳修,人间,鹧鸪天,徐再思,晏几道,曹雪芹,秦观,苏武,雨霖铃,结发为夫妻,有情,佚名,卜算子,平生,韦庄,害相思,遣悲怀,乐婉,元好问,冯小青,别来,卢仝,卢照邻,周邦彦,塞鸿秋,张生

2008-08-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刻苦铭心仿写句子

刻苦铭心仿写句子

妈妈,蝶恋花,李商隐,柳永,作文,刹车,玉楼春,席慕蓉,晏殊,李白,欧阳修,苏武,雨霖铃,结发为夫妻,骑自行车,事情,人间,佚名,坡度,有情,牙齿,车把,鹧鸪天,在我,经历过,脑海里,装假牙,刻骨铭心,一笑,冯小青

2020-08-18 #短篇故事

三个乡村 三个故事 三种变迁

三个乡村 三个故事 三种变迁

乡村,工程,浙江,村民,农村,村庄,长濂村,发展,农民画,村里,郑根,全省,城乡,环境,生态,冯小青,农业,农民,变革,产业,关系,示范村,老王,德清,邵晨,生活方式,美丽乡村,升级版,城市,生态环境

2020-06-29 #故事阅读

爱情的幸福:诗句中的真情流露

爱情的幸福:诗句中的真情流露

李商隐,白居易,曹雪芹,李白,纳兰性德,蝶恋花,长恨歌,乐婉,一笑,冯小青,曹植,李冠,李煜,柳永,欧阳修,秦观,苏曼殊,贺铸,邵瑞彭,陈端生,鹊桥仙,凤栖梧,横塘路,锦瑟,与子偕老,人间,诗句,多难,卜算子,千金

2024-01-25 #综合

四年级下册摘抄 很有诗意的句子

四年级下册摘抄 很有诗意的句子

李商隐,时候,曹雪芹,纳兰性德,女人,姑娘,玉楼春,竹枝词,老死,蝶恋花,不断地,我现在,生命中,适合自己,元稹,余只影系,一笑,乐婉,元好问,刘禹锡,冯小青,周邦彦,司马光,席慕蓉,张泌,张先,张籍,晏殊,曹植,欧阳修

2010-08-20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