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岁月难忘 赓续前行——西柏坡的红色新闻记忆

时间:2007-01-17

同时,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也迁到平山;1948年5月,著名摄影家沙飞创刊的晋察冀画报与晋冀鲁豫人民画报在平山合并成立华北画报,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解放军画

提示:本文共有 38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走进革命纪念地平山县西柏坡,总能打开红色新闻记忆,探寻到一段段红色新闻渊源:

1948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在距离西柏坡30多公里的里庄村创刊,当时刊登的重要社论、重要消息几乎都来自西柏坡;

1948年5月,新华社总社随党中央进驻平山,1948年10月,抽调精干力量组成的总编室留在西柏坡工作。同时,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也迁到平山;

1948年5月,著名摄影家沙飞创刊的晋察冀画报与晋冀鲁豫人民画报在平山合并成立华北画报,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解放军画报;

1948年7月,新大众报迁至平山县改版发行,1950年成为全国百万产业工人所熟悉的工人日报;

1948年12月,中国青年杂志在西柏坡附近的夹峪村复刊;

……

历史见证,西柏坡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摇篮。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西柏坡成为一个值得特别纪念的地方。这里有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艰苦奋斗的难忘岁月,有一代代后来者接力奋斗、赓续前行的红色传承。穿越历史时空,人们感受到的是对于今天和未来的深刻昭示。

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

从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大门,向东沿小路前行不远,就来到刘少奇同志故居。阳光和煦,春风送暖,院里的杏花开了。

“这里其实就是当年‘中央大院里的新华社’,离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住处只有一二百米。”3月22日上午,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彭丽熟练地为游客讲述着一段红色新闻故事。

中央进驻西柏坡后,新华社也自太行北上,总部设在西柏坡附近的陈家峪村。当时的新华社集通讯社、中央机关报和广播电台三种职能于一身,先后在陈家峪、韩家峪、盖家峪、胡家庄等11个村安设了编辑部。

“‘中央大院里的新华社’,也就是由新华社部分业务骨干组成的总编室。”据彭丽讲述,总编室根据各地分社和前线分社的来稿,编写新闻和评论,就近接受党中央的日常指导。范长江、陈克寒、石西民、梅益、吴冷西等一批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都曾在这里工作过。

“从瑞金到延安,从西柏坡到北京,新华社始终紧紧跟随党中央,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展开工作,是党中央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喉舌’‘耳目’。”多年研究西柏坡红色历史的西柏坡纪念馆研究部主任康彦新说。

为西柏坡写下“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新华社原社长朱穆之,当年在总编室负责编发军事稿件。曾访问过朱穆之的康彦新回忆,2006年,朱老重返西柏坡时就曾特别提到,三大战役期间,毛主席为新华社撰写和修改的评论、述评、广播稿和消息等多达17篇,大家都争先诵读,无不拍手称赞,其中不少已成为新闻经典。尤其是毛主席接连写下的《蒋傅军妄图突击石家庄》等4篇“雄文”,吓退了国民党20万大军。

“面对战火镇定自若,直面艰险百折不挠。当年的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宣传阵地,深入宣传中共中央的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全面报道华北解放区和全国革命发展形势,为指导夺取人民解放战争全面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康彦新说。

党所指引的方向,就是新闻战线前进的方向;党所开创的事业,就是新闻工作者为之奋斗的事业。

今天的新华社河北分社院内,有一块巨石,上面刻着红色大字:“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

“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这是新华人的不舍初心。”新华社河北分社记者巩志宏说,革命理想高于天。每一名新华人都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学习新闻前辈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坚持更好地体察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更好地反映亿万人民的奋斗实践,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从“中央要办机关报”到“两报会师里庄”,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和晋察冀日报合并”到“人民日报里庄创刊”……里庄人民日报旧址展室内,一张张资料图无声讲述着那段历史。

“这是一张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命运与共的报纸。”人民日报社记者马跃峰说,党报姓党、在党言党、为党立言。70余年,人民日报与党和人民风雨兼程、一路相伴。如何做到始终立于时代潮头、引领风气之先?新时代的党报人,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践行“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紧跟总书记、紧跟党中央,不断增强“四力”,书写好时代答卷。

最常叨念的是一碗挂面汤

斯是陋室,却见证激情岁月。

“新华社总编室旧址于2006年恢复建成,三间正房坐北面南,是插嵌房。”站在门前,西柏坡纪念馆研究部副主任史进平说。“东侧是胡乔木夫妇的卧室,卧室内有一土炕。西侧是范长江、石西民等领导的办公室。七八个人在中间屋办公。朱穆之常常在嵌台儿编稿子。当时,桌子就是当地人的门板儿加腿,没有抽屉,椅子是农村常见的屋凳、木墩。”

“当时,我军前线捷报频传,每天要发许多战报、军事通讯和评论文章,从早8点一直忙到夜里12点。”史进平曾为旧址修复事宜采访过许多老同志,他们最常叨念的是一碗挂面汤。

她介绍,总编室每天晚上要开评稿会,也被大家戏称为“记者招待会”。时任总编辑胡乔木谈对当日稿件的审阅意见,大至方针政策、小至标点符号,从主题思想到文字技巧、错别字等都会一一点到,毫不留情。夜深人静,身心疲劳至极,这时,食堂为大家加一顿清水挂面的夜餐,就是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

“在战争最紧张的日子里,新华社记者活跃在各个战场,不畏艰险、不惧牺牲,出生入死,在炮火硝烟的战场上采访报道,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及时充分地报道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记录了人民英雄可歌可泣的战斗业绩。”史进平说。

“在西柏坡时期,‘红色电波’从未中断过,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彭丽告诉记者,为躲避空袭,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从平山迁到了井陉县天户村附近的窟隆峰播音,机房则藏在另一处天然大石窟内。

在中央电台旧址,彭丽常给游客讲起这则故事——当时,播音室与编辑部相距40公里,山路险峻,中间还隔着一条滹沱河。有一次,因大雨涨水,连马都不敢蹚河,为了不耽误消息播报,新华社英语部副主任陈龙将稿件用油布包好捆在头顶,泅渡过河,上岸后又一路快跑将稿件准时送达。

近几年,史进平发现,很多新闻单位把年轻记者入职、入党的“第一课”选在了西柏坡,“看看老一辈新闻人工作生活的艰苦场景,听听他们的奋斗故事,这些年轻人会对如何成为合格的党的新闻工作者有更深理解。”

用行动传承精神,迈开双脚走天下,田间地头抓新闻。抗洪抢险,他们在长江堤坝与抗洪军民并肩坚守;汶川抗震,他们与救援部队一起向灾区挺进;脱贫攻坚,他们在最边远的村寨倾听群众心声……把镜头和笔尖更多对准基层一线,总能收获最精彩的故事、最真实的感动。

“今天,全国新闻媒体扎实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在西柏坡也能找到源头。”史进平说,“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提到,你们记者是要到各地去的,人民依靠你们把他们的呼声、要求、困难、经验以至我们工作中的错误反映上来,变成新闻、通讯。如今听来,仍不过时。”

里庄永远是“娘家”

3月27日,走进平山县里庄村的人民日报旧址大院,“人民日报从这里走来”9个大字扑面而来。

这张新中国第一张大报,当年就诞生于一座普通民舍,“八匹骡子就能拉走报社的全部家当”。创办者是一群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李庄、于明、萧航、萧风、陈进勇、陈柏生……这些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大都是在里庄村开始他们新闻生涯的。

67岁的里庄村民康贵起,负责旧址的安全保障等日常工作,小时候常听老人说起当年创刊初期的事。

“听说报社的同志没地方住,村民们就把最好的房子让出来。当年,邓拓同志曾住在邢狗老家,社长张磐石住在李志安家,电台设在李高生家,总电台在康增祥家,总编辑室在康玉文家,拣字房在康绍光家。报社的印刷厂选在李祥妮家,东房印刷,南房裁纸,北房印成册文件。李祥妮一家则搬到了另一户人家去住。”

在里庄,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事:“创刊初期人民日报发行4万多份,从战场缴获的汽车发动机就是印报的动力来源,出了故障或燃油供应不足,一些年轻小伙子就去‘摇把子’发电。力量小的摇不动就两三个人轮流,个个满头大汗。”

虽然条件艰苦,但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日报编辑部每个人都不知疲倦,精神振奋,努力工作,房间的油灯总要亮到次日凌晨。

康贵起说,人民日报的工作人员在里庄的10个月,和乡亲们共同生活,相处融洽,除了本职工作外,还宣传共产主义思想,鼓励村民学文化,帮着村里办夜校。为了让不识字的村民听到来自前方后方的好消息,就在村里架设起广播,将报上的内容播放给村民听。

1949年3月,人民日报迁往北平。乡亲们涌上街头,依依送别朝夕相处的新闻战士,饱含深情地说:“里庄永远是人民日报的‘娘家’”。如今,村里50多名党员,大都自费订了人民日报。除了学习,更多的是一份感情在里面。

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植根人民、不负人民。

深入基层一线体会百姓冷暖,在火热社会生活中记录时代变迁,采编播发“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品佳作。马跃峰说,今天的人民日报已经不只是一张油墨印刷的报纸,而是一个拥有报网端微等10多种载体、400多个终端平台,覆盖用户7.86亿的“媒体方阵”。但坚持人民至上,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使命担当始终未变。

回望来路,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出发。面对媒体格局深刻变化,能否主动迈开双脚丈量大地,能否睁大双眼敏锐洞察天下,能否积极开动脑筋深入思考,能否练就妙笔书写伟大时代,是对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检验。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新一代党的新闻工作者将汲取历史营养,弘扬奋斗精神,以脚力深入基层、以眼力明辨真伪、以脑力深入思考、以笔力呈现作品,真正担负起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的神圣使命。

出发了!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在基层,眼中才有群众。在路上,笔下才有时代。(记者薛惠娟、张怀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岁月难忘 赓续前行——西柏坡的红色新闻记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挖掘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河北金融学院学子

挖掘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河北金融学院学子

团队,故事,老人,平山县,柏坡,西柏坡,红色,洪子,董必武,闫青,光荣岁月,碾盘沟村,光荣院,后人,城南庄,夫人,工作者,文史,暑期社会,资料,实践活动,整理工作,队员们,丁立,史林山,张萌,康风,沙飞,王二小,西柏

2016-02-25 #故事大全

赓续红色基因 续写红色传奇

赓续红色基因 续写红色传奇

红色,党史,湖南,故事,精神,纪念馆,观众,基因,部门,革命,主题,人们,共产党人,力量,初心,时代,热土,陈列馆,刘少奇,任弼时,毛泽东,陈艳,三湘,省委党史,中法,正成,三湘四水,中国,传奇,党员干部

2014-07-07 #长篇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红色,王晓萍,精神,教育,基因,血脉,杨靖宇,吉林省委,吉林,组织部,思想,开班式,平台,建设,各部门,习近平,李忠杰,李铭,王忠,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党性,专题,传统,使命,党委,全省,关键,初心

2015-09-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红色基因 赓续绵延

红色基因 赓续绵延

李伯,老人,央金,振兴村,爷爷,家风,樟山村,记者,工作,村民,好家风,党员,家训,父亲,张菊,黄云,第一书记,代代相传,人民,家庭,小时候,村干部,村里,老乡,老伴,视觉,贫困户,向军,多干,梁必

2020-09-30 #长篇故事

太行有一条红色文化血脉

太行有一条红色文化血脉

太行,中华民族,毛泽东,王志,愚公移山,太行山,红色,盘石,邢台,刘伯承,朱德,邓小平,郭成志,支部书记,人们,内涵,文化,局部利益,老乡,群众,西柏坡,战斗,中国革命,峥嵘岁月,何长工,刘邓,周恩,柏坡,毛主席,王金平

2020-06-17 #经典故事

宁波大学:“初心三驿站”赓续红色基因

宁波大学:“初心三驿站”赓续红色基因

张人亚,初心,宁波大学,党课,精神,教育,使命,党员,故事,思政,主题,学堂,红色,革命,师生,党章,历史,会堂,课堂,中国共产党章程,过程,音乐剧,李四,梁卿,陈凡,这部剧,来之不易,形式,上海,中文

2009-09-15 #小故事

“赓续血脉 矢志强军”红色故事会开讲啦!

“赓续血脉 矢志强军”红色故事会开讲啦!

红色,故事,宣讲员,支队,强军,基因,故事会,中队,血脉,官兵,刘秉政,梁家河,郑刚,军嫂,方式,月入,王朝,精神,英雄人物,执勤,开讲啦,一个故事,优秀士兵,红色资源,刘春,朱德,李向群,赵家河,黄亚,副班长

2020-05-13 #故事大全

“赓续血脉 矢志强军”红色故事会开讲啦!

“赓续血脉 矢志强军”红色故事会开讲啦!

红色,故事,宣讲员,支队,基因,中队,故事会,强军,官兵,刘秉政,梁家河,郑刚,月入,方式,精神,英雄人物,血脉,执勤,一个故事,优秀士兵,红色资源,刘春,朱德,李向群,赵家河,黄亚,副班长,责任编辑,新时代,军嫂

2020-06-19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