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何建明《大桥》:揭秘港珠澳大桥背后的上海故事

时间:2007-01-26

整个工程的核心与难点在于中间一段6 7公里长的海底隧道,以及深海之中连通海底隧道的两个人工岛

提示:本文共有 17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这不是一座普通的大桥,而被称为“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整个工程的核心与难点在于中间一段6.7公里长的海底隧道,以及深海之中连通海底隧道的两个人工岛。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历经艰辛,被誉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在《大桥》中,中国作协副主席、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通过多次实地采访,揭秘了这座“海上之城”如何建成的。5月26日下午,何建明携新书《大桥》来到上海钟书阁大融城店,与读者分享港珠澳大桥背后的故事。

活动现场。本文图片由漓江出版社提供

“上海工匠”助力港珠澳大桥建成

何建明是中国纪实文学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笔下的《国家》《山神》《浦东史诗》等作品,均在社会激起广泛热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大桥》选取总工程师林鸣为切入点,讲述港珠澳大桥核心控制性工程岛隧工程建设中的种种困难与曲折,以及建设者们凭借勇气、毅力与智慧克服困难,最终达成目标的历程,展示了新一代桥梁建设者的胸怀和精神面貌。

《大桥》书影

活动现场,何建明分享了大桥在建设过程中不为人知的细节:譬如作为岛隧工程的主体构成的海底沉管,被称为“海底航母”,体量巨大,每一节就长达180米,重达8万吨。要将33节这样的庞然大物在海底无缝衔接起来,是一个“千人走钢丝”般的工程。任何一个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功亏一篑,必须用如履薄冰般高度警觉、全神贯注的姿态,来对待每一项工作中的每一道工序。

团队选定了“工厂法”建设后,需拿出10个亿建一个预制厂,用于岛隧预制件的正式生产。厂址选在桂山最靠近大桥海面的一个小岛——牛头岛。于是整个建设团队劈山挖土,有几百万方的石头与海底污泥被搅动。而岛上所需的一切都得从27公里外的总营地通过船艇运达,连喝的每一滴水都得靠岸上运来。300余天,数百人,在1平方公里的山体与海岸线上,建起了一座世界最先进的海洋沉管预制厂。

同时,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也离不开“上海工匠”的身影:大桥筑岛所用的120个大钢圆筒由上海企业振华重工集团制造。振华重工集团为了完成任务,动员了大量的老工匠“重上战场”,他们手持火焰熊熊的焊枪,将一块块近半个足球场大的钢板曲卷并焊接成工程所需的巨型钢筒。这些直径22米,高50米的钢圆筒立在船上时,完全遮挡住了船舶驾驶室的视野,为了将这些钢铁巨人安全运送到1600公里之外的海上施工现场,振华重工集团启动了GPS卫星导航系统。

不仅如此,人工岛的东岛也是由上海企业——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承建,这座人工岛不仅拥有运输链接的实用功能,而且十分美观,岛上还建有书店、咖啡厅、电影院及建桥博物馆等设施。

提炼建设者的时代精神

对于以记人述事为主要目标的报告文学来说,人物描写是否鲜活生动,是衡量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尺。在叙事呈现之外,《大桥》对于人物刻画同样注重。在中国作家协会原党委副书记王巨才看来,何建明的《大桥》是重大工程文学性非虚构写作的一个新标杆,将一系列建设者的故事娓娓道来,读来引人入胜。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的节点推出,意义重大。

《大桥》中,最具光彩的形象是岛隧工程的总指挥和总工程师林鸣,何建明刻画了一位富有时代精神的建设者形象。“风险和成功总是相伴而行”,“工程有多大,工程师的担当力和胸怀就有多大”,面对施工中的一个个难关和困境,这些出自他口中融合了信念和哲理的话语掷地有声,给同伴们和整个建设团队以有力的激励,最终攻克难关取得胜利。

“《大桥》成功创造了一大批为民族、为国家无私奉献的中国造桥人的英雄形象,再次把中国报告文学创作推向时代精神的思想高地。作家独家记录和展示了这些建桥人的心路与精神,提炼出这座伟大桥梁生命与灵魂所在,从而更深刻地揭示出这座世界最难建又最美丽的大桥之所以能够耸立于中国深海的密码。”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大桥的杰作,当代英雄的史诗——《大桥》新书研讨会”上,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张陵表示。

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主任胡平认为,港珠澳大桥建设中创造有若干项世界纪录,生成许多人间奇观,提供大量文学性情境,这些,都不是几篇普通报道就能描述出来的。《大桥》较完整地映射出工程全景,囊括其中经历的诸多艰难曲折、惊涛骇浪,使人再次体验到长篇报告文学的特有优势和强劲张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何建明《大桥》:揭秘港珠澳大桥背后的上海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港珠澳大桥有什么故事

港珠澳大桥有什么故事

香港,港珠澳大桥,伶仃洋,故事,澳门,珠海,零丁洋,元军,文天祥,胡应湘,大宋,人生自古谁无死,一生,人们,主席,兵力,史册,地方,孤苦零丁,大臣,大桥,家乡,心光,情怀,心绪,所作,抱负,梦想,柳絮,江山

2020-06-02 #故事会

港珠澳大桥和“红色前哨连”的故事

港珠澳大桥和“红色前哨连”的故事

港珠澳大桥,大桥,中队,执勤,红色,一中队,哨位,支队,前哨连,施工,人工岛,口岸,珠海,营房,刘明星,邓伟强,陈大海,施工便桥,个人,兵力,压力,商界,官兵们,官兵,故事,海风,营区,项目,香港,建设

2008-01-22 #小故事

「新中国的第一」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

「新中国的第一」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

建设,港珠澳大桥,大桥,桥梁,沉管隧道,全长,人工岛,世界,粤港澳,全线,伶仃洋,大湾,工程,海底,隧道,跨海,影响,世界第一,第一长,一超,区的,海空,一区,中央人民政府,度地,施工技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央视网,中国,东西

2007-02-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港珠澳大桥》:从小荧屏到大银幕

《港珠澳大桥》:从小荧屏到大银幕

闫东,电影,观众,李凯,大桥,故事,港珠澳大桥,纪录电影,声音,关键词,电影版,电视纪录片,电视,解说词,团队,空间,票房,素材,细节,过程,电视版,力量,小时,年轻人,影片,桥梁,语言,院线,主创,林鸣

2013-04-18 #经典故事

港珠澳大桥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港珠澳大桥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世界,大桥,沉管隧道,胡应湘,专利,消息,伶仃洋,世界之最,交通,全长,国人,成就,山竹,工程界,海底隧道,现代史,珠海,珠穆朗玛峰,香港,跨海大桥,误差,荷兰人,难关,陆路,车程,港珠澳大桥,七大奇迹,4小时,使用年限,来看看

2010-08-12 #小故事

港珠澳大桥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港珠澳大桥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张清华,桥梁,港珠澳大桥,问题,试验,中国,模型,裂纹,施工,设计,西南交大,团队,使用寿命,之和,大桥,抗疲劳,模型试验,细节,设计寿命,土木工程学院,关键技术,例证,媒体,大国,工匠,教授,成就,意义,手工,焊缝

2008-09-08 #小故事

漫画|“超级工程”背后的故事 港珠澳大桥有话说

漫画|“超级工程”背后的故事 港珠澳大桥有话说

大桥,港珠澳大桥,中国,工程,民众,深海,美国,英国,施工,设计,区的,中国人,网友评论,中新社,和桥,使用寿命,台风,全世界,外国专家,大湾,工程建设,技术,拉近,汗水,海底,难度,白海豚,粤港澳,网友,记者

2016-10-30 #长篇故事

「澳门回归20周年」港珠澳大桥背后的故事

「澳门回归20周年」港珠澳大桥背后的故事

港珠澳大桥,大桥,沉管隧道,中国,澳门,建设史,桥梁,跨海,建设,吕勇刚,中交集团,互联互通,主体工程,世界之最,全长,全程,大湾,快车道,桥梁工程,海底,祖国,项目,负责人,难度,发展,施工,澳门回归,世界七大奇迹,建设过程,最突出

2015-02-28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