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没有北斗卫星导航 “郑和下西洋”为何没有迷路?

时间:2007-02-01

2020年6月23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提示:本文共有 28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序言:从北斗组网成功开谈。

2020年6月23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在这一天,我们的北斗卫星组网成功!这意味着在“卫星导航系统”这个领域,我们不再受制于人!

“自豪吗?”

我想这是一个傻问题,但仍旧非常乐意回答。每一个中国人,都由衷为你感到自豪!

▲撒花祝贺北斗卫星组网成功!

实际上,中国人很早就开启了对于“方向感”的探索,比如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宋代前后将司南改进为准确率更高的“指南针”,再比如明代郑和航海中使用到的“牵星过洋术”。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者都选择了在黑暗中摸索,才得以将文明的曙光传承下来。

所以,你同我一样好奇吗?按照明朝的科技水平,为何开着宝船7次下西洋,到达过37个国家和地区的郑和,没有迷路?

这显然不是“侥幸”两个字能解释。

一:“郑和”是谁?

郑和(1371年?- 1433年?),原本姓马,被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 。

▲郑和。

“郑和”这个名字出现在《明史》中的次数相当多,关于他的出生,是这样记载的:

《明史》:“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

马三保童鞋原本也算是一位出生良好的贵族了,因为他的太太太太爷爷是元初名臣赛典赤·赡思丁。

太太太太……爷爷在担任云南地方官的时候因为工作勤勤恳恳,深受百姓爱戴,死后还被元朝追赠为“咸阳王”。这么说来,三保勉强也能算作一位王亲。

但好景不长,在十岁那年,明朝军队攻入云南,马三保没过上几天的好日子便到了头。因为年纪尚小,他保住了脑袋,但某些部位却没保住……

当命运不待见你的时候,要怎么做?

“改名字。”

▲卫星照片中的宝船厂 6 号船坞。

于是,马太监被分配给了燕王Judy(朱棣),Judy顺手给马太监改了个名字叫“马和”。

这件事意味着:马和人生中的贵人(Judy)出现了。

《七修类稿》:“永乐丁亥,命太监郑和、王景弘、侯显三人,往东南诸国赏赐宣谕。今人以为三保太监下洋,不知郑和旧名三保,皆靖难内臣有功者。”

在Judy(朱棣)发动靖难之变的时候,马和作为Judy的贴身太监,常常替他出谋划策。渐渐地,马和的军事才能被Judy赏识。最后在在郑村坝之战中,因为马和的妙计,使燕军扭转了颓势。

Judy很高兴,便将“郑村坝”的“郑”姓赐给了他。

再一次的改名,“马和”变成了“郑和”。

从此开启一路高光带闪电的职业航海时代!

二:郑和去了哪里?

1405年(永乐三年)至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

1425年(洪熙元年)后,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

▲郑和七次下西洋线路图。

那么问题也接踵而至。郑和先后7次下西洋到底去了哪里?各家说法不一,我们就以二十四史的《明史》为准,郑和去过37个国家和地区,来看资料:

《明史》: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真腊、旧港、逻罗、古里、满刺加、渤泥、苏门答刺、阿鲁、阿枝、大葛兰、小葛兰、西洋琐里、琐里、加异勒、阿拨把丹、南巫里、甘把里、锡兰山、喃渤利、彭亨、急兰丹、忽鲁谟斯、比刺、溜山、孙刺、木骨都束、麻林、剌撒、祖法儿、沙里湾泥、竹步、榜葛剌、天方、黎伐、那孤儿,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古时的地名我们未必熟悉,所以小妹按照如今的国家和地区大体翻译一下(有些古地名古国早已融合消失,故无法逐个翻译):占城(越南南部)、真腊(柬埔寨)、暹罗(泰国)、苏门答喇及旧港(印尼苏门答腊)、浡泥(印尼加里曼丹)、爪哇(印尼爪哇岛)、满喇加(马六甲)、锡兰山(斯里兰卡)、溜山(马尔代夫)、榜葛喇(孟加拉)、古里(印度卡利卡特)等……知道你不明白,所以我们还是看地图吧。

▲郑和七下西洋线路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这条线路非常非常壮观。

三:郑和为何没有迷路?

那么可能有小伙伴要问了,明朝的航海技术已经那么强大了吗?郑和7下西洋,来回14次,就没有迷路?古人是依靠什么来辨认航路的?

(1)沿岸航行:如果我们去观察郑和的航海路线图,会发现宝船几乎都贴着岸边航行,也就是俗称的“近岸航行”。郑和依靠“陆地地形”结合“海图”进行航行定位。

“陆地地形”很容易理解,所谓“海图”,大体就是告诉你沿着什么方向航行多久会遇见一个什么样的标志物,可以用来估算大约位置。

当然郑和或许也想过“远洋航行”,但明代的船只主体大多为木结构,这样的材质在抗浪性和抗沉性上都不算上佳,航速也不会很快。从安全性和可靠性上来看,木船无法适应远洋航行。

(2)天文航海:

▲郑和航海图上注满了“牵星过洋”数据

▲郑和航海图上注满了“牵星过洋”数据

那么你要问了,难道郑和就没有一点“黑科技”吗?

“还是有的。”

“观星”。

观星航海在我国的历史中源远流长,我们来看史料:

《淮南子》:“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西汉)《佛国记》:“大海弥漫无边,不知东西,唯望日月星辰而进。”(东晋)

从这些资料中可以发现当古人在海上“不知东西”的时候,会抬头看星星。

随着天文学的进步,可以通过观测天上的恒星,通过辨识天空中特定位置亮度的天体来指引航向与方位。这种方法,郑和航海时代有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牵星术。

不过,按照明代的天文水平,天文航海定位的精度也不太高,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且天文航海有一定局限性,那就是——没有星星的夜里。

阴天雨天时,要怎么办呢?

(3)指南针:没有星星的夜里,我要如何去航海?

“用指南针。”

其实古人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来看资料:

《萍洲可谈》:“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北宋)

郑和所处的时代是明代,明代时,指引方向的神器已经从“司南”进化为“指南针”,可靠性有了很大提升。来看资料:

《明史》:“指南针,术人用以定南北,辨方正位咸取则焉。”《殊域周咨录》:“世子虑闽人不善操舟,特遣看针通事一人率夷水手至,代充其役。’看针者,舶中司指南针者也。”

可见“指南针”在明代已经是比较常见的导航用具了。

虽然当时的“指南针”仍有很大改进空间,但也会在郑和的航海事业中起到一定作用。

西奇妹说:世界很大,我们去看看!

所有人类的进步,似乎都伴随着同一种规律——在迷失中探索,在探索中创造!

而郑和下西洋,探索的不仅仅是航海技术,还有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之路。

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者都选择了在黑暗中摸索,才得以将文明的曙光传承下来。

所以,2020年6月23日,北斗组网成功!

我们,不再迷路!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给西奇妹,发表你的想法。

-------------------------------------------------------

作者:西奇妹

参考文献:

张廷玉等:《明史》、

郎瑛:《七修类稿》、

刘安及其门客:《淮南子》、

法显:《佛国记》、

朱彧《萍洲可谈》、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

本文由西奇博物馆原创发布。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没有北斗卫星导航 “郑和下西洋”为何没有迷路?”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郑和下西洋没有北斗卫星 他七次下西洋 是如何保证不迷路的?

郑和下西洋没有北斗卫星 他七次下西洋 是如何保证不迷路的?

郑和,近岸,迷路,中国,古人,地形,技术,指南针,明成祖朱棣,中国人,郑和下西洋,东西,兴趣爱好,天文,宝船,帆船,扬帆远航,方向,方面,时期,星象,欧洲,海图,科学技术,船队,问题,陆地,卫星导航,于天文,朱元璋

2011-07-23 #故事阅读

天河漫漫 北斗璀璨——北斗导航卫星背后的研发故事

天河漫漫 北斗璀璨——北斗导航卫星背后的研发故事

北斗,卫星,全球,中国,工程,系统,团队,北斗一号,区域,我国,技术,总体设计,设计,北斗三号,北斗二号,五院,国际,双星,星座,院士,发展,应用,北斗导航卫星,卫星导航,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星间链,副总,主动权,人才

2014-06-11 #故事会

最美科技工作者|小卫星大挑战 用自主创新为北斗导航定位

最美科技工作者|小卫星大挑战 用自主创新为北斗导航定位

林宝军,团队,卫星,小卫星,自主创新,年轻人,中科院,新一代,设计师,北斗三号,北斗导航卫星,导航卫星,新技术,中国,信号,北斗,理论,北斗导航,北斗卫星,微小卫星,上海,全球,主任,功能,小伙伴,技术,时间,杠杠,模式,目标

2008-10-09 #故事大全

每日一题(230623)|北斗导航卫星:连接天地的科技利器

每日一题(230623)|北斗导航卫星:连接天地的科技利器

A.,C.,D.,学员,错误,B.,北斗导航卫星,地方时,本题,西昌,北斗卫星,情况,老师,茂名市,课程,服务,监测,北斗导航,北京时间,相关知识,中国,内容,作用,中学,北京,北半球,定位系统,影子,教材,旗杆

2024-02-02 #综合

面对面丨专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收官的幕后故事

面对面丨专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收官的幕后故事

北斗,产品,问题,时间,泄出,服务,推进剂,北斗三号,任务,系统,能力,高精度,卫星,火箭,工作人员,全球,状态,精度,纳秒,记者,工作,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号系统,操作人员,归零,我国,同志,方面,氧化剂,燃烧剂

2016-02-28 #故事会

反超美国GPS!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在全球130个国家覆盖占优 背后故事令人愉快

反超美国GPS!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在全球130个国家覆盖占优 背后故事令人愉快

中国,北斗,卫星,美国,欧洲,频率,全球,系统,北斗卫星,定位,伽利略,轨道,颗卫星,北斗二,产品,国家,日本,泰国,观测到,中文网,优势,制造商,图片,来源,芯片,高通,伽利略计划,日经,主流,俄罗斯

2016-12-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北斗成功与137国签约!美国肠子悔青了!北斗与GPS有怎样的故事?

北斗成功与137国签约!美国肠子悔青了!北斗与GPS有怎样的故事?

北斗,我国,美国,中国,全球,国家,北斗三号,事件,卫星,卫星导航系统,银河号,颗卫星,年年,导航系统,系统,芯片,货轮,领域,合作,北斗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北斗导航,产业链,产业,一带,世界,中美,主动权,产品

2018-08-22 #故事会

三代“北斗”背后故事揭秘:抢在最后期限四小时前发射

三代“北斗”背后故事揭秘:抢在最后期限四小时前发射

北斗,卫星,我国,定位,导航卫星,全球,用户,服务,信号,系统,精度,卫星导航系统,星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地球静止轨道,双星,美国,颗卫星,导航定位,位置,地面,技术,方式,频率,中国,国家,国情,地球,导航系统

2020-09-28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