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华罗庚的数学小故事

时间:2007-02-09

华罗庚数学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3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华罗庚1910 1985,国际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创始人。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了华罗庚的数学小,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华罗庚的数学小故事篇一 华罗庚上学时,老师和同学发现他口齿不清,行动不灵,总是笨手笨脚的,又寡言少语,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罗呆子”。而且背地里常常议论:“华老祥家的‘罗呆子’长大了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其实,华罗庚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他非常喜欢动脑筋,只是他平时少言寡语,又笨手笨脚,因此别人总是察觉不到。

有一次,他跟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旁有座荒坟,坟旁有许多石人、石马。这立刻引起了华罗庚的好奇心,他非常想去看个究竟。于是他就对邻居家的孩子说:

“那边可能有好玩的,我们过去看看好吗?”

邻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吧,但只能呆一会儿,我有点害怕。”

胆大的华罗庚笑着说:“不用怕,世间是没有鬼的。”说完,他首先向荒坟跑去。

两个孩子来到坟前,仔细端详着那些石人、石马,用手摸摸这儿,摸摸那儿,觉得非常有趣。爱动脑筋的华罗庚突然问邻居家的孩子:“这些石人、石马各有多重?”

邻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着他说:"我怎么能知道呢?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傻问题,难怪人家都叫你‘罗呆子’。”

华罗庚很不甘心地说道:“能否想出一种办法来计算一下呢?”

邻居家的孩子听到这话大笑起来,说道:“等你将来当了数学家再考虑这个问题吧!不过你要是能当上数学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

华罗庚不顾邻家孩子的嘲笑,坚定地说:“以后我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的。”

当然,计算出这些石人、石马的重量,对于后来果真成为数学家的华罗庚来讲,根本不在话下。

华罗庚的数学小故事篇二 来到清华工作,是华罗庚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他的数学生涯也真正从这儿开始。

从初中毕业生到一个大学教师,华罗庚只花了六年半时间。他后来对友人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华罗庚在清华大学的4年中,在数论方面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自修了英、法、德语。25岁时他已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华罗庚迅速由助理提升为助教、教员,以后又被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聘为研究员。

华罗庚从不迷信天才,认为:“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他提出“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的名言,作为对自己的告诫。直到他逝世前不久,还这样写道:“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向未来,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的数学小故事篇三 1936年,华罗庚26岁,由清华保送到英国留学,就读的是最著名的剑桥大学。数学首席教授哈代托人告诉华罗庚,他只要一年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需要一年专心研究一个问题,但华罗庚说:“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他放弃了博士学位,作为访问学者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在剑桥的两年时间写了20篇论文。论水准,每一篇论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他提出的一个理论被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改进了哈代的结论,哈代说:“太好了,我的著作把它写成是无法改进的,这回我的著作非改不可了!”华罗庚被认为是“剑桥的光荣”!

在剑桥大学的两年中,华罗庚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的哥德巴赫问题”写了18篇论文,先后发表在英、苏、印度、法、德等国的杂志上,其中包括《论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计问题》这篇有名的论文。按其成就,已经越过了每一条院士的要求,但在剑桥他从未正式申请过学位。他拥有的唯一一张文凭,就是初中毕业文凭。

华罗庚的数学小故事篇四 1938年,抗日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人要华罗庚留下来教书,他毅然放弃在英国的一切回到祖国,到西南联大与同胞们共患难。清华大学的资格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让只有初中文凭的华罗庚晋升为大学教授。

1946年秋天,迫于国内的白色恐怖,华罗庚再次出国,美国伊利诺大学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给了他相当优厚的待遇,希望他把那里建成世界级的代数研究中心。1950年,祖国解放的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毅然放弃优厚的条件,举家回国。

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200余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为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纪数学经典著作之列。他还写了10余部科普作品。他的名字已载入国际著名科学家的史册。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华罗庚的数学小故事篇五 华罗庚十九岁那年,染上了极其可怕的伤寒病。这场大病,几乎毁了他的一生。从旧历腊月廿四日开始,他足足病了半年,从此因病左腿残疾,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誓言是:“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经过了几年的自学,华罗庚开始在杂志上投稿。一开始,他的稿件不断被拒绝。原因是他写的问题已被国外某个专家给证明过了。这反而使华罗庚增添了信心,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自己钻研出来的,并没有看过别人的解题方法。

1930年,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让熊庆来惊奇不已,迅即作出决定:“这个年轻人应该请他到清华来!”这时华罗庚只有21岁,他终于离开了杂货店的“暗室”,来到了北京的清华大学。

《华罗庚的数学小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华罗庚的数学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华罗庚故事 华罗庚数学小故事

华罗庚故事 华罗庚数学小故事

华罗庚,故事,数学,小故事,勾当,同感,昨天晚上,经验,曲调,开门见山,挣扎着

2020-07-30 #经典故事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华罗庚简介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华罗庚简介

华罗庚,数学家,数学,熊庆来,妇女,清华大学,中国,大学,棉花,美国,小故事,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人民,初中,定理,数学界,科学,精神,芝加哥,草纸,院士,问题,演算,孙子算经,当选为,数学研究,王老师,助教

2009-08-15 #短篇故事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华罗庚简介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华罗庚简介

华罗庚,数学家,数学,熊庆来,妇女,清华大学,中国,棉花,博士学位,大学,美国,论文,研究,人民,初中,定理,数学界,科学,精神,芝加哥,草纸,院士,问题,演算,孙子算经,当选为,数学研究,王老师,助教,访问学者

2020-06-14 #经典故事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华罗庚简介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华罗庚简介

华罗庚,数学家,数学,熊庆来,妇女,清华大学,中国,棉花,博士学位,大学,美国,论文,研究,人民,初中,定理,数学界,科学,精神,芝加哥,草纸,院士,问题,演算,孙子算经,当选为,数学研究,王老师,助教,访问学者

2013-05-31 #故事会

华罗庚的数学小故事

华罗庚的数学小故事

华罗庚,故事,专家,中国,勤学好问,态度,开头,数学家,数学,数学界,泰斗,文章,老话,课本,挑战,世界著名,上小学,从小就,使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善于思考,联系到,非常喜欢,表现了

2020-06-14 #故事大全

华罗庚的数学小故事

华罗庚的数学小故事

华罗庚,故事,专家,中国,勤学好问,态度,开头,数学家,数学,数学界,泰斗,文章,老话,课本,挑战,世界著名,上小学,从小就,使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善于思考,联系到,非常喜欢,表现了

2020-07-30 #长篇故事

华罗庚的数学小故事

华罗庚的数学小故事

华罗庚,故事,专家,中国,勤学好问,态度,开头,数学家,数学,数学界,泰斗,文章,老话,课本,挑战,世界著名,上小学,从小就,使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善于思考,联系到,非常喜欢,表现了

2018-03-20 #故事阅读

华罗庚的数学小故事

华罗庚的数学小故事

华罗庚,故事,专家,中国,勤学好问,态度,开头,数学家,数学,数学界,泰斗,文章,老话,课本,挑战,世界著名,上小学,从小就,使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善于思考,联系到,非常喜欢,表现了

2018-05-31 #经典故事

关于数学家华罗庚小故事

关于数学家华罗庚小故事

华罗庚,老师,数学家,父亲,小故事,数学,下联,几何,同学,钱三强,值得我们,孙子算经,王老师,数学老师,上海,余数,代数,中学,儿子,团长,故事,时间,数学论文,油灯,狐仙,科学,不知其数,给大家,师刚,张钰哲

2020-07-30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