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六祖坛经 六祖也相应作了答疑 禅宗 六祖慧能

时间:2007-02-12

修菩萨道的居士,另外可以加受菩萨戒,这虽不是阿含经中的规定,但在大乘佛教的居士确有受持菩萨戒的必要,因为受戒一事相似于宣誓,且比宣誓的意义更庄

提示:本文共有 22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修菩萨道的居士,另外可以加受菩萨戒,这虽不是《阿含经》中的规定,但在大乘佛教的居士确有受持菩萨戒的必要,因为受戒一事相似于宣誓,且比宣誓的意义更庄严,比宣誓的效用更宏大。戒的力量,乃是抗恶性极强的防腐剂。

信心第一要紧,如不建立深切的信心,一切的问题都不必谈。对佛教,首先要有正确的信仰,信仰的中心是佛法,佛法能使我们离苦得乐,所以要信仰。佛法是由佛说,由僧众结集、传流、住持、弘扬,所以也要信仰。合起来,便是信仰“佛、法、僧”,称之为三宝。信仰的入门便是皈依三宝,皈依三宝是将整个的身心无条件地汩没在三宝的光辉与恩德之中。

六祖坛经,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职空,即长无明。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六祖慧能,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着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坛经,若着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见性,但听依法修行。

六祖坛经,六祖慧能,坛经

禅宗说自己是教外别传,是灵山拈花后一代一代传下来,最后达摩传到中国的。但其它宗派并不承认这点,而各有其传承法统说法。同时,在禅宗最初流行的时候,那些守戒的寺庙甚至不接纳禅宗人物,认为禅宗是不合戒律的。各大宗派对禅宗“不立文字”的说法也不了然。有这么多的麻烦,无怪韦使君在这一品中提出了许多疑问,六祖也相应作了答疑。

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六祖坛经:“师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六祖慧能:“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 无生,今亦不灭,所以不同外道。

六祖有六祖的系统,这个系统不等于世间学说的系统,又不同于佛教内其他宗派所建立的系统。六祖,也就是禅宗的系统是:要在自己的本性、内心中见道,以道为纲并范围万法、创造成法,这才是真正的系统。你看六祖在这里对功德的反复说明,都是回归在自己的真实见地上,并且不离分毫,也不往别处说,这才是真正的大师。

六祖坛经,六祖慧能,坛经

《金刚经》所说的:“佛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你做功德,千万不要执着,做就行了,更不要企图回报,这样才与波罗蜜相应。若执着了,企图回报,那么你所得的福德也可怜得很,更与功德不相应。所以,我们今天说一切功德,都应回向法身,不要回向下一辈子如何如何。学佛的人,特别是学禅宗的人,千万不要搞哪类事情。志向一定要立得大,目标要紧紧盯着解脱和成佛才行。

禅宗重在实处的见地,重在直接转身,就是这个道理,而且这就是真正的般若。藏传佛教称般若为“经王”,般若讲的道理为“了义”。什么是“了义”呢?就是干净、彻底。在什么地方干净,在什么地方彻底,不是在理论上、学问上,而是在自己的心性上。六祖大师讲般若,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法:“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这里再强调一下,以禅宗的观点来看,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是佛。

六祖坛经,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还为吾说。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不言来处。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六祖慧能:“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坛经:“不是。”六祖坛经:“何得不是?”六祖慧能:“未说即是,说了不是。”坛经:“汝师若为示众?”坛经:“常指诲大众,住心观净,长坐不卧。

六祖坛经,六祖慧能,坛经

佛法不是一般的知识和学问,你也不要仅停留在知识和学问上,修行修行,那要放在自己的性命上修行,要得受用。平常没有受用,到最后时,你能有这个力量吗?要知道,祖师们的这些本事,只是在最后那一着时才表演给大家看一下,实际上功夫早就有了,只是怕引起应大家的妄念,隐而不露罢了。

你平时若在这上面用功,久而久之,你的身体生理就会发生一些变化,这并不是很神奇的事。新陈代谢的秘奥一般人不明白,新陈代谢就是生死,不过不那么明显。一睡一醒之中也有生死,念头的生灭也是生死。只不过这些大家是熟视无睹,认为只有放进棺木才是死。我们平常的觉醒都被种种杂念、烦恼遮障了,自己不认识自己,如果你照六祖所说的,达到了一行三昧和一相三昧,进而明心见性,你的那个身体的变化就大了。

六祖坛经,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是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六祖坛经,六祖慧能,坛经

禅宗最重视点,下手就是在这儿下手,所谓证了实相,就是认识了自己;对人生宇宙不能认识,就是因为没有认识自己。如果你不愿从这儿下手,那菩萨也拿你没法,所以六祖说他“只缘心迷,不能自悟”,这怎么办呢?那就必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指示你的本分,指导你开悟的门径。

六祖大师是提持禅宗的,他当然应当强调禅宗;他谈净土,并没有反对净土,只不过是把净土纳入禅宗的认识上来讲。再如后面六祖讲戒定慧,都是纳入了禅宗的认识,这是宗风使然。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大家有什么问题和意见,在下面讨论一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六祖坛经 六祖也相应作了答疑 禅宗 六祖慧能”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禅 六祖慧能 六祖坛经 坛经 慧能 禅宗

禅 六祖慧能 六祖坛经 坛经 慧能 禅宗

禅宗,佛教,慧能,禅定,思想,瑜伽,境界,宗教,理论,六祖坛经,传统,六祖,改造,污染,六祖慧能,意义上,中国,一物,东西,儒家,分途,婆罗门教,坛经,意境,文化,文字,方法,法门,目的,禅学

2018-11-11 #故事阅读

慧能为什么会是禅宗六祖 读《六祖坛经》背后一定要知道的历史

慧能为什么会是禅宗六祖 读《六祖坛经》背后一定要知道的历史

慧能,佛教,中国,六祖,法师,神会,禅宗,争论,弘忍,故事,安禄山,郭子仪,人群,安史之乱,神秀,衣钵,韶州,传播,发展,唐玄宗,曹溪,时期,不立文字,佛学,僧人,公案,公元,军需,妙语,宗旨

2014-09-14 #短篇故事

坛经谛义:认识六祖慧能的六个视角

坛经谛义:认识六祖慧能的六个视角

慧能,禅宗,人们,法门,见性,中华文化,佛教,传奇,文化,标志,经历,觉悟,六祖,特色,中国禅宗,坛经,境界,外来文化,影响,孔子,达摩,一法,隐姓埋名,中国,一生,代表,代表人,佛门,佛经,土壤

2010-07-19 #故事大全

佛教禅宗文化之六祖慧能

佛教禅宗文化之六祖慧能

慧能,禅宗,佛法,故事,弘忍,内心,图片,彩旗,来源,网络,六祖慧能,在动,感觉,神秀,佛道,曹溪,代表,佛教,坛经,禅学,教义,法会,结果,证道,诗句,风动,大字不识,弟子们,独立思考,一花

2017-03-18 #故事会

禅宗六祖慧能到底悟到了什么

禅宗六祖慧能到底悟到了什么

意识,龙树,自性,生其心,明静,佛教,安住,身体,无所住,中观,慧能,坛经,六祖,佛家,作用,外境,弟子,状态,眼识,这里有,后世,开示,实证,提法,瑜伽,猿猴,环境,眼根,问题,金刚经

2019-05-08 #经典故事

中国禅宗六祖 慧能 英国曾把孔子 老子和慧能 称为东方三圣人

中国禅宗六祖 慧能 英国曾把孔子 老子和慧能 称为东方三圣人

惠能,曹溪,弘忍,说法,坛经,广州,韶州,别传,惠明,禅师,黄梅,弘化,武则天,法泉寺,新州,皇室,神会,王维,佛教,大师,大众,宝林寺,岭南,弟子,传说,法门,顿教,金刚经,南宗,印顺法师

2020-06-12 #故事阅读

六祖慧能大师的人生三试:面试入侯选 笔试得衣钵 公试光禅宗

六祖慧能大师的人生三试:面试入侯选 笔试得衣钵 公试光禅宗

卢慧,慧能,法师,笔试,禅宗,弘忍,僧人,境界,迦叶,考试,慧能大师,坛经,最底层,草根,衣钵,俗家,人生,佛教,大师,客户,法会,黄梅,风动,六祖慧能大师,会成为,五祖弘忍大师,公开考试,就这样,很满意,弘忍大师

2016-05-30 #小故事

六祖慧能的一部《六祖坛经》 看完是否能从中获取到什么?

六祖慧能的一部《六祖坛经》 看完是否能从中获取到什么?

六祖坛经,六祖,万物,见性,修福,一物,大乘,自性,风动,归依,分享给大家,很有帮助,达摩,六祖慧能,曹溪,心益,可名,吾祖,得福,汝今,法中,王师,若明若,若之智,羊鹿,诸佛,诸法相,佛教,一世,世人

2018-11-01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