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一份未能宣读的法庭陈述!四川李霞诉周梅森《人民的名义》侵权

时间:2007-02-15

一、涉案作品生死捍卫以下简称捍卫是一部具有独创性的优秀文学作品,上诉人享有完整而独立的著作权上诉人李霞于2000年左右萌生创意,2008年5月集中创作检

提示:本文共有 97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0 分钟。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

根据法庭查明的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我就被上诉人《人民的名义》(以下简称《名义》)侵权一案,发表如下辩论意见,请合议庭合议时充分考虑并予以采纳。

一、涉案作品《生死捍卫》(以下简称《捍卫》)是一部具有独创性的优秀文学作品,上诉人享有完整而独立的著作权

上诉人李霞于2000年左右萌生创意,2008年5月集中创作检察题材反腐涉案长篇小说《捍卫》,2010年5月作品完成,同年9月—11月由《检察日报》长篇连载,11月由海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署名李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著作权属于作者,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之规定,上诉人已依法享有《捍卫》完整而独立的著作权。

作品和作者相结合,无疑包含着深刻的个人感受,类型题材作品更是如此。上诉人李霞2008年创作《捍卫》时已有3年法院、17年检察院的司法工作经历,长期身处办案一线并长期致力于检察文学创作,多次获得《检察日报》举办的全国性征文比赛一等奖。

不可多得的检察工作经历和办案际遇,使上诉人得以接触形形色色的案件,取得大量的一手素材,尤其了解职务犯罪分子的堕落轨迹,为此上诉人凭借扎实的检察文学写作功底,精心架构故事,匠心打磨情节,十年一剑,通过细致的人物刻画,周密的关系布局,巧妙的情节安排,合理的矛盾冲突、特殊的细节设计,使作品形成独特的创作体验和阅读体验,《检察日报》的长篇连载就是对《捍卫》独创性的专业认可。

二、涉案作品《捍卫》是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创作在先作品,被上诉人周梅森存在实际接触的可能性

(一)接触的可能性

第一,《捍卫》发表在先,且处于公之于众的状态

被上诉人周梅森创作小说版《名义》起因于2014年底受高检影视中心邀约创作同名电视剧。

2015年3月下旬赴江苏省检察院收集写作素材,一个月后开始动笔。

2016年2月完成剧本创作,《名义》电视剧投入拍摄,同年10月小说版《名义》向国家版权局申请书号。

2017年1月,由北京出版集团公司第1版印刷发行。

第二,周梅森系受高检影视中心邀约创作,其时正担任高检影视中心顾问,具备了可能接触原作品的条件和途径。

第三,被上诉人周梅森《名义》创作当时,身陷官司败诉泥潭,不具备创作的条件和心境。

2014年—2016年,周梅森因违规匿名持股,与徐州淮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生股权转让纠纷,从一审徐州市中级法院打到二审江苏省高级法院,周梅森均是败诉方。

第四,被上诉人周梅森,不具备原创《名义》的能力和时间保障。

被侵权作品中出现大量胡编乱造的故事情节和法盲语言,是被上诉人周梅森驾驭题材能力不足的具体表现,也是抄袭作品的重要特征,而且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连续写出55集同名电视剧和30万字小说,明显违背创作规律。

三、侵权作品《名义》是以涉案作品《捍卫》为基础的洗稿作品,构成实质性相似

作为同类型检察题材的反腐涉案作品,侵权作品《名义》与涉案作品《捍卫》呈现出《著作权法》保护意义上的表达相似,这一相似既包括两部作品最终表达形式上的“字面相似”,也包括两部作品的情节、主要事件及其顺序、人物特征及人物关系等内容的“非字面相似”。由于《名义》包含了涉案作品的故事内容架构,其情节设置已占涉案作品作品足够充分的比例,导致《名义》以整部《捍卫》为侵权行为的加害对象,以致于受众足以感知到其来源于涉案作品,同时也是权利人李霞知悉自己作品被剽窃(抄袭)的原因,严重侵犯了上诉人的著作权权益。

一是紧密贯穿的情节设置与推演过程相似

1、故事背景相似:故事发生地反腐形势低迷

《捍卫》:P29“云都反腐形势低迷,检察机关案件查办工作在全省处于劣势。”

《名义》:P2“H省反腐不力,在全国处于劣势。”

2、故事发生由来相似:国光厂国资流失和大风厂股权丢失被举报

《捍卫》P41“在秦汉民的公文包里揣着一封来自外省某市的匿名举报信,信中举报云都荣华集团利用企业改制之机,侵吞国光机械厂上亿元的国有资产,信中还涉及现任常务副省长赵长青。”

《名义》P33“侯亮平这才对陈岩石说明真正的来意—他对大风服装公司那封举报信感兴趣”“侯亮平便让陈岩石向他举报。”

3、故事发展演绎相似:以爆炸案和车祸案为突破口展开调查

《捍卫》核心案件:国光厂国资流失案破案图示

《名义》核心案件:大风厂股权丢失案破案图示

图示表明:分别发生爆炸案和车祸案,共同进行反贪局长影子人物的设置,留下相似破案线索通话录音和账本,埋下侦破伏笔,进而牵扯出相似“人物”,荣华集团、山水集团与最高级别腐败官员特定关系人白无瑕、刘新建关系密切,直指背后大老板赵长青和赵立春,并且暴露出相似事件,赵长青、赵立春团伙与荣华集团、山水集团官商勾结,对应进行污点证人设置,农业银行信贷处长万昌和山水集团总监刘庆祝分别经手利益输送,两对检察官(周海波、姚笑笑VS侯亮平、陆亦可)共同到情妇(老婆)家中“上门寻人”,两名污点证人一个逃亡,一个死因不明,同时穿插两厂工人占厂、厂长逃亡举报情节,最后事情败露,相似人物荣华集团董事长向荣华、油气集团董事长刘新建跳楼,案件告破。列举一例说明,

核心情节“检察官上门寻人”相似之处:

(1)上门摸底调查的人相似,《捍卫》P298一男一女两名检察官周海波和姚笑笑;《名义》P224一男一女两名检察官侯亮平和陆亦可。

(2)被调查的对象相似,《捍卫》P299污点证人万昌情妇欧燕的母亲;《名义》P224污点证人刘庆祝分居老婆吴彩霞。

(3)被调查的地点相似,《捍卫》P299情妇家中,《名义》P225分居老婆家中。

(4)调查目的相似,均是打探污点证人的真实下落和情况。《捍卫》P298(周海波)去欧燕家中一趟,打探虚实;《《名义》P225“(吴彩霞):你检察院找我干啥?陆亦可:了解一些情况”。

(5)调查效果相似,《捍卫》P300两个年轻人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周海波恨不能马上将消息报告给杨天翔;《名义》P229:虽然最终也没能找到刘庆祝说的那个账本,没能拿下对手的关键证据,但对他们来说,已经够幸运了。

(6)出现相似情节点,刘庆祝与情妇小王的住处P227 “城乡结合部租赁的农民房”来自《捍卫》P137 “田军军抢劫猥亵案”被害人于虹家的住处“城郊结合部民房”。

4、重要情节编排相似(仅和破案有关):

(1)看望退休老检察长情节,《捍卫》P16杨天翔去医院看望退休老检察长吕子风;《名义》P32侯亮平去养老院看望退休老检察长陈岩石。

(2)临走下达查办任务情节,《捍卫》P44秦汉民临走交办查处荣华集团;《名义》P35侯亮平临走交办查处光明湖项目(山水集团)。

(3)播听通话录音情节,《捍卫》P139晏秋播听通话录音;《名义》P187侯亮平播听录音情节。

(4)提审涉案人,牵扯特定关系人情节,《捍卫》P181,晏秋提审汪毓敏,证实白无瑕与荣华集团关系密切;《名义》P221,陆亦可提审欧阳靖,证实刘新建与山水集团关系密切。

(5)上门到银行摸底贷款情节,《捍卫》P228杨天翔晏秋会同纪检组到银行摸底段明仁贷款情况,遭到白无瑕刁难;《名义》P144侯亮平安排华华到银行询问部分企业贷款情况,遭到欧阳菁刁难。

(6)关键证人心肌梗死情节,《捍卫》P189关键证人心肌梗死,《捍卫》P189谢谦心肌梗死;《名义》P223刘庆祝心肌梗塞。

(7)办案遇阻,停止侦查情节,《捍卫》P204钟良停止杨天翔对曾红革案侦查;《名义》P295沙瑞金停止侯亮平对刘新建案侦查。

(8)商场刷卡(危险驾驶宝马)情节,《捍卫》P225白无瑕商场刷卡购物;P245白无瑕驾驶宝马,朝城郊疯驶;《名义》P150欧阳菁商场购物刷卡被发现,驾驶宝马横冲直撞。

(9)摊牌抽身情节,《捍卫》P253赵长青约见向荣华,摊牌抽身。遭到威胁;《名义》P270高育良约见祁同伟,摊牌抽身,遭到威胁。

(10)工人护厂风波,省委定性事件情节《捍卫》P273工人护厂,黑三挨打,省委定性为国资流失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名义》P49、66工人护厂,蔡成功挨打,定性为腐败引发的恶性暴力事件。

(11)下级院检察长被执行双规情节,《捍卫》P290,纪检组长安毅带人对贺鹏程执行双规;《名义》P333纪检组组长带人对肖钢玉执行双规。

(12)分散贷款(办卡)情节《捍卫》P294回忆向荣华用不同人的名字或贷款方式贷款;《名义》P325尤会计用不同人的身份证,分散办卡(用于公司走账)。

(13)胞妹搅局情节,《捍卫》P307柳絮出场搅局《名义》P334,高小凤出场搅局。

(14)约定暗语,《捍卫》P328向荣华与黑三约定暗语,事情顺利挂电话;《名义》P祁同伟与高小琴约定暗语,顺利“YES”,不顺利“NO”。

二是(核心)人物设置和人物关系相似

两书有名有姓人物《捍卫》52人,《名义》47人,他们职业身份相似,性格特征相似、从事活动相似、甚取名相似。《名义》核心人物侯亮平外号“猴子”出自于《捍卫》核心人物杨天翔充满猴性的儿子小嘀嗒的“猴子上树”,两书中的12组相似取名,或为音相似、或为意相近、或为字相同。

同时出现2名退休检察长(吕子风VS陈岩石)、2名下级检察院检察长(贺鹏程VS肖钢玉)、2名反贪局长、影子人物(段明仁VS陈海)、2名银行正(副)行长(白无瑕VS欧阳菁)、2名逃亡厂长(宋光昭VS蔡成功)、两对姐妹花(柳絮、柳眉姐妹VS高小琴高小凤姐妹)、2组教授夫人(杨天翔、张立言的妻子VS高育良、祁同伟的妻子,其中张妻教授汉语语言文学,高妻教授明史)等特殊岗位和特殊身份人物设置。

相似的核心人物关系和重要人物关系有:

(1)大学师生关系(叶知秋、杨天翔、晏秋、西京市院公诉处长VS高育良、侯亮平、陈海、祁同伟);

(2)大学同学关系(杨天翔、晏秋VS侯亮平、陈海、祁同伟);

(3)大学上下铺关系(杨天翔、西京市院公诉处长VS侯亮平、陈海);

(4)小学同学兼发小关系(晏秋、白无瑕VS侯亮平、蔡成功);

(5)亲姐妹关系(柳絮、柳眉VS高小琴、高小凤);

(6)帮派山头关系(学院派VS政法系、学院派);

(7)县长风头盖书记关系(曾红革、关山VS李达康、易学习);

(8)妻家裙带关系(赵长青、贺鹏程夫妇VS高育良、祁同伟夫妇);

(9)领导秘书关系(赵长青、曾红革VS赵立春、刘新建);

(10)检察官情侣关系(电视剧)(周海波、姚笑笑VS周正、林华华)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关系,因之人物和情节的交互作用,

呈现出具体的个性化特征,并基于特定情节的发展产生独创性的表现效果,此时这种特定的人物关系基于作者的独创性设计已脱离公职知素材,更因其独创性纳入著作权保护范畴。

举例说明:核心人物杨天翔和侯亮平设置相似。

(1)人物关系设置相似;

首先,个人方面杨天翔儿子嘀嗒的猴性被赋予了侯亮平(见文字表达比对),杨天翔与侯亮平都有着学院派的教育背景和空降检察院的履职经历,两人的家庭结构基本相似,杨天翔除了妻儿还有外甥,侯亮平除了妻儿在电视剧里多出了外甥女。其次杨天翔与侯亮平分别与教授叶知秋、教授高育良为大学师生关系,皆情同父子,分别受到两位教授的法学启蒙。同时在检察系统杨天翔与晏秋同门师兄妹关系,与西京市院公诉处长大学上下铺关系并受到学长关照;侯亮平与陈海同门师兄弟关系兼具大学上下铺关系,并受到学长关照。

(2)围绕人物的情节设计相似;

包括赴任背景、机关刊物情节、上门交换案情情节、老师家中蹭饭情节、老师法学启蒙情节、(游轮)宴请老师情节、下棋情节、查案受阻停止查案情节、公安局长相助案件峰回路转情节、银行摸底排查情节、保护举报人情节、不雅照片情节。

(3)围绕人物的特殊细节设计相似:

握手细节,通过握手分别反映杨天翔、侯亮平与公安局长刘剑冰、赵东来的关系从相互芥蒂到逐渐好转到最后心有灵犀,并肩战斗。《捍卫》第一次P5杨天翔(主动)伸出手去……两只手潦草地握了一下——第二次P54这一次刘剑冰主动伸出手来。《名义》第一次P96 赵东来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主动与侯亮平握手——第二次侯亮平凝视着赵东来的眼睛,主动伸出手来。游轮宴请老师细节,《捍卫》P151侯亮平在天香河上的豪华游轮里请老师叶知秋吃饭,席间晏秋争宠说老师偏心;P152杨天翔回忆老师第一堂法学课;《名义》P198侯亮平在湖景茶楼请老师高育良喝茶;P202观光游轮从湖上驶过;P267侯亮平抱怨老师偏心;P139侯亮平回忆老师上法学课。

三是特殊情节设计相似。

两书存在着诸如玉兰花、猴性大发、危险驾驶宝马、村妇喝农药、饭局、下棋、寺院拜佛、吃烧烤、临省寻找证人、分散贷款(办卡)、讲战役、宴请、喝咖啡、商场刷卡购物、师生游轮(茶楼)相聚、赛事、家访、老师促和、跳楼、播听录音、查账、临省找证人、上门寻人、银行摸底、车祸、追悼会、内部刊物、玻璃幕墙、约定暗号、云南办案等30余个极其细微、极具个性化的情节点发生相似。举例如下:

(1)玉兰花情节:

(2)猴性大发情节

(3)危险驾驶宝马情节:

(4)村妇喝农药情节

四是大量文字表达相似,且多为字面相似

以上从78处字面相似文字表达中抽取,但不难看出字面相似已从段落到句式甚至碎片化到词语,这些相似甚至相同的词语或代表类别属性,或代表地点场景、或代表行为方式等等,无一不体现出上诉人的选择性安排。

因此可以肯定,两部作品为何如此相似,皆因足够具体的人物设置、人物关系、核心情节、典型事件、情节发展串联、人物与情节的交互关系、矛盾冲突等表达元素呈现出字面表达和内容表达的相似,它们一起交互作用,共同演绎,伴随着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由于抄袭跨度之长(《名义》抄袭从第1章-54章)、范围之广(《捍卫》)从第1章-尾声全书被抄、种类之全(人物设置、人物关系、故事情节、文字表达)、数量之多(50个核心重要情节、78组字面文字表达、32个情节点)两部作品的出现,以致受众足以感知到侵权作品来源于权利作品,同时也成为上诉人知晓自己作品被剽窃(抄袭)的原因。

四、本案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著作权侵权案例,具有标本意义

面对花样翻新的抄袭手段,我国现有著作权保护立法滞后是不争的事实,法治的进步就是靠个案的点滴推动,

(一) 本案集合了抄袭手段之大成

一是照搬式

如:执行双规《捍卫》P290贺鹏程是从家里被带走的,对他的双规进行得很顺利,检察院方面抽出安毅(纪检组长)参加此次行动。

《名义》P333肖钢玉是在自家门口被带走的。纪检组长和几个省检察院干警前去敲门,肖钢玉还以为找他商量侯亮平的案子。

这是两名纪检组长分别对下级检察院检察长执行双规的场景,周梅森只是把“家里”替换成了“家门口”但是他却鬼使神差地犯下了一个逻辑错误,既然肖钢玉是在“自家门口被带走”,怎么还会进去敲门呢?

二是肢解式

见文字表达图示:《捍卫》P37,有关向荣华的书架、鱼缸,黑三黑塔外形的文字表达,被《名义》瓜分到四个地方,向荣华的书架分别变成分别变成高小琴的书柜,刘新建的书橱,摆放的书也被二人分摊,高小琴从中分得一套马恩全集。鱼缸也和陈海的鱼缸没有区别,黑三“黑塔般”的身躯也被移植到“又黑又粗,像铁塔般”的王文革身上。

三是混搭式

《捍卫》第10章,共4个小节,每小节都被抄,涉及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和环境描写。

《捍卫》第1节P142,情节点办案地“临省”,检察官周海波率队赴“临省一高寒山区小镇”寻找证人蒋宣;《名义》第45章P323,检察官陆亦可率领张华华到“临省桥头县”寻找证人尤会记。

《捍卫》第2节 P145 文字表达“雨后天空”,雨,紧一阵,慢一阵,下了整整一个上午不停。P147一声惊雷炸响,天空突然放晴,一道雨后彩虹齐天横跨。《名义》第13章P98“(侯亮平)来到省公安厅招待所,下了一上午的秋雨停了,一道彩虹横跨天际”。

《捍卫》第3节P147,情节兼文字“拜佛”,“烧完三柱高香,向荣华跪拜在千手观世音菩萨的金身塑像前,虔诚地磕头作揖,做完祷告,捐了功德,他一脸落寞地走出大殿,两名保镖随即跟了上去。”《名义》P281“高育良上了香,在佛前作揖,面色平静安详。肖钢玉也跟着胡乱作揖。礼毕,高育良虔诚地往募捐箱塞了一张百元钞票”。

《捍卫》第4节P150,P151 情节“大学期间老师家中蹭饭”、“师生游轮相聚”、“说老师偏心”“回忆第一堂法学课”、“柳絮出现”,分别被《名义》侯亮平、高育良P137、139、198、267套用,高小琴P39、105套用。

四是胡编式

胡编情节集中体现在第41章肖钢玉出现,立案调查侯亮平阻碍案件查办以及引发系列事件的情节设计上。肖钢玉这一人物是祁同伟(身份:下级院检察长)+施义和(作用:深藏检察院里应外合)的合体,他作为下级院检察长无权调查上级院反贪局长、党组成员侯亮平,这是检察机关领导体制所决定,但被上诉人周梅森居然让“省检察院检察长秦汉民同意了”并居然继续编下去,于是出现了“蔡成功和副市长丁义珍、侯亮平合伙开矿,林城市工商局进行注册登记颁照”情节、“陆亦可去临省寻找证人尤会计,桥头县法院收取罚款放人”情节、“大风公司账号被封,尤会记用几百个农民工、熟人省份证复印件分散办卡设户办理对公业务”情节,完全违背检察院组织法和人民银行账户管理制度,这样的情节设计如何能为蒙冤的侯亮平证明清白。

(二)本案集中了抄袭作品之特征

但凡抄袭作品使用了涉案作品的人物、人物关系和情节,不管他穿任何语言的外衣,都会有血液的排异反应和情节的补丁裂痕。

比如周梅森自己设计的丁义珍、蔡成功、高小琴之间的人物关系 ,《名义》P39先是高小琴向李达康状告丁义珍是是腐败分子,控告丁义珍“原本山水集团取得大风厂股权并与政府达成拆迁协议,就是丁义珍顶着不让拆”。紧接着P45蔡成功向侯亮平举报贪官,第一个便是丁义珍P46“高小琴一箱一箱给丁义珍送现金……包了两三个洋妞,都是高小琴埋单……大风厂的股权,落到高小琴手里,丁义珍起码得分一半”。可是按照这样的行为逻辑,丁义珍到底在帮谁?

比如情节点《捍卫》P137 “城郊结合部民房”, 被周梅森改头换面成P227 “城乡结合部租赁的农民房”交给《名义》中“山水集团财务总监刘庆祝和他的情妇小王”居住,《名义》P228“破房子木板分隔的,不隔音,刘庆祝和小王放个屁,我(吴彩霞)都听得真切!”。这本是我为一对进城农民工夫妇设计的住房,他们 年幼的女儿遭受到云都区检察院检察长贺鹏程情妇之子的抢劫猥亵,一家人挣扎在生活的底层,寻求法律的援手作为山水集团财务总监的刘庆祝会与他的情妇小王住放屁都能听见的木板房吗?真这样小王这一情妇形象将会颠覆古往今来所有情妇,作为“中国第一吃苦耐劳好情妇”成为文学史上情妇新类别代表人物。当然这一煞费苦心的人物设计,是为了让吴彩霞能偷听到说话传给上门调查的检察官,文学创作可以虚构,但要合情合理,不能违背常识。再比如P141京州市公安局向H省检察院提请批捕蔡成功,侯亮平让季昌明压一压暂时不捕不捕。违反《刑诉法》案件级别管辖规定。(《刑诉法》87条,公安机关报捕犯罪嫌疑人,只能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黑化公安,看守所过道内在警察押解下,常小虎挥拳踹脚踢断蔡成功三根肋骨,

就这样,荒诞情节一个接一个,混乱的逻辑导致无法生根的故事,东一个不知哪来的,西一个不知去了哪,再加上一抓一大把的法盲语言,比如侯亮平指点部下:“突击搞一下蔡成功的材料,尽快立案,由咱们反贪局报!”“(检察院)报捕的涉嫌罪名要超过市(公安)局所报罪名!”等等,导致《名义》整部小说粗制滥造,齐聚了抄袭作品行文敷衍,逻辑混乱、张冠李戴、情节荒唐、语言生硬、用词不当等重要特征,极大破坏了文学的严肃性、审美性。这里,我恳请合议庭对诸如按照涉案作品的人物、人物设置写不下去时,仍然不负责任地继续胡编乱造的情节,作为抄袭佐证,综合评判。

(三)本案集聚了法律原则之精神

一是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原则之精神”。古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今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直接体现在确立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发生争议和纠纷在所难免,通过在法院进行民事诉讼是公民之间解决分端的主要途径的方式,也是最为公正和有效的方法。但是自一审起诉后,我就被被上诉方扣上恶意诉讼,浪费司法资源的帽子,被水军骂成“碰瓷”“敲诈”“蹭热度”的无赖,《捍卫》的电子阅读也被屏蔽。只想问被上诉人,你在怕什么?如果你不抄袭,我怎么会找你?你抄袭了,我该不该找你?找你的方式,除了诉讼,我又能做什么?

二是公民诚实守信原则之精神。总书记教导“人无信不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诚信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从2014年——2017年,短短3年时间,被上诉人周梅森涉案先后与徐州淮海农行、作家刘三田和我,打了1起股权纠纷、2起著作权纠纷,股权官司一审二审皆以周梅森败诉告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开裁判文书记载,徐州淮海农行述称“周梅森与丰裕公司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虚假诉讼帮助丰裕公司逃避债务,损害第三人利益”。而与我和刘三田的著作权纠纷,被两名作者同时起诉,至今打得难解难分,既成为文坛笑话,也让一部主旋律题材作品遭受病诟。明明一部应时之作“急就章”,为什么《名义》的腰封一定要包装成“潜心八年,六易其稿”?明明是先创作剧本,后扒拉小说,为什么腰封一定要注明“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只想问被上诉人,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受人之托,不忠人之事?为什么以人民的名义欺骗人民?“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只想问被上诉人,你有内心的法律吗?

三是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之精神。由于反腐涉案小说题材稀缺,《名义》直击老百姓最痛恨的官商勾结腐败现象,特别是随着电视剧热播,社会知晓度高;纠纷发生后,社会关注度高。加之周梅森极其团队大肆造势,虚假包装,左右舆论,给《人民的名义》一路冠名,从高检到国家,造成 “官司不在本身”的局面。这里我恳请合议庭,通过案件的依法公开审理,排除干扰,拨开迷雾,还原真相。

四、被上诉人周梅森给我带来深重的精神创伤,我坚定维权到底

发现被上诉人周梅森《名义》涉嫌侵权,源自2017年4月初成都一家影视公司专程来到广元找我,洽谈《捍卫》改编事宜,经对方两次提醒,我才托人去书店买回《名义》,封面上那把倒着燃烧的火刺痛了我的双眼,因为《捍卫》的封面图案也是“火”——一把由下而上熊熊燃烧的地火。也就从那天起,改变了我命运的走向,让我一个有着25年司法工作经历的人,一个曾经惩恶扬善、定纷止争的人,变成了一个被迫维权的人!一个官司缠身的人!一个向抄袭者讨要清白的人!

检察是我曾经献身的事业,文学是我今生永远的挚爱。我写《生死捍卫》,不为别的,只为表达,以此致敬我的青春,我的生活,我的战友,我的岁月。所以我才有了不顾题材禁忌提笔的勇气,有了在寂寞孤独中潜心创作的定力,有了在汶川大地震中坚持写作的拼命,有了在出版受挫时的坚韧,随着我工作岗位变动,《捍卫》也就变成我生命中的一页,进入了记忆最珍贵的留存。可是即便我作出一百种、一千种想象,我也没有想到《捍卫》如此的命运,被人宰割,被人肢解,被人戳得鲜血直流,所以我兜兜转转的一生注定是奔着《捍卫》而去,今天更是奔着《捍卫》而来!母亲仅十月怀胎,《捍卫》我是十年分娩,凭着我孩子的胎记一路找来,被上诉人周梅森,你应该还我!一审后,我继续进行证据整理,在那个深夜,当我发现新的侵权事实,《名义》核心人物侯亮平的外号竟来自《捍卫》核心人物杨天翔的儿子小嘀嗒,那一刻我释然了,被上诉人周梅森在以他特有的方式致敬原创!我决定不再进行比对,哪怕还有再多的字面相似!这是天意还是巧合,我宁愿相信后者。

鉴于被上诉人周梅森仍然缺席二审庭审,我只能隔空传话,如果你是诚信之人,在道义面前,你担当一次,行吗?如果你是真正作家,在文学面前,你真诚一次,行吗?如果你是守法公民,在法律面前,你低头一次,行吗?!

李霞

2019年6月13日于北京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一份未能宣读的法庭陈述!四川李霞诉周梅森《人民的名义》侵权”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生死捍卫》原创作者李霞诉周梅森小说版《人民的名义》侵权过程公开

《生死捍卫》原创作者李霞诉周梅森小说版《人民的名义》侵权过程公开

截图,手稿,生死,创作,封面,一览表,作品,媒体报道,声音,情节,股市,诉讼,股权纠纷,维权,营销号

2007-12-12 #故事会

称周梅森“混搭式抄袭”女作者诉《人民的名义》抄袭案二审开庭

称周梅森“混搭式抄袭”女作者诉《人民的名义》抄袭案二审开庭

李霞,周梅森,名义,人民,生死,人物,情节,作品,小说,北京,出版集团,二审,关系,文字,反贪局长,侯亮,陈海,实质性,法院,杨天翔,金杰,主张,双方,原审,实质,错误,代理律师,一审法院,庭审结束,审判长

2013-12-04 #短篇故事

《人民的名义》姊妹篇来袭 编剧周梅森表示:十分精彩超乎想象

《人民的名义》姊妹篇来袭 编剧周梅森表示:十分精彩超乎想象

人民,周梅森,财产,编剧,名义,这部剧,收视,导演,作品,加持,续集,亲身经历,套路,经历,观众们,靳东,闫妮,人心,姊妹篇,正片,故事,片段,演技派,班底,黑马,创作,不喜欢,年轻时,这两位,赞不绝口

2017-02-04 #短篇故事

《人民的名义》被指抄袭 法庭上双方讲故事 比较两部小说情节

《人民的名义》被指抄袭 法庭上双方讲故事 比较两部小说情节

李霞,小说,情节,周梅森,人民,名义,作品,故事,法院,作家,人物,大风,题材,诉讼请求,法庭上,经审理,代理律师,出版公司,新视觉,二审,双方,今天上午,开庭审理,工人,案件,讲故事,生死,股权,记者,发展

2020-08-13 #故事阅读

《人民的名义》被指抄袭 法庭上双方讲故事 比较两部小说情节

《人民的名义》被指抄袭 法庭上双方讲故事 比较两部小说情节

李霞,小说,情节,周梅森,人民,名义,作品,故事,法院,题材,作家,人物,大风,诉讼请求,经审理,代理律师,出版公司,二审,今天上午,开庭审理,工人,生死,案件,股权,记者,发展,一审法院,群体性事件,丁义,侯亮

2010-09-15 #故事会

她是《人民的名义》里面高小琴 又是《决胜法庭》中律政佳人

她是《人民的名义》里面高小琴 又是《决胜法庭》中律政佳人

叶紫,高剑,胡静,角色,于和伟,法庭,小柔,爆款,专业,女强人,收入,情感,演技,作为一个,女性角色,每一次,这个角色,这样一个,孙红雷,张佳宁,琪拉,远超,邓凯,高小琴,中央戏剧学院,专业术语,分庭,代名词,人民,刀美兰

2019-03-05 #故事会

讲述身边的法庭故事是延伸法治宣传的触角

讲述身边的法庭故事是延伸法治宣传的触角

法庭,法律,群众,故事,宣传工作,乡村,人民法庭,才能,法治,传播,影响,乡镇,作用,典型,判决,个案,案件,教育,人民群众,情况,基层,地方,云县,人民,方式,云南法制报,都会,人心,人气,传单

2012-11-15 #故事阅读

法官之声要讲小法庭的大故事

法官之声要讲小法庭的大故事

人民法庭,司法,案件,法官,故事,人民群众,工作,基层,法庭,法治,法院,作用,国家,司法公正,大事,成效,新起点,途径,纠纷,目标,群众,老百姓,建设,司法为民,我们应该,案件审理,法治中国,周强,在每一个,不一样

2009-02-03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