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朱元璋被日本“打脸” 于是便要攻打日本 但刘伯温却拼死反对!

时间:2007-03-27

根据官方统计,仅洪武年间,倭寇就曾入侵东南沿海高达44次,每当倭寇来临,东南沿海人民的生活便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提示:本文共有 187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自朱元璋建国以来,倭寇就曾长期活动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对当时沿海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困扰,但因明朝建国初期,综合国力还经不起折腾,所以朱元璋也就一再忍让。根据官方统计,仅洪武年间,倭寇就曾入侵东南沿海高达44次,每当倭寇来临,东南沿海人民的生活便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当时中国还并未实行海禁政策,东南沿海一带的人民主要依靠出海打鱼为生,但倭寇的不定时到来,对当地渔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了极大困扰。为此,朱元璋也是殚精竭虑。

起初,朱元璋并不是没有想过出兵攻打日本这个弹丸小国,想要依靠武力征服日本,从而在根本上解决这个令人脑壳痛的问题。如若不然,倭寇连年来犯,严重扰乱民生,岂不嘲讽我大明无人!当真继续放纵下去的话,那肯定会影响南方经济的恢复,从而对明朝的综合国力产生阻滞作用。

洪武元年,朱元璋着眼于长远利息,主要还是从明朝的国力入手,面对屡屡来犯的倭寇,朱元璋选择了忍气吞声,没有直接派遣军队用武力征服日本。反而选择了外交何谈的友好手段,朱元璋首次派遣杨栽等七人大明使者前去日本,虽然是明朝主动派人,但朱元璋却并未有过丝毫服软,信中依旧是措辞严厉,语气很是凌厉。朱元璋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借以“威胁日本”不要再派人侵犯东南沿海了。看到信中内容,日本的怀良亲王很是愤怒,一怒之下便斩杀了五名明朝使者。

消息传回国内,朱元璋更是龙颜大怒,但考虑到自身实力。朱元璋于洪武三年再次派遣莱州府同知赵秩等人出使日本。赵秩这个人很有头脑,而且口齿伶俐,经过一番好不激烈的唇枪舌剑的交流之后,明使终于站稳了脚跟,怀良亲王的坚定立场似乎也在慢慢动摇。于是很快,赵秩等人安全返回了国内,而且此番回国还带了另外一批人,他们是怀良亲王派遣而来向大明进贡的,贡品主要是一大批土特产和上好的日本贡马,怀良亲王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想要同大明奉表称臣。只是不知道诚意究竟如何,这批贡品之中,还有之前被倭寇抓去的几十名中国人。

面对怀良亲王的举动,朱元璋甚为兴奋,原本中日矛盾就可以这样妥善解决,但其实却不然,事情远远要比朱元璋想得困难得多。怀良亲王在日本的地位仅仅是一何亲王而已,他不能代替国王的意志,恰巧,日本国王对待明朝的态度正好相反,这样就难办了。

洪武十三年,日本再次来贡,但使者所并未携带日本政府得官方表文,只有一封日本征夷将军的书信。书信内容极为嚣张,语气更是不输当初的朱元璋。朱元璋看过之后很是愤怒,于是便让礼部代皇帝的口谕给日本,信中这样写道:

“王居沧溟之中,传世久长,今不奉上帝之命,不守己分,但知王环海为险,限山为固。妄自尊大,肆毁邻邦,纵民为盗。上帝将假手于人,祸有日矣……”

大明的话语很霸气,又是一如既往地“威胁”,但这次日本的回信也着实让朱元璋感受到了“握紧拳头”的必要性。日本在信中写道:

“臣闻三皇立极,五帝禅宗,惟中华之有主,岂夷狄而无君。乾坤浩荡,非一主之独权,宇宙宽洪,作诸邦以分守。盖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由此看来,日本确实是胆子有些肥了,看来日本对明朝的藩属关系就要变了,此时的日本已经不局限于俯首称臣了。朱元璋看到回信的时候,一再“大怒于朝堂”,并且扬言要攻打日本。关键时刻,刘伯温站了出来,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还在气头上,稍有不慎就会掉脑袋,当时文武百官没有一个敢于站出来提意见的,更不要提站出来反对了。刘伯温向朱元璋道出了攻打日本的坏处:

①日本如今如此气焰嚣张,很大程度上就是源自于“元朝两征日本损兵折将”,那么强盛的元朝都曾经栽倒在这个弹丸岛国的手中,如果刚刚建国不久的大明贸然出兵的话,胜算又有几成呢?

②明朝刚刚建国,国家之内百废待兴,综合实力亟待恢复。况且明朝北部还有北元残存势力的威胁,如果此时明朝出兵日本,恰巧北元南下进攻南京的话,兵力空虚的南京城岂不是岌岌可危。再者说,即便明朝发兵日本,却不见得就能有多大胜算战胜日本,战胜可还好,如果不顺利的话,那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损兵折将是小事,明朝覆没就是大事了。

③对于两国百姓而言,一旦战争爆发,无论谁胜谁负,受苦受难的都是人民这个群体,况且明朝才刚刚建立,生灵涂炭的日子刚刚稳定下来。国内农民起义已经十好几年了,老百姓终年整日在战火硝烟中东躲西藏、无家可归,如果朱元璋发动战争,那必将又是一次祸及人民的苦难。不论是对中国,亦或是对日本。

听到刘伯温的一番话,朱元璋冷静了下来,深思熟虑过后,朱元璋还是放弃了大明舟师东渡的计划。从那之后,朱元璋改变了以往企图和交好日本的基本策略,反而改为在内部积极设防,在沿海各地加强防守和卫所建设等的“内敛外收”的策略,以尽量减少倭寇造成的损失。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朱元璋被日本“打脸” 于是便要攻打日本 但刘伯温却拼死反对!”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刘伯温誓死阻拦朱元璋灭掉日本!真的?

刘伯温誓死阻拦朱元璋灭掉日本!真的?

朱元璋,日本,刘伯温,洪武,倭寇,明王朝,王朝,辽东,野史,开国,怀良亲王,舰船,侵扰,李文忠,这事儿,力量,团伙,名将,叫板,实际,实力,广东,意义,战争,残部,海防,能力,统治者,贺兰山,远海

2011-11-12 #小故事

日本公然挑衅明朝 朱元璋听后怒要荡平日本 刘伯温却说:打不得

日本公然挑衅明朝 朱元璋听后怒要荡平日本 刘伯温却说:打不得

朱元璋,日本,倭寇,小国,使臣,杨载,公元,大明,弹丸,这种事情,刘伯温,年年,戚继光,使者,军心,全国,一大,书信,举兵,中华,军事,壮志,土地,四洲,周边,军队,发兵,地贫,安平,大陆

2019-06-03 #经典故事

日本诛杀明朝使臣后 朱元璋扬言要灭掉日本 刘伯温为何誓死阻拦

日本诛杀明朝使臣后 朱元璋扬言要灭掉日本 刘伯温为何誓死阻拦

朱元璋,日本,刘伯温,倭寇,大明,宗主国,洪武,明朝使臣,使臣,大规,外交活动,华夏,和平,后代,地位,日本海,遗诏,大明王朝,于华,那可,夏之时,林贤,胡惟庸,能威,使者,关系,使节,东南亚,一大,两国关系

2014-10-13 #长篇故事

为什么刘伯温要阻拦朱元璋出兵攻打日本?

为什么刘伯温要阻拦朱元璋出兵攻打日本?

日本,朱元璋,使臣,刘伯温,中原,亲王,国力,国书,国家,天皇,意思,忽必烈,时候,社稷,洪武,事情,军事实力,南京,原因,台风,大明,安危,战国时期,时期,民心,棺材,藩属国,威胁,影响,不稳定

2007-07-21 #故事阅读

明朝的刘伯温为何要誓死阻拦朱元璋灭掉日本?

明朝的刘伯温为何要誓死阻拦朱元璋灭掉日本?

朱元璋,日本,赵秩,刘基,使者,大明,政权,洪武,蒙古,刘伯温,怀亲王,中华,原因,小邦,常怀,时期,成祖,杨载,这么做,周边,国书,封疆,称臣,祖训,修兵,还是很,世界,中国,中华文明,小国

2008-07-01 #故事大全

朱元璋三请刘伯温 刘伯温三考朱元璋

朱元璋三请刘伯温 刘伯温三考朱元璋

刘伯温,朱元璋,道考,天下,刘伯,朱大帅,百家号,宋濂,历史,故事,作者,文化,童谣,朱大,儒道,千古,北京,后人,大牌,将军,文章,杂拌儿,泥土,考题,考场,草鞋,麻衣,一草,上鼎鼎,刘老

2020-09-07 #故事大全

朱元璋三请刘伯温 刘伯温三考朱元璋

朱元璋三请刘伯温 刘伯温三考朱元璋

刘伯温,朱元璋,道考,天下,刘伯,朱大帅,百家号,宋濂,历史,故事,作者,文化,童谣,朱大,儒道,千古,北京,后人,大牌,将军,文章,杂拌儿,泥土,考题,考场,草鞋,麻衣,一草,上鼎鼎,刘老

2020-09-06 #短篇故事

朱元璋送枕头给刘伯温 刘伯温最终明白其中含义

朱元璋送枕头给刘伯温 刘伯温最终明白其中含义

刘伯温,朱元璋,刘伯,事情,枕头,历史,官场,礼物,开国功臣,后事,含义,大臣,政事,时候,是非,疑心,谋略,回家,明朝是,很可悲,明白了,会明,常遇春,徐达,汤和,李善长,诸葛亮,书多,年发,都会

2011-05-15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