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江南” 中国近现代油画历史中诸多值得“旧曾谙”的故事

时间:2007-03-31

江南风景作品在中国近现代油画史中,具有怎样的前世今生?事实上,江南在今天依然处于某种失忆的状态,因为其中的大多数已经散佚不存了

提示:本文共有 19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江南”在中国近现代油画历史之中有诸多值得“旧曾谙”的故事。“江南”风景作品在中国近现代油画史中,具有怎样的前世今生?事实上,“江南”在今天依然处于某种失忆的状态,因为其中的大多数已经散佚不存了。称之为“看不见”的江南,是为了引出我们今天新的思考。

自古以来,“江南”作为长江以南的地域概念,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地发生变化和伸缩——这是一个特定的鱼米富庶的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充满丰富诗性向往的文化资源概念。在中国近现代油画历史之中,“江南”同样有诸多值得“旧曾谙”的故事。我们可以从“江南”这样一个风景题材入手,进一步分析和思考“江南”风景作品在中国近现代油画史之中,具有怎样的前世今生的资源。其中相关的“江南”回忆,在今天依然处于某种“失忆”的状态,因为其中的大多数已经散佚不存了。所以称之为是“看不见”的江南,是因为这些“看不见”的江南,能够由此引出我们今天新的思考,即关于中国油画研究中的学术资源的保护与再生问题。

中国现代西洋画运动,曾经历经了先声、酝酿和开拓的近三十年艰苦探索的历程。自1927年开始,随着国立艺术院校的设立和发展,以上海、杭州和南京为核心的江南地区,形成了“洋画运动”的鼎盛之期,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带。其重要的标志,便是留学生大部分陆续学成归国,形成了中国油画人才的中心。这批“留学生族”与上海都有着不解之缘,数年前他们大都在此“发迹”,研习西画,获得资助,从上海的码头出发,沿着欧洲航线和日本航线,开始了彼岸的求学生活,而今他们正逐渐将油画作为一种新知新学带回祖国,“沪、宁、杭”所在的江南地区,成为了他们活动的大本营。移植西画几乎成了他们事业的中心和主题。因而,专业的美术院校和西画团体,构成了洋画运动的两种重要支点。从教学实习和创作研究,全面展开油画的纵深格局,正式表明了中国油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面对油画开始其文化引进。

1918年春季上海图画美术学校第一、二年级学生在上海龙华地区“野外写生”,丁悚摄。刊载于上海图画美术学校1918年10月出版发行的《美术》第一期。这类文化引进首先体现在美术教育之中,写生是其中的突破点。除了室内写生,逐渐拓展到室外写生。1918年丁悚拍过一些相关早期美术教育的照片,内容是上海美专的学生在上海龙华寺地区写生,那时的龙华还是一片农田,具有浓厚的乡村气息。沿着上海美专的写生历史,美专写生的版图逐渐扩展到了江南。

20世纪30年代,上海美专的校史上,已经出现旅杭写生团的照片,师生们在上海至杭州的火车外挂起了“上海美专旅杭写生”的横幅。《上海新华艺术大学第五届毕业同学纪念册》,“十七年十一月十日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写生团全体摄影”,在这批旅杭写生团体中,我们依稀可以识别出潘天寿、陈澄波等教授当年风华正茂的身影。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西湖题材油画作品,其实与当时美术院校进行的旅行写生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相关的取景大都是与当时画家作为导师的艺术理念相关。1926年丁衍庸带领学生赴杭州写生,记道:“他们到了湖边,个个都画牌坊、大佛,不是湖心亭,就是三潭印月,他们把描写风景的意义完全弄错了。都以为写生旅行是描写古迹名胜来做纪念品的,不是研究艺术的。我……下了一个很严厉的命令,不许他们再去选择那种纪念式的题材,教他们去寻找水边的情趣和自然美妙的景色。从那次起,他们的思想和作风,被改变了不少。”

丁衍庸认为,西湖的水边情趣和美妙的自然风光才是研究艺术的最好题材。“写生旅行和寻常旅行不同,画家所取对象,不限定要名胜、有名的地方,反而得不着画材。像西湖的十景,如果指定了那景去画,倒觉得平淡无味,那些不过属于历史上的纪念物而已。”对于写生对象的选择,画家们在无形中产生一种艺术上的共识,即避免去描绘历史纪念物、古迹名胜,而是去寻找水边的情趣。从描写名胜古迹等“纪念式的题材”,到“寻找水边的情趣和自然美妙的景色”。这个选材的变化正体现了印象主义对20世纪前期的影响,印象派画家是最擅长画水的,因为印象派在创作技法上不拘一格、轻松跳跃的笔触非常适合对水面波光粼粼的效果表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西湖水波潋滟、疏影横斜的光影,恰恰是学习印象主义的画家们最擅于和乐于表现的。

在那个时代,诸多学校,如上海美专、新华艺专、中华艺大、上海艺专、苏州美专等学校,先后开始了在杭州、苏州、镇江、常熟、黄山等地的写生旅行的历程,在此过程中,留下了诸多教师和学生的江南风景的油画作品。江南的风景题材作品,在中国近现代油画史之中,是非常有意思的艺术资源。之所以称之为“看不见”的江南,是因为其中的大多数已经散佚不存,由此引出的思考,是关于中国油画研究中的学术资源的保护与再生问题。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江南” 中国近现代油画历史中诸多值得“旧曾谙”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近现代历史小故事

中国近现代历史小故事

...童出版社,作文网,出版社,时间,时候,海量,中国近代,中国近现代史,以中国,名人故事,房子里,有一群,相关商品,等形式,近代历史,孙中山,史中,夏礼,张宗昌

2020-04-27 #长篇故事

中国近现代感人历史故事

中国近现代感人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成语故事,不变,史记,名人,大全,爸爸,生命,读后感,卓别林,崔子,名人故事,幽默故事,个人,历史课,同学,时候,片段,理由,知识,老师,青蛙,后续,有关,生活,对历史,海的故事,司马迁,吴川

2020-04-13 #短篇故事

中国近现代感人历史故事

中国近现代感人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成语故事,不变,史记,名人,大全,爸爸,生命,读后感,卓别林,崔子,名人故事,幽默故事,个人,历史课,同学,时候,片段,理由,知识,老师,青蛙,后续,有关,生活,对历史,海的故事,司马迁,吴川

2020-04-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近现代感人历史故事

中国近现代感人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成语故事,不变,史记,名人,大全,爸爸,生命,读后感,卓别林,崔子,名人故事,幽默故事,个人,历史课,同学,时候,片段,理由,知识,老师,青蛙,后续,有关,生活,对历史,海的故事,司马迁,吴川

2020-04-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近现代感人历史故事

中国近现代感人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成语故事,不变,史记,名人,大全,爸爸,生命,读后感,卓别林,崔子,名人故事,幽默故事,个人,历史课,同学,时候,片段,理由,知识,老师,青蛙,后续,有关,生活,对历史,海的故事,司马迁,吴川

2020-04-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近现代感人历史故事

中国近现代感人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成语故事,不变,史记,名人,大全,爸爸,生命,读后感,卓别林,崔子,名人故事,幽默故事,个人,历史课,同学,时候,片段,理由,知识,老师,青蛙,后续,有关,生活,对历史,海的故事,司马迁,吴川

2020-05-10 #小故事

中国近现代感人历史故事

中国近现代感人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成语故事,不变,史记,名人,大全,爸爸,生命,读后感,卓别林,崔子,名人故事,幽默故事,个人,历史课,同学,时候,片段,理由,知识,老师,青蛙,后续,有关,生活,对历史,海的故事,司马迁,吴川

2020-05-10 #短篇故事

中国近现代感人历史故事

中国近现代感人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成语故事,不变,史记,名人,大全,爸爸,生命,读后感,卓别林,崔子,名人故事,幽默故事,个人,历史课,同学,时候,片段,理由,知识,老师,青蛙,后续,有关,生活,对历史,海的故事,司马迁,吴川

2020-06-11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