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庚子英雄|罗雷:公卫医生的成就感来自战“疫”

时间:2007-04-10

2月24日广东省新冠疫情应急响应由一级调整为二级,这是全省为做好全面复工复产的重要决策,在这种情况下,来穗返工流急剧增加,我们卫生防疫部门的防控任

提示:本文共有 27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罗雷: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部部长、市疾控新冠肺炎疫情监测组组长

抗“疫”第44天

心语心愿:

在新冠抗战前期,我们已经构建起立体化防控战线,现在每一条监测线路都很到位,近段时间广州新发病例很少,疫情控制较为平稳。2月24日广东省新冠疫情应急响应由一级调整为二级,这是全省为做好全面复工复产的重要决策,在这种情况下,来穗返工流急剧增加,我们卫生防疫部门的防控任务将更加艰巨。但我们会毫不懈怠,用严把管控和周密部署,及时有效地监测和排查出可能的感染者,我们将不遗余力地为守护羊城人民的健康与安全奋勇前进。

去年为登革热防控忙了大半年的罗雷,本打算趁今年过年好好陪陪自己的父母,提前休年假回了趟重庆老家。然而,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1月开始,武汉保卫战打响,当得知广州市在1月下旬出现第一例输入性患者时,罗雷的职业使命感让他中断假期,迅速返穗,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就任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疫情监测组临时党支部书记、组长。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他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一线,挺身而出、日夜坚守、勇挑重担,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守健康、牢记使命勇担当”的誓言。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我的每一位同事都在自己的岗位上竭尽全力地战斗,他们都是这场战役中的英雄。”

白天

“哪里危险到哪里去”

罗雷进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至今已有17年,历经传染病预防控制、消毒和病媒生物防治等不同岗位,对预防控制各类传染病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执行力;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他善于运用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细致而高效地处理每一个问题。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疾病防控领域的专业人员,他数次奔赴在没有硝烟的战场:霍乱、汶川抗震救灾、恙虫病、登革热、禽流感等多个疫情处置现场。处置疫情后不忘总结提炼,提出的多项防控措施,都获得了领导和同行的肯定。

与罗雷一起共事的同事这样评价他:“日常生活中的罗雷是一个沉稳的人,话不多,但是工作中他办事敏捷,条理清晰。”在接到组织委任的疫情监测组组长重托时,罗雷简短而坚定地答复“行!我必将全力以赴!”,随后便默默地投身于抗“疫”阻击战中。

为了建立一张完备的广州发热监测网络,做好防控预案,罗雷哪里危险就往哪里跑,一有时间就要奔赴工作现场,参与发热门诊、各交通行业、学校疫情的病例监测指导工作;同时深入野生动物交易场所及涉疫市场进行暗访及溯源,为溯源病毒提供了专业技术指导。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以及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广州的监测网络覆盖“海陆空”的交通站点体温监测、全市的发热门诊,以及来穗人员排查、社区排查等等,为广州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功奠定了基础。

夜晚

通宵赶制风险评估报告

疫情监测组有一项核心的工作——对疫情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报送和分析,并定期及随时进行疫情的分析研判。为此,一部分组员要24小时驻守在市疾控中心的CPU——疫情防控指挥中心。

每天12时和晚上24时,是处理数据的“起跑线”,疫情监测组组员要迅速整理、准确提炼,严谨评估新冠肺炎疫情风险。虽然小组组员很少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但经他们统计的数据,每天都会在广州市疫情通报中和市民们见面。

一份疫情通报仅几百字,然而里面包含30多组数据;除此以外,疫情监测组每天需要处理的数据远超于此。罗雷和组员除了汇总本地疫情数据外,还要收集境内外的疫情信息,每天形成8份报表上报。医院、社区、交通站点、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点……监测网络的各条线都是信息来源,而这密织的网络彼此关联,每条信息的变动都会牵引着其他数据的更新,因此细心、耐心、恒心和高度集中就是对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的要求。

作为组长,罗雷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梳理工作流程,细化工作内容,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细则。在工作初期,每日听取各小组提交的工作难点和意见,及时调整完善工作方法,最终明确制定了信息管理工作模式,快速而高效地处理着全市疫情数据。另外,为了提高全组的工作效率,大力鼓励支持全组成员创新探索,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组织开发各种工具和平台,严密高效地开展疫情监测。

“晚上那一轮,我们基本都要处理到夜里一两点。”罗雷说,在1月下旬到2月初病例较多的那段时间,常常需要通宵工作。而他,常常在忙完白天的外出任务后,无缝衔接开始盯紧晚上的信息统计、分析工作。

为了实时了解疫情走势,研判新冠防控方向,为政府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疫情监测组要利用各条监测收集到的信息制作成风险评估报告。在筹备第一期报告的时候,罗雷在指挥中心和组员们一起奋战了一个通宵,为确定报告格式、清理数据库花费了很多时间。当完成报告初稿,已经是清晨6时。但罗雷来不及休息,而是到办公室,继续对报告进行完善。

公卫医生成就感

来自高效控制疫情扩散,全力保护公众健康

投入到抗“疫”战斗后,疫情就是命令,“哨声”响起必须就位。为了不影响紧急任务的部署,罗雷干脆搬到单位住。作为两个儿子的父亲,虽然在孩子的成长陪伴过程中常有缺席,但是他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孩子们诠释——“敢于担当,甘于奉献”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一个真正的勇士。

罗雷告诉记者,累当然是会有,但既然做疫情监测,就要打醒十二分精神,既然做组长,就大事小情都要考虑周全。“不夸张地说,无论在疫情的哪个阶段,我感觉精神从来没放松过。”他说,自从年初二回到岗位抗“疫”以来,要是有哪天自己能有五六个小时的睡眠,就已经算好了,因为人已经处于应激状态,常常是夜里忙完,脑子里都是事儿,怎么都睡不着。

虽然最近防控形势较为平稳,但罗雷表示,这并不意味着自己工作就轻松了,“因为目前情况已不仅仅是武汉的战役、中国的战役,更成为了全球的战役。所以内防扩散的同时,外防输入的范围更加广泛了。近期韩国、日本、意大利、伊朗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不断增加,后面将面临入境人员防控管理的一系列问题,但是,我们已经根据前期经验,第一时间提出科学建议提交到相关部门。”

当记者问到:“临床医生的成就感往往来自患者康复,疾控人是公卫医生,不直接治病,成就感来自于哪里?”罗雷说,临床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一对一的服务,而作为疾控人的工作职责,是为大众的健康,把关口前置,治行为、治思想,是一个知信行的过程,是“一对多”的服务,“当疫情出现时,我们的成就感就是能够把疫情尽快地阻断,及早地发现、及时地控制,尽可能地减少疫情波及范围,降低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伍仞 通讯员 穗卫健宣、穗疾控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邱伟荣、杨耀烨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 邱伟荣、杨耀烨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李琳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庚子英雄|罗雷:公卫医生的成就感来自战“疫””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抗疫战里的心理疏导故事① “在公卫中心 我为这位患者提供了5次心理疏导”

抗疫战里的心理疏导故事① “在公卫中心 我为这位患者提供了5次心理疏导”

患者,沈医生,王女士,丈夫,心理干预,病情,医生,病房,肺炎,问题,医护人员,疫情,上海,中心,家属,现状,病室,隔离,公卫,王先生,精神科医生,重症病房,都会,医患,亲属,传染病,内心,功能,市民,医疗

2017-04-25 #经典故事

战“疫”堡垒最前线——上海抗疫纪实·公卫的故事

战“疫”堡垒最前线——上海抗疫纪实·公卫的故事

上海,传染病医院,疫情,城市,传染病,堡垒,救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心,专家,患者,非典,上海市,现代化,全球,工程,病区,公卫,建设,医院,小汤山,病例,设计方案,立荣,诸葛,防控,床位,设计,卢洪洲,特大型

2019-09-24 #故事大全

激扬文字直击防疫一线 人与公卫人联手记录“战疫”故事

激扬文字直击防疫一线 人与公卫人联手记录“战疫”故事

公卫,活动,公共卫生学院,校友,专业,学子,故事,疫情,共建,党建,一线,党员,联建,主题,党委,党支部,学院,纪实,防控,复旦,优势,支部,本科生,领域,复旦人,家国,专业知识,充分发挥,价值,力量

2010-09-29 #故事会

龙华区公卫机构工作人员坚守防疫一线 写下一个个感人故事

龙华区公卫机构工作人员坚守防疫一线 写下一个个感人故事

疫情 龙华区 检测 陈伟 一线 陈刚 深圳 样本 公卫 工作人员 梅观高速 机构 慢性病 肺炎 群众 路口 执法 监督 防控 陶倩 龙华 关键时期 坚守岗位 孩子 小组 家人 实验室 小时 志愿者 患者

2020-04-28 #故事大全

龙华区公卫机构工作人员坚守防疫一线 写下一个个感人故事

龙华区公卫机构工作人员坚守防疫一线 写下一个个感人故事

疫情,检测,陈伟,龙华区,陈刚,一线,深圳,样本,梅观高速,慢性病,路口,执法,监督,龙华,执勤点,孩子,小组,家人,实验室,小时,战线,志愿者,患者,监督员,肺炎,群众,记者,辖区,工作,防控

2020-05-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龙华区公卫机构工作人员坚守防疫一线 写下一个个感人故事

龙华区公卫机构工作人员坚守防疫一线 写下一个个感人故事

疫情,龙华区,检测,陈伟,一线,陈刚,深圳,样本,公卫,工作人员,梅观高速,机构,慢性病,肺炎,群众,路口,执法,监督,防控,陶倩,龙华,关键时期,坚守岗位,孩子,小组,家人,实验室,小时,志愿者,患者

2020-05-27 #故事大全

龙华区公卫机构工作人员坚守防疫一线 写下一个个感人故事

龙华区公卫机构工作人员坚守防疫一线 写下一个个感人故事

疫情,龙华区,检测,陈伟,一线,陈刚,深圳,样本,公卫,工作人员,梅观高速,机构,慢性病,肺炎,群众,路口,执法,监督,防控,陶倩,龙华,关键时期,坚守岗位,孩子,小组,家人,实验室,小时,志愿者,患者

2020-06-08 #故事会

龙华区公卫机构工作人员坚守防疫一线 写下一个个感人故事

龙华区公卫机构工作人员坚守防疫一线 写下一个个感人故事

疫情,龙华区,检测,陈伟,一线,陈刚,深圳,样本,公卫,工作人员,梅观高速,机构,慢性病,肺炎,群众,路口,执法,监督,防控,陶倩,龙华,关键时期,坚守岗位,孩子,小组,家人,实验室,小时,志愿者,患者

2020-06-25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