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李渊太原起兵反抗隋朝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登基开创贞观之治

时间:2007-04-13

这个政权经历了4个皇帝,但是仅仅只有38年,可谓非常短

提示:本文共有 202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真的是太复杂太混乱了,孝文帝进行彻底改革后国家分裂出了几个政权,而北朝的最后一个国家政权是北周,由宇文家统治,后来杨坚篡位建立了隋朝,结束了自晋末的混乱格局。这个政权经历了4个皇帝,但是仅仅只有38年,可谓非常短。

其实隋文帝杨坚是一个非常有成就的君王。在他当政期间,隋朝不久就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景象。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战乱不休,百姓的生产和经济活动都被打断生活水平低下经济破败,所以杨坚上位之后,力争改善生活,发展经济。但是在他晚年时期,却犯下了一个错误,他把杨勇贬为平民后,被杨广的假面具迷惑,传位给了一个昏庸无德的儿子,直到临死前才发现他的真面目,但是当时已经不能挽回局面。

隋朝在他死后就一路衰微,直至后来李渊逼迫杨侑让位,自己建立的唐朝。历史上称为李唐或者是大唐。因为这个朝代在历史上维持了近300年,而且产生了诸多非常有能力的君王,例如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李隆基的开元盛世以及武则天把持朝政后改国号为周,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们都是这个朝代的杰出领袖。

李渊一族来自于北朝的陇西贵族,他既然既是唐朝的建国皇帝,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家。在他七岁的时候就承袭了父亲的官爵被封为唐国公,可见他们一家的地位显赫。隋朝由于统治者的无能,隋末出现了大乱,于是李渊就趁机起兵。在他称帝之后,改了国号为唐,在长安定都,之后连续发动战争,统一了全国。

那么李渊他作为隋朝的名门后代为什么要篡位呢?由于隋朝统治者的无能,所以隋末的时候就出现了大片的农民起义现象。于是皇帝就派他去镇压这些起义的农民,当他去到太原的时候,刚刚开始,他还是一心一意为隋朝皇帝镇压起义的。但是后来他意识到天下的趋势是要推翻隋朝,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些起义军。如果他一味的去抵抗,这些人,肯定连自己的命都会丢掉,还不如趁机加入他们如果能成为一个有力的引导者就能够帮助自己建立伟大的功业。

同时李渊他的二儿子李世民也是一个很有见识的青年。虽然当时才18岁就已经广交了天下的朋友。经常跟这些天下的豪杰们讨论时事,在他的眼中隋朝也不能长久,于是他便有着起义的心思。那么当时驻守在太原的县令老爷,十分看好李世民,他和李世民是一非常要好的朋友。同时,太原地区的县令坐刘文静跟李密是亲戚关系,而当时主要捉拿的起义军头领就是李密。李密被捕之后刘文静也跟着关进了大牢。李世民收到这个消息后,就急急忙忙的赶去大牢探望这个朋友。两个人在牢中就聊起了政治和各自的打算,只是碍于自己是隋朝臣民的身份李世民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此时刘文静看破了他的心思就说:“现在皇帝又不在这里,天下人都在这里起义,反抗他,你还不抓住这些时机的话,怎么铸就天下的伟业。况且您的父亲李渊手下有几万人马,如果我再帮您召集10万的军队,如果你用这支军队攻打隋朝的话。我可以保证不到半年的话你一定会胜利夺得天下的政权。”

听到了刘兄的这一番话,李世民回到家里。跟父亲讨论他们的计划。而当时李渊负责攻打北面的突厥却连连败仗。他又害怕隋炀帝治自己的罪,于是在这种情景之下。李渊本人也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随后李世民就说,那我们就起兵反抗隋朝,自己建立新的政权。李渊听到这一番话之后很震惊且恐吓儿子说要去报官把他抓起来。李世民这个时候才18岁,充满了热血豪情,告诉父亲,他不会后退的。接下来的几天,他一直在都在劝说父亲起兵反抗隋朝,而且现在的起义军越来越多,根本就杀不完。就算您立了大功,那么天下的人难道就不会反过头来针对你吗?于是李渊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之后,觉得他说的话的确是正确的。于是就支持儿子一起纠结军队对抗朝廷,同时把刘文静从牢里救了出来,两个人一起制定讨伐隋朝的计划。同时还把他的另外两个儿子召了回来,这就开始了他们夺取政权的道路。

后来,唐朝内部也发生了内乱,就是他的几个儿子争夺皇位。从整个李家的发家过程来看功劳最大的就是李世民,但是李渊封了他的长子为太子,于是李世民不甘只是做秦王。而太子深知自己比二弟差劲一些,就伙同三年弟开始排挤李世民。二弟主要是在外打仗所以军队的战士对他都很尊敬,当初他还跟大家一起商讨如何除去太子他们,最后制订了计划是让李建成和李元吉先进宫后捉拿他们,由李世民亲自杀了他们,毕竟当时谁也不敢去杀太子。就在兄弟二人逃到了玄武门时,是李自成一箭射杀了大哥,随后他的部下才敢动手。随后他自己登上了皇位,改年号为贞观,这就出现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如果我们不提起他上位的方式,大家都会很认同他的政绩,而他的治理为唐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历史上也一直肯定他的政绩,而李渊则退位做太上皇。不得不说,虽然获取帝位的方式很血腥,但是如果没有李世民唐朝真可以延续几百年吗?而且自古以来帝王家就是这样杀伐不断,也许这才是皇族本性吧。

从李渊决定反抗隋朝的第一步起李世民就一心想成为皇帝,其实太原起兵的念头还是来自于他,也要归功于他的朋友刘文静,最后才有了大唐。如果,当初李渊能够看透他的心思,也许能避免一场屠杀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李渊太原起兵反抗隋朝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登基开创贞观之治”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开创大唐基业 详解李渊起兵真相

开创大唐基业 详解李渊起兵真相

李渊,李世民,起兵,裴寂,晋阳,王威,太原,公元,大业,正史,刘文静,刘武周,李建成,父亲,资治通鉴,行宫,史料,太宗,宫女,温大雅,真相,道德,首谋,玄武门之变,记室,高君,这个时候,高君雅,剧照,军队

2011-03-14 #经典故事

李渊对李世民如何

李渊对李世民如何

李世民,李渊,李建成,时期,武德,李密,突厥,太原起兵,太原,父亲,秦王,玄武门之变,王世充,军事,势力,史书,方面,窦氏,统帅,过程,集团,不过是,宋老生,房玄龄,李元吉,杜如晦,隋炀帝,历史,温大雅,结果

2020-05-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李渊简介资料

李渊简介资料

李渊,开国皇帝,起兵,唐高祖李渊,唐高祖,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晋阳,个儿子,刘文,太宗李,李建成,裴寂,太子,好的,世民,一带,事变,县令,太上皇,山西,山西太原,无几,末年,朋友,玄武门,父子,皇位,管理,从哪里

2020-09-06 #经典故事

高祖李渊与太宗李世民的平生事迹!

高祖李渊与太宗李世民的平生事迹!

李渊,李世民,唐太宗,唐王,唐高祖,长安,隋炀帝,全国,太子,统一,唐高祖李渊,刘武周,刘文静,王世充,西进,军事,太宗,战争,贞观之治,起兵,刘黑,唐国公,李建成,李治,李渊命,关中,农民,制度,大业,太原

2007-08-19 #经典故事

李世民劝说李渊起兵太原 李渊起兵废掉昏君改立明主

李世民劝说李渊起兵太原 李渊起兵废掉昏君改立明主

李渊,李世民,裴寂,太原,杨广,起兵,王威,父亲,突厥,朝廷,刘文静,刘会,高君雅,历史,一面,举事,中原,决心,传说,天下,昏君,官府,妃子,宫监,意识,晋阳,讨贼,身份,道路,阴谋

2019-01-20 #故事大全

太原起兵李渊为主李世民为辅

太原起兵李渊为主李世民为辅

李渊,隋炀帝,李世民,裴寂,李密,刘文静,太原,突厥,东突厥,机会,兵权,天子,起兵,事儿,关系,军队,扬州,晋阳,李氏,洛阳,隋炀,始毕可汗,大业,皇帝,结局,预言,云定兴,刘文,晋阳宫,王世充

2013-03-19 #经典故事

李世民三劝李渊 太原起兵反隋建唐

李世民三劝李渊 太原起兵反隋建唐

李渊,李世民,起兵,父亲,裴寂,隋炀帝,代王,大业,天下,太原,晋阳,马邑,刘文静,太原起兵,事情,拥立,扬州,官府,朝廷,瓦岗寨,讨贼,重臣,父亲大人,之之,云定兴,副监,刘武周,唐国公,匡复,扬校尉

2010-09-10 #经典故事

关于“太原起兵” 是李世民的建议 还是李渊早有所谋

关于“太原起兵” 是李世民的建议 还是李渊早有所谋

李渊,李世民,刘文静,起兵,裴寂,太原,突厥,隋炀帝,南下,监狱,太原起兵,剧照,国史,实录,长安,主谋,晋阳,钉子,刘文,司马光,李密,李元吉,李建,高德儒,大唐创业起居注,成和,公元,儿子,恶梦,关中

2014-11-06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