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小学儿童的缺失需要 并讨论如何应对 引导 培养儿童的需要

时间:2007-04-18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836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7 分钟。

有人描写我们学生的作文现状是:“一看题目就摇头,摊开稿纸咬笔头,苦思冥想皱眉头,三个小时没开头。”真是入木三分。学生害怕作文,厌烦(甚至厌恨)作文,老师看到作文本就头疼,家长埋怨孩子写不出一篇像样文章。作文真的这么难吗? 我们如果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作文,将会得出全新的看法。把教育部新近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及《语文课程标准》与原国家教委1992年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相比,在关于写作教学的表述上有一些非常引人注目的变化,其中最具有指导意义的,莫过于改“作文”为“习作”了。 “作文”与“习作”,一字之差,相去甚远。这个变化我认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我们对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主要应该侧重于用“习”来衡量,而不是用“文”的标准来评判。“习作”突出了练笔性质,降低了要求。“作文”重结果,只许成功;语句不通,错别字连篇怎能算作文!“习作”重过程,允许失败;只要学生去写,就是胜利,其他一切,都无足重轻。徐迟曾经对一个学生刊物编辑讲过一段话:“小孩子的作文,病句不要改,错别字也可以放宽,千万不要把小孩子的文章改得太完美。”徐迟对发表的学生作文都放得这样“宽”,我们对一般学生习作为什么那么苛求? 也许香港的“全语文写作教学”能给我们一定启示。开始写作时,学生可以用图画纸代替作文稿纸。当学生在写作时遇到不会写的字词,不是立即举手问老师,老师也不会立即走到他身旁回答,学生先要尝试用符号或图画甚至用英文表示那些字词,目的是不使自己的写作思路因等待老师的解答而中断,这样一直写下去,一气呵成,而且也避免妨碍他人。到最后15分钟,教师要宣布时间,提醒学生不再耽于沉思。香港的学生写作时,约束非常少,在教师们看来,出现错别字算不得什么,可以“用符号或图画甚至用英文表示那些字”。作文贵在思路连贯、“一气呵成”。是的,错别字会随着孩子们知识的增长逐渐消失的。出现错别字,是正常的,犯不着大惊小怪。就是我们教师,谁能保证文章中没有错别字?我们费尽心机,要消灭学生错别字,这是最无意义的举动!拔苗助长,严重约束了学生。 其实,学生作文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叶圣陶说:“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而是笔头说话。各人有他要说的话,我写作是我说我的话,你写作是你说你的话。”说话谁不会?表达是人的天性。心中有话,不让表达是会憋出毛病的。我此刻就很想向大家讲述一个真实的事情。一次我到怀远,在乘坐的公共汽车上,看到了难忘的一幕:一个狮子狗被前面的汽车压伤了。它在痛苦的哀鸣。仿佛在说“救救我,救救我”,我的心里充满了悲哀。我要说,说出我的感受。老师们,你们发现没有,许多作文不好的学生讲起故事来娓娓动听。他要表达呀。他表达,他快乐!他快乐,他表达!据说,对犯人最大的惩罚就是不让他说话。犯人们对什么都不在乎,若把他关在单人牢房里,什么话也不让说,他们会号陶大哭的。 每个人都会说话,能说话就能写文章!当我们用一种新的眼光再来审视学生作文,就会得出一种全新的观点:每个学生都是说话的天才,每个学生都是作文天才! 说来容易,做起难。学生具有作文的潜力,但不能“自动”成为天才。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作文天才,必须改革作文教学!我们的思路是:去束缚,给自由,让学生享受作文乐趣,达到自能作文。《课程标准》给我们指出了方向:“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这就是自主习作。所谓自主习作,就是“自由选材,自由表达,自主拟题,自我修改”。即“四自习作”。我们认为,自主习作,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怎样让学生做到自主写作呢?我们首先应该弄明白,学生习作究竟有哪些条件。当我们一一满足这些条件后,学生不就能自主作文了吗?先来欣赏一首诗。 乡 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名作。晚年的诗人,远离大陆,远离自己的故乡。落叶归根,思乡之情时刻敲打着诗人。他热血沸腾,不能自己。诗人产生了强烈的写作动机,写作动机的产生,是进行习作的首要条件。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坎坷的一生:早年离开母亲,到外地求学;长大后离开妻子,去美国留学;老年蜗居台湾,对着一水之隔的大陆,只有望“海”兴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丰富的素材储备是习作不可缺少的另一个条件。自古以来,游子思故乡,是最普遍的。可是能像余光中那样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的却是少数。可见,表达是学生习作的又一个重要条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学生作文至少包括三个条件:动机、素材、表达。我认为,满足了学生这三个条件,学生就能做到自主习作。下面就简要谈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怎样满足这些条件。 1、充分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 怎样充分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呢?先介绍马斯洛“需要层次说”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七个层次:①生理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③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认知的需要;⑥美的需要;⑦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指出,在人的发展中,这七种需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系列。先满足低一级的需要,才能形成高一级的需要。对这一学说,各有各的看法。但可供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借鉴。 什么是“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试以“庖丁解牛”加以说明。在《庄子·养生主》中,庄子讲了“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宰牛,本来是为了混一口饭吃,属于最底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可庖丁解牛时,肩之所靠、脚之所踏、膝之所抵,发出的声音就像一首首美妙的乐曲!这是什么境界?审美境界!精彩的还在后头。庖丁解完牛,提着刀站着,环顾四周,踌躇满志。这就是人需要的最高境界——“自我实现”的境界了。 按照以上理论分析,我们学生作文的动机是很低的。大部分学生写作文是为了免于教师批评、家长责骂,这是安全需要。如果写作仅仅是为得一个高分,获得家长奖励的一个冰糕、一个棒棒糖,那是最低需要——生理需要。只有少数学生习作是为了展示自己,获得同学们的尊重,境界稍稍高点。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首先应提高学生的写作动机,把习作当成审美活动,当成实现自我的需要。审美活动是自由的,不能强迫。欣赏一朵花,是自然而然的。谁强迫你去欣赏,你还会有兴趣吗?怎样才能让学生把习作当成审美活动呢?有一个字,具有魔力,这就是“情”字。像磁铁吸铁一般,“情”能紧紧抓住学生。 如果学生在习作时,情不自禁、手舞足蹈,激情将会使他下笔千言、一挥而就,作文将不再难。如果学生完成习作也“环顾四周,踌躇满志”,谁不乐于作文!看来,如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习作热情是习作教学应该探讨的问题。 2、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习作是表达,是倾述。表达什么?倾述什么?打电话是最简单的口头作文,开头也要问,“喂,什么事?”。没事打电话就是二百五。学生习作必须有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材料,还愁习作吗?所以,要让学生做到自主习作,就应该帮助积累素材。 积累有两个途径:丰富学生的生活、加大学生阅读量。 丰富学生的生活 要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就必须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生活。这方面,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在《蓝天下》这篇文章中,他讲到,一次他带孩子去果园上学。学校就在蓝天下,在绿地上,在大梨树下,在葡萄园里。把皮鞋脱下光着脚走,孩子们高兴得叽叽喳喳起来。被美景吸引,大家安静下来。一串串琉珀色葡萄垂在绿叶之间。果园被绿色薄雾笼罩着,犹如海底的童话世界一般。田野、草地、大路,似乎在透明的热气中颤动,阳光照在树木上好像满树都有火花在闪烁。卡佳说:“太阳在洒火花呢”。太阳为什么会洒火花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编起童话来。学生被深深吸引,生怕打破这一片寂静,驱散这迷人的幻景。12年后,当卡佳即将毕业时,在一篇作文中再一次用这一比喻来抒发她对大自然的喜爱。 丰富学生生活,方法多种多样。开展活动可以班为单位,也可以校为单位。我校近来开展了古诗比赛,高年级学生最多能背诵200多首;中低年级也能背诵几十首。背着古诗,孩子们被深深地陶醉了,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我校的课本剧表演也搞得有声有色。孩子们真了不起,节目都由他们自编自导。六年级表演的《梅花魂》尤其感人。外公由一个女孩扮演,演得非常投入。她声情并茂的表演催人泪下。“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看着孩子们的表演,我的眼里噙满了泪水。生活是习作之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丰富的生活,学生的习作就会如行云流水,一泻千里。 训练学生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我认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写生活日记。写多写少无所谓,只要学生写,就是成功,就应该表扬。 增大学生阅读量 读写结合是中国语文传统教学的精华之一。西汉扬雄说:“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这是我国最早论述读写关系的。以后,对于读写关系,各朝都有人强调。现代以叶圣陶为代表,1942年他就指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当代以广东丁有宽最出名。1963年至今,他都在研究读写结合问题。这里,我不打算介绍具体方法。只是重复一种观点:大量阅读,是学生自主写作的前提。班上总有几个学生作文写得好,是谁的功劳?是老师指导的吗?这不能否认。但我却认为,这主要得力于阅读。这些学生的阅读量比同班学生大得多。学生阅读量小,是影响学生作文的重要因素。那么,学生读多少书合适呢? 以前我们只注意教科书学习,忽略了课外阅读。现在情况有了改观。《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地规定了学生阅读量。具体规定为:小学150万,中学260万。这150万字,对于过去,当然是一个飞跃。但是,我认为,这点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150万,比一部《红楼梦》的字数多不了多少。请看苏霍姆林斯基给他的学生开出的书目。苏霍姆林斯基向学生推荐的书目分为本国和国外两大类。学生应阅读的本国书有104种,包括《战争与和平》、《罪与罚》等;外国书目152种,《荷马史诗》、《莎士比亚四大悲剧》、《阿Q正传》等都榜上有名。尤其令我吃惊的是,苏霍姆林斯基接着写道:“大部分学生在青少年时期能读完这些书。”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教育家是不会说假话的! 阅读丰富精神生活,也改变着生活。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本身就是生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生70%的信息来自书本。阅读为作文提供知识储备。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不是能教会的,只有从阅读中去领悟。阅读还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成为高尚的人。高尔基读书,感到了主人的渺小。他之所以成为文坛巨匠,读书起了很大作用。 要加大学生阅读量,就要为学生提供大量课外读物。我们可以想出许多好办法。在班上建立图书角就是很好的办法。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写读书笔记了。三言两语都行,但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陆游说:“汝果若学诗,功夫在诗外”。学生要能做到自主习作,功夫在课外。有了上面两项训练,学生自主习作指日可待。 3、鼓励大胆表达。 叶圣陶曾说语文含义是“口说为语,手写为文”。我心里怎样想,就怎样说,怎样说,就怎样写。但有了丰富生活,却不一定会表达。饱经风霜的乞丐什么也不会说。所以,我们要重视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想尽千方百计,让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台湾陈正治的作文课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它通过丰富的想像和夸张展示故事的情节。童话语言朴实、优美、接近口语,儿童易看懂、易接受。童话富于幻想的色彩,神奇有趣的情节,耐人寻味的理喻,能让孩子们在充满情趣中感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充满情趣中欣赏语言文字创设的情景。 对于童话,孩子们并不陌生。从接触语言开始,很多孩子就已经了解了童话。从他们听到的故事里和看到的课外书物中,童话早已把他们带进了充满幻想的世界,也为他们后来的语文实践活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他们会想会听会说,有一定的语言积累。 在语文教学里,怎样对学生进行童话的再认识和再学习呢? 一、构建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生理、心理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童话故事的学习重在理解、感受、欣赏和领悟。对于童话,孩提初始的认识多半在于他们对童话神奇有趣所吸引,作为故事去接受,缺乏一种内在的含蓄的思维理解过程,缺乏一种对文体的认识和体味过程。语文课程重视实践,在现实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对童话有更广泛的了解和更深入地感受,培养学生研究性的阅读能力和不断地积累意识,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给他们提供和创设实践的机会。 1、目标确立 对童话的认识和学习,在尊重学生情趣爱好,选择自由基础上先放手让他们去大量阅读,引导他们从认识到再认识,从学习到再学习,他们的体验会不断加深,感受更为丰富,由此而激励产生个性化的创造性欲望,这就是“我也要写童话”。抓住契机将读与写的过程训练确立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目标,构建读写平台,把握课程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充分活动在课堂内外,使听说读写能力在对童话充满兴趣的情感体验中得到整体发展。 2、构思设想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所产生的学习体验和所获得的知识怎样得到体现呢?这是在整个语文实践活动计划和设想时教师应重点关注的。“积累、收集、整理、交流”的过程能为学生提供评价机会,能为师生提供信息反馈,也能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合作探讨、展示自我营造氛围。“我心中的童话”语文实践活动就在这样的设想中走进了课堂。 3、活动流程 活动共分两个阶段:认识童话——创造童话。 第一阶段:认识童话。 以情趣贯穿始终,把握学生年段、年龄特点,将活动分为五个环节:趣味引入——片断欣赏——角色再现——故事浏览——习作听评——作品推荐。 ①趣味引入:乘“智慧之船”到童话王国将学生带进神奇的世界;“说童话特点”不仅了解了学生对儿童文学体裁的认识,也为他们的阅读习作奠定了运用的基础;“填写通行卡”激发了学生多读多看的学习积极性,为实践活动提供了阅读数据。 ②片断欣赏:让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丑小鸭》、《稻草人》、《蚯蚓和蜜蜂》把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奉献给孩子,伴随形象有趣的角色表演,使学生在美的情景中领略了作者将“人性”与“物性”统一的艺术体现。 ③角色再现:这个环节更是趣味横生,用拟人的手法,第一人称的自述,将故事中的角色与现实中的人见面,通过语言的表达,生动地表现了童话的幽默和夸张,从角色自述中了解了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意味到了“告诫”。同时,也培养了语言表达和情感表现能力。 ④故事浏览:简要的叙述,将安徒生、格林、叶圣陶、王尔德、豪夫等童话大师的佳作与孩子们见了面,更激发了他们“我要看”的情趣,利于开拓他们的视野。 ⑤习作听评:这是整个活动的重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去认识童话,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体验,获得启迪和感受,那么,写作更能让学生在认识中运用语言,提高读写能力,培养尝试的自信心。在这个活动里,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料,学生的“听、读、评、议”肯定了活动实践所获,了解了活动实践过程里个人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交流增强了合作商量,相互学习,体验成功的意识。进一步考察了学生对文体的把握,突出了童话的教与学、学与用的过程。 ⑥作品推荐:与读者见面,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习作,征求他人见解和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也是活动里的一个环节。在自我推荐中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培养了交际能力,也让他们感受到自我价值,为今后的再创作增添信心和乐趣,对还不太会习作的孩子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和行为上的促进。 第二阶段:创造童话。 通过对童话的认识,孩子们已对童话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走进音乐童话”的实践活动,又为他们的读写开辟了一个新的平台。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研究童话,去欣赏童话,去创造童话,拓宽了学习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渠道,是语文读写练习的一个延伸。 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它与人的心理、情感活动都具有形态上的一致性,它能激起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在音乐旋律的感染下,学生更能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然而然地进入音乐“创设”的童话意境中。这种意境不是现成的画面,而是通过“听、赏、想、说”自发而出的一种情感表现。这种表现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是创造才能的发挥。 走进音乐,想象童话,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乐感,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去挖掘音乐丰富的内涵。通过自身体验激起灵感,激起想象和创作的欲望,将旋律美与情景美和谐地统一,转化为学生对童话的神奇向望,获得音乐与情感的共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不好的教师是转述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这种“教”在于教师能创造性地研究和设计教学形式,给学生探求知识、发现知识、运用知识的机会。这也是新课程要求中更强调的教学观念。 ①欣赏音乐,陶冶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有充分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运用音乐本体去感染学生,展开想象,进入童话般的情景,是训练的难点。它既要有具体目标的导向,又不能局限训练的范围和内容,要充分留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怎样听?听什么音乐?选什么歌曲?让这一切都随学生的兴趣和自愿。马克思说:“自由是创造的前提。”自由的选择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受拘束地进行个人的爱好欣赏,在音乐欢快、悠扬、高昂、低沉、奔放、婉转的旋律中陶冶情感。 ②想象音乐,激起灵感 随着优美的旋律,在音乐创设的意境中,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 ③创造童话,抒发美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一方面,儿童的创造力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在可能性,教师的教学工作,可以促使儿童这种潜在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另一方面,教师本身的能力结构和个性特征对儿童的发展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二、品味收获 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目标确立到设想构思,再经过实践的不断探索,学生对童话的了解、认识和运用有了更深更新的体验。他们参加了仿写、改编、自编系列童话活动,创作出了两百多篇童话故事,人人有童话自编习作“书”,极大地激发了读写热情和兴趣,想象和创造能力得到了不断地提高和发展。例如:学生张爽妮《聪明的动物》一文,描写了动物为了逃避人们的捕捉,不被关进动物园,想办法争取获得了自由;杨贤文的《小猪太空遨游》回森林后发动百兽建造了现代“森林王国”;曾李旎的《保护绿色家园》里的动物们的护林护树行为感动了砍树的人们,自愿保护生态环境,增强了环保意识;孩子们的《七色花》童话故事更是生动感人,有用花瓣救出受主人虐待的小狗,有用花瓣变小溪救活枯干的小苗,有用花瓣为妈妈生日送上一件神奇的衣服,有用花瓣找来一个巨大的恐龙蛋化石等等。听音乐编童话更是妙趣横生,听《弯弯的月儿》给了学生《坐月船》的感受,坐上月船去观长城,看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马刀舞》却让孩子想到了不宰杀动物,否则会受到惩罚;《世上只有妈妈好》使孩子想象出了猫妈妈怎样照顾小猫的辛苦;《神奇的九寨》唤起了孩子对九寨美景的遐想;《春之歌》的优美旋律让孩子创作出了保护树林的《梦》;《我乘上了小马车》使孩子童话中的《神奇小马车》把穷苦失学的孩子带到了充满幸福的地方…… 读写结合是语文学科必不可少的训练途径,要提倡多角度的阅读,有创意地写作。教师应从学生的情趣出发,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激励情感投入,激发创新精神,努力培养个性品质。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在学习知识,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平台上乐于阅读,趣于表达,尽情抒发真情实感。这样的实践活动才有利于实现人文素养的协调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小学儿童的缺失需要 并讨论如何应对 引导 培养儿童的需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求助〕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事例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是逐级发生的 你认为对吗?并举例

〔求助〕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事例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是逐级发生的 你认为对吗?并举例

事例,老板,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一个馒头,他不会,马斯洛,乞丐,公司,最多的是,人类需要,成为一个,你认为,当一个,多少钱,并举例,是怎样,在社会上,就可以了

2010-03-05 #短篇故事

2021管理类联考要点知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021管理类联考要点知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联考,管理类,作用,马斯,基础,生理需要,方面,要点,得到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个人,住所,友谊,内驱力,动物,地位,员工,阶段,考生,推送,层次性,性满足,情感,成就感,知识,爱情,潜能,机会,理论,管理者

2015-07-29 #故事阅读

每天懂一点心理学—《动机与人格》

每天懂一点心理学—《动机与人格》

马斯洛,马斯,心理学,H.,人本主义心理学,层次,大师,理论,需求,人本主义,特征,亚伯拉罕,需求层次理论,伟人,动机,学生,学习动机,故事,潜能,流派,理学,社会心理学家,美国,观点,研究,人的潜能和价值,人格特征,需要层次论,美国心,需...

2018-02-22 #短篇故事

转载谈小学生人际交往缺失和培养——教育故事之九

转载谈小学生人际交往缺失和培养——教育故事之九

学生,写字,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同事,孩子,交往,培养学生,主笔,作用,字型,师生,教学中,科代表,和发,协调者,品质,教学,爸爸,能力,集体,教育,会影响,写字课,结构分析,好的,通和,原文,作者,东西

2020-09-04 #短篇故事

小学语文教材杜撰故事 内容失实存“四大缺失”

小学语文教材杜撰故事 内容失实存“四大缺失”

教材,郭初阳,小学语文教材,课文,文章,缺失,蔡朝阳,团队,孩子,研究,吕栋,爱迪生,告诉记者,母亲,媒体,教育研究,李玉龙,阳继波,版本,第一线,课题组,教育,小学语文,研究报告,人教版,妈妈,想法,文本,母爱,苏教版

2020-06-11 #长篇故事

小学语文教材杜撰故事 内容失实存“四大缺失”

小学语文教材杜撰故事 内容失实存“四大缺失”

教材,郭初阳,小学语文教材,课文,文章,缺失,蔡朝阳,团队,孩子,研究,吕栋,爱迪生,告诉记者,母亲,媒体,教育研究,李玉龙,阳继波,版本,第一线,课题组,教育,小学语文,研究报告,人教版,妈妈,想法,文本,母爱,苏教版

2010-04-04 #短篇故事

育儿故事《一朵缺失关爱的花——留守儿童》

育儿故事《一朵缺失关爱的花——留守儿童》

阿云,父母,女儿,小朋友,母亲,爷爷,爸爸,丈夫,妈妈,幼儿,闺女,阿花,一起玩,动作,小男孩,不要再,都会,东西,时间,称呼,在家里,回家,变化,留守儿童,另一个,对她说,无知地,救救我,多买,在同

2009-04-03 #短篇故事

因疫情造成儿童监护缺失 发生极端问题依法依规严肃追究

因疫情造成儿童监护缺失 发生极端问题依法依规严肃追究

肺炎,情况,疫情,张若,工作,全省,儿童,缺失,防控,医学观察,对象,河南省,儿童监护,确诊病例,卫健,石介,若石,河南省政府,最新进展,街道办事处,大河,专题,专人,力度,危重症,台账,网讯,成员,实验室,孤儿

2010-02-23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