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曲周故事」讲述曲周历史名人故事:户部尚书——陈于陛

时间:2007-04-21

getvoice mp319:27来自邯郸新闻综合频道罕见清廉一尚书陈于陛陈于陛的父亲名叫陈善礼,是一位饱学的儒生

提示:本文共有 31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陈于陛(1543--1596年),号荩斋,曲周县侯村镇堤上村人,明嘉靖进士,官至户部尚书,为人正直耿介,勤政爱民,不畏权贵,是一位罕见的清官。

getvoice.mp319:27

来自邯郸新闻综合频道

罕见清廉一尚书---陈于陛

陈于陛的父亲名叫陈善礼,是一位饱学的儒生。陈于陛在年少时就接受严格的儒学教育,熟读五经四书和历史典籍,深得儒学“礼仪廉耻”之精髓。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陈于陛以优异的成绩考中进士,初任庆阳推官(府设立的主管勘问刑狱的司法官员),由于他办案公正,没有积案,不久便升为礼部主事,由地方进入中央机构。

明嘉靖皇帝为了给太子朱载垕挑选一位德才兼备、人品文章俱佳的人作“东宫讲官”(太子的老师),在满朝官员中进行选拔,能当上太子的老师是一件极其荣耀的事情,而且太子一旦登基,作为帝师尽可荣升高位,入阁拜相。为此那些翰林院中的学士,包括壮元、榜眼在内文职官员,无不想捷足先登,但选来选去,陈于陛“举朝首推”,就这样,陈于陛顺理成章地成了东宫讲官,也称翰林待诏。

当太子的老师是一项美差,也是一项苦差。因为学生是国之储君,未来的皇帝,自己既为人师就要有一定的师道尊严,还要不失作臣子的身份。陈于陛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有方,他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讲起课来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生活上对太子比对他的儿子还要关心,做到了师爱生尊,关系相处得很好。为此,朱载垕常对人说:“陈讲官纯良端雅士也!”意思是说陈于陛是位纯洁、优良、端正、文雅、有修养的贤者。并亲笔题写“恭慎”及“经幄效勤”等条幅赠给陈于陛,赞颂陈于陛为人谦恭谨慎,讲经论道尽心尽职。

在嘉靖后期,隆庆期间及万历早期,朝中出了一个大政治家张居正,他在嘉靖时中进士,隆庆时入阁,万历时代行首辅(相当于宰相职权)之责。 张居正掌权伊始,陈于陛正在吏部任职。吏部是六部之首,掌管全国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宜。张居正为了使他的一个亲戚能够得到提升,嘱托陈于陛要“私所亲”,给予格外关照。面对比自己职位高的大官,陈于陛没有给面子、徇私情。对此,张居正耿耿于怀。后来,陈于陛到中州(在今河南省一带)任职,张居正的家属回老家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探亲。家奴依仗主子的权势,非常骄横,沿途敲诈勒索,刁难地方州县,地方官员慑于张居政的权威,处处小心奉承,设宴迎送,赠送财物。当张居正的家属路过河南时,仍旧“僮仆横甚,索乾折钱”。陈于陛得知,“严裁复不与”,下令拒绝给张居正的僮仆送钱送物,并追缴其非法所得。张居正的家属探亲回到北京后,僮仆们歪曲事实地向张居正数落陈于陛的不是,说陈于陛坐大河南、藐视首辅、挟嫌报复、十分可恶。张居正听后感到很失脸面,处心积虑要收拾陈于陛。后来,穆宗效法先王去祭祀天地、祖宗,按例陈于陛作为导引要举礼如仪,此时,张居正指使同伙故意在礼仪上百般挑刺中伤,给隆庆皇帝上疏“以礼仪论功”,弹劾陈于陛在祭祀中失职。对此,刚即帝位不久的隆庆皇帝感到十分为难,一方是张居正把持朝政大权,得罪不起,另一方是自己的恩师,因此迟迟不肯表态。这时,张居正派亲信找到陈于陛,说只要陈于陛识时务,通权变,肯到张府登门谢罪,就放陈于陛一马。“自古沆瀣可一气,从来冰炭不同炉”。陈于陛宁可蒙冤致死,也不能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并让来人转告张居正,如果陈于陛能继续在朝作官,对张居正弄权贪渎之处,照揭不误,绝不姑息。张居正更加脑怒,再次奏请皇帝,对陈于陛依法论罪,无可宽恕。陈于陛挥笔写了《明迹录》说明事情真相,辩白自己无罪,但是张居正那里肯依,穷追猛攻,隆庆皇帝权衡利弊,只好违心地对陈于陛进行了处罚,革去官职,放归故里,让陈于陛闭门思过。

陈于陛被罢官后,张居正并未消除心中怨恨,派出几个暗探跟踪陈于陛,想找一些陈于陛的把柄。此时恰值朝中有一中贵(有权势的大太监)奉命执行公务路过曲周,张居正指派他察看陈于陛的情况。中贵经过堤上村时,打听问:“孰为陈太常?”陈太常即陈于陛,因为陈于陛作过太常寺卿。村里的百姓指着地里的一个老农说:“那个耕地的人就是!”中贵看了一眼,耕地人是个又黑又瘦的老头,怎么也不相信是陈太常,他怀疑是在骗他,于是到“太常府”看个究竟。这时陈于陛已经回家了,中贵看到这个“布袍草履”的长者正是“所见园中者也”。中贵很受感动,“乃叹惜去”。

到了万历十年,张居正病死。由于贪污腐败,树敌过多,死后还被弹劾,“尽夺官阶”。陈于陛被朝廷官复原职,二次出山。

陈于陛复职后,“迁少司空”,任工部侍郎,负责督修京城工程,他办事精细谨慎,“条算显白,中官莫能窟穴”,精细核算,那些想中饱私囊,从中贪污的人无孔可入,工程竣工后,质量高,不但节约了工时,还节约银子五万多两,万历皇帝十分高兴,“赏银币”。陈于陛把这些皇帝的赏金捐给了户部,供救灾抚贫所用。

随后,陈于陛转任左司马(兵部待郎),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负责将朝廷所征粮物解运京师或其它地方。到任后,他不负“皇恩”,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整顿吏治,对查之有据的贪污官吏不管后台多硬,根子多深,均予以治裁;对勤政清廉的小吏不计其门第高低,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对税收制订了章程,对偷税漏税、行贿受贿者进行严惩;对清理疏浚河道用工用时进行合理计算,实行奖勤罚懒,包工计酬。几年中他一连给皇帝“上疏”三十九次,分项分条向皇帝报告。他冒严寒顶烈日深入到漕运一线,踏遍大运河两岸,使“漕政悉饬”,漕运得到了全面整顿,一改过去严重亏损局面。正在他全身心地投入漕运的时候,不料“俄丁内艰”,陈于陛的老母不幸去世,需在家守孝三年。离任前,陈于陛对漕运财务进行了结算,共盈余“十三万金”,即十三万两银子。按照惯例,“终任则挈之去”,即管理漕运的官吏,只要在任期内有所盈余,离任时可以拿走,归自己所有。陈于陛不要这十三万两银子,要“半送贫生,半给养济院”。临行时,部下想让他多带点路费“备途需”,“公不受”,以至在路上“路资斧乏”,路费非常紧张,凑凑和和才勉强回到家里。

守孝期满后,陈于陛三次出山,先任户部左侍郎,后升任南京户部尚书。明制设两京,即北京和南京,均设六部。在入朝拜贺的途中,适逢酷暑六月,因中暑病逝于途中。陈于陛病故后,“简其装俸余八金而已”。人们在整理他的行装时,发现仅剩下八两银子!

陈于陛身为皇师,官至户部尚书,经手钱粮逾亿万,但他两袖清风,一尘不染,而对贫苦百姓极为关怀,史书上说他“公性清洁,喜周人,戚党待举火者数十家”。意思是陈于陛清正廉洁,喜欢周济他人,他的乡亲中有穷的等米下锅的,柴灶没有点火的有数十家,都得到了他的救济。他还“易谷储社仓”,用余钱买成米谷,储在义仓里,准备遇到灾荒,救济穷人。

陈于陛对德才兼备的青年甚为器重,经他推荐提拔的不下数十人。曲周北寺头村张师孟因家庭贫困,请不起老师,上不起学,常来向陈于陛请教。陈于陛乐为人师,耐心教诲,在他的资助下,张师孟于万历丁未年考中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

陈于陛治家严谨,以诗书传家,对其弟陈于阶执教甚严。后陈于阶于万历二年考中进士,官至怀隆兵备、山西副使,因兄弟二人都中过进士,因此有“一门双进士”之称。

陈于陛“终生不置家产”,薪俸多献于慈善事业,病故后,家中空荡,“无长物”,以致他的儿子无力葬父,“事闻于帝”,万历皇帝知道了这件事,“赐祭谕葬”,由皇帝资助,才进行了安葬。“论讲读功”,念他作过皇帝的老师,赠封太子少保。

来源:微观曲周、曲周档案馆

【来源:邯郸新闻综合频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曲周故事」讲述曲周历史名人故事:户部尚书——陈于陛”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曲周故事」讲述曲周历史名人故事——霍彦威

「曲周故事」讲述曲周历史名人故事——霍彦威

霍彦威,李嗣源,节度使,霍存,刘知俊,天成,天子,进攻,明宗,乾化,庄宗,霍彦,曲周县,名将,养子,年少时,帝位,契丹,朝廷,来源,淳于,魏州,在河,有一点,任平卢,卢节度,唐历,后唐庄宗,宁节度,士兵们

2013-05-23 #故事阅读

「曲周故事」讲述曲周历史名人故事:工部尚书——刘荣嗣

「曲周故事」讲述曲周历史名人故事:工部尚书——刘荣嗣

刘荣嗣,崇祯皇帝,皇帝,崇祯,杨一鹏,魏忠贤,刘荣祖,大哥,官员,刘荣,首辅,凤阳,太监,时候,曲周,皇陵,起义军,银子,于义,内阁首辅,司空,简斋,明熹宗,有云林,王应熊,荣祖,黄治,工部尚书,好的,书法家

2009-10-12 #长篇故事

「曲周故事」讲述曲周历史名人故事:吏部兼兵部尚书——路振飞

「曲周故事」讲述曲周历史名人故事:吏部兼兵部尚书——路振飞

路振飞,皇帝,朝廷,曲周,唐王,李自成,魏忠贤,弘光,清军,福建,周延儒,唐王朱聿键,明崇祯,南京,官员,大臣,南明,巡按,泾阳县,百姓,海盗,集团,崇祯皇帝,张问达,温体仁,邹维琏,首辅,吏部尚书,势力,原籍

2017-12-12 #经典故事

皖南西递古宅“膺福堂” 堂堂户部尚书 坐这么小的轿子?

皖南西递古宅“膺福堂” 堂堂户部尚书 坐这么小的轿子?

门槛,古宅,大门,西递,福堂,中门,厅堂,官轿,青云,富贵,胡尚,主人,人家,八字,小巷,官职,寓意,巷子,才能,景点,皇帝,镇政府,一般都,二品官,达官贵人,小巷子,胡元,胡贯三,胡积堂,上文

2014-10-04 #短篇故事

在靖康之变中为民请命大义捐躯的户部尚书梅执礼(下)

在靖康之变中为民请命大义捐躯的户部尚书梅执礼(下)

梅执礼,完颜宗翰,金人,金银,吴革,梅尚,汴梁,母亲,百姓,元帅,百官,万胜,徐秉哲,方凤,梅节,梅氏,王时雍,浦江,范琼,金军,又如何,尚书,年间,救驾,朝野,金朝,李侍郎,新君,五贤,南薰

2013-08-07 #故事大全

潮汕民间故事集:潮州牌坊故事之《三世尚书坊》

潮汕民间故事集:潮州牌坊故事之《三世尚书坊》

尚书,大老,户部,陈潮,左侍郎,户部尚书,下枋,潮州,林乔,通议大夫,潮汕,民间,故事集,牌坊,知府,进士,资政大夫,丁成杰,丁佳,乾隆,于明,凤麟,太常卿,子林,子佳,宝陇,子益,崇祯,恩荣,托石

2020-06-24 #经典故事

梦游故国

梦游故国

秦文静,文科班,祖父,时候,班级,美女,伪娘,人口,世界,八卦,名字,男生,高三,张强,全国,国库,想法,户部,贱人,一句话,你就会,就不得,户部尚书,清晰地,书香门第,毅然决然,好友,唐太宗李世民,小强,左民

2016-05-11 #经典故事

中国清朝历史故事

中国清朝历史故事

阎敬铭,户部,王文韶,金砖,云南,军费,财政,银库,三库,周瑞卿,景廉,中国,故事,司官,清朝历史,出纳,幕僚,积弊,账目,潘英,御史,对山,户部尚书,圆明园,山东省,工程,情况,朝廷,皇家,绸缎

2020-04-09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