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红色文化 助力攻坚突破新征程

时间:2007-05-01

两年来,7万多名学员来到装着半部近代史的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忆初心、践使命

提示:本文共有 41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六月的威海湾碧波荡漾。两年来,7万多名学员来到装着“半部近代史”的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忆初心、践使命。新增的东泓炮台教学点巨大石刻上,写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的殷切嘱托——十三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

在精致城市建设中,我市一直重视用红色文化补钙,用强大的精神铸就真正的精致。2018年以来,我市统筹特色历史资源,深入挖掘时代内涵,持续推进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深化提升,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的泉水,正浇灌着精致之树茁壮成长。

立足红色胶东 深化党性教育

精致城市建设离不开红色基因传承。威海,几乎包含了我国近现代历史的所有元素,更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

只有用好家门口这座“红色富矿”,才能从中汲取更多养分,给全市党员干部以铸魂补钙般的精神滋养。我市持续做好红色资源的深化与提升,用威海历史的“点”解读国家和民族的“面”,充分彰显威海历史教科书、清醒剂、营养剂价值。

两年来,我市对甲午战争以来120多年的历史进行研究梳理,实现纵向整合。相继召开红色胶东历史与时代价值座谈会等,进一步明确了威海历史承载的“民族复兴”主题和“梦碎、梦醒、筑梦、圆梦”的逻辑主线,并以此贯穿统领威海红色历史资源。

在顶层设计上,我市对红色资源进行全域规划、一体布局,实现横向整合。如今的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包含1个主题板块“甲午国殇与历史选择”、3个专题板块“红色胶东与民族独立”“时代楷模与立国图强”“奋进威海与人民幸福”。

位于文登区的天福山起义纪念馆西北处,正在建设的“红色胶东展馆”正在加紧布展,今年7月份将投入使用。建成后,将与天福山起义纪念馆、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乳娘事迹陈列馆等红色展馆资源串联成线,更加凸显红色胶东的历史与价值。截至目前,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累计接待4300多批次、超过21万人次培训学习。

威海,是一座因国家安全而诞生的城市。肃穆的刘公岛不仅见证了甲午国家安全的屈辱,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安全的辉煌历程。4月15日,在刘公岛举行山东省“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暨刘公岛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培训基地启动仪式。

这也是全国首个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主题的教育培训基地。基地将与党性教育、红色胶东教育等融为一体,教育全民铭记历史教训,为民族复兴提供国家安全屏障。

用足红色资源 讲好威海故事

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我市还在用好用足红色资源上下功夫,以红色文化凝聚起精致城市建设的精神力量。

“从西门外走山路经王家疃到姜家疃,翻过山到羊亭镇北上夼,这是百姓给耪出来的18里担架道……”初夏的里口山微风徐徐,姜家疃村传来了红色故事。

“耪”读pang,威海方言,有“踩”“踏”的意思。1947年,威海群众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拦截运送伤员,在里口山里“耪”出一条阻不断、打不烂的“担架道”。6月底,承载着“担架道”感人故事的“十八里担架道”红色印迹展馆将开放。

为向建党100周年献礼,我市全面启动红色胶东革命历史印迹抢救保护利用工作,重点抢救和保护胶东早期党组织建立及活动纪念地等,通过讲好红色革命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党的旗帜在威海大地永远高高飘扬。截至目前,全市共梳理红色印迹474处,红色文化变得触手可及。

天福山起义打响了胶东抗战第一枪,革命战争时期2.3万多名烈士牺牲,300多位共和国将军从这里走出,乳娘精神在这里孕育诞生……不仅“红色矿藏”更加丰富,我市还善于讲好红色故事。

这两年,红色基因不仅“活”了,更“火”了。去年,红色舞剧《乳娘》迎来一次长达6分钟的掌声;“永怀事迹”在全国各地累计宣讲600余场;大型戏曲歌舞剧《烽火》再现天福山起义恢弘历史画面;舞台剧《寻梦威海》实现常态化演出……以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威海把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红色故事的讲述者越来越多。在哈工大(威海)、青岛路小学等全市11所高校、40所中小学,80位大学生志愿者成为讲解队伍中的一抹亮色。一年来,他们参与教育基地巡展近300场次,引领我市各高校、中小学纷纷参与到讲解红色故事的队伍中来。

用好用足红色资源,还要擅做“融合”文章。眼下,红色资源还与精致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结合起来,绿水青山串起了一条条“红色风景线”。

一条条环形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带动了区域产业发展,周边群众通过发展民宿经济日子红火起来。去年“十一”黄金周,不少周边村民一天能挣上2000元,抵得上大半年的务农收入。将红色文化与休闲、健康等产业融合,我市打造红色旅游综合产业,红色文化已成为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蓄足红色动能 奋力攻坚突破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威海这块红色沃土蕴含的红色精神,不仅在全市人民心中根深蒂固,更营造出弘扬红色精神的干事创业氛围。

今年,我市结合省委“九大改革攻坚行动”提出12个方面攻坚突破任务,奋力谱写“精致城市·幸福威海”新篇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仅成为全市干部群众口中的高频词,更化为建设精致城市的现实行动。

按照“全覆盖、短平快、干中学、学中干”的思路,我市全面启动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创新实施党政干部素质大提升和企业高管人员进课堂行动,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次、专题讲座等254期次,培训干部3.5万人次,实现全市科级以上党政干部、村“两委”成员、企业高管人员全覆盖。

“531”模式被创新应用到党员干部培训中去——去年10月,十天九夜的干部国际化能力提升专题研讨班中,我市要求每位学员总结培训中感触最深的5个方面,并结合本职工作,提出3项工作意见建议和1项具体落实举措,把学习所得转化为建设精致威海的崭新思路。

“主力军”愈发精干,“生力军”更加壮大。在重基层、强基础方面,我市把整治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作为重中之重,把“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拓宽村党组织书记来源渠道,打破就村抓村的路径依赖。组织开展公开选任村党组织书记工作,选拔优秀村党组织书记100名,平均年龄41.7岁,大专以上学历占67%,为村级班子注入新鲜血液,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场上的“生力军”。

不仅党员干部干劲十足,社会各界也从红色基因传承中汲取了更多奋进力量。

越来越多企业成为红色文化的“追光者”,化初心使命为发展的全新动力。6月6日,文登区威高红色胶东文化传承与印迹保护公益基金会成立,威高集团为基金出资3000万元。威高控股公司党委书记陈林说:“威高将为红色印迹保护、打造全国一流党性教育基地贡献一份力量。”(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杜晓莹 初佳伦/文 通讯员 董立晓 朱春晓 纪哲 刘志鹏/图)

一线故事:

刘公岛的故事“常讲常新”

6月8日,初夏的威海湾微风正好。一艘艘轮渡推开碧波,向不远处的刘公岛行进。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学员班,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讲解员李翠翠正在重新调整讲解词。“学员越来越多,游客越来越多,岛上的历史更厚重了。”李翠翠谈起这两年的变化。

自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威海以来,刘公岛教学区共接待各地党员班近2000个批次、学员7万多人,学员来源从省内各地市拓展到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实现党、政、军、民、学等各个群体全覆盖。

两年来,李翠翠以1700多场精彩讲解实践着“当好历史敲钟人”的使命。“常讲常新,是讲解的生命力所在。”在李翠翠看来,与时俱进的讲解词才是讲好红色历史的“教科书”。这一次,她将十九届四中全会中的高频词“人民”,放进了历史选择展馆教学小结中。

教学体系日益深化完善,是岛上众多变化中的一个缩影。如今的刘公岛,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审视自身的时代定位。

“总书记视察时‘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的指示,我们要把它转化为具体行动。”刘公岛管委会主任、威海文旅集团董事长刘震说,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后的两年,刘公岛变化日新月异。

在克虏伯大炮漆黑的炮筒旁,新树立的“十三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巨大石刻回荡着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北洋海军威海卫基地防务掠影》展览里,复原的遗址穿越时空讲述着北洋海军威海卫基地的建设历程;甲午战争陈列馆东侧,新“上岸”的定远号纪念舰,正凝视着百年前的震天波涛……

以新的使命挖掘红色历史资源,如今的刘公岛完成了从“捧着历史的金饭碗,挣观光旅游的碎银子”的旅游岛,向“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人文情怀无处不在”的教育岛、人文岛转变。

随着更多红色印记被“开采”出来,登岛寻悟历史的人们一波一波地涌来。威景航001号游船船长刘福君感触最多。他说,去年国庆假期,一天最多能在威刘航线上往返十二三趟,都是从全国各地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游客。

历史的警钟在耳畔鸣响,守护、打造好“警醒之岛”成为刘公岛的“头等大事”。为了让进岛游客和学员能更深刻地铭记历史,眼下,刘公岛正依托岛内丰富的国家安全历史题材和教育资源,打造刘公岛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培训基地。基地10月份建成时,将作为全国首个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主题教育培训基地,为开展国家安全观教育提供崭新平台。(Hi威海客户端记者 于淑仪/文 刘志鹏/图)

记者手记:

红色文化激发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两年来,我市挖掘红色资源,深化党性教育,讲好威海故事,让威海人精神血脉里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红色文化是精致城市建设的动力源泉。遍布我市山山水水的红色资源,是“家门口”的“红色富矿”。我市用威海历史的“点”解读国家和民族的“面”,对红色历史进行抢救性保护,打造以学员干部教育为主、覆盖社会各界的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使红色文化焕发出巨大感召力,持续放大红色资源效应。

红色文化是精致城市建设的精神支撑。人,是需要有精气神的。精致城市建设也需要有精神文化引领。我市深入开展红色教育,全面启动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实现全市科级以上党政干部、村“两委”成员、企业高管人员全覆盖,为精致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红色文化是精致城市建设的强大动能。眼下,威海这块红色沃土蕴含的红色精神,不仅在全市人民心中根深蒂固,更营造出弘扬红色精神的干事创业氛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仅成为全市干部群众口中的高频词,汇聚起推动精致城市建设的强大动能,更化为推动攻坚突破的现实行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红色文化 助力攻坚突破新征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讲述脱贫故事 助力脱贫攻坚

讲述脱贫故事 助力脱贫攻坚

攻坚,全州,群众,扶贫,比赛,事业,干部,大贡,青海,新闻,客户端,信心,一线,一等奖,三等奖,举措,产业,二等奖,作出贡献,力量,全国,全域,天峻县,同事,历史性,城乡,小康社会,干事,德令哈,年率

2018-07-20 #故事大全

讲述助力脱贫攻坚致公故事

讲述助力脱贫攻坚致公故事

两岸,论坛,中国致公党中央,致公党,团结报,厦门,委员会,疫情,致公,领域,合作,服务,攻坚,公益论坛,交流合作,分论坛,社会发展,青年创业,小蕙,林华,爱之歌,赵昕,郭然,郭媛,韦然,责任编辑,爱心妈妈,与会代表,专业,单位

2009-12-01 #故事大全

助力脱贫攻坚 志愿你我同行

助力脱贫攻坚 志愿你我同行

志愿者,组织,环境卫生,活动,攻坚,丁怀,志愿者们,青春,一线,人居环境,同劳,小海镇,干得,沈光,江文,海拉,邓刚,贵州大学,人生,乡镇,岗位,关键时期,党旗,双龙镇,基地,地膜覆盖,威宁,排头兵,攻坚战,标准

2017-04-06 #故事阅读

助力脱贫攻坚 书写贵州故事|山寨记事

助力脱贫攻坚 书写贵州故事|山寨记事

山寨,分红,乡亲们,老支书,项目,鸡鸣,贫困户,生活,叫声,小道,萤火,工作,人们,场坝,狗叫,时候,时间,点点,眼睛,老高,花卉,诗意,资金,土地上,于心,力之,李东华,李缨,陈薇,在乡

2014-08-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造甲乡:复耕复产助力决胜脱贫攻坚

造甲乡:复耕复产助力决胜脱贫攻坚

贫困户,龙虾,扶贫,农场,造甲乡,凤群,基地,春耕,社区,疫情,春耕生产,小镇,收益,时候,群众,宣传,影响,大喇叭,家庭农场,李孝,武玲,胡丰,路建,休闲娱乐,岗村,建设中,越来越好,时节,农时,企业

2016-01-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讲好扶贫故事 助力脱贫攻坚

讲好扶贫故事 助力脱贫攻坚

干部,扶贫,驻村,考试院,同志,雷波县,工作,扶贫工作,故事,报告,武胜县,攻坚,刘敏,扶贫攻坚,教育考试院,全体,凉山州,单位,四川省,广安市,精神,重点,宣传,行动,结对帮扶,分享了,余人,伊洛,张羽,徐磊

2020-08-13 #故事会

讲好扶贫故事 助力脱贫攻坚

讲好扶贫故事 助力脱贫攻坚

扶贫,故事,精准,工作队,宾阳县,选手,攻坚,驻村,周玲,甘棠镇,韦刚,副县长,第一书记,责任编辑,县委党校,县委常委,县委,全县,乡村,专干,一等奖,中心,东东,体察民情,使命感,决心,宣传部,广西,工作队员,干部

2020-05-18 #经典故事

讲好扶贫故事 助力脱贫攻坚

讲好扶贫故事 助力脱贫攻坚

扶贫,故事,精准,工作队,宾阳县,选手,攻坚,驻村,周玲,甘棠镇,韦刚,副县长,第一书记,责任编辑,县委党校,县委常委,县委,全县,乡村,专干,一等奖,中心,东东,体察民情,使命感,决心,宣传部,广西,工作队员,干部

2020-08-13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