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腊月廿四|祭灶神 吃灶糖 剪窗花 扫房子!灶王爷的传说你都知道吗?

时间:2007-05-04

行厨烟散,刚入夜、炊馀寒彻。爆竹邻家初竞响,正是交年节。北方的腊月二十三南方的腊月二十四尽管时间上有差异但小年一到这年就算来了小年这一天家家户

提示:本文共有 18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行厨烟散,刚入夜、炊馀寒彻。

爆竹邻家初竞响,正是交年节。

北方的腊月二十三

南方的腊月二十四

尽管时间上有差异

但小年一到

这年就算来了

小年这一天

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神

祭灶早在商周时就已经存在了

是国家“五祀”之一

传说灶神是玉帝的“特派员”,常驻每家每户,不仅管着一家人的饮食之事,还兼管言行。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神要上天向他的领导汇报工作。

为了不让他乱说话,人们就给吃糖瓜。灶王爷知道吃人的嘴短,所以“上天言好事”,光捡好听的说。

这不,祭祀灶王爷要选在小年,由此可见,灶王爷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位置多么重要。但祭祀灶王爷的糊涂账在于,究竟谁是灶王爷?

灶王爷的传说

最早的灶神来头可不是一般的大:

有的说,灶神是炎帝。淮南王刘安《淮南子·礼论训》中说:“炎帝作火,而死为灶。”

有的说,灶神是祝融。祝融是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颛顼的儿子,是火神。

还有的说,灶神是黄帝。这种说法其实是把灶字拆开,有火有土,炎帝和祝融代表火,而黄帝代表土。

后来,关于灶王爷是谁又有了新的版本。

据说有一男子叫张万仓,从小家境殷实,他娶了个贤妻郭丁香,却又被一个烟花女子王海堂迷得神魂颠倒。

张万仓苦思之下,借口妻子郭丁香不能生育,就抛弃了她,另娶王海裳为妻。郭丁香自杀不成,被一个樵夫救下,两人结为夫妇,并很争气地生了儿女。

因为整日花天酒地,不务正业,张万仓家道败落,只好沿街乞讨。

一天,他乞讨到前妻门口,一看是前妻,郭丁香也是百感交集,但她本性善良,就煮了一碗龙须面给张万仓,顺便夹了一根自己的头发,意思是结发一场,一碗面汤。

张万仓顿时羞愧难当,一头撞入灶门而死。后人感念他尚有羞耻之心,又是死在灶下,于是就让他看守灶门,主管饮食之事。后来就演化为高深莫测的灶神老爷。

到了清代,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灶王爷——赵子龙。

为什么把赵子龙当成灶王爷呢,因为赵子龙是个行军打仗的军人,一个姓赵的军人,自然可以简称为赵军,赵军和灶君何其相近,自然就是灶王了。可怜常胜将军因为姓赵变成了灶王爷。

祭祀灶王爷的传统

不过,祭灶是古已有之的习俗,而小年却是后起的。

汉代已经有过小年的习俗了,此时小年叫“小岁”。汉代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记载:“腊明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在小岁之日,人们要特别向师长进酒,体现尊长尊师的美德。

到了宋代,才提出真正意义上的“小年”。宋代周密《武林旧事》也说:“禁中以腊月二十四日为小节夜,三十日为大节日。”

也就是说,腊月二十四晚上是小年夜,腊月三十为大年夜,如今我们说的大年三十,大概就是由此而来。这里的“禁中”,指的是帝王宫所,可见过小年是从上而下流行的官方性质的节日。

不过,到了雍正时期,皇帝在腊月二十三进行腊祭的时候,也顺带祭祀灶神。于是乎,上行下效,民间一些官绅也开始在腊月二十三祭灶,导致二十三、二十四并存的局面。

小年吃什么?

不管小年在哪一天过,总之,祭祀灶君的时候不会少了美食。

在南方部分地区,有吃粽子的习俗,“年粽年粽,年年高中”,既有对孩子学业的期许,也有对大人事业兴隆的祝愿。

而在北方,每到重要佳节,饺子就会出镜,北方地区的人在小年给灶君上供的时候,就要端上一碗饺子,因为“送行饺子迎风面”,给灶君送行,所以要准备饺子。

不过,小年这一天,最抢镜的是一种汉族传统小吃“灶糖”,一般分为关东糖和糖瓜,原材料是麦芽糖。

把麦芽糖拉长成长条形的棍状,就被叫做关东糖,而制成扁圆状就被叫做糖瓜,而糖瓜的表面还可以撒芝麻,在民谣《过了腊八就是年》里面有一句话“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在小年的时候要吃糖瓜。

还有句俗语叫做“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指的就是在小年这天要准备麻糖,麻糖是一种方块糖,先将大米、花生、枣子炒熟之后,加入糖浆,使大米、花生、枣子黏在一起,这个就是麻糖了。

除此之外,人们在这一天还会做大馒头、团圆饼、寿桃等面食,把面食做出各种花样,然后蒸熟,这样的面食又被叫做“面花”,寓意团团圆圆,年年有余。

小年还有这些习俗

祭灶王、扫尘土

剪窗花、贴春联

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

随着时代变迁

迷信的色彩渐渐褪去

留下的

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

南“掸尘”、北“扫房”

送走灶王爷后

人们开始各种清扫、洗涮

拔除不祥,辞旧迎新

剪窗花、贴春联

家家户户把新桃换旧符

图形精致、寓意美满

浓浓的年味藏在红彤彤的纸片间

这是人们对生活寄予最好的祝福

小年已到,大年也不远了。

处处洋溢着新春的气息,

希望我们都能新年新气象。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

为生活奔波

忙碌了一整年的你

是否已踏上回家的旅途

等待与亲人团聚

年关将至

漂泊的游子是时候回家了

来源 | 广东发布、看鉴、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

编辑 | 欣怡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腊月廿四|祭灶神 吃灶糖 剪窗花 扫房子!灶王爷的传说你都知道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农村老话 “灶王爷本姓张 一年一碗烂面汤” 祭灶神有哪些说法

农村老话 “灶王爷本姓张 一年一碗烂面汤” 祭灶神有哪些说法

郭丁香,灶王爷,灶神,供桌,纸马,老爷,说法,面汤,区的,李海棠,腊月二十三,家乡,时候,玉皇大帝,意思是,三炷香,五更天,女主人,姓张,版本,父母,灶膛,香炉,麦麸,回家,一串鞭,祭灶神,好东西,乞丐,一家

2007-05-14 #小故事

民间灶王爷的传说

民间灶王爷的传说

灶君,灶神,习俗,形象,农历,灶王爷,人们,信仰,女性,妇女,避忌,诸神,道来,十二月二十,祭灶神,民间,仪式,全书,时说,性别,灶头,男子,美男子,美女,饮食,主管,一种说法,不得将,我国古代,神话中

2011-04-08 #故事阅读

过小年祭灶神的传说

过小年祭灶神的传说

张灶王,画师,大哥,腊月二十三,媳妇,好的,儿女,侄媳,弟弟,灶王爷,司命灶,张家可,好点子,作者,人家,东街,下界,九天,乡邻,习俗,人间,仪式,宝宝,姓张,兄弟俩,儿子,哥哥,全家人,全家,全国

2018-06-08 #经典故事

“二十三 过小年”:扫房祭灶神 传说变成故事讲 孩子都爱听

“二十三 过小年”:扫房祭灶神 传说变成故事讲 孩子都爱听

灶王爷,扫房,腊月二十三,人们,妈妈,民间,糖瓜,张生,糖瓜粘,都会,人家,习俗,吉祥,孩子,寓意,对联,小刀,差异,房子,时候,爸爸,玉帝,窗户上,锅底,汇报,今天是,不妨碍,做坏事,胶牙饧,这一天

2011-02-16 #小故事

“最正宗” 灶王爷升天 年味儿扑面而来

“最正宗” 灶王爷升天 年味儿扑面而来

灶王爷,张镇,仪式,张各庄,文化节,顺义,莲花山滑雪场,灶神,窗花,腊月二十三,灶王奶奶,家家户户,传统,京东,传说,北京,姓张,少年,爷爷,新一年,贴春联,下界,保平安,九连环,市民,家庭,寓意,小队员,形象,料豆

2009-01-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祭灶节!科普潮汕人的小年习俗

祭灶节!科普潮汕人的小年习俗

灶神,司命公,潮汕,司命,潮汕人,民间,送神,腊月二十三,农历,人们,传说,帝君,玉帝,腊月二十四,习俗,供品,日子,潮汕地区,灶君,食品,汇报,向玉皇,张生,祭灶神,一家,公务员,南澳,天圆地方,基层,大帝

2013-01-19 #长篇故事

“祭灶神 拜财神” 春节的传统习俗 你知道多少?

“祭灶神 拜财神” 春节的传统习俗 你知道多少?

人们,习俗,这一天,时候,春节期间,祭财神,年味,接神,灶王爷,福字,说法,财神,最重要,都会,传统习俗,初一,古人,小时候,年夜饭,时间,春联,盼望着,门神,活动,一件事,体现在,指的是,朱自清,向玉帝,得干

2007-05-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灶王爷与灶王奶奶的传说!

灶王爷与灶王奶奶的传说!

灶王爷,灶王奶奶,老员外,发现了,家产,妻子,一头栽进,传说,女子,夫妻,小伙子,时候,水缸,灶火,越想越,王奶奶,大家好,成一,都会,乞丐,两口子,下人,丈夫,儿子,伤心欲绝,农村,前夫,厨房,原因,善心

2008-01-19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