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传统节日文化:清明节 八月十五 及三月三的传说 长见识了

时间:2007-05-16

中国自古以来大部分地区人死后都是土葬,做有坟墓,后人常在发上种点树木,以资保护,同时作为纪念标志

提示:本文共有 269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说起清明节,八月十五,跟三月三的由来,也是有着很深的文化啊,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明这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时候,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气温转暖,万物萌发,让人感到格外清新明洁,因此叫做清明。中国自古以来大部分地区人死后都是土葬,做有坟墓,后人常在发上种点树木,以资保护,同时作为纪念标志。经过一年的风吹雨打,坟墓本身不免土壤流失,树木凋残,因此,到了春日清明,后人前去看望,称为上坟,又叫扫墓,带去食物供奉,并整修坟墓周围,久而久之,清明祭扫便成了民间的一种重要风俗清明扫墓早在秦以前就有,到唐朝时盛行。宋代扫墓之风尤盛,规定从寒食到清明祭扫坟墓三日,“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每年此时太学”放假三日,“武学”放假一日,以便师生去扫墓、郊游。

当时新坟都要在清明这天拜扫,宋人高翥在《清明》诗中描绘上坟的情况:“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在坟前焚烧的纸钱灰,像白蝴蝶样飞舞,可以想象,上坟人之多,烧纸钱之普遍,到了明代,上坟与郊游已完全结合在一起了,上坟这祭完毕,大家并不马上回去,而是找个好地方天,哭聚在树下坐在草上,摆开刚才祭墓的酒菜,一顿食坟,有钱人家亦多如此,的,实在是哀往乐返,其实每个地方的风俗也是不一样的,在各个地方也有不同的讲法,就拿现在来说吧,北方的清明节,跟南方的清明节,也是稍微有些差异的,好了咱们这里不说清明节了,一起来说说八月十五吧,这个要在古代说起了

清代上人都喝得醉酿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的又一传统节日—中节,中秋的来历,唐朝欧阳詹是这样解释的:秋天在夏冬两季之间,八月居秋季之中,十五又是八月的月半故而得名。民间俗称八月节。中秋的传统习俗很多,自古有赏月、拜月和吃月饼的习俗,但流传至今最广的就是赏月了,的确,中秋之夜,一轮明月,清辉温柔,景色宜人,正是赏月的极好时节。古代赏月的习俗是,设瓜果、月饼等于庭院,观赏明月和桂花、秋海等;置香盈斗而之,名曰烧斗香,条祀太阴星君(月神),祭毕,群饮为乐,竟夕始散。关于帝王赏月,还留下了不少传说与记载。相传,唐开元六年(718年)八月十五目晚上,位叫罗公远的道士陪同唐玄宗赏月。

他对玄宗说“陛下思意跟我到月宫去游玩一趙吗?”玄宗点点头表示同意。道士把手中拿着的拐杖向空中丢去,拐杖变成了一座银色的桥通佳天空,他们一同跨上桥向前大约走了几十里,走到一座高大的宫门前,只见门上题着“广寒清虚之府。道士说,这便是月宫了,玄宗走进宫里,看见几百个白衣仙女随者霓羽衣曲正在翩翩起舞。这是一只美丽动听的曲子玄宗暗暗记下,他们在月宫里兜了一圈俯首跳望那茫大地,出宫以后,道士又搭起拐杖桥,一同回到人间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提到宫中演奏的霓袋羽衣曲,据说就是唐明皇从月宫中带回来的曲子,自从相传唐明皇遨游月宫后,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气更盛。

南宋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说,中秋之夕,帝王在京都临安德寿宫内桥上赏月,宫中池塘盛开白色莲花,池上的桥是用莹激如玉的砖石砌成的,并以金钉铰固,至于帝王在桥上赏月欢宴时所用的御几、御楊以及瓶、炉、酒器等,皆以水晶制成,与月色相映成辉。池塘两岸有宫女和教坊乐工用白玉笙等乐器奏乐,其中仅吹笛的就多达200人。南宋临安中秋赏月的另一奇观就是钱塘江潮。每逢八月十五至十八,海潮最为壮观。《乾淳岁时记》等记载,淳熙十年(113年),宋孝宗观潮,只见在月光下,海潮“初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犹如千军万骑簇拥而来,皆披发文身,手持10幅大彩旗,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迎潮而上,谓之弄潮,腾身百变,而旗不沾湿,以此夸能。

到了明代,八月十五日祭月,所供的果饼,都要求圆如月亮。月饼也称为“团圆饼”。拜月以后,把供品分给家人,一定要个个分到,这就要看切月饼人的本领了。中秋节亲人团圆是相沿已久的习俗,故俗称团结,这一天晚上,全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品尝饼,老人们还会向孩子们讲述有关月饼的传说故呢,孩子们围在大人身边,听着大人们讲着月亮上,广寒宫嫦娥的故事,在和孩子们说说关于月饼的故事,这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啊

阳春三月佳节多许多兄弟民族在三月里节日频繁,像百花盛开的春天。尤以“三月三”为最活跃广西壮族的三月三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著名的歌仙刘三姐。有一次刘三姐上山砍柴,地主预先割断山藤,她落崖身亡。因此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人们连唱三天三夜山歌来表达对这位歌仙的怀念。所以这一天又有“歌仙节”之称。为了欢度三月三节目,这天,壮族人民要按传统制作五色糯米饭和红鸡蛋,以纪念祖先和招待亲友。盛装的男女青年对歌终目,有情歌、盘歌、故事歌等等。情歌一般是从查间对方开始,直到两人惜别止。盘歌内容非常广泛,上至天文,下到地理,一问一答,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才能取胜。

三月三壮族歌墟,不仅是青年男女充分施展唱歌才华,以歌交友,以歌斗智的节目,而且还是远近闻名的文娱活动,吸引了不少民族的人前来参加、观光,费州报京寨何族从三月初一到初五,每天都有社交游乐安排,但高潮还是“三月三”。在这天,白岩寨何家以礼炮为号,男女穿着节日盛装,由芦引路到报京寨作客,主人用同样礼仪迎客齐唱《迎客歌》,客人同曲答歌。接着整个报京寨地区的侗族、苗族同胞会集寨中心的芦笙场坝上,绕成一圈又一圈,数百人同跳“踩鼓舞”。三五个姑娘一组在一座侗楼上唱歌,这些姑娘的情郎又三五结伴来到这侗楼前同情妹们对唱,双方有板壁作界不得进屋,表现出感情纯真,境界高尚。

海南岛黎族的三月三,黎语叫“孚念孚”。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远古时代洪水为害,有一对名叫一助杠发和百观任的表兄妹漂流到五指山下。洪水退去以后,不见人烟。为了传留后代,妹妹只好在脸上花,改变容颜与哥哥成婚。此后他们刀耕火种,互助互爱,生育子女,才使五指山地区人类繁衍,兴旺富饶。因此每年三月三,夫妇俩都要领着子孙,迎接春天,欢度节日。到时各村老人主持祭祖仪式,青年人要带糯米甜酒,竹筒香米饭,盛装上山。小伙子找到预先躲藏在树林中的姑娘,结伴跳起模拟生产劳动的打柴舞狩鹿舞,建立情谊。休息时,对对情人共食香饭,互赠信物。夜间,大家围在篝火边对歌、搾跤钻火圈、荡秋于、跳竹竿舞,度过一个迷人的晚上

在这一年一度的迎春节日里,结成无数对的美好姻缘著名的“三月街”,是白族的传统节日和集期,每年三月十五至二十目左右举行,集期一般五到七天,在这期间,云南大理州的白族和附近的彝、藏、纳西、傈僳、怒、汉等各族同胞,穿戴节日盛装,赶着牲畜,携带山货、药材和农副产品,聚集在大理西苍山脚下的广场,参加物资交流会。同时举行对歌、跳舞、射箭、赛马等娱乐活动,一派节日气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传统节日文化:清明节 八月十五 及三月三的传说 长见识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月三”哪些名族的传统节日

“三月三”哪些名族的传统节日

三月三,节日,盘古,瑶族,黎族,活动,畲族,农历,土家族,骆越,人们,人民,侗族,传说,传统节日,布依族,文化,特点,三月三日,三月初三,花炮节,一带,传统,公元,山越,内容,壮族,土族,山歌,姑娘

2008-09-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故事

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故事

节日,传统节日,农历,故事,元宵,中国,习俗,人们,传统,又称,屈原,情感,祖先,馅料,活动,八月十五,交子,仪式,传说,佛教,佳节,做法,吉祥,嫦娥,季节,家族,寓意,年画,时令,月饼

2020-09-02 #短篇故事

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故事

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故事

节日,传统节日,农历,故事,元宵,中国,习俗,人们,传统,又称,屈原,情感,祖先,馅料,活动,八月十五,交子,仪式,传说,佛教,佳节,做法,吉祥,嫦娥,季节,家族,寓意,年画,时令,月饼

2020-09-03 #故事会

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故事

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故事

节日,传统节日,农历,故事,元宵,中国,习俗,人们,传统,又称,屈原,情感,祖先,馅料,活动,八月十五,交子,仪式,传说,佛教,佳节,做法,吉祥,嫦娥,季节,家族,寓意,年画,时令,月饼

2020-09-03 #经典故事

中国传统节日的数字之谜:一月一 二月二 三月三 四月四

中国传统节日的数字之谜:一月一 二月二 三月三 四月四

节日,文化,人们,中国的传统,六月六,人事,农历,关系,周期,天人合一,月亮,庄稼,对位,干支,文人,标志,活动,农耕文化,子乙,纪法,三月三,人和,对山,月圆,都会,中华民族,上弦月,一带,下弦月,东西

2011-02-12 #故事大全

壮族人来说壮族的盛大节日:三月三

壮族人来说壮族的盛大节日:三月三

三月三,壮族,广西,青年,男女,节日,骆越,农历,传统,先河,民族,历史,文化,盛会,农历三月,地方政府,意义深远,民族传统,乔业,布洛陀,武鸣,红兰,上和,开创了,中国,下摆,传统节日,主体,习惯,传统习俗

2013-05-06 #故事大全

壮族三月三故事:月亮的来历

壮族三月三故事:月亮的来历

月妹,灯笼,草鞋,月亮,柚子,姑娘,芝麻,大盘子,打草,大家吃,天上去,一大,口袋,黑麻麻,壮乡,头发,奶奶,星星,八月十五,大灯笼,是用来,来月,三月三,大铁锅,小点点,柚子树,那一天,壮族,乡亲们,云雾

2020-08-15 #经典故事

壮族三月三故事:月亮的来历

壮族三月三故事:月亮的来历

月妹,灯笼,草鞋,月亮,柚子,姑娘,芝麻,大盘子,打草,大家吃,天上去,一大,口袋,黑麻麻,壮乡,头发,奶奶,星星,八月十五,大灯笼,是用来,来月,三月三,大铁锅,小点点,柚子树,那一天,壮族,乡亲们,云雾

2020-09-24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