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让黄河滩白菜不再“白菜价” 山东省检察官乡村帮扶故事了解下

时间:2007-05-20

自2018年9月山东省派东营利津乡村振兴服务队入驻东营利津县北宋镇以来,服务队所帮扶的五个村正在发生着乡村巨变

提示:本文共有 266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5日讯 西瓜、甜瓜、南瓜种植园区遍地开花,蒸枣、梨树、蜜桃百花竞放,有机金银花、菊花娇嫩秀丽,手工编织合作社、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生意红火,疫情期间42天建起村办口罩厂。自2018年9月山东省派东营利津乡村振兴服务队入驻东营利津县北宋镇以来,服务队所帮扶的五个村正在发生着乡村巨变。

在十个人的帮扶队伍中,活跃着一位检察官的身影,他就是山东省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四级高级检察官、检察员——纪养文。

他是全省民行同行眼中温文尔雅风趣幽默的“纪老师”

纪养文同志系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北京大学法律硕士。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民行部门工作,2008年自菏泽市院调入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工作中,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系山东省民行系统首届“十佳办案人”,2015年度全省“优秀检察官”。

工作19年来,他参与研究民行监督案件近万件,独立办案近千起,所办理的多起监督案件被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地市中级人民法院再审改判,部分案件具有明确法律适用标准,厘清认识误区的标杆意义,得到高检院和省院领导及高级法院法官的赞扬和认同。

他深知民事法律法规浩如烟海,没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是无法胜任民行监督工作的。在山东省院工作的十年间,他一直坚持“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学习精神,每天提前一个半小时到办公室学习法学理论知识,并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办案实践。他善于思考、总结、提炼,将办案中遇到的法律难题与争议案件记入自己的学习笔记,结合法学理论研究形成了近30万字的学习心得,多次以课件形式与全省甚至省外的检察同仁进行交流,有力的指导了系统办案工作。授课中,他注重将传统文化与法学理论相结合,强调情理法相结合的办案理念,提升学员的人文情怀与法律素养。多名学员将他作为“办案顾问”,形成了办案有困难找“纪老师”的习惯。

“尽管我本人一直坚持学习理论知识,但民法知识博大精深,民法关乎每个人的生活,像亚里士多德所言,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人都是整个国家。我们不可能精通所有的民法问题。这也是我这么多年一直战战兢兢不敢放松学习的原因”。提到民法,他的眼里充满坚毅。“在民行部门工作一辈子,直至退休,你可能还是会觉得自己一无所知。这也是民行工作吸引我的最大原因。”纪养文说。

他是村民眼中平易近人“不像省里来的”帮扶干部

2018年9月,纪养文同志积极响应省委“千名干部下基层”的号召,下派到东营市利津县从事乡村振兴工作。

在下派帮扶中,他全面了解涉农政策,积极寻求、谋划与县级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带领村干部和村民走出去多方考察,先后参观考察了17个典型产业项目,为谋划帮扶措施拓宽了思路;他沉下去入户调研, 30余次进村入户调研,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座谈会和村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座谈会,深入了解所帮扶村庄存在的困难以及发展的优势条件和不足,全面摸清了村情,特别是服务村在产业、生态、文化、致富人才等方面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了解村民所需所盼,梳理出乡村振兴的优势和短板,明确了主攻方向,为制定帮扶计划,确定实施项目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展现了扎实的工作作风。

工作中,他经常蹲在田间地头向村民请教农业问题,一头扎进大棚里栽苗、摘瓜,拿起铁锹挖坑种树。为了帮村民打开产品销路,他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将支部书记发起设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改造成全市第一家支部领办的真正法律意义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积极发动村民入社,合作社成员由最初的5人发展到27人,合作社理事会成员和执行监事全部为支部成员。

通过领办合作社,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提升,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合作社采取提取公积金、根据社员交易额和入社资金分红的三重利润分配模式,将合作社利润最大程度分配给入社种植户,通过增加社员收入的方式提高村民的种植积极性,促进村种植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增加集体投入比例提高村集体收入。合作社通过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益金的方式,对低保户和困难群众予以帮扶,形成长久有效的脱贫攻坚保障措施。

为了帮合作社销售农产品,他多次随车往返于利津与济南之间,帮助合作社备货、送货、记账、收款。村民多次感慨,“这哪像一个省里工作的干部,这就是一个完全融入乡村的农民。”对于村民的评价,纪养文笑谈,“我们下来本来就是向农民学习,帮助解决问题的。必须扑下身子认真干,而不是端着架子瞎指挥。”

他是邻居眼里文采飞扬诚实守信的“纪书记”

“黄河奔流冲积成扇,世代居住曾受其乱。五庄人民真是能干,努力摆脱靠天吃饭。技术日新多有改善,品质复古崇尚天然。同样都是小麦成面,人家面条贼拉好看。面叶更似大师出品,简单食材犹胜佳馔。配上莲藕鹌鹑蛋蛋,再也不想去下饭店五庄绿色无添加面条面叶闪亮登场!5斤1袋账好算,价格一十九块半。莲藕鹌鹑来作伴,凑成一桌农家饭。”

“大好时光逢疫瘟,憋我在家好一春。何以弥此终身憾,顿顿要有鹌鹑蛋!太史公又曰:无情疫瘟,扰我身心,何以解忧,唯有鹌鹑。萍水相逢,竟因美食成常客;关山难越,跋山涉水送真心。黄河滩鹌鹑蛋团购中。”

为了帮村民和合作社销售农产品,纪养文专门在小区建立了团购群,实现了农产品的农社直接对接,不仅让同事邻居吃上了绿色放心的农产品,更让村里的农产品直接卖到了市场销售价格,避免了农产品的优质低价,大大提高了村民收入。每次产品销售,他都要绞尽脑汁,用风趣幽默的“打油诗”介绍村里的农产品。

因为他帮助销售的五庄西瓜、甜瓜和南瓜深受邻居欢迎,邻居和同事们亲切的称其为“三瓜书记”。邻居们说,“通过纪书记,我们不仅吃到了优质农产品,更在他的推销词里感受到书记飞扬的文采和对村里浓浓的爱意。我们经常向家人和同事朋友转读书记的广告词,他们都说我们碰到了一位有情怀的好书记。”

通过社区销售群,他已经帮村里销售西瓜、甜瓜、南瓜、蜜桃、大米、地瓜、莲藕和鹌鹑蛋等产品五万余斤,为村民和集体增收三万余元。白菜更是销到了九毛一斤的价格,使黄河滩白菜不再“白菜价”,而是黄河滩优质农产品的代言者。邻居说,“纪书记介绍的白菜,让我品到了小时候的味道。别说九毛,两块五我也要。”

为了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他坚持只要有群友反映质量问题,就全额退款,以诚实守信应得口碑和信任。一位群友笑称他实在不适合做生意,太实在。对此,纪养文称,“农产品品质和农民的诚信永远是农村发展最重要的名片,我一直给村民强调,没有市场的农业是没有前途的,而品质和诚信是大家在市场永远的通行证,必须时刻坚守。”

闪电新闻记者 张雨 报道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让黄河滩白菜不再“白菜价” 山东省检察官乡村帮扶故事了解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检察官讲述最高检工作报告中的故事之十:于欢案

检察官讲述最高检工作报告中的故事之十:于欢案

...警,法律监督,吴媛,习近平,吴学,大家好,东昌府区检察院,山东省检察院,山东省高级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新时代,发表了,专案组,不法分子,事实,事实真相,人员,南方周末,冠县

2010-09-25 #长篇故事

乳山市检察院:讲防疫故事保护儿童安全

乳山市检察院:讲防疫故事保护儿童安全

事故,英雄,什么是,学生,案例,检察官,法律,网络,责任,活动,让孩子,向英,王澄,在活动,亲密接触,人民医院,小银杏,山市,救援队,山东省,乳山市,团市委,价值,同学们,叔叔,学子,基础,季节,姐姐,宣传册

2011-04-24 #小故事

初心故事变的是岗位 不变的是初心

初心故事变的是岗位 不变的是初心

未成年人,孩子,老人,山东省,检察官,案件,法治,教育,初心,检察院,黄检,力量,普法,检察工作,法律,养老,工作,老人们,先进个人,专业,内心,勇气,家里人,少年,方式,成员,教师,案子,检察业务,检察机关

2020-05-25 #长篇故事

一朵白云的初心——记“全国模范检察官” 聊城市东昌府区检察院原副检察长白云

一朵白云的初心——记“全国模范检察官” 聊城市东昌府区检察院原副检察长白云

白云,热线,孙某,东昌府区检察院,李某,聊城市,全国,命运,法治,伪证,国家,山东省,时间,检察院,检察机关,聊城,副检察长,工作,区公安分局,初心,人民,当事人,检察官,案子,精神,老百姓,部队,杨某,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

2020-03-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乳山市检察院:讲好抗疫故事 守护儿童安全

乳山市检察院:讲好抗疫故事 守护儿童安全

活动,事故,英雄,同学们,孩子们,防溺水,普法,案例,检察官,经历,网络,救援,什么是,向英,王澄,校监,乳山市人民医院,小银杏,救援队,讲述了,山东省,乳山市,主任,团市委,事件,叔叔,危害性,大任,基础,学生

2011-10-01 #故事大全

「我的美丽乡村·检察官的扶贫故事」“每天多看目标 别老想困难”

「我的美丽乡村·检察官的扶贫故事」“每天多看目标 别老想困难”

杨朴,洛洛,工作,吸毒,人员,贫困户,社区戒毒,且莫,凉山州,彝族,彝语,小康社会,四川省,凉山,全县,化名,同胞,吸毒人,征文活动,山路,小龙,小时,情况,所在,时间,民心,老师,三个月,什么叫,社区康复

2009-04-22 #故事大全

最美故事|山东省荣成市姜忠强:让美丽乡村开出“幸福花”

最美故事|山东省荣成市姜忠强:让美丽乡村开出“幸福花”

姜忠,邢家村,村民,乡村,片区,群众,金银花,昌邑,美丽乡村,人和镇,人人,党总支,全村,带头人,志愿者,文明,村风,民风,腰包,钓钩,建设,带领下,强得,施美丽,乐活,文化广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靓丽风景,产业

2010-05-14 #长篇故事

首届“讲好山东非遗故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演讲大赛决赛举行

首届“讲好山东非遗故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演讲大赛决赛举行

选手,大赛,决赛,山东省,高校,社会,山东,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一等奖,三等奖,二等奖,优秀奖,故事,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主持人,复选,文化馆,乡村文化,夏凡,宋宗周,宫泽,崔璨,彦楠,张骁,张丽萍,徐洁,李洁,李志,梁宇

2009-08-10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