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传时代之光 讲中国故事——建造新中国的“影像艺术博物馆”

时间:2007-05-28

5月28日下午,全国两会圆满结束。这既是落幕,也是启程。时代的大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继续作答。社会各界摩拳擦掌,对于一些极具可行性的热点提案,讨论

提示:本文共有 253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5月28日下午,全国两会圆满结束。这既是落幕,也是启程。时代的大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继续作答。社会各界摩拳擦掌,对于一些极具可行性的热点提案,讨论依旧热烈,探索持续深入,将沿着路标笃定前行。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田沁鑫的文化提案再度点亮了各大媒体版面,引发广泛热议,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客户端、总台《文化十分》、《中国艺术报》、《文汇报》、《中国文化报》等主流媒体相继进行深度报道。她建议 “将中国经典故事影像化,建造起新中国的‘影像艺术博物馆’”,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为样本,打造“100部中国经典故事”,通过对中国故事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传播,挖掘新时代的魅力。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联合央视创造传媒、中国国家话剧院共同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在2019年成为年度现象级节目。2019年12月13日,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在“2019央视财经论坛”致辞中提到:“今年10月份我们推出的现象级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用新时代的话语方式回忆经典,用真人、真事、真情呈现一个时代的风貌和国家的精气神,社会反响非常热烈,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领导同志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传递中国精神,文化艺术不能缺席。在中国大地上,有太多故事值得我们铭记。所幸,我们拥有那么多经典的文艺作品,记录下新中国一路走来的每一处闪光。

两会期间,各大媒体不约而同地研磨《故事里的中国》这一“讲好中国故事”的经典案例,力求发现其中可以推而广之的典范经验。《文汇报》“两会文化视点”报道中提到,“节目中,《永不消逝的电波》《平凡的世界》《林海雪原》《烈火中永生》等13个现实主义中国故事,通过‘戏剧+影视+综艺’的创新手法迅速‘出圈’,为互联网与荧屏注入了向上向善的力量。节目融戏剧演绎与历史讲述于一体,并首次在舞台上搭建了多空间的表演平台,带领观众沉浸式地走进历史的生动记忆,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人民日报客户端围绕《故事里的中国》对田沁鑫进行深度报道,”文化自信是固体之本。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5000年的故事可以讲。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通过电影、电视剧或者新媒体、视频方式,把故事讲出去。”

《中国艺术报》认为,“《故事里的中国》用类似戏剧独幕剧的方式给观众呈现了一个个浓缩的故事,沉浸化的舞台构成与影视化的拍摄方式,在世界级的电视节目里,也是一个创举。节目在守正的基础上做到了创新,朴朴素素地讲述了中国的奋斗故事、中国人民的奋斗故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文化十分》节目中提到:“心中有人民,笔下才能出精品。《故事里的中国》旨在于讲好现实主义题材的故事,把这些经典故事搬上戏剧舞台的同时,创造性地设计了三个舞台,并通过电影化拍摄的方式,将这些戏剧作品呈现在电视屏幕上,让观众能够以沉浸式的体验,走进历史,触摸人物灵魂。”

经典原本就是在千锤百炼中诞生的精品,它的光芒一定可以穿越时空,照进我们的时代。这也正是节目在策划之初,主创团队的信心来源。《故事里的中国》节目总策划许文广表示:“每一次对经典的重新演绎,就是经典的又一次焕发新生。正是在一代又一代的演绎中,故事成为了经典,经典融入了血脉,血脉筑成中国人的魂魄。这就是这档节目希望承载的使命。”

除了《故事里的中国》在创作中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之外,还有很多媒体十分关注田沁鑫提案中将《故事里的中国》模式推及为“中国经典故事影像史”工程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中国文化报》称“《故事里的中国》系统梳理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的现实主义题材文艺作品,选取了多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人物和故事,建造起新中国的‘影像艺术博物馆’。”这为进一步打造“中国经典故事影像史”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经典影像的开掘与创制积累了成熟的经验。

《故事里的中国》节目总策划、央视创造传媒总编辑过彤对于“全面梳理时代经典文艺作品”这一创作切口曾进行了充分地考量,“文艺一定是启迪心智、成风化人的最好方式,尤其这些文艺作品还是经过高度提炼、时代洗礼的现实主义题材,它们感染力更强,共鸣性更足。用偶像演绎偶像,用真人讲述真事,用经典致敬经典,《故事里的中国》正是通过回顾新中国70年的经典文艺,邀请实力演员用极致的表演形态再现经典文艺作品,邀请经典的创造者和时代亲历者讲述文艺作品背后的真实故事,希望以致敬经典的方式去创造新的经典,让弥漫着时代光辉的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代代相传。”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曾表示:经典的影视形象怎样才能在今天得到新的再现和新的演绎?带着这种思考,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央视创造和国话一拍即合,共同倾力打造《故事里的中国》。未来还将打造经典影像工程,实现IP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叠加。“今天的演员上了舞台讲昨日的经典,为的是召唤我们的青年人特别是80后、90后和00后不要忘了过去和经典。《故事里的中国》终究不是一档普通的电视节目,而是一次很有文化沉淀、有历史担当的创新文艺实践,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延展内涵和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学习强国客户端进行了跟进报道,“田沁鑫说,外松内紧,是中国人的气质。就像书法,写出来苍劲有力,但是是软毛的毛笔,靠的是悬肘,内在的功夫和气韵。正如《故事里的中国》,文艺必须要帮助我们这个国家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中国这次抗疫非常值得写,特别是抗疫一线90后的故事。我们原来有《青春之歌》,也可以写一个新的《青春之歌》。”

疫情期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奋勇向前,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这些故事同样应该被历史铭记,它们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注入了更为丰富厚重、生动深刻的内涵,更能展现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传递出新时代的中国力量和中国形象。为此,着手建立“中国经典故事影像史”工程则更具有时代的迫切性。

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对文艺工作提出的要求,更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文艺工作的紧迫任务。让我们一起用时代的担当创新主流价值表达,发出中国最强音。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传时代之光 讲中国故事——建造新中国的“影像艺术博物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田沁鑫委员:建起新中国的“影像艺术博物馆” 将中国经典故事影像化

田沁鑫委员:建起新中国的“影像艺术博物馆” 将中国经典故事影像化

田沁鑫,扶贫,黄文,中国,故事,中国故事,历史,戏剧,经典,中国国家话剧院,经典故事,剧本,山洪,平台,广西,手法,战线,文艺工作者,时代,民族,歌舞剧,青年,舞台,主创,创作,合作,童薇,第一书记,广播电视总台,新中国

2008-10-20 #小故事

故事里的中国

故事里的中国

故事,简介,中国,文艺作品,现实主义,系统,题材,经典,文化节目,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思想性,博物馆,印记,戏剧,时代精神,艺术性,综艺,观赏性,从中选取,优秀人物,影像艺术,艺术手法,荡气回肠

2020-09-01 #故事会

故事里的中国

故事里的中国

经典,中国,故事,广播电视总台,新中国,现实,世界,中央,博物馆,印记,思想性,戏剧,模式,文艺作品,时代精神,系统,现实主义,节目,艺术性,综艺,题材,观赏性,央视,从中选取,优秀人物,文化节目,影像艺术,新中国成立,综合频道,艺术手法

2020-09-01 #经典故事

故事里的中国

故事里的中国

经典,中国,故事,广播电视总台,新中国,现实,世界,中央,博物馆,印记,思想性,戏剧,模式,文艺作品,时代精神,系统,现实主义,节目,艺术性,综艺,题材,观赏性,央视,从中选取,优秀人物,文化节目,影像艺术,新中国成立,综合频道,艺术手法

2020-09-01 #长篇故事

故事里的中国

故事里的中国

经典,中国,故事,广播电视总台,新中国,现实,世界,中央,博物馆,印记,思想性,戏剧,模式,文艺作品,时代精神,系统,现实主义,节目,艺术性,综艺,题材,观赏性,央视,从中选取,优秀人物,文化节目,影像艺术,新中国成立,综合频道,艺术手法

2020-09-01 #长篇故事

故事里的中国

故事里的中国

经典,中国,故事,广播电视总台,新中国,现实,世界,中央,博物馆,印记,思想性,戏剧,模式,文艺作品,时代精神,系统,现实主义,节目,艺术性,综艺,题材,观赏性,央视,从中选取,优秀人物,文化节目,影像艺术,新中国成立,综合频道,艺术手法

2020-09-01 #长篇故事

故事里的中国

故事里的中国

经典,中国,故事,广播电视总台,新中国,现实,世界,中央,博物馆,印记,思想性,戏剧,模式,文艺作品,时代精神,系统,现实主义,节目,艺术性,综艺,题材,观赏性,央视,从中选取,优秀人物,文化节目,影像艺术,新中国成立,综合频道,艺术手法

2020-09-02 #短篇故事

故事里的中国

故事里的中国

经典,中国,故事,广播电视总台,新中国,现实,世界,中央,博物馆,印记,思想性,戏剧,模式,文艺作品,时代精神,系统,现实主义,节目,艺术性,综艺,题材,观赏性,央视,从中选取,优秀人物,文化节目,影像艺术,新中国成立,综合频道,艺术手法

2020-09-01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