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首次重归故里

时间:2007-06-17

本报记者 颜维琦摄 光明图片一千多年以前,一艘往来于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商船,满载着精美的外销陶瓷器、金银器从中国的港口出发,据说它驶往巴士拉,计

提示:本文共有 25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首次重归故里

14日,观众在观展。本报记者 颜维琦摄/光明图片

一千多年以前,一艘往来于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商船,满载着精美的外销陶瓷器、金银器从中国的港口出发,据说它驶往巴士拉,计划到港后货物再转由骆驼商队运往巴格达。然而,船只和货物最终未能抵达目的地,行至苏门答腊海近岸的勿里洞岛附近时触礁沉没。

1998年,在海底沉寂千年之久的沉船被发现,因其在一块黑色大礁岩附近,被命名为“黑石号”。“黑石号”的发现震惊了世界——出水陶瓷器、金银器、铜器、铁器、钱币、玻璃器、各类香料以及生活用具等大量文物,其中,陶瓷器数量高达6万余件。如同一颗凝固的“时间胶囊”,它将9世纪东西方海上贸易盛况封存其间,见证了亚洲先民劈波斩浪、创造海洋文明的历史,揭示了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熙攘往来的盛况。

9月14日,上海博物馆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248件/组文物,其中包括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邱德拔展厅精选的“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168件,以及来自上海博物馆馆藏与国内9家借展单位的陶瓷、金银器、铜镜等各类文物80件。这是“黑石号”沉船文物在中国的首次亮相,也是海外发现最大体量、最精美唐代文物第一次重归故里。

瓷器金器,浓缩9世纪海上丝路盛况

在“黑石号”出水器物中,绝大多数是中国产的陶瓷器,这有力地证明了当时陶瓷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流商品。其中,以长沙窑产品最多,达到57500余件,其中5万余件是各式各样的碗。其次为广东地区生产的青瓷,质量上乘的为梅县水车窑的产品。其他还有浙江越窑青瓷、河北邢窑白瓷、河南巩义窑产品数百件。它们都是9世纪上半叶中国与东南亚、中东地区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实证。

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宝历二年”铭花草纹碗,是出水器物中非常重要的一件。其外壁刻有“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铭记,这为判断“黑石号”沉没年代以及船上装载货物制作年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宝历二年为公元826年,据此可以断定,“黑石号”沉没的年代不会早于公元826年。而船上装载的大量陶瓷器,也基本为公元826年前后不久生产的产品。

展厅陈列出的长沙窑彩绘碗,纹样各式各样,这些是大批量生产的外销瓷,可以看出唐代工匠们在制作陶瓷器时对中东市场和审美观的考量。碗心有的书写中国的五言诗,比如“孤雁南天远,寒风切切惊。妾思江外客,早晚到边停”,也有题记先贤语录、谚语、广告语的;有的碗心绘有佛教图案,或是印度神话中的水怪,也有书写阿拉伯文题记的,是研究这一时期文化、经济、民俗等方面的重要历史资料。

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部副主任、研究馆员彭涛告诉记者,“黑石号”沉船文物涵盖了唐代南北方著名窑场的诸多精品,如越窑青瓷、邢窑白瓷、长沙窑彩绘瓷、白釉绿彩器等,填补并加深了人们对唐代瓷器生产的认识。尤为引人注目的是3件完整唐青花盘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中国的青花瓷器早在唐代便已远销海外,比中国驰名的元青花早了500年。这一发现无疑是令人振奋的。

在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馆长陈威仁看来,“黑石号”收藏是讲述亚洲海上贸易故事的重要脚本,与声名远播的陆上丝绸之路相比,海上丝绸之路的面貌尚待清晰,“黑石号”沉船为此提供了广泛材料和有力佐证。他说,亚洲文明博物馆收藏的逾5.3万件陶瓷、金银器,记录着印度洋贸易熙攘往来的盛况,亦是“全球化”之实早于其名久矣的见证。

出水文物,映照唐代社会生活图景

“黑石号”上满载着中国唐代制造的各地风物,出水的金银器制作工艺极为精湛。展厅中央陈列的一件伎乐纹八棱金杯,有着鲜明的粟特风格,八个棱面各不相同,分饰一位舞者和七位乐伎,都是高鼻深目的西域胡人。金银为饮食器可益寿的观念在唐代颇为流行,金杯是唐代皇室和贵族的行酒之物。

有意思的是,陕西何家村唐代窑藏和内蒙古吐尔基山辽墓出土了具有相似造型和装饰的金杯,纹样有所不同,在此次展览中做了对照呈现。

扬州是唐代重要的铸镜中心之一,“黑石号”沉船出水江心镜是目前所见唯一有明确纪年并能与文献记载吻合的实物证据,所铸铭文“扬子江心百炼造成”明确了此镜即为扬州朝贡之“江心镜”。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说,唐青花、江心镜、白釉绿彩器、精美金银器,这些独一无二的珍贵品类,对喜爱中国文物的观众来说意义非凡。展览还荟萃了何家村窑藏、巩义窑唐青花、长沙窑外销瓷、扬州和青龙镇等地各类考古出土品,以丰富观众对9世纪唐代社会生活以及海上贸易的全景认识。

陈威仁则希望借助与中国博物馆文物同台亮相,“着重探讨唐代沉船珍藏与近年来在上海市内唐代港口城镇青龙镇遗址出土文物之间的关联。”他说,上海与新加坡一样,开埠历史悠久,同为亚洲开放的对外贸易枢纽和港口城市。上海青浦区白鹤镇近年青龙镇遗址的考古发现,其出土的长沙窑瓷器与“黑石号”出水文物几近相同,足以证明上海千年古港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

疫情之下,彰显博物馆之间的联合力量

这一展览也是上海博物馆应对疫情影响恢复开放之后,推出的第一个国际合作展览。新加坡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兼贸工部政务部长刘燕玲认为,展览是两国在这个前所未有的特殊时期依旧保持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例证,尤其今年是新中建交30周年,展览的意义更为重大。

2018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中新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第14次会议上,此次展览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外交项目被首次提出。记者了解到,展览原定于今年4月举行,因疫情四度调整计划,直至今天才得以如愿举办。“在全球疫情严峻的形势下,正是坚持博物馆之间的联合力量,同时得益于2019年上海与新加坡开启的全面合作新机制,才促成展览的顺利开幕。”杨志刚说。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惠互鉴,因互鉴而共荣发展。杨志刚说,必须指出的是,“黑石号”沉船的打捞出水及货品分配,并不符合国际文物保护的基本准则。通过“黑石号”沉船这一个案,也希望进一步梳理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形成广泛共识,反对一切对文化遗产进行非科学操作和商业性打捞的行为,借助展览进一步唤醒公众意识,共同推进利在久远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展览于9月15日免费对外开放,并持续至2021年1月10日。

(本报上海9月14日电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来源:光明日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首次重归故里”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这座博物馆 藏有千年“黑石号”沉船162件唐代文物 门票40元

这座博物馆 藏有千年“黑石号”沉船162件唐代文物 门票40元

文物,博物馆,沉船,瓷器,中国,长沙铜官窑,宝贝,游客,船只,商船,新加坡,货物,金银,收费,沃特,万美,世界,之谜,器物,年代,情况,我国,故事,时间,泰坦尼克号,海水,部分,陶瓷,阿拉伯,黑色

2015-07-30 #小故事

千年宝贝“黑石号”162件文物批量“回家”的故事

千年宝贝“黑石号”162件文物批量“回家”的故事

文物,沃特,蒂尔曼,沉船,陶瓷,铜官窑遗址,管理处,回家,李建,批文,瓷器,学会,广州,文化,新加坡,方面,窑口,长沙,林亦,穆青,副馆长,研究,海上丝绸之路,铜红釉,专家,产品,典型,博物馆,品相,基督城

2014-11-22 #故事会

黑石号沉船上发现宋代“神秘”青铜镜 传说中的宝贝是真的!

黑石号沉船上发现宋代“神秘”青铜镜 传说中的宝贝是真的!

青铜镜,唐玄宗,太平广记,扬州,铜镜,专家们,一面,公元,扬子江,文物,沉船,江心,神话传说,唐天,唐乾元,发现了,人们,工匠,时间,精品,至阴,货物,阴阳五行,五月五日,微微,普天下,贡江,阳之火,有家,千百年来

2012-04-06 #经典故事

首回故里!千年沉船浮出水面 出土精美宝藏印证古老传说

首回故里!千年沉船浮出水面 出土精美宝藏印证古老传说

沉船,文物,中国,瓷器,德国,泰坦尼克号,考古队,商船,印尼,新加坡,整体,海域,展览,流失,海上丝绸之路,被发现,于海,唐青,寻宝队,万美,上海博物馆,中国造船,发现了,前言,世界各地,不幸,上品,专家,事件,中文

2011-12-06 #经典故事

生态文明建设小故事:施用有机肥料虾兵蟹将们重归故里

生态文明建设小故事:施用有机肥料虾兵蟹将们重归故里

农民,鱼虾,沟渠,黄鳝,故里,重归,螃蟹,虾兵蟹将,冯国章,农药化肥,农田,东西,今天上午,价格比,场景,农药,家养,有机肥,村田,杀虫,秧田,笔者,身背,鱼篓,建设,生态文明,小故事,一会儿就,植保站

2020-09-17 #故事大全

希腊沉船文物亮相故宫午门展厅

希腊沉船文物亮相故宫午门展厅

安提凯,希拉,希腊,沉船,文物,展览,水下考古,哲学家,发现了,午门,展厅,故宫,技术,行动,凯希,单霁翔,安提,王岩,爱琴,王晓,了头,故宫博物院,不幸,世界,事业,人们,二者之间,信息,半途,双脚

2008-12-02 #故事会在线阅读

殷墟妇好墓文物“回归”故里

殷墟妇好墓文物“回归”故里

妇好,文物,妇好墓,安阳,出土文物,博物馆,曹阳,武丁,故里,周伟,李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在地,殷墟,玉器,青铜器,回家,新华社记者,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司母,方鼎,桂娟,李文哲,海贝,花木兰,大将军,女王,祭司,新华社,国家博...

2016-12-09 #小故事

广西玉林容县 唐朝贵妃故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小众景点

广西玉林容县 唐朝贵妃故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小众景点

杨贵妃,贵妃,容县,荔枝,容州,碑记,许子真,外村,沙田柚,杨妃,杨冲,贵妃园,一生,县城,妃子笑,建筑,景区,皇帝,籍贯,遗址,飞骑,八百里加急,云凌,唐天宝,唐玄宗,莫莫,玉林,玉娘,助教,大家好

2014-01-19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