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河北精美古陶瓷亮相省博邀您品赏

时间:2007-07-02

4月20日下午,记者提前到这两个展区为大家一探究竟

提示:本文共有 200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白瓷刻花皮囊壶

“懿德传家”瓷枕

虎枕

想一睹白如羊脂、薄如蛋壳的邢窑瓷器的风姿吗?想亲眼见识一下带有国画、书法的磁州窑瓷枕吗?即日起,在河北博物院北展区15、16号厅开展的邢窑特展和磁州窑瓷枕精品展,将让您一饱眼福。4月20日下午,记者提前到这两个展区为大家一探究竟。

许多藏品首次在河北公开亮相

本次展览是为庆祝河北博物院建馆65周年和河北省古陶瓷学会成立而专门举办的。“邢窑特展”由邢台市文物管理处等单位主办,“磁州窑瓷枕精品展”则由河北省古陶瓷学会主办。

20日下午,记者在展馆看到,两个展览已经基本布展完毕,一件件花色精美,造型各异的古瓷器在诉说着那一段尘封的历史。本次展览,许多藏品都是私人收藏的。是首次公开跟河北观众见面。

据河北博物院研究馆员穆青介绍,本次邢窑展览年代跨度从隋代到元代,包括了饮食器、乐器等社会生活所需各方面的产品。而如此专门全面完整系列的邢窑展在石家庄也是首次。

而本次展出的磁州窑瓷枕精品则以河北窑系为主,题材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内容包括昆虫及蜜蜂、蜻蜓、蜘蛛、鹿、鹤、鱼等,特别亲民,其中涉及水的题材特别多,从中可以推测出当时磁州窑地区应该是水塘密布。

唐代白釉“翰林”字款罐引人注目

“邢窑特展”共展出由邢台市文物管理处、临城县文物保管所及私人收藏的邢瓷文物及标本百余件(套),展品分邢窑青瓷、邢窑白瓷、白地黑花、邢窑三彩、箪食瓢饮、贡瓷精品、文玩雅趣、茶风之兴、青埙乐舞、邢窑黄釉、邢窑绿釉、邢窑黑釉、邢窑酱釉、窑具模具等十四个种类。

一件私人收藏的唐代白釉“翰林”字款罐非常引人注目,釉色简直完美,颜色很白,非常亮,很平滑。据穆青介绍,这件瓷器的釉色在本次展览中最有代表性,达到了邢窑高品质白釉的水平,属于贡瓷精品,是唐代典型的罐的标本。

一件唐代的三彩双系印花扁壶也以独特的器型让人连连称奇,这件三彩瓷器整体比较完整,器型特殊,两侧有孔,可以穿绳,方便携带。其中有外来风格,壶身的人物穿短袖,鼻子很高,是阿拉伯胡人的形象。穆青表示,这表示瓷器跟外来文化相关联,唐代比较善于接受外来文化,很多器物模仿阿拉伯器型烧制,是中外文化结合的产物。此外,凤首壶也是模仿阿拉伯金银器的造型烧制出来的器物。

一件唐代白瓷刻花皮囊壶也属于很少见的器型,瓷器模仿金银器中的皮囊制品出现,有皮革的缝线,边上有烙花作为装饰。

执壶则体现了典型的唐代风格,邢窑典型的造型。本次展览有多件执壶,造型饱满圆润,跟大唐的国风国力匹配,重心很稳。穆青介绍,高品质的执壶只有贵族才能用,窑址出土的应该是烧坏的,不能作为正品的。执壶装酒和装茶水都没有问题,一般大多数被列到茶具里。

“懿德传家”瓷枕5面有故事

陶瓷枕始于唐代,宋、金、元时期达到鼎盛。瓷枕除了随葬外,更多为夏季午休纳凉之用,因此出土及传世数量相当可观。当时,南北方各大窑场几乎都烧造瓷枕,而相比之下磁州窑瓷枕无论装饰内容还是传世数量都居于榜首。

“磁州窑瓷枕精品展”共展出由磁县磁州窑文化创意产业园、峰峰矿区安氏磁州窑艺术馆等单位和个人收藏的民间藏品80件。所展瓷枕分花鸟虫兽、人物故事、诗词文字三大类别,以河北本地磁州窑产品为主,兼及山西、河南等地磁州窑系窑场产品。本次展出的瓷枕全部是私人藏品,这么多私人收藏的瓷枕公开露面,在河北还是首次。本次展出的瓷枕题材特别亲民,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瓷枕中有一件金代的白地黑花山水图叶形枕残件,残枕面呈叶形,边缘以粗线为边框,内绘全景式山水图,构图空灵,用笔老练,意境高远。据穆青介绍,瓷枕上的图,画法有笔韵笔法,看起来不是一般工匠所为,有国画的风格,推测可能是画家所画。而另一件白地黑花诗文腰圆形枕,其上的书法遒劲有力,也被认为显然不是工匠所为,因为当时陶工生活在低层,绝大多数人都不识字。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一件白地黑花“懿德传家”长方形枕,一共有六个面,除了底面之外,每面都有一个故事。枕面以“富贵”为主题,绘“贵妃出行图”,枕壁四面分别以贤良、贞洁、忠义、孝道为主题,绘“陶母剪发待宾”“绿珠坠楼”“疏者下船”“曹娥泣江”四组彰显古代妇女美德的历史故事。

展览将于5月10日结束

河北是中国古陶瓷发源地之一和重要产地,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邢窑、定窑、磁州窑都名扬海外。

邢窑是中国白瓷的发源地,其烧造的细白瓷代表了隋唐时期白瓷的最高水平,出产了白如羊脂、薄如蛋壳的透光白瓷。邢瓷曾畅销全国,入贡皇室并远销海外,在唐代享有“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美誉。邢窑的出现,不仅结束了自商周以来“青瓷独尊”的局面,还为以后彩瓷、青花瓷等著名瓷器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民窑体系,于宋金时期达到鼎盛,所产瓷器装饰技法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中尤以“白地黑花”最具代表性。

通过展览,观众可一窥河北灿烂的陶瓷文化,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不断继承与创新。

展览将于5月10日结束,有兴趣的市民可前去观赏。(记者卢伟丽 文/图)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河北精美古陶瓷亮相省博邀您品赏”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陶瓷鉴定研究——如何通过款识鉴定魏晋南北朝古陶瓷

古陶瓷鉴定研究——如何通过款识鉴定魏晋南北朝古陶瓷

青釉,款识,王尊,器物,铭文,越窑,谷仓,青瓷,古陶瓷,小瓶,字体,瓷器,时期,胎体,鉴定,瓷器款识,魏晋,中出,内容,原文,年代,工匠,姓名,收藏家,施釉,碑铭,虎子,孙吴时,百家号,中提

2010-01-27 #短篇故事

重庆綦江:陶艺人的坚守初心

重庆綦江:陶艺人的坚守初心

古陶,刘柳,张家,綦江,陶瓷厂,陶艺,巴古,过程,酒壶,綦江古,东西,历代,艺术,得让人,本身就,最真实,扬光大,綦江区,下彩,上陶,精美陶瓷,赶水镇,学制,作品,人物,产品,价格低廉,传统,内心深处,作者

2017-08-03 #长篇故事

一位90后女孩与广东古陶瓷故事

一位90后女孩与广东古陶瓷故事

许颖,标本,研究,窑址,古陶瓷,博物馆,广东省,老师,鉴定,西村窑,调查,窑口,白土,陶瓷,广州,文物鉴定,陶瓷鉴定,黑釉瓷,产品,培训班,实物,广东,机会,肇庆,考古所,增城,市场,惠州,广州市,研讨会

2019-04-20 #故事阅读

艺术家|少年得志 从艺20载古陶瓷创作 鄱阳人只为讲述陶瓷故事

艺术家|少年得志 从艺20载古陶瓷创作 鄱阳人只为讲述陶瓷故事

青花,青花瓷,朱金平,陶瓷,林正茂,先生,基础,主流,入室弟子,品种,智慧,成绩斐然,珍品,瓷器,经验,青瓷,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创作过程,古陶瓷,陶艺大师,代圣,于唐宋,常简,朱熹,花妙笔,鲜逸,在这些,中华陶瓷,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2017-11-23 #故事阅读

中国古陶瓷鉴赏入门十大要诀!(珍藏版)

中国古陶瓷鉴赏入门十大要诀!(珍藏版)

瓷器,古瓷器,绘画,历史,服饰,雕塑,中国古,人物,古陶,分类,造型,书法,文字,装束,中国,陶瓷,图案,皇帝,用品,纹饰,艺术,研究,民俗民风,名人,器物,建筑,瓷雕,考古,人们,仕女

2018-10-15 #长篇故事

中国古陶瓷上的绘画纹饰展现出了文学气息

中国古陶瓷上的绘画纹饰展现出了文学气息

陶瓷,山水画,纹饰,中国,绘画,陶瓷文化,文化,人们,历史,传统,情怀,文人,故事,时代,文学,花鸟画,生活,最开始,中本,佛罗,关云长,孙悟空,孙权,景德,李成,王君杰,范宽,董源,郭熙,高逸

2008-04-26 #短篇故事

景德镇古陶瓷图案纹饰 有牡丹 鸳鸯 麒麟 还有哪些?

景德镇古陶瓷图案纹饰 有牡丹 鸳鸯 麒麟 还有哪些?

纹样,图案,青花,山水,人们,牡丹,题材,花果,乾隆,明永乐,景德镇瓷器,人物,云气,产品,刻花,吉祥,山川,小景,寓意,庭园,手法,方面,文字,清康熙,画面,花卉,组织,谐音,釉里红,博古

2019-05-02 #故事会在线阅读

首博邀您来一趟“文物时空之旅”!北京天文馆“十一”假期不闭馆

首博邀您来一趟“文物时空之旅”!北京天文馆“十一”假期不闭馆

观众,天文馆,文物,展厅,时空,北京天文馆,活动,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日晷,兵马俑,中华文明,主办方,互联网,天文,科技,记者,身份证,限额,展览,调整,挥一挥手,时间为,刘冕,孙乐,文心,文以,王羲之,三彩,敦煌研究院

2011-08-08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