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西游记》中唐僧的行头

时间:2007-07-03

古代小说中的行头古代小说里,但凡不平凡的人物,总要有不平凡的行头

提示:本文共有 24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文/李天飞

关于西游记的人物、故事,多数人都是耳熟能详的——唐僧的收徒顺序、孙悟空怎么取得了金箍棒、妖精都有怎样神奇的法宝……不过,《西游记》是流传了几百年才形成的复杂故事,唐僧最初到底有什么行头,跟真实的历史有什么联结之处,仍值得聊一聊。

古代小说中的行头

古代小说里,但凡不平凡的人物,总要有不平凡的行头。这种神奇行头,一是靠送,二是靠梦,三是靠碰,四是靠弄。这简直就是一个通例。

薛丁山征西,王禅老祖一下子就送他“十宝”,什么方天戟、昆仑剑之类,得来全不费工夫。然而这种一夜暴富的土豪,往往也容易被本主收回财富。所以当王禅老祖不满薛丁山,就把他的“十宝”收回了,所以感觉薛丁山一直窝囊得很。

《封神演义》中广成子的番天印、赤精子的阴阳镜,都曾送给两个徒弟,但也都默默收回。这就是“送”,是最轻易的一种。

又如,宋江被公差追赶,跑到九天玄女庙躲避。梦中得了三卷天书。其实也是变相的送,但毕竟不那么直接,这就是“梦”。

《封神榜》里杨戬追赶妖精,那妖精后来就变作三尖两刃刀,杨戬本是使长枪的,本无换兵器的意愿,这就是“碰”。《白兔记》里刘知远斗瓜精,得了兵书和宝剑。《说岳》里岳飞自去取水,发现一条大蟒,那蟒就化作一条长枪,这都是“碰”。

而孙悟空一不靠碰,二不靠送,三不靠梦,只靠自弄。所以《西游记》的不平凡之处,正是孙悟空自己下了东洋大海,弄到了金箍铁棒和盔甲穿戴。

除了这个,他拜师学艺,强勾死籍,哪一处不透露着自己为自己设计命运的精神。这在古典小说里实在不多见!

唐僧作为《西游记》的二号人物,自然也该有一套不平凡的行头。然而这套行头虽然也是观音菩萨和太宗送的,却送得不傻。这套行头是:袈裟、锡杖、钵盂、通关文牒。还有一匹白马和两个随从,这个暂且不表。

锡杖、钵盂、袈裟

这三样东西,都有来历。《西游记》里,袈裟、锡杖是如来给菩萨的。菩萨原本要价是袈裟七千两,锡杖二千两。见太宗诚心想买,便一分钱不要。正所谓“心到神知”。

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三藏法师遇到猴行者(孙悟空)之后,猴行者作法,带他去了毗沙门天王的宫殿。法师讲了一遍《法华经》。天王就送他隐形帽一顶、金镮锡杖一条、钵盂一只。说:“有难之处,遥指天宫大叫‘天王’一声,当有救用。”

此后,钵盂用过一次。过火类坳的时候,忽遇一道野火连天,大生烟焰,行去不得。遂将钵盂一照,叫“天王”一声,当下火灭,七人便过此坳。可见钵盂具有“老年手机”的功能,只要一说“天王”,就自动拨号到毗沙门天王的宫殿。天王立即前来帮助。

在《取经诗话》里,锡杖倒是用过很多次,而且这锡杖是法师和猴行者公用的。比如“前去遇一大坑,四门陡黑,雷声喊喊,进步不得。法师当把金镮杖遥指天宫,大叫:‘天王救难!’忽然杖上起五里毫光,射破长坑,须臾便过”。

锡杖除了和钵盂一样,具有手机的功能外。还有变化的功能。在白虎岭降伏白虎精,“被猴行者将金镮杖变作一个夜叉,头点天,脚踏地,手把降魔杵,身如蓝靛青,发似朱沙,口吐百丈火光”。

隐形帽用过一次,过九龙池的时候,九首龙大声哮吼,火焰毫光,喊动前来。被猴行者隐形帽化作遮天阵,钵盂盛却万里之水,金镮锡杖化作一条铁龙。无日无夜,二边相斗。猴行者骑上怪龙,抽了它一条背脊筋,给法师做了腰带。所以《封神演义》里哪吒抽了龙王三太子的筋,要给李靖做腰带,也不是它的原创。

但是,锡杖从来没有当过真正的兵器用过。它也不适合作为兵器,所以高老庄高太公还说了一句:“二位只使那根锡杖,锡杖怎么打得妖精?”

《取经诗话》是在寺庙里宣讲的本子,是为了宣扬佛法的。所以在其描述中,猴行者和法师一路上很省事,只要拿起锡杖、钵盂,呼唤一声,天王就来救难了。就是不需天王救难,靠自己的力量,锡杖也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变出各种合用的东西。这种开外挂式的故事,到后来就再也见不到了。

综合来看,唐僧的这几件宝物,后来都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菩萨说这袈裟:“但坐处有万神朝礼,凡举动有七佛随身。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灾。”

后来我们等着看这两件东西到底能起多大作用,谁知都成了累赘!袈裟还丢了一回。锡杖更是半点作用没有起过——就是玉华州,收藏癖黄狮精把孙猪沙三人的兵器偷走,也不曾打锡杖的主意。

紫金钵盂在早期西游故事里是毗沙门天王给的,是一件极为厉害的法器。但是唐太宗给的这个钵盂,路上只有“捧着金饭碗讨饭”。唯一起到作用的就是当作了“人事”,送给了索贿的阿傩迦叶。

在《西游记杂剧》里,袈裟、锡杖是唐太宗赐的。唐僧自己说:“至京祈雨,感天神相助,大雨三日。天子大喜,赐金襴袈裟、九环锡杖,封三藏法师,着往西天取经。”这几件东西既然是皇帝赐的凡间之物,所以也没起到什么作用,只是几件身份的标志。

所以,这些东西,尽管都大有来头,所以在百回本《西游记》故事里都继承下来了。但似乎都没有大写特写。像《取经诗话》里法师亲自拿着锡杖作法的情节,也完全看不到了。而只是作为了推动情节的道具。

袈裟、锡杖,是如来让菩萨考验太宗的心是否诚的。钵盂是唐僧当人事送如来一方的。如来送出袈裟锡杖,手下的二尊者不动声色地收下了钵盂;太宗送出了钵盂,手下的玄奘不动声色地收下了袈裟锡杖。相当于如来和太宗交换了一次礼物!双方会心一笑,各自掂量出了对方的分量。

通关文牒

袈裟、钵盂、锡杖都是老物件,百回本《西游记》继承下来了,但怎么写,实在挠头。这里面最有意义的,其实还是这本通关文牒。

历史上的玄奘法师,是偷渡出京城的,当然不可能携带什么通关文牒。他回程的时候,还给太宗皇帝写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的心迹。但是后来的取经故事,为了让他这件事变得更合法,就全都编成奉旨取经了。

实际上通关文牒的原型,不是唐太宗送的,而是高昌国国王麴文泰送的。玄奘法师到了高昌国后,受到了麴文泰的热情招待。麴文泰希望玄奘能留下来,但玄奘坚持不肯,甚至绝食。

麴文泰无奈之下,只好派出一支队伍,护送玄奘继续前行。还给沿途的各国国王写了二十四封信,请求他们放行。这二十四封信,其实就是通关文牒的原型。

麴文泰还与玄奘法师拜为兄弟。这大概也是“御弟哥哥”的来历。所以说“唐御弟”未必是唐朝皇帝的御弟,反倒是高昌国王的御弟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西游记》中唐僧的行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西游记中唐太宗与玄奘法师结拜兄弟 这是为何呢?

西游记中唐太宗与玄奘法师结拜兄弟 这是为何呢?

唐太宗,玄奘,结拜兄弟,唐王,玄奘法师,玄奘西,代表,大唐,西天,外公,国家,太宗,皇帝,身份,唐玄宗,国众生,玄奘心,蒙天恩,陈光蕊,中大,经三,西游记,一国之君,三藏,俗名,个人行为,事业,义结金兰,众生,何德何能

2020-07-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西游记中唐太宗送给判官一物 增加20年寿命 这是为何?

西游记中唐太宗送给判官一物 增加20年寿命 这是为何?

唐太宗,东土大唐,泾河龙王,佛家,南瓜,地府,李世民,魏征,判官,内心,经历,道家,鬼魂,阎王,西天取经,唐僧,来让,瓜代,人信,西游记,人们,之躯,交情,人性,他用,信心,写信给,古人,教派,地区

2018-09-20 #故事会

西游记中唐三藏拒绝了女儿国国王 他真的动情了吗?

西游记中唐三藏拒绝了女儿国国王 他真的动情了吗?

唐僧,国王,三藏,女儿国国王,高僧,女王,西游记,妖怪,学识,成佛,知音,都知道,作为一个,了真,天之,王继,续西行,白龙马,蝎子精,出家人,美人,人称,人生,佛教,佛门,八戒,再加,历史,凡人,决心

2009-07-09 #故事大全

《西游记》里唐僧的原型 真实历史中唐太宗为什么要玄奘取经?

《西游记》里唐僧的原型 真实历史中唐太宗为什么要玄奘取经?

李世民,李渊,电视剧,皇位,高僧,唐太宗,玄奘,水陆大会,这件事,太子,西游记,会长,冤魂,大臣,经历,才能,父亲,由来,百姓,结果,西天取经,自然是,唐太宗李世民,得大,李渊见,玄武门之变,立太子,佛教协会,都会,世民

2018-09-15 #故事阅读

《西游记》中唐太宗派唐僧去西域取经 历史真相却和小说相去甚远

《西游记》中唐太宗派唐僧去西域取经 历史真相却和小说相去甚远

佛教,唐太宗,玄奘法师,玄奘,唐僧,西游记,僧徒,皇帝,方面,贞观,太宗皇帝,举动,信仰,印度,真经,国教,态度,道教,偷渡,佛教活动,唐太宗李世民,并封,唐高宗,宗李,居僧,李耳,终唐,隋文帝,隋炀帝,上皇

2013-11-30 #短篇故事

《西游记》中唐唐僧取得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该故事发生在A.唐高祖时期B.唐太宗时期C.

《西游记》中唐唐僧取得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该故事发生在A.唐高祖时期B.唐太宗时期C.

A.,B.,C.,D.,时期,唐太宗,天竺,故事,西游记,贞观,唐高祖,唐玄宗,玄奘,武则天,使者,时中,佛经,作业,高僧,长安,交往,人物原型,佛学大师,唐僧取,最杰出,那烂陀寺,家喻户晓

2020-04-20 #短篇故事

《西游记》中唐唐僧取得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该故事发生在A.唐高祖时期B.唐太宗时期C.

《西游记》中唐唐僧取得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该故事发生在A.唐高祖时期B.唐太宗时期C.

A.,B.,C.,D.,时期,唐太宗,天竺,故事,西游记,贞观,唐高祖,唐玄宗,玄奘,武则天,使者,时中,佛经,作业,高僧,长安,交往,人物原型,佛学大师,唐僧取,最杰出,那烂陀寺,家喻户晓

2020-04-24 #长篇故事

苏轼交友佛僧的故事2

苏轼交友佛僧的故事2

苏轼,辩才,海月,杭州,法师,交往,佛法,僧俗,大师,天竺,禅师,习天台,历述,宗义,益健,竺寺,舍弟,苏辙,英宗赐,动山,表达了,一席话,事理,交谊,佛教,佛寺,余杭,住地,周边,佛教文化

2017-05-06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