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这个武昌宵夜圣地你一定来过 很多武汉人都不知道隐藏这么多故事

时间:2007-07-04

街道,是一座城镇的脉络,更印刻着当地独特的人文历史和时代发展印记

提示:本文共有 18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但凡是生活在人间,每个人都会有烟火气,也正是因为有烟有火,才会有诗情画意。

街道,是一座城镇的脉络,更印刻着当地独特的人文历史和时代发展印记。武汉发展的越来越快了,但许多老街仍然按着它的节奏,日夜承载着着武汉人的故事和回忆,记录着这个城市的变迁。

古老的街道、悠久的建筑都会讲故事,因为它们将一座城镇的历史变迁和人文故事积淀下来。游走在老街,仿佛可以穿越时光,在情怀和记忆中寻找当年的故事,今天十分君说的这条街就有这样一段故事。

提到青石桥这个地方,吃货们总会会心一笑,“这个地方我知道,这里的烧烤、锅贴不错”,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叫“青石桥”。

历史记载,旧时的武昌城,“绿荷红莲,乌梢青柳,亭台水榭,倒映水中,水乡风情,秦淮不及。”山多湖也多,开门见山,出门遇湖。

武昌城内的九湖(实际不止九湖),就有了互相连通的桥。而青石桥名字的出现,早在清代就出现了,那时候这里有一条古老的街道,西端有桥以青石板筑成,人们就习惯叫青石桥。后来城市发展填塞,湖早已经不见踪迹,变成了公园所在地,公园的地下变成了停车场。

随着城市的发展,湖水的干涸和填塞,使得这些桥失去使用交织而失去存在的必要,但其中有些名字,依旧保留下来作为街区的名字。

远处就能看到修成牌坊的青石桥,灰白色柱身鲜红色青石桥三个大字十分显眼,要是第一次来肯定觉得这是什么景点的入口。

走进一看,与一般的小区无异,老旧的楼道口墙上涂了又涂的小广告,门口的邮件信箱经过时间的冲刷已不能使用。裸露在墙外的排气管道像一根根的拐杖似的,临街的地方都变成了门面。

昔日的老房子,现在这边已经很难见到了,两边都是现代的小区房,街面还是不宽。

往街里面走一下,路道边停着轿车,里面的小区与平日所见的小区相差无几,可能这里的居民,也都不知道原来青石桥的故事了吧!

阳光穿过这条街,青石桥的居民们开始按自己的节奏“忙”起来。上班的年轻人匆匆离家赶地铁,大人带着小孩上学慢慢行走,相识的人打着招呼,商户也慢慢都开门做生意,早点摊排起了长龙,这里的生活似乎没变也似乎在变。

老街区依然带着浓重的生活气息,不宽的街道边有些人租下来做生意,副食店、过早摊、干洗店,这里就像随处可见的小区一样自在,春光沐浴着小街,老地名的标牌默默地在散发历史的味道。

如今的提到青石桥,总是少不了提到这里的美食,“刁角美食”“武汉土著最熟悉的味道”,白天这里是宁静的校区,到了夜里,这里名声在外的宵夜小馆子一开门,吃货老饕就从各地聚集于此。

红学锅贴

几家夜宵店围绕着青石桥社区的健身器材广场,红学锅贴下午才营业,锅贴店门不大,两间十平米不到的小屋,一间是厨房,一间摆放四张木桌,老板是一对夫妻,白天两人一人擀皮一人包,这样流水线的工程一直到下午。

老板最开始做锅贴的理由是想偷懒,以前在户部巷做早餐“闹市做早餐把人累死”,于是离开了户部巷在青石桥的家楼下租下门面开始做锅贴了。

锅贴只有三种馅,牛肉、鲜肉和韭菜肉,三两起售。生饺子放在锅里摆放整齐,锅贴一开锅,油煎的滋滋作响,皮子被煎的焦黄酥脆。

他家的锅贴个头不大,不过肉却饱满,一口一个,焦黄的面皮脆而不老,吃起来很过瘾。

饺子好吃,来源于老板对用料的讲究,每天清早开始调馅,吃的就是食材的新鲜。老板娘擅长做饺子皮,把薄皮饺子压薄到极致不破,这样的力道控制是她半辈子的经验。

夜幕降临,来这里宵夜的人越来越多,周围的水水烤虾、吃炒菜的客人,都回来红学家端一盘锅贴。还有人专程开车过来,买上几百块钱的速冻饺子,拿回家自己煎。

水水烤虾

资深吃货对这家烧烤店肯定不陌生,从海马巷搬到青石巷生意依旧红火,跟对面的红学锅贴搭配正好,烤虾是水水的招牌,虾子上撒了薄薄一层调料,咸淡正好,虾壳烤得焦脆,剥起来更方便!

虾肉鲜嫩饱满弹牙,完全不会因为炙烤使虾肉的水分流失,味道鲜美令人嗦舌。或是来一份他家的猪蹄,剁成小块吃起来软烂鲜香,皮下胶纸满满沾了一嘴。

如今这里的夜晚变成了不少好吃佬的根据地,“刁角”的东西或许不是最好吃的,却一定有着神秘吸引力和特别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它的环境或许并不尽人意,却一定有着最热情的老板和宾至如归的亲切温馨感,这可能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吧。

像青石桥这样逐渐被人们的遗忘的地方,仿佛已越来越多,时代的齿轮不断地转动现在的青石桥有了新的模样,白天与一般的小区无异,晚上摇身一变成了美食宵夜圣地,焕发出新的模样。

武汉这座城市随着我们的长大也在日益发展,很多东西变得太快,但不论时光如何轮转,这些都深深融入武汉人的生活中,不断的流传下去。via 十分武汉 侵删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这个武昌宵夜圣地你一定来过 很多武汉人都不知道隐藏这么多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文化 |《城市24小时》武汉篇背后的故事:两年拍摄城市的“一天”

文化 |《城市24小时》武汉篇背后的故事:两年拍摄城市的“一天”

城市,武汉,团队,24小时,江湖,红雨,央视,关键词,导演,纪录片,宵夜,武汉人,记者,主创,工作,人物故事,楚天台,陈卿,龚雪,中央电视台,武汉电视台,省博物馆,红钢城,雪松路,三代人,东湖,上点,厦门,作品,主角

2009-11-25 #故事阅读

探访武昌红色遗址 品读红色武昌故事

探访武昌红色遗址 品读红色武昌故事

武汉中学,董必武,武昌,红色,湖北,故事,中共一大,代表,周周,李汉俊,陈潭秋,中国共产党,来源,遗址,长江日报,黄麻起义,早期组织,张国恩,李亚,责任编辑,律师事务所,总指挥部,涵三宫,蛇山,党章,主题,下图,上海,井冈山,党规

2020-09-02 #经典故事

“我和我的武昌城”征文活动落幕 500篇作品讲述武昌蝶变

“我和我的武昌城”征文活动落幕 500篇作品讲述武昌蝶变

武昌,作品,组委会,征文,优秀作品,记者,武昌区,征集,摄影类,武昌城,短视频,李庆,区教育局,首义路街,主办方,东湖,专家,三等奖,个人,二等奖,似水流年,优秀奖,全国,关系,城市之光,文章,摄影展,故事,文学类,武汉

2014-10-14 #短篇故事

武昌起义的故事100字

武昌起义的故事100字

辛亥革命,革命党人,中华民国,开端,意义,武汉,刘公,史中,孙武,蒋翊武,黎元洪,学社,农历,共进会,两湖,亚洲,共和国,军事,军政府,湖北,武昌,参谋长,国号,地区,总指挥,总理,旧址,武汉三镇,民众,目标

2020-09-06 #故事大全

“武汉市”?“武昌”?网友:说说你的重名故事

“武汉市”?“武昌”?网友:说说你的重名故事

武昌,时候,疫情,老师,调位,一些事,武营村,程营,得如,妞妞,儿子,乡里乡亲,代表,同名同姓,武汉市,平台,小学同学,小学,家庭,某村,张村镇,性格,村子,故事,朋友,村民,标准,榜样,武汉,男子

2014-02-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开展“武昌周周讲” 革命旧址讲述红色故事

开展“武昌周周讲” 革命旧址讲述红色故事

红色,武汉,革命博物馆,武昌,习近平,周周,机会,志愿者,课堂,活动,中共,红色资源,夏明翰,朱静,新时代,武昌区委,毛泽东同志旧居,红巷,准备充分,五大,会址,传统,宣传部,基因,掌声,思想,总书记,故事,旧址,校园

2020-09-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改变中国历史的战役」武昌起义

「改变中国历史的战役」武昌起义

革命党人,革命党,四川,武昌,清朝政府,中华民国,军队,司令部,大炮,汉口,汉阳,湖北,瑞澄,督署,湖广总督,向英,吴兆麟,孙武,孙中山,张彪,楚望台,熊秉坤,盛宣怀,黎元,总督署,内阁,一带,举火,人名册,优势

2014-10-16 #故事会

凝聚浓浓爱意和敬意 8首原创歌曲讲述“武昌故事”

凝聚浓浓爱意和敬意 8首原创歌曲讲述“武昌故事”

武昌,歌曲,英雄,黄旭华,大赛,原创歌曲,故事,武昌区,歌词,观众,决赛,吴天祥,张文,校园,作品,事迹,先生,历史,城市,女儿,小姐,无名英雄,核潜艇,武汉,祖国,父亲,美国,词曲,创作,比赛

2017-08-14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