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郎平 “女排精神”和举国体制

时间:2007-07-09

举国欢腾之余,女排精神,这个因女排低谷而尘封已久的老词儿,也重获新生,被激动的人们口口传颂

提示:本文共有 23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时隔12年,中国女排再次赢得奥运冠军。举国欢腾之余,“女排精神”,这个因女排低谷而尘封已久的老词儿,也重获新生,被激动的人们口口传颂。

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在8月17日战胜卫冕冠军巴西队时,郎平却如是说。

“女排精神”,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经作为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是80年代的情结,80年代的鸡血。

1981年,时任中国女排教练袁伟民带领郎平、孙晋芳、张蓉芳等女排姑娘们,首次获得世界杯冠军。紧接着,1982年,中国女排又称霸第九届世锦赛。并在1984年斩获洛杉矶奥运会冠军。

在经历漫长的动荡和封闭后,女排为中国取得了当时第一个集体项目世界冠军,其意义远不止一块金牌。当时,时任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和女排教练袁伟民一起,向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汇报工作。当着袁伟民的面,胡耀邦说,袁伟民带女排“三连冠”有贡献,“可以提一提嘛”。

就这样,普通运动员出身的袁伟民被迅速提升为体委副主任,最终担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在中国体育史上堪称奇迹。

“女排精神”是什么?拼搏、付出、不服输……它的实质却远比这些轻飘飘的褒义词残酷。

60年代,日本排球教练大松博文提出“三从一大”理念。凭借“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方法,他带领的日本女排创下了连胜175场的奇迹,日本女排也赢得了“东洋魔女”的美誉。

到了70年代,时任女排主教练袁伟民秉承大松的思路,也开始对女排姑娘们进行“魔鬼训练”。

为了练出球到手上就能控制住的本事,他让男陪练拿着球从高台上朝下砸,队员则站在墙角处接,接不起3个好球就不能停。因为没有闪躲的空间,队员们常常被砸得遍体鳞伤。一次,主攻曹慧英被球砸中了脑袋,当场就晕了过去,被抬回宿舍躺了3天才能下床。

练习扣球时,郎平每天早、中、晚都要各扣300次,练到最后常常是双手发麻,手臂僵硬。

当时的条件十分简陋。在郴州训练基地,排球馆是用竹子搭起来的“竹棚”,姑娘们在地上摸爬滚打,手上腿上总是被沙土、木刺扎得血淋淋的。因为缺少训练器械,做力量训练时,只能双手搭在铁架上,一个人骑在另一个人的脖子上做下蹲。

这样艰苦的训练让队员们练出了扎实、全面的技术,也练得个个伤痕累累,但为了“拿冠军”这个共同的目标,大家都拼了命一般地比着练。平日里,哪里受了伤,用胶布一贴就继续训练,大家甚至开玩笑说,全队贴胶布最多的陈招娣,半年用的胶布都够做成几件衣服。

“吃常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常人所不能忍的气,做常人所不能做的事。”奉行着这样的信条,中国女排拿到了难以置信的“五连冠”,成为了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更成为80年代中国腾飞的象征。学习“女排精神”成为全国流行一时的口号。

当年的口号显然深入人心,以至于今天女排夺冠,一时涌现出众多关于女排精神的檄文,许久未见的激昂文风和口号话语连篇累牍。

但是,有精神就能赢球吗?抄党章就拥党爱党吗?那我自认致富的决心绝不逊于马云、健林,怎么还穷着呢?初中政治课就教了,主观唯心主义要不得。

正如郎平所说,真正主导女排胜利的,并不是“女排精神”,而是“技术过硬”。专业才是制胜的关键。

郎平是中国最早有独立意识的职业体育人。当年她未如同行们一般担任官员,而是选择出国留学、任教。

2013年郎平再次回国上任后,组建了包括主教练、助理教练、陪打教练、医生、康复师、数据员等专业人才各施其责的复合型团队,并借鉴国外竞技体育心理辅导手段,定期对运动员开展360度调研。

在训练中,以往整天的魔鬼训练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单位时间内的高强度和高质量训练,直接提升了运动员的基本功,以及在比赛时间内的战斗力爆发。

在担任美国女排主教练期间,当被国内媒体问及执导美国队的感受,郎平回答,“排球不是美国女排姑娘的全部梦想。”

这种美国范儿曾经让郎平极为不适应,但最终也潜移默化的改变着郎平。她将中国运动员传统查房、没收手机等军规全部取消,甚至由郎平牵头与运动员一起交流美容经验和心得,让整个团队更加有凝聚力,让运动变得更加有乐趣。

中国女排是国内三大球运动领域,首次模仿美国体育联盟“总经理+主教练”模式,创造的“中心领导”+“主教练”合作模式,不再是官本位主义。

2004年,因“女排精神”而一路走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之位的袁伟民退休。在他主政的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取得了空前的辉煌。

当时便有传言说,2008年奥运会之后,国家体育总局作为政府一个部门的使命将会发生重大变动,国家对体育产业的规划将从“举国体制”向“体育产业化、市场化”过渡。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拿下51块金牌,“举国体制”堪称发展到极致。2008年奥运会之后,曾经是“举国体制”的忠诚践行者的袁伟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表示,大搞举国体制的中国体育,无法让中国成为一个“体育强国”。

在袁伟民看来,北京奥运会拿到51块金牌,正是转轨的最佳时机,后继者无法把这个金牌魔术继续玩下去。最聪明的做法,是在这个51块的高处来一个漂亮的转身,让体育自己给自己解套。转身的去处,就是要把体育作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来考虑,而不是固守在传统体制下圈养金牌。

1984年的郎平和袁伟民,被时代巨手推向神话。他们的焦灼是那个时代的焦灼。中国正逢改革开放之初,那是一个在精神上需要救助、营养的年代,也是迫切寻求新的精神支柱的年代。

30年后,郎平推崇联赛职业化、市场化,袁伟民呼吁改变举国体制。今天女排的胜利并非80年代“女排精神”的还魂,而是一场全新变革的契机。

阅读往期热文:

专访|《灭罪师》导演杨苗:有一天张国荣死了,我决定重新来过

王宝强:演员演得最好的角色,是自己

诚招记者2名,实习生2名

要求对金融、泛娱乐领域产业报道有技巧、有态度、有热情。

五险一金、十三薪、带薪年假妥妥的。

简历投递至邮箱

lichunhui127@163.com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郎平 “女排精神”和举国体制”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的“女排精神”和“郎平道路”

中国的“女排精神”和“郎平道路”

郎平,中国,女排精神,中国女排,女排,排球,精神,时代,80年代,人们,体育界,官员,道路,傅园慧,朱婷,铁榔头,美国队,世界,主教练,事业,举国体制,体育,功臣,媒体,时候,目的,美国,领先于,比赛,奥运会

2013-05-04 #经典故事

女排的顽强精神 一直深入到我们国人的血液中

女排的顽强精神 一直深入到我们国人的血液中

女排,美国队,女足,中国队,举国体制,中国,成绩,教练,比分,精神,队员,郎平,群众基础,中国女排,个人,国家队,开局,支柱,角度,运动,足球,问题,女排精神,本身就,大松博文,朱婷,李盈莹,爱来,袁心,连冠

2014-02-10 #长篇故事

郎平母校校长:当年我们这样培养郎平 为何现在的00后可以接受女排精神?

郎平母校校长:当年我们这样培养郎平 为何现在的00后可以接受女排精神?

郎平,孩子,精神,大壮,老师,教育,体育,女排,契机,沈正德,女排精神,优势,学校,母校,时候,名师,孩子们,中国青年报,中学,力量,成绩,妈妈,家长,机会,记者,朱婷,中青在线,让孩子,排球,技术

2007-04-29 #小故事

郎平的女排生涯堪称传奇!朱婷:女排精神一直在

郎平的女排生涯堪称传奇!朱婷:女排精神一直在

朱婷,郎平,女排,中国女排,奥运会,姑娘们,主教练,生涯,精神,女排精神,传奇,主攻手,历程,国家队,国家,排球,时候,梦想,身高,前辈们,慧眼识,于朗,陈忠和,在为,体育运动,世界杯,世界,人称,亲妈,体坛

2015-01-08 #短篇故事

郎平登上国庆游行花车 白岩松:众望所归 郎平代表的是女排精神

郎平登上国庆游行花车 白岩松:众望所归 郎平代表的是女排精神

郎平,中国女排,女排,花车,女排精神,代表,白岩松,国庆游行,中国,姑娘,观众,金牌,世界杯,祖国,全国,国人,世界冠军,冠军,排球,时代,球员,身份,部分,比赛,世界之巅,五连冠,体现在,只是因为,姑娘们,有一个人

2009-10-09 #故事会

励志故事:郎平谈女排精神传承永不断

励志故事:郎平谈女排精神传承永不断

郎平,中国女排,女排精神,姑娘们,女排,女儿,感觉,教练,网友,球迷,惠若琪,比赛,亲情,时候,荣誉,金牌,朱婷,袁心,白浪,一夜之间,世界杯,主场,人生,会上,分量,力气,团队精神,奥运金牌,女神,小姑娘

2020-06-20 #经典故事

励志故事:郎平谈女排精神传承永不断

励志故事:郎平谈女排精神传承永不断

郎平,中国女排,女排精神,姑娘们,女排,女儿,感觉,教练,网友,球迷,惠若琪,比赛,亲情,时候,荣誉,金牌,朱婷,袁心,白浪,一夜之间,世界杯,主场,人生,会上,分量,力气,团队精神,奥运金牌,女神,小姑娘

2013-05-05 #短篇故事

励志故事:郎平谈女排精神传承永不断

励志故事:郎平谈女排精神传承永不断

郎平,中国女排,女排精神,姑娘们,女排,女儿,感觉,教练,网友,球迷,惠若琪,比赛,亲情,时候,荣誉,金牌,朱婷,袁心,白浪,一夜之间,世界杯,主场,人生,会上,分量,力气,团队精神,奥运金牌,女神,小姑娘

2019-08-28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