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大学教授建议删除朱自清《背影》 理由: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

时间:2007-07-12

忆昔当残腊,还家雪正飞。三年无一字,不忍见鸿归。这是明代诗人周玉如在忆父一诗中所写的诗句。通篇读来,其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父子之情令人双目盈眶。谈

提示:本文共有 25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忆昔当残腊,还家雪正飞。三年无一字,不忍见鸿归。”

这是明代诗人周玉如在《忆父》一诗中所写的诗句。通篇读来,其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父子之情令人双目盈眶。

谈起父爱这个话题,历史上有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动容,或以诗词吟咏,或以文章颂传。每每读之,便忍不住浑然落泪。而众多跟父爱有关的诗词文章之中,现代作家朱自清所作的散文《背影》更是因编入初中教材的缘故而广为人知。

《背影》这篇文章是朱自清在1925年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而文中的内容背景,则是1917年冬季。文章通过描写父亲“背影”的平凡以及生活的清苦,在字里行间透露着父亲对儿子的宠爱。

然而,如此一篇“至真至切”彰显父爱的文章,为何被大学教授丁启阵赞同从教科书中删除呢?

从他自己的文章来看,他赞同从教科书中删除朱自清的《背影》有三个理由。

一、赞同删除《背影》的理由

2003年9月12日,中国青年报披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并未入选粤教版中学生教材。其原因是有七成中学生认为朱自清的父亲买橘子时,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形象也不够潇洒,没有美感。于是,为了尊重学生的意见,这篇名作落选了。

随后,孙绍振教授在自己的文章中对中学生的理由进行了反驳回应。他认为“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实乃是对儿子爱的一种体现。“父亲”越是不遵守交通规则,越是忘记自己身处险境,就越能体现对儿子的感情至深至切。

同样,“父亲”形象越是不潇洒,没有美感,越是表明“父亲”不关注自己,越能表明“父亲”是将精力放在了儿子身上,越能体现父爱。倘若“父亲”格外注意自己的仪表,潇潇洒洒的去买了橘子回来,就无法体现父爱了。

对此,丁启阵教授则予以反驳,他认为若是要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父爱,绝不单单是只能以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蹁跚步态方式表现出来。譬如说,“父亲”还可以绕远路、上下台阶来展现自己的辛苦,甚至可以累出心脏病等等,用另外的角度来表现父爱的深沉。

同理,丁启阵教授认为“父亲”买橘子时的动作不够潇洒,美感不足也不是唯一能够体现父爱的方式。他和中学生观点一致,认为“父亲”可以更潇洒、更利落的将橘子买回来,从“父亲”原本节俭清苦这个角度,用潇洒、大方这样的反差来体现父爱更有诗意一点。

除此之外,丁启阵教授认为朱自清从大学毕业之后,辗转杭州、温州、上海等地频繁找工作,有很大可能是因父亲纳妾造成家庭清贫的缘故,他认为朱自清《背影》里面所展现的父爱并不真实。

因此,丁启阵教授认为《背影》不过是小知识分子的无病呻吟,并且赞同从教科书中删除朱自清的《背影》一文。

那么,对于丁启阵教授的观点,网友们又是如何评论呢?

事实上,众多网友对此时的看法真的是褒贬不一。

二、网友评论

丁启阵教授赞同删除《背影》的理由中,认为朱自清父亲穿过铁路,攀爬月台去买橘子的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很有可能造成火车无法正常通行。如此,在教育中学生的过程中,可能会给学生传达一些“错误”的观念。

后来,网友们对于丁启阵教授的观点,一直是争论不休。支持丁启阵教授的一方网友,认为他表达的观点很有道理,觉得违反交通规则这样的行为,在当下这个时代确实不适合展现给中学生。因为中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成熟完善,而《背影》这篇文章很有可能引导中学生犯错,走上“违反”交通规则的不归路。

当然,有更多网友对丁启阵的观点进行了反驳。他们认为一方面,在1917年那个时代,文章中父子惜别的南京江北浦口火车站,一天并没有多少火车出行。而且在那个年代,交通规则也极不完善,火车速度也很慢,月台上人来人往也很混乱。因此,不能用现在的交通规则往那个年代去套。

另一方面,这篇文章核心主旨是要让中学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让中学生明白平凡之中能见真爱的道理。因此,这是一篇能够培养中学生爱心发育的经典散文。若单从交通规则这个角度来学习这篇文章,实在是过于“幼稚可笑”。正是因为这两方面的原因,有很多网友不赞同丁启阵教授的观点,并且认为他太矫情了。

既然双方观点不一,网友们的说法也是褒贬皆有,那么,朱自清的《背影》到底有没有从教科书中删除呢?此种传言由何而来呢?

事实上,对于此事,很多出版社都没有发出要删除《背影》的声音,这篇文章依旧是初中课文。这种传言其实一开始是媒体误传。

三、删除《背影》系误传

自丁启阵教授发文称赞同从教科书中删除朱自清散文《背影》,从而引发网友争议之后,南京大学的中文系教授王彬彬曾发出道歉信,为之前因自己的文章导致“朱自清《背影》因违反交通规则被移除脚踩”的误传而道歉。

王彬彬教授曾经在课堂上听到学生说《背影》已经不在中学教材中的事情,随后在语文研讨会上向各地的语文教师求证。其中,有些老师对此事作了正面回应。于是,王彬彬教授就直接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提及的内容是要让《背影》回归中学语文教材。

等这篇文章一出来,《背影》被中学语文教材删除的传言就传开了。于是,孙绍振教授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随后,丁启阵教授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然后,就是广大网友之间的争论了。

后来,北京青年报记者曾向人教社求证,被负责人明确告知“删除朱自清的《背影》”的确是误传。并且表示,像《背影》这样的经典之作,不可能因为“交通规则”就被删除的。而王彬彬教授在发文道歉之余,还表示自己的主张是希望《背影》留在中学语文教材上的。

现如今的话,若是要知道朱自清的《背影》有没有被中学语文教材删除,其实去翻一翻八年级语文上册就知道了。结果很明显,《背影》这篇课文依然在中学语文教材当中。

结语:

对于学生,尤其是中学生来说,学习语文就是学习生活,学习做人。那么语文教育则必然离不开教生活,教做人的范畴。于是,好的语文教师和好的语文读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语文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背影》这篇文质兼美的名篇时,应该用自己的思维来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中学会懂得感恩,懂得珍惜,学会理解父母等人生道理。

就如同《背影》这篇文章一样,或许学生的阅读思维太浅,提出违反交通规则这样的观点。但作为教师而言,应该真正把握文章的核心主旨,将其中展现的做人道理教给学生,而不是跟着学生的思维来考虑它是否应该被删除。

如此一来,教师教给学生的就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一种体会情感的眼光和方法。便是如此,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当中,才能更好的观察和思考。而这,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大意义。

参考资料:《背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大学教授建议删除朱自清《背影》 理由: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大学教授建议课本删除《背影》 理由:朱自清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

大学教授建议课本删除《背影》 理由:朱自清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

朱自清,背影,父亲,文章,散文,交通规则,建议,时代背景,魏巍,年代,副教授,字字,大学教授,思想,战争,拿掉,教科书,标准,父爱,行为,课本,铁路,不能用,对学生,环保,这篇文章,那个时代,鲁迅的文章,不合时宜,力一

2012-05-27 #长篇故事

大学教授提议:朱自清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 建议课本删除《背影》

大学教授提议:朱自清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 建议课本删除《背影》

朱自清,背影,这篇文章,文章,月台,父亲,故事,大学教授,建议,时候,火车站,课本,买橘子,是可以,确实是,那可,南京,个人,交通规则,内容,例子,作品,作者,朋友,散文,同学们,地铁,因素,备注,学生

2012-06-30 #故事大全

朱自清父亲违反交通规则 大学教授建议从课本删除《背影》

朱自清父亲违反交通规则 大学教授建议从课本删除《背影》

父亲,背影,朱自清,月台,时光,人们,交通规则,作者,原因,建议,时刻,父爱,经典,观点,课文,影响,买橘子,父爱如山,关爱和,筷子兄弟,武松,来让,千年文化,三国演义,岁月,先生,中华民族,交规,会教,儿子

2020-08-06 #短篇故事

大学教授建议删除朱自清的《背影》 只因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

大学教授建议删除朱自清的《背影》 只因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

背影,丁启阵,父亲,朱自清,教授,作者,学生,交通规则,父爱,课文,孙绍振,学生们,东京,大学教授,原因,橘子,故事,意见,想法,散文,教师,无厘头,文学,行为,身份,事件中,不遵守,买橘子,对孩子,这篇文章

2013-05-24 #短篇故事

朱自清《背影》曾被建议删除 原因竟是因作者父亲违反交通规则

朱自清《背影》曾被建议删除 原因竟是因作者父亲违反交通规则

背影,父亲,经典,朱自清,月台,散文,文章,父亲背影,中学生,中学语文,交通规则,大众,寡淡,情节,文字,文化,橘子,火车站,课本,铁道,认同,这篇文章,左微,本中,在某个,不一样,爱的,真的好,都会,惊艳

2012-04-25 #小故事

专家建议课本删除《背影》 原因:朱自清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

专家建议课本删除《背影》 原因:朱自清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

岳飞,父亲,地动仪,张衡,教科书,作者,鲁迅的文章,地震,背影,鲁迅,专家,朱自清,秦桧,中国,价值,国人,学生,建议,岳家军,思想,散文,橘子,民族,理由,过程,不认可,买橘子,到今天,工作原理,战场上

2014-04-17 #短篇故事

朱自清《背影》故事背景发生的时间 正是父子产生隔阂的时候

朱自清《背影》故事背景发生的时间 正是父子产生隔阂的时候

朱自清,朱鸿钧,背影,父亲,教授,徐州,散文,出生于,袁隆平,附睾,新闻,作品,极具,特色,行为,车站,影响,教育,其理,武仲谦,章基,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和,北京大学,子二,第八中学,副教授,交通规则,一闪而过,事情

2008-05-20 #故事阅读

某大学教授建议课本删除《背影》 原因竟然是朱爸爸违反交通规则

某大学教授建议课本删除《背影》 原因竟然是朱爸爸违反交通规则

朱自清,背影,父亲,交通规则,笔者,教授,某大学,课本,买橘子,比过去,原因,文章,火车站,网友,经济,课文,犯错,常学常,一步一个脚印,下期,两码事,东西,散文,媒体,作品,交通,人才,初中,儿子,使命

2010-04-25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