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记录68天抗疫 上海援鄂医生出版国内首本“武汉日记”

时间:2007-08-05

日记作者是上海仁济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查琼芳,上海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提示:本文共有 13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68天、67篇日记,一位始终身处抗疫第一线的普通医生,通过一段段微信语音,“写”成一本武汉抗疫的历史记录。

日记作者是上海仁济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查琼芳,上海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从除夕夜驰援武汉到3月31日回沪,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呆了整整68天,她每天坚持发回大量记录工作和见闻的微信语音,被编辑、整理成《查医生援鄂日记》于近期出版,这也是国内出版的首部援鄂医生日记。

1月24日除夕,年夜饭吃到一半,查医生的手机响了,医院通知当晚就出发去武汉,“这就跟等待楼上的靴子落地一样,悬了一天的心总算放下了”。

告别丈夫和正在读高三的女儿,查医生和所有医疗队队员一样,带着一个装换洗衣物的行李箱、少量防护物资和医院准备的2个急救包,匆匆出发。航班午夜12点起飞,在机场跑道上度过难忘的跨年后,飞机于1月25日凌晨1点30分,缓缓降落在空无一人、甚至连灯光都是专门为驰援医生而开的武汉天河机场。

到武汉后根据统一部署,上海第一批支援鄂医疗队进驻金银潭医院。1月27日早上7点半,查医生就在酒店大堂集合,准备首次“上战场”。到了医院北三楼重症病房才发现,因为缺乏防护物资,连白大褂都没有,医疗队员无论男女都只好穿护士服做简单防护,“各种各样的身材套进比较修身的护士服里面,显得有点滑稽”。

难得一笑后,医疗队马上投入救治患者的工作。查医生所在医疗小组有10个病人,其中9个上着呼吸机,头一天晚上,病区里一位危重病人因为抢救无效死亡。

查医生当时的紧张和压力可想而知。最初,她每天用语音发回一段日记,一是相当于工作汇报,同时也是让后方的家人亲友和单位同事放心。查医生回忆,为了让他们宽心,尽管身处死神环伺的境地,却始终尽量用比较开心、愉悦、自嘲的方式去记录当日工作和见闻,“他们看到我的日记以后,就知道我在这边心情还可以,压力也还可以,至少没有那么抑郁,所以他们也就放心了。”

一段时间后,查医生的日记经仁济医院宣传处整理成文发到网上,迅速引来广泛关注,无数网友每天等着看查医生的最新记录,这也为她坚持记录提供了动力。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记录上海医疗队的工作情况,日记中也记载了查医生接触到的武汉警察、社区工作人员、货车司机、公交司机、志愿者司机、快递小哥等普通人,和医生的观察一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城期间武汉的真实状况。

2月18日,记录非常简短。原来那天查医生心情很糟糕,在给仁济医院宣传部同事的微信语音中,她说,“各种美好的愿望与现实之间要达成平衡太难了,今天是我来武汉以来感觉最累的一天,不想动,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最终出版时,这段话成为当天的日记内容。

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在序言中说,查医生是上海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里交大医学院系统唯一的女医生,文字朴实无华,但情真意切,“让我感慨,也时常令我泪目。这些日记通篇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每天的日常”,但“一点一滴拼出了中国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路线图”。

据上海仁济医院介绍,《查医生援鄂日记》还将翻译为多语种出版,为世界各国共同抗击疫情提供经验。目前,越南语的版权已经启动翻译,另外还有泰语版等其他语种版本即将出版。

《查医生援鄂日记》

查琼芳 著 仁济医院 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0 年4月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记录68天抗疫 上海援鄂医生出版国内首本“武汉日记””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上海抗疫故事一名精神科医生的武汉抗疫日记

上海抗疫故事一名精神科医生的武汉抗疫日记

患者,防护服,疫情,医护,工作,医护人员,口罩,心理,护目镜,武汉,中医,同事,病房,衣服,一线,专业,医生,小时,家人,情绪,病区,诊室,需求,刘亮,冰火两重天,为他们,同事们,许多人,都会,前提

2020-06-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上海援助武汉医疗队查医生第二十天日记:在抗疫前线 我们依然热爱着生活!

上海援助武汉医疗队查医生第二十天日记:在抗疫前线 我们依然热爱着生活!

病人,酒店,女队员,医护人员,武汉,周教授,参数,制氧机,呼吸机,小白,炎症,陆军,风暴,隔离病房,多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中国日报网,名的,这是爱,都会,九牛二虎之力,主旋律,体重,体温,企业,作者,加床,危重症,医疗队,...

2018-05-02 #小故事

独家长篇专访|上海援鄂女医生10万字抗疫日记背后的故事

独家长篇专访|上海援鄂女医生10万字抗疫日记背后的故事

日记,医生,武汉,患者,医疗队,疫情,病人,医护人员,医院,护士,上海,金银,隔离病房,文字,肺炎,仁济医院,救治,医学院,情况,手机,时候,温度,穿着,防护服,刘立,90后,医患关系,上海交大,医学,医患

2020-04-11 #故事大全

上海抗击新型肺炎医生日记: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上海抗击新型肺炎医生日记: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陈俊,上海,一线,医生,患者,肺炎,工作,新型冠状病毒,上海市,任务,内心,医疗,口罩,小汤山,病魔,救治,隔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医疗,公卫,徐勇,蔡院,袁师,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复旦大学附属,卫生中心,公共卫生中心,大有,长...

2007-07-08 #经典故事

我们身后的上海支援队丨战役日记

我们身后的上海支援队丨战役日记

医生,护士,上海,医护人员,光华医院,四医院,都会,体温,声音,微信,病患,照片,肺炎,防护服,分析,下班后,上班时,感觉到,李医生,百家号,刘护士,张益,小静静,晓慧,李艳,连相,小公主,文章,专题,专栏

2011-08-13 #故事阅读

凌晨时分 上海医生收到一份来自武汉抗疫医生的感谢信

凌晨时分 上海医生收到一份来自武汉抗疫医生的感谢信

黄莺,心脏,武汉,甲状腺,返汉,腺瘤,感谢信,武昌区,疫情,超声,院长,工作,中南路街,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居民,心率,手机号,新闻,用药,电话,私人,路途,检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三天后,心动过缓,核酸检测,甲状腺激素,这封信

2016-11-03 #故事阅读

值得一听!一位从上海驰援武汉医生的谈话录音 很真实 很感人

值得一听!一位从上海驰援武汉医生的谈话录音 很真实 很感人

病人,医院,情况,病房,医生,武汉,重症,人民医院,医疗队,时候,工作,阴性,国家,方舱,疫情,病毒,领队,不一样,东西,物资,通道,问题,发展,个人,压力,护士,插管,方案,疾病,症状

2013-09-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视频|上海战“疫”日记(2月19日):孩子们的教材已消毒打包!20多万医务工作者坚守

视频|上海战“疫”日记(2月19日):孩子们的教材已消毒打包!20多万医务工作者坚守

上海,教材,视频,新民晚报,疫情,防控,中小学生,家长,日记,武汉,医务工作者,卫健,周左,张芳,郑锦,邵宁,医护人员,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摄影部,故事,好消息,全天,信心,上海市,人群,会上,健康成长,原则,前方,医生

2011-02-15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