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崇明报数字报刊平台

时间:2007-09-30

与希望有关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0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记者丁沈凯

这原本是一个有些悲伤,有些压抑的故事。年轻女孩十二年来时刻感受着死亡的威胁,好不容易看到一点重生的希望,顷刻间又化为泡影。但因为主人公的坦然,因为周围人的善意,让这个故事有了一丝暖意,让人从绝望中看到希望。

为“重生”而手术

两个月前,顾春捷躺在长海医院的手术台上,等待接受肾脏移植手术。那时,她的心情是紧张而又激动的:这是她重生的希望啊,手术成功后,就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了。

顾春捷,崇明三星镇人,崇明中学2001届学生,2005年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外企工作。本来一切都顺风顺水,可在入职后不久的一次体检中,医生却告诉顾春捷:你的肾脏有慢性病,早晚都会出问题的,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从那天起,肾病就成了戴在顾春捷头上的“紧箍咒”,表面上,她还是那个生活作息规律、爱说爱笑的开朗女孩,照常上班,下班后会去看最火的电影。可没人知道,她向男朋友坦陈了病情,并主动提出了分手,至今仍孑然一身。“因为不想到时候生离死别,弄得大家很难受,我可受不了那样。”顾春捷说得很轻描淡写。

2013年,顾春捷身体的各项指标开始恶化,她知道自己在不久之后可能就离不开腹透和血透,再也出不了远门了,于是利用难得的假期,看遍世界各地的风景,泰国、西班牙、美国,都留下过女孩美丽的笑脸。今年,顾春捷的病情迅速变坏,每周都要接受血透治疗,“与其这样,那我不如直接换肾了。”她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大她6岁的亲哥哥当即说:“你不用担心,手术的费用都由我来出。”顾春捷在长海医院报了名,等待合适的肾源。一个多月后,医院就打来电话,告知已找到匹配的肾源,可以进行手术。10月7日晚,顾春捷被推进了手术室,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一切又退回原点

在经历了四个多小时的等待后,顾春捷的换肾手术完成。可是,4天后她就出现了严重的排异反应,并陷入到昏迷和半昏迷状态。医生开了病危通知书并解释说,这姑娘身体本就不好,又对各种药物过敏,她的血管又很细,和移植的肾脏差异很大,种种因素加起来,导致新移植的肾脏根本无法在她体内正常工作。40多岁的哥哥当即掩面痛哭,“早知道当时不同意她做这个手术了,我怎么那么傻啊。”

顾春捷的母亲告诉记者,女儿在半昏迷状态时,求生欲望依然很强烈,说得最多的话是:“医生,快救救我。妈妈,快救救我。”这个满头白发的老人说,她以前眼泪很多,但现在已经不会哭了,都在女儿换肾失败后哭干了。

11月9日,为了活下去,顾春捷不得不再一次进入手术室,摘除那颗原本用来救命,如今却成了负担的肾脏。又经过20多天的昏迷,她终于清醒过来。前后两个月时间,顾春捷说她只记得10月7日被推进手术室,和自己手术失败的事,其余的一概记不得了。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前几天,顾春捷出院了,这个女孩脸上总带着笑容,外表看不出来是一个病人。她会爱美地拿起镜子照照,然后略带自嘲地抱怨:“皮肤都干得像个老太婆了。”她现在每周都需要去医院接受一次血透治疗,至于进一步的治疗方案,专家们也产生了分歧,有专家建议等她把身体养好后再进行一次肾脏移植手术,但也有专家说,血透做得好好的,没必要冒风险做手术。经历了种种磨难,顾春捷仍然强调自己是幸运的,“有一个病友去世了,他是一个人,没人照顾,一个小小的咳嗽就要了他的命,而我因为有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才活了下来。”不知道她说这些话是在安慰自己还是安慰母亲。

带着祝福前行

顾春捷的同事和同学们得知了她重病住院的消息,大家起初都不敢相信,这个热情活泼的女孩居然是一个重病患者。由于文化差异,顾春捷所就职的德企不赞成开展官方捐助,但很多中国员工仍旧自发为她进行了捐款。顾春捷的病情更是牵动着她的高中同学和无数与她素不相识的崇中校友甚至是没有任何交集的陌生人。在崇明中学校友会倡议大家为顾春捷捐款后,在一个500人的微信校友群里,为她捐款的人数就超过了300人。每一笔捐款,都由顾春捷的高中班长陈柳做了详细的记录,短短几天,各界捐款金额超过30万元。

陈柳还记得顾春捷高中时的样子:“她是我们的开心果,个子小小的,总是跳来跳去,说说笑笑。”顾春捷当然也还记得大家,“高中时代最难忘了,那时大家住校很有意思,一起学习一起分享零食。还有两个男同学长得好像,我3年就没分清过,可毕业后才发现,他俩根本就不像嘛。”面对众多校友和好心人的帮助,顾春捷亲自写下感谢:虽然现实很残酷,我一度觉得命运对我如此不公,但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我又觉得我是最幸运的。未来的日子我一定会好好珍惜,乐观面对。

带着大家的祝福,顾春捷又开始了每周去医院“报到”的日子。她在上海的住所是一个仅有40平方米的老式公房,但就这还是她工作多年后用全部积蓄加上贷款才购置的。如今,60多万元的手术和治疗费用让这个崇明农村家庭早已入不敷出。不远处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似乎离这间屋子很远,20多年前的装修风格,陈旧又灰暗。但透过窗户透射进来的一缕阳光和女孩始终挂在脸上的笑容,又让整个房间都明媚起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崇明报数字报刊平台”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崇明报数字报刊平台

崇明报数字报刊平台

顾春,肾脏,血透,医生,医院,手术室,病情,身体,陈柳,崇明中学,还记得,长海医院,原点,女孩,妈妈,崇明,换肾,日子,校友,母亲,状态,笑容,重病,工作,祝福,半昏迷,快救救我,肾脏移植手术,沈凯,向男

2019-04-24 #故事大全

崇明报数字报刊平台

崇明报数字报刊平台

法治,故事,作品,宣传部,崇明县,主题,用法,事例,作者,精神,征文,方式,理论,纪实,网络投稿,和公,护法,调解员,县司法局,法律服务,中外历史,专家,三等奖,主办方,主题鲜明,人员,人物形象,代表性,优秀奖,全县

2020-05-24 #长篇故事

崇明报数字报刊平台

崇明报数字报刊平台

法治,故事,作品,宣传部,崇明县,主题,用法,事例,作者,精神,征文,方式,理论,纪实,网络投稿,和公,护法,调解员,县司法局,法律服务,中外历史,专家,三等奖,主办方,主题鲜明,人员,人物形象,代表性,优秀奖,全县

2020-08-31 #小故事

崇明报数字报刊平台

崇明报数字报刊平台

法治,故事,作品,宣传部,崇明县,主题,用法,事例,作者,精神,征文,方式,理论,纪实,网络投稿,和公,护法,调解员,县司法局,法律服务,中外历史,专家,三等奖,主办方,主题鲜明,人员,人物形象,代表性,优秀奖,全县

2020-08-31 #故事阅读

崇明报数字报刊平台

崇明报数字报刊平台

法治,故事,作品,宣传部,崇明县,主题,用法,事例,作者,精神,征文,方式,理论,纪实,网络投稿,和公,护法,调解员,县司法局,法律服务,中外历史,专家,三等奖,主办方,主题鲜明,人员,人物形象,代表性,优秀奖,全县

2020-08-30 #经典故事

崇明报数字报刊平台

崇明报数字报刊平台

常书鸿,美育,陈瑞献,张大千,敦煌,力量,巴黎,敦煌石窟,中国,色料,蔡元培,蒋孔阳,先生,中学,世纪,人类,全场,卢浮宫,壁画,学生,宗教,所学,时候,新加坡,老人,老师,艺术,雕塑,审美,教育

2015-05-15 #小故事

崇明报数字报刊平台

崇明报数字报刊平台

作者,故事,城管,向化镇,执法局,法治,崇明县,县司法局,县公安局,新海镇,监管局,老娘舅,一等奖,三等奖,二等奖,东平镇,中兴镇,优秀奖,宣传部,新河镇,服务,农委,县市场,丁骏,任宏,刘琳,刘金贵,卫慧,夏艳,小陈

2020-05-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崇明报数字报刊平台

崇明报数字报刊平台

作者,故事,城管,向化镇,执法局,法治,崇明县,县司法局,县公安局,新海镇,监管局,老娘舅,一等奖,三等奖,二等奖,东平镇,中兴镇,优秀奖,宣传部,新河镇,服务,农委,县市场,丁骏,任宏,刘琳,刘金贵,卫慧,夏艳,小陈

2020-05-24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