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传承中华文化 领略“老子”智慧(二)――道法自然

时间:2007-10-03

在通俗解读中领悟先贤智慧,在日常应用中实践圣人之言!原文道德经—第一章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无 名 天

提示:本文共有 17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在通俗解读中领悟先贤智慧,在日常应用中实践圣人之言!

原文(道德经—第一章)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个人见解】

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话,在字面上看,极其地简单,"道,可道,非常道",仅仅六个字,而"道"字在其中出现了三次,这表明,这句话集中阐述的就是"道"这个重要的概念。三个"道"字之中,第一个"道"字和第三个"道"字是同样的含义,就是作为老子哲学之核心概念的"道",而第二个"道"字则是普通意义上的说出、表达的意思。我们现在阅读这句话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非常"与现代汉语里的"非常"是不同的,它不是一个词,而是"非"和"常"两个词。"非"字,是很好理解的,即不是的意思,这与现代汉语是相同的。至于"常"字,其实在《老子》 中本来是写作"恒"字的,但是为避汉文帝刘恒之名讳,原来的"非恒道"就被改成了"非常道"。如果是"非恒道"的话,就更容易理解一些了。不过,字虽然换了,但意思是没有变的,"常",也就是"恒"的意思。所谓的"道,可道,非常道",也就是说,可以用语言表述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

而这所谓永恒的、终极的道,又指的是什么呢?

它指的就是宇宙的本体,是世间万物的由来之源,是超越了一切具体的道理和规律的根本性的、指向终极的道,也正因为如此,老子才说这样的道是不可言说的。

名,可名,非常名

在这一句中,"名"字也出现了三次,同样分作两种含义,第一个"名"字和第三个"名"字是老子的哲学概念,而第二个"名"字是命名的意思。作为哲学概念的"名",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道"的呈现形态,或者可以在通俗的层面上理解为事物的各种样态之意。"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就是,那些能够命名的事物样态,都不是永恒的样态。

为什么老子说"可名之名",不是"常名"呢?其实,老子在这句话中指出了事物的永恒性的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很容易衰朽,不是有句成语叫做"昙花一现"嘛,昙花盛开的时刻在夜晚,而从绽放到凋谢,只有三四个小时的时间,非常地短暂,还有朝生暮死的蜉蝣,发育成熟之后只有不到一天的生命;而另外呢,也有些事物存在的时间极为长久,比如说动物界的龟,就十分长寿,活了几百年也并不罕见。

然而,曹操有诗云:"神龟虽寿,犹有竟时",龟虽然很长寿,但是它也总会有死亡的一天,是不会长生不死的。对于生命体是这样,而对于非生命的物质,其存在时间也是有着长短之别的。比如说烟花,闪耀在天空之际是何等的美丽,然而它的存在只有一瞬间;而状态恒久者如钻石,它是在地底深处的高温、高压条件下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晶体,性质极其稳定,因此人们对钻石十分地赏爱。但是,钻石的存在就是恒久的吗?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地球的生成时间距今大约为46亿年,它不仅宥着自己生成的时间,同样也会有着自己灭亡的时间,尽管那一时间对于人类来说十分的漫长,但是地球的毁灭是未来一个必然的事实。地球都会有毁灭的一天,地球上的钻石又怎么会永恒地存在呢?有生必有死,这是宇宙万物的必然规律,任何事物都不能例外。那么,是不是说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永恒的存在了呢?并不是的,也就是说,还是有着永恒之存在的。但是,这种永恒的存在绝非某种具体的事物,它是不能够被叫出来的,因此,老子才说:"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所谓的"名,可名,非常名",指的不仅仅是事物的形体不会永恒地存在,同时也意味着,事物的价值也并非是恒久的,理由很简单,事物本身都不存在了,它的价值又怎么还会存留呢?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由此可见,老子的智慧是远远超越了世俗层面的,它直接就指向了终极,引领人们看得更远,思考得更深。如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将目光放得更远一些.将想法放得更开一些,对待很多问题也就会是另外一种态度了。当我们真正地具备了老子的境界之后,世间的那些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又都何足挂齿呢,又何必为其而扰攘纷争呢?

传承中华文化,领略“老子”智慧,咱们下期内容再见!如您有不同的见解,欢迎下方留言探讨。

【相关文章】:

传承中华文化,领略“老子”智慧(一)

传承中华文化,领略“老子”智慧(三)——“有”“无”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传承中华文化 领略“老子”智慧(二)――道法自然”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老子的道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根基

老子的道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根基

人民,学说,道家,老子,宇宙,小邦国,意思是,中华文明,天下,智巧,道家思想,道法自然,主张,国家,天人合一,小邦,战争,白话文,老子说,万物,丧礼,事情,思想,文化,时期,时代,根基,道德经,黄帝,自治

2013-12-15 #长篇故事

传承中华文化 领略“老子”智慧(一)

传承中华文化 领略“老子”智慧(一)

老子,规律,道德经,这句话,含义,人类,世间,之本,人们,人事,全书,终极,宇宙,智慧,世间万物,大智慧,万物,中华文化,事物,内容,兴趣,开端,奥妙,开篇,一书中,一种是,不断变化,如果我们,都不是,可道

2017-10-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道家创始人老子的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以及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道家创始人老子的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以及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孔子,人们,无为而治,多干,文帝,文景之治,道家,创始人,函谷关,万物,主张,佳话,姓李,图书馆,历史,名言,因素,管理员,悠闲地,成就,清静无为,本意,景帝,欲望,根基,沟壑,民力,百姓,社会

2013-01-13 #长篇故事

道家老子的八大人生智慧 人生失意时寂寞时读一读!

道家老子的八大人生智慧 人生失意时寂寞时读一读!

人生,老子,欲望,生活,老子说,东西,孔子,道法自然,人生哲学,法则,才能,燕处超然,万物,上善若水,人生观,婴儿,道德,社会,心地,文明,是非,时候,核心,状态,清静无为,私欲,自然主义,胸怀,见素抱朴,人与人之间

2013-08-23 #经典故事

张海明《中华美学关键词:道法自然的要义》阅读答案

张海明《中华美学关键词:道法自然的要义》阅读答案

道法自然,老子,庄子,美学,原文,思想,万物,事物,影响,孕育出,客观,意蕴,系统,答案,规律,观念,古代中国,命题,中国,人为,前提,意思,说法,发展,其道,鲁侯,不正确,自然与人,今人,依归

2020-08-09 #经典故事

老子:何谓道家四大 为何人占其一?深度解析宇宙中人的重要地位

老子:何谓道家四大 为何人占其一?深度解析宇宙中人的重要地位

人类,天地,老子,四大,参赞,作用,智慧,道家,佛家,大地,天空,宇宙,才能,翠竹,道德经,黄华,世界,人生价值,人生,大自然,明白人,法身,角度,体现在,这个世界,道法自然,主体,价值,化育,厚德载物

2014-01-29 #小故事

三千年前老子向孔子说什么是水 什么是道

三千年前老子向孔子说什么是水 什么是道

老子,孔子,天地,思想,纲常,老子说,道法自然,九龙,世俗,万事万物,万物,东西,文化传媒,国学,儒家,伦理,哲学体系,善恶,学友,奉天,天数,天道,故事,忠臣,才能,知识,智慧,江山,本质,水能

2013-08-31 #故事阅读

老子无为 孔子进取 老子和孔子谁对中华文化贡献大?

老子无为 孔子进取 老子和孔子谁对中华文化贡献大?

儒家,道家,孔子,世界,思想,老子,儒家思想,人生,人生价值,促进作用,国家,知识分子,指导,做一个,三不朽,世界观,个人,人生观,主义,价值观,哲学,利益,儒道,咋样,大部分,理想,社会,贡献,顺其自然,建设

2013-12-13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