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疫情笼罩下 全球金融市场何去何从?

时间:2007-10-17

表现在金融市场上,就是带来剧烈的震荡,而且给世界经济带来逆全球化的趋势

提示:本文共有 31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将深刻的改变全人类的政治经济运作模式,其深刻程度,可能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表现在金融市场上,就是带来剧烈的震荡,而且给世界经济带来逆全球化的趋势。

那么谁要逆全球化?谁要让中国与世界脱钩?中国与世界脱钩,对谁的好处最大?显然不是中国。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冯科老师,为我们从宏观视角解读全球金融市场,并指出中国在“逆全球化”迹象出现时,应该如何应对。

01

全球经济在三个层面的双循环体系

如今,全球金融市场只是全球化的一部分。全球经济的交互,也只是全球化的一部分。我们把全球经济看成是一种双循环,它有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也就是最高层面在欧美。它是一个知识与金融价值交换体系,这个价值体系负责知识的创造和金融的运行 。第二个层面在中日韩亚洲国家,主要负责制造业产品的生产。日韩的制造业偏高端一点,我们偏中低端。第三个层面的经济循环在亚非拉国家,主要是资源大国,提供石油、铁矿砂土这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

这三个体系是互相交互的,发达国家负责发明科学技术和运行金融,制造业国家负责制造、负责购买,学习引进这些知识技术,然后生产出产品后向全球销售。所以制造业国家容易形成出口和顺差,有了钱之后,又把这个钱存回到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要比我们更成熟、稳定和健康,所以我们赚的钱都去买美国国债、股票去了。

资源大国也一样,卖了石油之后钱还是会回到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所以全球经济双循环的第一个循环是欧美的知识价值创造体系、金融体系与中日韩的制造业体系进行交换的经济循环。第二个循环是中日韩制造业生产体系跟资源生产大国进行交换,对他们进行投资,他们给我们提供资源品。但大家赚到的钱重新回流到美国为主的金融市场。

美国和欧洲会觉得中国是全球化获益最大的国家。中国从2001年加入WTO后,到2008年外贸出口按年均20%—30%的速度增长,一下子就变成了全球第一大贸易国。但中国也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比如环境污染、大量的消耗资源。现在全球贸易争端重启,逆全球化声音增强,其实就是欧美国家想把中国从全球化的利益环节中切出去。

在全球经济双循环的格局下,最先倒下的可能不是中国,而是日本。就像华为和苹果竞争,倒下的不是华为和苹果,而可能是三星和诺基亚。

02

美国的金融过度与中国的金融不足

全球经济除了中国之外,长期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而欧美的金融体系长期存在金融资源过剩的问题,想尽办法去贷款,让老百姓负债、让大家刷信用卡。

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空间,因为金融化水平还比较低。中国有14亿人口,15到64岁的人口比例大概占70%,但是工作年龄的人口持有信用卡的总量大概2亿多张,也就是10亿人中只有20%的人拥有信用卡。

但美国几乎人人都拥有信用卡,几乎所有人都有贷款。2007-08年的次贷危机就是这么搞出来的。该贷款都贷完了,就给穷人贷款,还不上怎么办?房价上涨之后搞个气球贷,比如房价从5000美元涨到1万美元,上涨的5000美元打个八折,再给你贷4000美元去还贷和消费。因为穷人没有还款来源、没有工作,到后来危机就爆发了。所以美国是金融过度而实业不足。

现在美国是发现产业空心化之后,想往回走,就要找个理由把中国从全球经济中切割出去,新冠疫情的爆发提供了一个理由。所以中国面临着全球经济双循环中的一些新的挑战。

华尔街在次贷危机之后并没有吸取教训,上次把钱贷给穷人爆发了危机,现在把钱贷给优质上市公司,让他们回购股份。流通在市场上的股票少了,根据供需原理,股票价格就要上涨。所以在2008年的次贷危机到2019年,这11年间美国股市一直上扬。这种做法很奇怪,没有实体支撑。基金经理和华尔街大鳄赚到钱后需要找个理由减仓,所以新冠疫情爆发,美股出现了四次熔断,这是很典型的金融操作。

这次危机比次贷危机还严重,但比起1929—1933年的大萧条,政府学会了释放流动性。所以股市又急剧反弹,然后金融大鳄出货,大赚其钱。

中国的金融市场,全面开放比较晚,国民参与到全球金融市场还是受到限制的。所以当全球金融市场狂风巨浪时,中国的金融市场能保持相对的平静。我们的“江河”与世界的“湖海”不是连接在一起的。金融市场开放的晚,能让我们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负面影响是中国经济利用和运用外国的资本也受到了限制。

中国是先进行财税改革再进行金融改革。中国还是要加大金融开放的力度,加大跟全球金融市场的交往,充分的运用全球金融市场的资源,这才是我们的方向。如果我们受到疫情的影响,受到外部的压力,将自己闭关锁国,那就错了。未来,中国应该更多的去争取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比如上海的金融期货交易所,是不是可以搞成全球性的?

03

环球金融市场危机与中国的应对举措

如今,信息技术的进步,让资金流动的速度加快,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因为贸易摩擦的存在,真实的贸易循环可能会减弱,而金融交易反倒会越来越活跃。下面,我们看一看全球金融市场在一月份之后的表现。

2020年3月,受疫情影响,在10个交易日内,美国市场出现了4次熔断的状况,这是历史上所没有看到的,熔断次日又出现了三次大幅度反弹。美国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动荡时期。

十年期美债作为传统避险资产收益率在3月上旬持续下降,一度降至 0.5%,表明市场的悲观情绪。无限QE推出后,市场流动性紧张趋缓,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在 0.9%左右波动,但疫情未止,悲观情绪仍在。

美国高风险企业债信用利差扩大,违约风险上升。BBB及以下评级企业债信用利差快速上升,表明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利差扩大增加了企业再融资的成本与难度,一旦无法顺利再融资,债券大规模违约,风险将传染至整个金融体系。

2020年2月底至三月中旬,全球疫情开始扩散,金融市场波动较大,恐慌情绪显现。投资者对经济悲观加剧,大幅抛售资产,美元流动性紧缺。风险资产和安全资产同时下跌,投资者找不到避险工具,那么最佳策略就是持币、持有现金。

再来看看欧洲的金融市场,欧洲应该避免欧债危机的再次爆发。作为疫情的重灾区,欧洲各国经济已经出现下滑迹象。

为了托底经济,各国已经纷纷采取了财政救助政策。欧洲多国政府债务杠杆率较高,违约风险仍存。目前欧洲多数国家债务水平已经超过 2009 年末欧债危机发生初期的杠杆率,其中希腊政府债务率接近 200%,意大利以154%排第二,而葡萄牙、比利时、法国和西班牙也均超过 100%。

2020 年是欧洲各国主权债务偿还的高峰期。从未来几年欧洲各国国债到期规模来看,2020 年 4 月-12 月累计到期规模将达到 1.76 万亿美元,占未到期总债务规模的比重达到 12%,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债务违约风险相对较高。从 2020 年 4 月-7 月的到期债务国别分布来看,法国和意大利国债到期规模最高。

在2007-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不久,2010年就出现了欧债危机。欧债危机某种程度上是受次贷危机影响,因为欧洲人是拿很多钱去买美国的债券和金融资产,所以危机就会传染过来。在这次疫情冲击下,欧洲有再次爆发欧债危机的风险。

那么,中国的金融市场能独善其身吗?中国还有哪些政策空间来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呢?

2020年3月中国A股大盘震荡回落,延续弱势格局。月初市场出现反弹,一度回到3000点上方, 但随着海外疫情扩散以及海外市场大幅调整影响,大盘也出现持续回调,指数一路震荡下行,一度跌破2700点。应该说,相比于其他市场,中国股票市场更具韧性,下跌幅度较小。

最后,我还有一个观点是,既然我们要走全球化的道路,就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在前一阶段的改革中,金融改革排在靠后的次序。那么在后一阶段我们要加大对金融市场的发展,加大全球金融市场的联系。更多的用全球的金融资源,为中国的实体经济服务。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疫情笼罩下 全球金融市场何去何从?”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疫情对中国金融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疫情对中国金融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疫情,金融,流动性,全球,企业,冲击,经济,金融市场,银行,风险,力度,影响,改革,资产负债表,作用,信贷,危机,金融危机,需求,投资,波动,消费,中小银行,央行,产品,债务,压力,居民,市场,措施

2017-05-03 #故事会

全球疫情大流行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企业如何应对

全球疫情大流行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企业如何应对

疫情,红利,劳动者,企业,危机,西班牙,结构性,财富,冲击,生存危机,大流感,全球,世界,事件,经济,默克尔,人群,措施,问题,金融,金融市场,消费,生产,全球疫情,世界经济,大流行,完美风暴,商业,中奖者,人们

2015-05-15 #经典故事

疫情笼罩下 《花木兰》再延期!漫威电影将何去何从?

疫情笼罩下 《花木兰》再延期!漫威电影将何去何从?

电影,迪士尼,花木兰,特尼特,全球,影院,无限期,文章,星球大战,观众,问题,大流行,推迟到,克里斯托弗·诺兰,埃梅里希,托比·艾默里奇,阿特米斯,参展商,世界各地,下期,宗旨,大众,发言人,全国,全世界,关系,危机,剧照,制片厂,动力

2007-07-03 #短篇故事

「点石成金」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国际多边机制至关重要

「点石成金」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国际多边机制至关重要

疫情,全球,肺炎,美国,金融市场,特朗普,防控,中新,经纬,石油,需求,世卫组织,人道主义,六大,看点,合作,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国际油价,历史性,多边合作,国家,市场,市场经济体,政策,措施,生命,科学,组...

2019-01-19 #小故事

国际资管巨头如何看待中国市场?五位高管谈后疫情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国际资管巨头如何看待中国市场?五位高管谈后疫情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全球,行业,合作,投资,挑战,金融,瑞银集团,理财公司,机会,机构,资产,问题,饭山,范智,公司,低利率,市场,成本,措施,方面,爵士,环境,看法,疫情,董事长,银行,金融资产,罗素,全球经济

2009-03-19 #短篇故事

观点集锦|后疫情时代的地方金融发展——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52期线上研讨会

观点集锦|后疫情时代的地方金融发展——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52期线上研讨会

金融,地方,疫情,发展,建邺,企业,横琴,澳门,中国,基金,供应链,全球,南京,政策,金融服务,高新区,合作,绿色金融,投资,市场,成都,普华永道,建设,产业,中国人民大学,农村金融,布局,重点,金融业,主任

2013-03-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观点集锦|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应对——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20春线上研讨会

观点集锦|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应对——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20春线上研讨会

疫情,全球,中国,产业链,市场,企业,资本市场,危机,政策,机制,流动性,美国,金融,变化,影响,学术委员,实体,冲击,发展,作用,国际,措施,方面,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院长,人民币国际化,体系,功能

2015-07-01 #短篇故事

王晋斌:2020全球金融“大动荡”的复盘与未来的思考

王晋斌:2020全球金融“大动荡”的复盘与未来的思考

美联储,全球,法案,美国,阶段,政策,大分,流动性,经济体,大动荡,投资者,经济,美国股市,央行,市场,市值,疫情,计划,资产,大股,货币互换,低点,故事,收益率,股票,金融,金融市场,金融危机,问题,王晋

2018-11-11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