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春秋战国时期 青铜器到铁器的飞跃 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困难?

时间:2007-10-21

春秋战国时代,我国社会经济飞跃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铁器的应用和普及,它是当时社会生产力中的新因素之一。铁器取代青铜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虽

提示:本文共有 239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春秋战国时代,我国社会经济飞跃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铁器的应用和普及,它是当时社会生产力中的新因素之一。铁器取代青铜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虽然两者都是金属,也都要经过采矿和冶炼,但要求的技术水平却不一样。青铜冶铸没有达到一定水平之前是不可能有铁的冶铸出现的。青铜的熔点低,铁的熔点远比它高。怎样才能在传统的青铜冶铸技术上,创造出冶铸铁器的条件呢?我们得从提高冶炼温度的鼓风设备讲起。

道家的祖师爷老子,是春秋时代一位富有想象力又具有朴素辩证法的大思想家。他曾把望不尽、摸不着、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及其运动,形象地比作“橐龠”。原话是:“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意思是说,天地间之空阔,不是像个大的“橐龠”么?胀鼓鼓的好像什么也没有,你压它感到有东西,越使劲地用力挤压就越出来。“橐龠”是什么东西呢。《墨子备穴》篇中讲,是用牛皮做的,具体构造却没有讲。清人黄以周曾做过专门研究、作有《释囊龠》一文。橐龠又叫排橐,橐就是一个大口袋;龠是一种吹气的竹管。所谓橐龠就是用大皮口袋装上竹管用作向炉膛内鼓风的一种设备,是风箱和今天的鼓风机的祖先。汉代人说是用马皮做的,其实牛皮、马皮都可以。

我们从汉代画像石中的鼓风图看,很像一具马皮。皮口袋做好后,在旁边安装上管子通到炉中。当用力压迫皮口袋时,里面的空气就沿着管子通到炉膛内,促使炉中炭火充分燃烧,炉温升高。为了有效地提高炉温,往往一个大的炼炉不止一个橐,而同时有几个。据《墨子》书中所讲,当时有的已使用四个橐同时往炉膛内送风。老子用“橐龠”比作大而运动的宇宙空间,说明春秋战国时代冶炼过程中已经普遍使用橐龠鼓风了。据《吴越春秋》讲,吴王阖闾造“干将”、“莫邪”之剑,曾用300童男童女“鼓橐装炭”熔化“金铁”。金指青铜。

这个传说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冶炼规模之大,也说明当时的炼炉不仅可以冶铸青铜,还可以用来冶铸铁。特别是橐龠广泛用于冶炼,不仅提高了铜的冶铸工效,更重要的是,炉温升高后,使得要求高温才能熔炼的新金属,铁的普遍冶炼有了可能。从考古发现的商代铁刃铜钺看,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对铁的认识是比较早的,但那时并不知道铁的冶炼,虽然那时的青铜冶铸水平已相当高。

我国对铁的冶炼,看来还是春秋时代才开始的。考古中曾发现从商到春秋战国时代的冶铜遗址中,铜矿与赤铁矿常常相伴出现,在炼铜渣中,发现氧化铁的含量很高,据分析有的达40%。文献中也透露出铜与铁的伴生情况,比如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山海经》就多次提及。这样,在原料上就有了炼铁的可能。但铁的熔点比青铜高,而橐龠的使用,提高温度的可能也实现了。我们从有关材料考察,上述铁器出现的前提条件的具备,大致是在春秋中期以前。所以春秋中期以后的材料中我们见到很多关于铁的记载。曾说,黄帝以石器作兵,禹开始以铜作兵,当时在春秋末是以铁作兵。《越绝书》说的不同时代使用不同质的兵器的情况,和考古学上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的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

所有这些材料,虽然有人持怀疑态度,但我们认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出春秋时代确实出现了冶铁的事实。考古资料也证明,春秋后期确实有了铁制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楚墓发现铁器起,60年代又在江苏六合发现过春秋晚期吴国墓中的铁器,70年代更在长沙发现了春秋后期楚国的钢制剑。事实确证,春秋时代,我国铁的冶铸不仅出现,而且已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所以,到战国时代,铁器能普遍流行也就不是偶然的了。从现有材料看,在春秋战国之间,我国人民便发明了“可锻铸铁”,而欧洲直到1722年才记载有可锻铸铁,美国到1831年才有。我国比欧美大约要早2000年左右。我国的铁器冶铸走着一条和外国不同的独立发展的道路。按照一般冶铁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先炼得熟铁,即通常讲的块炼铁,它不像炼生铁那样要求的温度高。这种块炼铁出炉时是一种含杂质较多的海绵状铁块,从炉中取出,往往会影响炉膛,这样就不可能连续冶炼。

生铁则不然,它是把铁熔成了液体。这样,不仅不影响炉子,还能接二连三地持续冶炼,而且可以进行铸造。这是十分有利于铁器的使用和推广的。根据有关记载,在国外,生铁的冶炼大约直到14世纪,才用熟铁渗碳的办法炼得。在我国,根据对战国时代的一些铁工具的分析研究,当时已经能够对生铁进行不同工艺的柔化处理。生铁铸品含碳量高,质脆易坏,为了弥补这种缺陷,就要对它做脱碳处理。这样进行过加工处理的铸铁工具,就可以使之既坚硬又不容易发脆了。这些,都充分表明:我国古代冶铁技术已经十分先进。我国之所以在发展冶铁技术方面走着一条独创的先进道路,是和我国古代的冶炼工人的勤劳智慧,有着长期冶铜经验,以及发明和使用鼓风设备,橐龠,从而提高了炉温等分不开的。也正因为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已有了一定的冶铁技术水平,所以,到战国时代,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和铁直接发生了关系。

铁这种在人类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重要的一种,在战国时代,已经在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了;从生产工具的发展历史讲,战国确实已进入了铁器时代。战国时代,已经在全国各地形成了一些远近驰名的铁器生产地。楚国的宛地,韩国的冥山、墨阳、合膊等等都是当时非常有名的铁器冶铸中心。历年来,全国不少地方都发现了战国时代的铁工具和冶铁遗址。如河北兴隆、磁县、易县;河南辉县、新郑等地,都是近30年发现战国冶铸铁器最有名的地方。尤其是河北兴隆,曾发现了铸造铁工具的大量模具,计有70件之多。河南辉县发现的铁器更为惊人,解放后曾在一处战国墓地,发掘出大小5座墓,获得了铁制生产工具90多件、兵器70多件。

从有关文献记载和历年各地考古发现所见的材料看,铁农具有耒、耜、犁、铫、鏘、铚、锄等;铁制手工业工具有刀、斧、凿、锯、锥、锤等;铁兵器有杖、矛、剑、甲胄等。礼器中也有用铁做的,甚至在人们的装饰品中,也有用铁做的。铁制品确实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 青铜器到铁器的飞跃 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困难?”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有关青铜器的介绍及历史故事

有关青铜器的介绍及历史故事

青铜器,铜器,花纹,造型,铭文,康王,陶范,方法,工艺,春秋时代,青铜,战国时代,时期,殷代,厉王,大克鼎,战国,特点,发展,内范,方鼎,技术上,冶铸,价值,作品,凸凹,原料,列国,器物,变薄

2009-09-03 #故事阅读

国之重器!青铜器背后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国之重器!青铜器背后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短剑,战国时期,11世纪,10世纪,北京昌平,草原文化,北京,琉璃河,白浮,纹饰,车衡,北京房山,刀币,延庆,春秋,燕国,箭镞,造型,铜镜,马车,马嘴,一面,东周时期,偶数,中原,剑柄,小龙,民族,装饰物,缰绳

2018-02-26 #短篇故事

关于青铜器的中国历史故事

关于青铜器的中国历史故事

青铜器,铜器,战国时代,康王,铭文,造型,春秋时代,时期,大克鼎,殷代,美术,美术品,花纹,轮廓,齐王,发展,方鼎,可以看出,湖南长沙,工艺,代表性,作品,价值,列国,厉王,和文,地方,大盂鼎,宣王,妻子

2020-06-13 #经典故事

关于青铜器的中国历史故事

关于青铜器的中国历史故事

青铜器,铜器,战国时代,康王,铭文,造型,春秋时代,时期,大克鼎,殷代,美术,美术品,花纹,轮廓,齐王,发展,方鼎,可以看出,湖南长沙,工艺,代表性,作品,价值,列国,厉王,和文,地方,大盂鼎,宣王,妻子

2020-09-03 #故事会

关于青铜器的中国历史故事

关于青铜器的中国历史故事

青铜器,铜器,战国时代,康王,铭文,造型,春秋时代,时期,大克鼎,殷代,美术,美术品,花纹,轮廓,齐王,发展,方鼎,可以看出,湖南长沙,工艺,代表性,作品,价值,列国,厉王,和文,地方,大盂鼎,宣王,妻子

2020-09-04 #经典故事

关于青铜器的中国历史故事

关于青铜器的中国历史故事

青铜器,铜器,战国时代,康王,铭文,造型,春秋时代,时期,大克鼎,殷代,美术,美术品,花纹,轮廓,齐王,发展,方鼎,可以看出,湖南长沙,工艺,代表性,作品,价值,列国,厉王,和文,地方,大盂鼎,宣王,妻子

2007-02-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关于青铜器的中国历史故事

关于青铜器的中国历史故事

青铜器,铜器,战国时代,康王,铭文,造型,春秋时代,时期,大克鼎,殷代,美术,美术品,花纹,轮廓,齐王,发展,方鼎,可以看出,湖南长沙,工艺,代表性,作品,价值,列国,厉王,和文,地方,大盂鼎,宣王,妻子

2014-07-23 #经典故事

关于青铜器的中国历史故事

关于青铜器的中国历史故事

青铜器,铜器,战国时代,康王,铭文,造型,春秋时代,时期,大克鼎,殷代,美术,美术品,花纹,轮廓,齐王,发展,方鼎,可以看出,湖南长沙,工艺,代表性,作品,价值,列国,厉王,和文,地方,大盂鼎,宣王,妻子

2009-10-02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