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芦山地方志

时间:2007-10-23

清政府为解决劳动力不足和百姓的粮食问题,颁布移民新政,掀开了湖广填四川移民的序幕

提示:本文共有 198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大川三棵树 明察善与恶

黄树良

据四川通史载,蜀自汉唐以来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清政府为解决劳动力不足和百姓的粮食问题,颁布移民新政,掀开了湖广填四川移民的序幕。

此间,有一甕氏两兄弟来到四川,甕老二来到大川安家坡,落户沟坝头。初来乍到,人地两生,生活过得十分艰难,经常受到个别强势人家的歧视。一好心人劝其搬到金台山居住,大家出力帮助他盖了三间简易杈杈房。甕家举家迁徙到此地后,十分注重邻里关系,治家也非常严谨,勤劳本分,深受大家的信赖与尊重。到了第七代,已经成了当地小有名气、家业殷实、门庭若市的富裕人家了,杈杈房变成了崭新的四合院。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一个貌似乞丐模样的老头到他家讨饭,不料被幺媳妇挡在门外怒斥。老甕见此,想起了自已的家史和先人“要讲仁义多行善”的教诲,他立刻把老者让进屋来,吼了媳妇几句并让她去给他拿两个馍馍出来。老者狼吞虎咽吃完两个馍馍后,雨也停了,他转身而去,边走边唱:“穴在甕中,九曲临宫,蓝伞红雾,定要坐中。”声音象洪钟一般清脆雄浑,经久不息。老甕抬起头来,人不见了。老甕急忙把一家人叫到跟前,把刚才的事情细说一遍,大家都感觉很神奇。

不知不觉中老甕已进入耄耋之年,他倍感光阴不等人,决定走出大山拜一高人解开此谜。他带着儿子到邛州天台山找到远近有名的算命先生王瞎子,听老甕说明来意,他反复触摸其头骨和左手臂、肘、腕、指骨两遍后说:“高人引路,必有鸿福。三代之内,有惊天之喜……这张八字,我要双倍收米。”父子俩听后心喜若狂回到了家中。在一个秋天的早上,甕老大在后山看见自家房顶上一团彩色紫雾呈螺旋状升起,大约一袋烟的功夫才缓缓散去。正在此时,屋里夫人产下一名男婴,哭声如狮吼,惊动四邻,体重8.8斤,全家老少沉浸在无比的兴奋和喜悦之中。

老甕在此后约半年的时间,身体每况愈下,不久便与世长辞了,享年九十有八。家里为这位功高劳苦的老人做了七天七夜的大道场,按地师先生选好的脉地,把老甕安葬于甕鱼嘴风水宝地。老甕安葬后七日,左侧一股泉水就自然干涸了,一百二十日后,家里一切顺当,风调雨顺,甕老大感到无比踏实。儿子长得十分水灵、逗人喜爱,全家愉悦的心情难于言表。

小甕自幼聪明,家里特别聘请当地有名的一老先生教他识文念字。小甕诵读过目不忘,学绩优异,五岁便能背诗诵经,七岁时就语惊四座,九岁便能预测世事,十一岁就成为远近有名的“金口鱼”。他平时一句话都不说,但上至朝庭下到百姓的大小事情,他都能知晓。消息不径而走,世人皆传金台山出了一个草寇皇帝。有一天,京城来了一位便衣钦差,到铜厂河官房山查完年羹尧开铜矿、造小钱的案情后,有人向他举报草寇皇帝一事,钦差便随即前往甕家核实真假。随行官员亮明身份后,全家人惊喜万分,顿觉屋里屋外,蓬荜生辉。全家老少杀鸡宰羊,忙得不亦乐乎,烹出丰盛的珍肴美味,盛情款待京城钦差。家人主动将小甕的出生时辰及相关信息报与钦差,酒足饭饱后,送别钦差回京城。

殊不知,大川地处万山丛林,单程距离京城32O里,全靠步行,钦差往返京城要以年为单位计算。钦差走后的第二年,小甕已十一岁多,也不知什么原因,得的什么病,看遍了有名的医生,始终得不到有效治疗。一家老小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心如刀绞,悲伤万分。

有一天深夜,甕老大在梦幻中看到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身上穿的全是银杏(俗称白果)叶子缝成的衣服,全身金黄色。这位老人说:“我是天界白果大仙,因修炼时触犯天规,被贬下凡间悔过,现已期满要被收回天界。当年你父亲给我两个馍馍救急,作为感恩回报,我理当为你家目前的危难解局。你家为‘甕’姓,穴丙甕中只是天鹅抱蛋,昙花一现,故你家注定在劫难逃。唯有把‘甕’字下面的‘瓦’字去掉,改姓‘雍’方能化险为夷。你们搬到白果坪三棵树吧,上天会庇佑你们的。”话音刚落,老人转身化为一道清烟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觉醒来已是凌晨丑时,甕老大来不及半点犹豫,立马把全家分成3组,将“甕”姓去掉“瓦”改姓“雍”为1组,连夜搬到白果坪;“孟”和“高”两姓各分为2组分别搬到保卫和火井,家中只留一老一小断后。果不其然,天亮后约在辰时,只见一族人气势汹汹、满脸杀气来到甕家宣读圣旨:“草寇皇帝,叛逆欺君,斩首,抄祖坟!”钦差督斩下小甕的头回京告命去了。

至此,“甕”改“雍”的传奇在神灵的护佑下,实现了逃难保命的转折。雍氏家族视三棵树为命脉,世世代代悉心保护。为防止别人乱砍,他们分别在树的周围钉上锅铁,每逢年节,族人都去烧香桂红献猪头。雍氏老人辞世后即安葬在三棵树右侧,并勒石垂碑,以让亡灵日夜守护三棵树。他们每隔两代人都要请雕刻大师在树高2.8米的树干正西面刻画上白果大仙和“刘、关、张”雕像,以让神灵与族人一道共同守护三棵树。三棵树根相连、距相等、互守望,象征“雍、孟、高”三姓后人团结和睦,事业兴旺。

大川三棵树,命牵三家族。积德大善焉,灾难变鸿福!

(本文根据雍美波口述整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芦山地方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芦山地方志

「芦山地方志

平襄楼,斗拱,大柱,芦山,檐柱,国蜀汉,侯姜维,北向南,刘照,加平,周由,姜庆楼,平中原,黄禄,黄建英,高玲,大将军,楼四,故事,地方志,主管部门,侧柱,台基,历代,后主,垂带,恢复原,建筑,扶栏,文物

2014-11-05 #故事大全

「芦山地方志

「芦山地方志

大川,杨坎,麻柳树,三棵树,山麓,深山,石笋,精气,观景台,雾霭,叶茂,增荣,孤亭,干霄,李腾,李白,登大,游大川,远峰,麻柳,鱼泉,偏桥,庄后,村前,淼淼,通桥,古木,主干,人间,五谷

2009-04-29 #小故事

「芦山地方志

「芦山地方志

芦山,全县,面积,南向,大熊猫,城乡居民,气候,灌木,芦山县,环保,刘照,加平,柏木,芦兰,马谷,高玲,黄禄,黄建英,四季香,建筑木材,羊胡子,生态,中纬度,亚热带,主食,中药材,五倍子,偏少,人与自然,代名词

2013-01-02 #故事会

四川芦山:开展“我们的节日——向英雄学习”主题日活动

四川芦山:开展“我们的节日——向英雄学习”主题日活动

乐以琴,芦山,芦山县,精神,英雄,活动,党员,战斗,向英,党员干部,四川,情怀,敌机,故居,旧址,组织,生命,红军,节日,血战,主题日,抗战英烈,怀家国,红一,红三十军,陈魏,总司令部,中国工农红军,千红,家有

2007-03-23 #长篇故事

纵情骑行欣赏家乡的山水 将对芦山的爱意 包裹进粽子里!

纵情骑行欣赏家乡的山水 将对芦山的爱意 包裹进粽子里!

骑行,活动,机关干部,熊家坪,黄爱,全体,社区,芦荻山乡,金狮,丁马,刘玺,艾草,石公庙,芦荻,高照,在乡,天景,机关食堂,传统,习惯,中心河,主干道,人们,交通规则,乡村,全程,勇气,办好事,政府,小时

2017-03-23 #故事会

加强对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云南启动一批方志资源开发利用项目

加强对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云南启动一批方志资源开发利用项目

云南,微视频,云南省,方志,项目,历代,地方志,动漫,文化,普洱茶,工作,云南通志,服务,历史名人,云南地,数据中心,今日头条,全文,内容,文件,方式,账号,集成,传播,宣传,美人,进展顺利,地名,头条,平台

2019-08-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山西地方志黄金珍藏版目录列表

山西地方志黄金珍藏版目录列表

...员会,委员,民国,山西古籍出版社,三晋出版社,政协,县志,地方志,太原,中华书局,山西经济出版社,年刊,文史资料委员会,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河东,海潮出版社,石刻,通志局,文物出版社,出版社,纂修,专辑,大同市...

2016-04-08 #故事阅读

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堪称地方志“鼻祖”|走近四川历史名人②

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堪称地方志“鼻祖”|走近四川历史名人②

常璩,华阳国志,巴蜀,成汉,舒大刚,历史,地方志,方志,公元,鼻祖,著作,影响,地区,崇州市,家族,政权,文化,桓温,区的,范长生,最完整,四川大学,中原,云南,传家,人物,华阳,叔父,史实,史官

2013-11-24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