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秦始皇凭什么统一的六国?从兵马俑坑里看历史 秦陵到底有多大

时间:2007-10-27

那么秦军到底为什么强呢?司马迁的史记里对于打仗这个事记载的都很简略,一场数十万人的大规模战役往往只是寥寥几笔就完事了,我们根本看不出来秦军到底

提示:本文共有 16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嬴政能统一六国靠的就是武力。那么秦军到底为什么强呢?司马迁的《史记》里对于打仗这个事记载的都很简略,一场数十万人的大规模战役往往只是寥寥几笔就完事了,我们根本看不出来秦军到底强在哪?不过兵马俑的大发现,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展现出了秦军的秘密。

在兵马俑坑里,我们能够看到秦军的排兵布阵和武器装备,比如阵法,秦军的方阵里排在最前面的是三排弩兵,后面是战车、步兵,另外还有机动作战的骑兵,方阵的左右两侧还有防止敌军偷袭的士兵。这里面打头阵的三排弩兵最为关键。冷兵器时代使用弓弩射击有一个规律,叫做临敌不过三发。意思是说,敌军持续冲锋,弩兵射完一箭之后需要时间装箭。当你射到第三支箭的时候,敌军就冲到脸上来了,弩兵也就废了。秦军的这种三排弩兵,就可以使用轮番射击的方式持续发射,压制敌军,造成大量伤害。

我们不知道那个时候其他国家是不是采用这种军阵,但是很显然,秦军的军阵是非常先进和合理的。一直到两千多年以后,欧洲人的火枪队还是采用这种轮番射击的方式进行排兵布阵。兵马俑坑里发现的秦军箭头几乎都是三棱箭头。考古学家们检验了九百多个数据,发现箭头的三个棱几乎等长,完全一样。秦军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箭头呢?不难理解,三棱箭头更像子弹,飞行轨迹最为平稳,也更为准确。

张艺谋的《英雄》中讲到,秦军每到一处必先放箭,可见清军特别喜欢远程武器,不仅可以杀敌,还能避免自己军队的伤亡。英雄里有一个箭的特写镜头,你可以看到箭头并不是三棱箭头,这也许是这个电影的一个小缺陷。从兵马俑坑的发现来看,更可怕的是秦军的武器装备已经几乎实现了工业标准化生产。不管是箭头还是弩、箭、戈等等,用料、尺寸都几乎一模一样,这在哪个手工业的时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除了阵型先进,武器先进以外,相比中原六国,秦军还有一支超强的骑兵。秦国建国之初靠的就是养马。常年面对游牧民族的骚扰,也让秦人具备了游牧民族的战斗力。

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往往最能打,所以和中原六国打起仗来,秦国的骑兵往往就是取胜的关键。这样一支阵型先进,武器先进,骑兵强大的秦军能够战胜六国也就合情合理了。但是,当秦始皇死后,秦军面对农民起义军的时候为什么一败涂地,葬送了大秦帝国呢?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统一天下以后,秦始皇大兴土木,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不仅劳民伤财,而且严重疏忽了军队的建设。秦帝国建立以后,秦军的战略主力有三只,也可以说是三大军区,一直是关中地区的京师军,一直是南粤地区的南部军,另一支是北部边防的北部军。

在秦末动乱开始的时候,首先,王室内部已经很混乱,秦二世是就是一个弱鸡,根本没有能力掌管这么大的帝国。几支军队也是久疏战阵各自为战。反观农民起义军,他们是积累着六国被秦国灭掉到愤怒,发动了规模浩大的人民战争,遍地开花。秦军面临的局面非常被动。最终,南部军独立建国反秦以后都归了楚国。北部军被项羽歼灭。中师君投了降,可以说是全军覆没,秦帝国也随之土崩瓦解。

前面说道,秦军的溃败很大原因在于秦始皇的大兴土木,这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程就是秦始皇陵。秦始皇的陵墓规模巨大,比照的是秦国国都咸阳来建的。上下两层内外三重,总面积有56.25平方公里,这其中最神秘的就是地下的地宫,也就是始皇帝的遗体所在的地方。根据史记的记载,地宫里装满了金银珠宝,顶上有日月星辰,下面有水银仿筑的江河湖海,还有鱼油做的长明灯,一直照亮着整个地宫。为了防止盗墓贼,地宫里到处都是秘密机关暗箭。

我们今天看到的秦始皇陵上面的封土堆,就像一座长满了植被的金字塔。但是在这个土堆下面,始皇帝的地宫到底是什么样的?他的遗体又是怎么保存的?千百年来,有没有盗墓贼进入地宫呢?这还都是未解之谜。在电影神话里结尾最后一场混战的戏,杰克一群人就来到了秦始皇的地宫,这是一座巨大的地下宫殿,而且还是个失重的空间。这当然只是电影的想象。只有等到秦始皇陵被真正打开的那一天,我们才能知道始皇帝的陵墓究竟是怎样的雄伟壮丽。秦始皇的一生是传奇非凡的一生,他留下的谜团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成为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秦始皇凭什么统一的六国?从兵马俑坑里看历史 秦陵到底有多大”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寻古迹 西安行之赏秦始皇兵马俑攻略

寻古迹 西安行之赏秦始皇兵马俑攻略

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俑,秦始皇陵,秦陵地宫,景区,艺术,西安,秦始皇,世界,写实,地宫,气质,发展,史上第,兵马俑博物馆,兵马俑出口,坑中,军事博物馆,秦陵地宫展览馆,一带,中华文明,人家,人们,人类,人物,仔细观察,依据,全称,古人,军队

2010-05-04 #故事阅读

兵马俑 与秦始皇的对话

兵马俑 与秦始皇的对话

兵马俑,秦始皇,导游,秦始皇陵,陶俑,颜色,世界,俑坑,博物馆,马车,秦始,马内,专家,个人,位置,原因,太阳,彩绘,游客,比例,知识,皇帝,秦陵,车夫,陪葬品,铜车马,铠甲,以及其他,成一个,齐力

2012-10-21 #故事大全

秦始皇兵马俑背后的故事:用活人陪葬?

秦始皇兵马俑背后的故事:用活人陪葬?

塞满,陪葬坑,女人们,秦始皇,和发,地方,兵马俑,区域,广纳,天下,墓坑,墓园,尸骨,方式,数量,真相,美女,网络,秦陵,绝大,部分,陵寝,勘探,工作,遗存,虽然有,但是也,全部都,确实是,而且是

2020-09-04 #短篇故事

你有没有怀疑过秦始皇并不是兵马俑的真正主人?

你有没有怀疑过秦始皇并不是兵马俑的真正主人?

秦始皇,兵马俑,艳丽服饰,疑点,观点,秦始皇陵,外国政要,多大,马克龙,秦始,邹衍,陈景元,不一样,秦始皇兵马俑,中国,专家,一家之言,主流,代表,五行,全国,位置,凭据,古建筑,坑里,奇迹,战国时期,局里,建筑,思考问题

2016-04-25 #小故事

秦始皇兵马俑是怎么被人发现的?

秦始皇兵马俑是怎么被人发现的?

兵马俑坑,人们,工作,秦始皇陵,骊山陵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现了,国家文物局,护卫,兵马俑,事实,专家组,俑坑,兵士,土块,史书,古战场,大厅,大战,情况汇报,情形,战车,机会,机井,气氛,真人,红色,秦陵,组织,问题

2015-06-13 #故事阅读

你不知道的秦始皇兵马俑的真实面貌 都在这里

你不知道的秦始皇兵马俑的真实面貌 都在这里

兵马俑,秦始皇陵,百戏俑,上身,专家,东西,动作,地宫,时候,秦陵,衣服,陵区,姚明,秦始皇,专家们,军团,手指,杂耍,皇陵,泡钉,百戏,类型,陪葬坑,表演,什么呢,被发现,这一个,就可以看,秦巨,贾珍

2009-09-20 #小故事

秦始皇陵你绝对不知道的五大冷知识

秦始皇陵你绝对不知道的五大冷知识

秦始皇,水银,兵马俑,秦陵,劳工,含量,地宫,工匠,故宫,文物,汁液,统一,如果把,传国玉玺,土灰色,才完成,了真,秦陵地宫,计划中,埃及,人数,中华民族,代表,价值,功绩,名字,华夏,土壤,和氏璧,奴隶

2015-10-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门票120的秦始皇兵马俑 遭众吐槽“太坑” 游客:花钱长痱子!

门票120的秦始皇兵马俑 遭众吐槽“太坑” 游客:花钱长痱子!

游客,兵马俑,秦陵,门票,军队,真容,才得,白来,大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头雾水,二十世纪,中国,买票,史书,原因,国土,外国游客,堆儿,影响力,日子,旅游景点,西安,淡季,痱子,秦国,花钱买,被誉为,问题,长队

2011-02-17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