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夜读」好记者讲好故事|黄天怡:身边的人 身边的事

时间:2007-10-29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镜头和笔触,真实地记录国家和社会变迁的点滴,关切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哪里有新闻,哪里便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记者。

提示:本文共有 208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镜头和笔触,真实地记录国家和社会变迁的点滴,关切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哪里有新闻,哪里便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记者。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无论社会如何变化,他们总有一份在奔跑中坚守的笃定,一份在混沌中不畏浮云的澄明,一份在躁动中自持的初心。

为庆祝第19个中国记者节,充分展示我省新闻工作者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职业风采和责任担当,11月1日起,江西日报社与江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在江西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夜读》栏目推出《好记者讲好故事》专辑。

今天,要与您分享的是第十一篇作品,来自新余广播电视台黄天怡的《身边的人 身边的事》。

身边的人 身边的事

文 / 黄天怡

如果有人问,做新闻你最关心什么,我想我会回答,我最关心新闻中的人。在我刚刚踏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就有一个前辈告诉过我,做新闻你要记住四个字:勿忘初心。因为在这个行业里,你会接触到各色人群,各种奇闻异事,所以你必须记得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出发。

图:罗美荣照顾养父

去年我在一次采访中认识了一个女孩,她叫罗美荣,是新余四中的一名高三学生。因为养父在她高考前病倒而受到了我们的关注。从养父病倒到亲生父母出现,从一边照顾父亲一边高考到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从拒绝跟着亲生父母离开到养父去世留下她独自一人,我们用镜头记录下的不仅仅是一则新闻、一篇报道,更是一个十八岁的小女孩对于生命的感悟。在养父去世时,我们原以为她会嚎啕大哭,但是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她从头至尾没有掉下一滴眼泪。采访前,我们送给她了一本书,书名叫《谁的青春不迷茫》。在采访时她说,其实她已经迷茫了,因为她养父还是没能来得及想看到最想看到的高考录取通知书。那是在她父亲去世后我第一次看她红了眼眶。在这段采访中,我所能做的就是倾听,倾听她想要告诉我的故事、她要表达心情,并且在她不愿意诉说时,和她一起沉默,这个时候沉默是最好的一种陪伴。采访快结束时,我以为会和其他新闻报道一样,回去听同期声、写稿、播出,一切就结束了。但是罗美荣当时说了一句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话,她说,你们走了,就不会记得我了。她这句话说的很微弱,但是却很有力量,让我无力辩驳。事后我也在想,我们所做的新闻能带给他们什么,能帮助到他们什么,而我们自己又有没有做到,除了报道之外,对于采访者发自内心的关心。只有以心换心,才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在我们的报道之后,美荣的遭遇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很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帮助美荣筹集到了第一学年的费用,她顺利进入了大学。上个月我再次见到了她,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她没有回家,而是选择在南昌的一个乡村小学当起了老师。她说她不能一味的依靠别人,必须自己独立起来。这是我认识她一年后,第一次看到她轻松的微笑,而这一年里,我们之间也从采访者与被采访者渐渐转变为朋友和姐妹。

图:罗美荣去大学报道

一个好故事拥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这是我们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都并不是每一次报道都会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在之后的一次采访中,我认识了一群人,他们是分宜的一群工人。他们每天的活动范围几乎只有从家里走到家门口这短短几米的距离,不是他们不能出门,而是他们根本无法走出去,因为他们全部都是尘肺病患者。因为长年在没有资质的小煤窑里做工,接触高浓度的粉尘,导致这些三四十岁正当年的汉子,一个个变得犹如花甲老人。因为很多企业用工不规范,他们没有医疗保障,没有工伤保险,就连最基本的劳动合同也都没有。而这些劳动者又恰恰是生活在最底层的那一群人。但是他们都不再想去追究自己为什么患病,为什么没有劳动合同、为什么没有医疗保障,这些我们觉得必须要去关注的问题,他们都不想再去深究。因为他们同属于一个村,就连低保都要排队轮流来。就是这样的现状,但目前村里还依然有年轻人在煤窑工作,并且依然没有用工合同。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死亡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无意识。当你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你不说话,你就会失去更多的权利。后来我一直希望相关的职能部门能够对这个特殊的群体有一些具体的帮助,但是在我们镜头的记录下,一切都是那么苍白无力。这是我第一次觉得,记者不仅仅要做事件的记录者,更要做事件的推动者,它是社会的良心。这不仅是职业的要求,更是群众对新闻工作寄予的一种厚望。我们必须用干净的眼睛呈现这世界的美好、困苦以及挣扎。这考验着我们的良心、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段子,记者在采访某省的一位高考状元时劝说他不要报考新闻专业,被很多同行称这是业界良心。但我想,既然选择了就不后悔。勿忘初心,不仅仅是不能忘记自己最初的新闻理想,更要做有温度、有人文关怀的新闻报道。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这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只是一项工作,因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好记者讲好故事,因为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人,身边的事。

作者简介

黄天怡,新余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记者。

作者、朗读者:黄天怡

总策划:吴志刚、邱玥

执行策划:张雪、赵庆、李芳

制作、编辑:赵庆、实习生 江菱

美编:胡嘉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夜读」好记者讲好故事|黄天怡:身边的人 身边的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讲好身边故事传播时代精神

讲好身边故事传播时代精神

全国,故事,习近平,王胜,工作,好记,总书记,乡亲们,名记者,工作者,记者,责任,李保国,好故事,更多的人,县广播电视台,全省,内丘县,基层,演讲比赛,舆论,镜头,传播,李老师,正能量,鞠躬尽瘁,晓勤,西张,中国记协,一职

2020-07-17 #故事阅读

讲好身边故事传播时代精神

讲好身边故事传播时代精神

全国,故事,习近平,王胜,工作,好记,总书记,乡亲们,名记者,工作者,记者,责任,李保国,好故事,更多的人,县广播电视台,全省,内丘县,基层,演讲比赛,舆论,镜头,传播,李老师,正能量,鞠躬尽瘁,晓勤,西张,中国记协,一职

2020-09-01 #故事大全

「夜读」好记者讲好故事|李先:责任与担当

「夜读」好记者讲好故事|李先:责任与担当

江豚,鄱阳湖,江西,责任,李先,康康,广播电视台,中央台,新闻,声音,编辑,职业,记者,工作,全国两会,数量,栏目,渔船,康山,赵庆,外宣,一环,好记,血吸虫病,中国,信仰,全省,北京,医生,周边

2009-11-04 #长篇故事

「夜读」好记者讲好故事|陈茜:最后一片温暖

「夜读」好记者讲好故事|陈茜:最后一片温暖

南昌,日报社,潘宁,编辑,罗雨,陈茜,南昌日报,个人,办公室,江西,总编室,就是这样,版面,作品,优秀奖,南昌市,新闻,年度,标题,江西省,花架,脸色,李芳,同事们,复旦大学,好记,一等奖,主任,事情,初心

2019-02-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夜读」好记者讲好故事|白小龙:我们用行动诠释责任

「夜读」好记者讲好故事|白小龙:我们用行动诠释责任

老人,赣州,焦士,记者,责任,白小龙,行动,工作,广播电视台,医院,台长,江西省,河南,赵庆,两会,新闻工作者,赣州晚报,好记,中国,作品,全国,同事,新闻,年度,愿望,故事,新闻奖,新闻记者,时事,热线

2019-04-08 #经典故事

「夜读」好记者讲好故事|黄建华:搬出穷山窝 敲开“幸福门”

「夜读」好记者讲好故事|黄建华:搬出穷山窝 敲开“幸福门”

江西,车间,贫困户,扶贫,黄建华,山窝,山路,幸福门,敲开,好记,全省,农村,农民,房子,时间,记者,变化,攻坚,生活,赵庆,好故事,新法制报,新闻战线,企业,哥哥,土坯房,土坯,地区,孩子,小时

2007-03-03 #故事会

「夜读」好记者讲好故事|余书福:我骄傲 我是个老俵记者

「夜读」好记者讲好故事|余书福:我骄傲 我是个老俵记者

记者,村民,好记,山林,好故事,全国,名记者,新闻,江西,矿山,矿区,老人,纠纷,李芳,我是个,我骄傲,赣南日报,山坡上,乱石,初心,偷采,县城,大余县,大爷,尾砂,工棚,标签,江西省,河水,矿主

2011-02-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孤儿寡母从军报国:周咏南和儿子黄天的爱国事迹

孤儿寡母从军报国:周咏南和儿子黄天的爱国事迹

黄天,儿子,黄埔军校,部队,分配,回家,写信给,军校,团长,少校,母子,工作,黄延,中心小学,人民解放军,内战,南和,同学,地点,女兵,抗日战争,总队,战场,日本,母亲,湖南,汉口,黄埔,高龄,着儿

2013-04-12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