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他让阅读成为大山里最动听的声音 乡村教师用爱浇灌出“阳光班”

时间:2007-11-09

留守热线上传递家的温暖,单车骑行的家访路上充满关怀,他让阳光住进了山里孩子的心中

提示:本文共有 30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楚天都市报4月9日(记者贺俊 实习生杨焱雯 李晓悦)59岁的山村教师王从伦,7年前在湖北省随县澴潭镇涢水小学种下的“阳光班”试验田,正在收获惊喜:他们师生让大山成为倾听者,坚持把阅读变成了习惯;捡来河里的石头作画,白纸板上演绎童心生花;整个班级变成了鼓励的海洋,连家长都有颁奖词。

留守热线上传递家的温暖,单车骑行的家访路上充满关怀,他让阳光住进了山里孩子的心中。

如今,“阳光班”声名远播,每年都有上百位教育界人士前来参观求教。已获评全国“优秀教师”的王从伦,不仅继续带动身边人感受快乐阅读,还立志打造完美乡村课堂。

近日,由湖北省教育厅支持,楚天都市报联合湖北教育基金会、湖北电视教育频道共同主办的“寻访荆楚好老师”活动启动,王从伦被众多家长推荐为“荆楚好老师”候选人。楚天都市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坚持阅读,师生共写随笔5000余篇

涢水河从门前缓缓流过,背靠青山的教学楼里,传来阵阵读书声。

4月3日,楚天都市报记者一走进随县涢水小学五年级“阳光班”,立刻感受到不一样的书香气息:靠墙摆放的4个书架里已装满了书,张贴在读书心得已经贴到了第三层,柜子上叠放着厚厚一沓读书笔记。“我们每天都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基本一周保证270分钟。”班主任王从伦自豪地说,学生们的年阅读量达到了600多万字。

学生们最近正在阅读经典名著,当天,他临时安排了一场读书主题班会。

黑板中间是“走进古典文学名著”几个粉笔大字,旁边配着学生们的简笔画,看起来有些简陋,班会气氛却很热烈。孙悟空是不是一个好徒弟?林黛玉的那些忧伤算得上事吗?当王从伦抛出一个个问题后,学生们抢着上台讲故事。

“非常棒!”“老师为你点赞!”“大家给他一点鼓励。”尽管孩子们的回答稍显稚嫩,王从伦的赞叹却从未缺席。“同学们都很喜欢读书,讨论起来有话说。”小姑娘叶曼菲说,读书多了,写笔记一会就好了。

王从伦告诉记者,以前他只是按部就班地教着书上的东西,提笔总觉得言之无物,就想通过读书来提升自我。从2011年起,他每天读书写随笔,发到博客上与网友交流。“一天一篇坚持了3年后,敲坏了3个键盘,越写越有话说,在孩子和家长们中也越来越有威信了。”他把这个好习惯延伸到了班上,一开始班上只有他买来的12本书,现在有1300多册,齐楚珺等多名学生获评随县“读书少年”。

几年下来,师生们共同写下的随笔就有5000余篇,王从伦结集出版了《心履历程》一书,还将每个学生的随笔整理成册,给他们一份毕业惊喜。

石头拼画,山村课堂里藏着巧思

“我是个乐观的人,网名叫‘乐者’,就是希望把快乐和阳光传递给每个学生。”自从7年前,王从伦把所带班级命名为阳光班后,这个名字已经延续了四届。

除了让学生们沐浴读书的阳光,他也一直在努力丰富课程,让阳光住进山里孩子心中。

2011年,王从伦带着学生们在河滩上玩耍,正好有个孩子过生日,学生们在河滩上用石头摆出了一个“心”送给他。他借此开发了石头拼画特色课程。

学生们捡来多姿多彩的石头,一幅幅构思精巧、寓意深刻的石头拼画跃然纸上:王流星用石头拼出《一百条裙子》,告诉同学们要互相尊重,不欺负贫穷与弱小;黄清华拼的《春耕》里记录着爷爷在田野里晨出暮归的劳作……

石头太重,一开始只能摆放在白纸上,王从伦用相机拍下孩子们的灵感。后来,他发现鞋盒等白色硬纸板足够结实,干脆用万能胶一块块贴上去。担心粘到学生们的手,他总是一个人忙活,经常忙到半夜。满镇上找纸盒子的时候,被人当作拾荒老头,他也不在乎。“只要我的学生们喜欢就好。”如今,装裱在纸盒里的石头拼画,已挂满了整整两面墙。

几乎每周,王从伦的班上都会颁出“大奖”,隆重得像过节。

转学到阳光班、获得读书之星、班级感动人物、主动打扫卫生、孝顺父母等,只要值得肯定,学生们就会获得一张量身打造的特殊奖状以示鼓励;家长们则在比拼“爱心妈妈”、“守信爸爸”、“全勤外公”、“细心爷爷”等奖项,每个人都有一段像模像样的颁奖词。“每块石头都有用处,每个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留守热线,他是学生信赖的“父亲”

涢水小学是个农村寄宿制学校,老师每周跟学生相处的时间,比家长还多。

2013年的一天,学生刘俊从家里回到学校,眼睛肿得像桃子。王从伦一问才知道,刘俊父母都在外打工,之前奶奶接到电话说他爸爸出车祸了,还没问清楚是怎么回事。“我给他爸爸打了电话,听说只是一点外伤,他才放心。”从那天起,王从伦在阳光班建立了“星期三留守生热线”。

“我们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是留守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需要感情联络。”每周三晚上下自习后,学生们可以用王从伦的手机跟家里联系,最多的一个月用了他100多元话费,而其他老师一般就用20元话费。前两年,他给家长们建了QQ群,每天在群里交流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家长们有事就直接联系他,阳光班也成了家长的阳光班。

“孩子长大了,也懂事了,王老师对他们就像爸爸,我们在外打工也放心。”杨和钰妈妈告诉记者,上学期,王从伦走遍了全班每个孩子的家。

原来王从伦是随机家访,后来发现只有深入了解每个学生,才能对症下药。当时,班上一个叫小毅(化名)的男孩,人很聪明,成绩也不错,上课时却老眯着眼睛,像没睡醒一样。小毅父母离异,爸爸常年不在家,一直跟着爷爷奶奶住,王从伦踩着单车来到他家,却看到他早上10点还躺在床上玩手机,连饭都没吃。

小毅主动向王从伦承认自己不对,保证每天加强阅读。之后,王从伦曾3次悄悄来到小毅家,发现他不再玩手机,慢慢转为看书后,才放下心来。“以前别的家长都不让孩子跟他玩,现在都愿意他们一起了。”小毅奶奶高兴地说。

离得近就走路,远就骑单车,最远一家离学校有9公里,骑车过去就要半小时。“冬天特别冷,最多的一天走访了6家。”王从伦自带干粮,利用假期走遍了全班47个孩子的家,有的甚至去了四五遍。

声名远播,阳光班的故事讲不完

积极向上的“阳光班”逐渐声名远播。

“阳光班”曾被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评为“全国十大完美教室”,每学期,都有来自黄石、黄陂等各地上百位教育人士前来参观学习。“这么多人来观摩,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这是最优秀的班集体。”王从伦不仅被评为“十佳班主任”,还获评了全国“优秀教师”。

现在,王从伦正在发动家长加入到读书队伍中,他的手机上也记录着一个个动人画面:周瑾颖妈妈在卖菜空隙看书,齐楚珺妈妈坚持读书与女儿同台交流,吴江南爷爷戴上老花镜和孙子一起阅读。

记者在“阳光班”学生杨和钰的读书日记里,看到这么一段:“我的妈妈原来不爱看书,但每当我眉飞色舞的讲班上共读、王老师精讲的书目情节时,她总是在一旁静静的听着;有一天妈妈对我说,女儿,我们一起看书吧。”在此后的班级读书交流会上,她的妈妈拿出了8本读书笔记。

如今,“阳光班”这块教学试验田正在影响更多的人,周边几所学校老师经常来阳光班“取经”。“我们在全校各个班级推广阅读,像谢国成等老师也加入到坚持写读书随笔的行列中,总结教学、交流教育心得,教学热情更高了。”涢水小学校长陈奎告诉记者。

而每次一更新QQ空间里的教学随笔,王从伦总会收到教育同行的回应,有几位甚至长期与他互动交流。随县炎帝小学老师周锦洁告诉记者,王从伦的课堂总是充满生机与活力,他敢于教育探索和尝试的勇气令人佩服,她在交流中获益匪浅。

“每当我走进教室,一切烦恼都没了,我希望学生们也跟我一样开心。”王从伦说,他想打造一个完美的乡村课堂,任何学习都是自然生趣的,而快乐是一切的主题。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他让阅读成为大山里最动听的声音 乡村教师用爱浇灌出“阳光班””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教师节 别忘了长治大山里的教师!有了他们 乡村才有了希望!

教师节 别忘了长治大山里的教师!有了他们 乡村才有了希望!

王相勤,鹅屋乡,壶关县,学生,寄宿制,老师,黄崖底,王老师,小学教师,教育,孩子们,培育出,大山,时候,父亲,好老师,大山里,一席话,年华,上水,周岁,人民,作业,例子,力量,初心,原因,同学们,地方,四方

2009-01-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听见你的声音《永远的第十一位教师》讲述乡村教师扎根山区的真实故事

听见你的声音《永远的第十一位教师》讲述乡村教师扎根山区的真实故事

教师,孩子们,孩子,代课教师,山坡,女大学生,小学校,学校,小学,老师,一岁一枯荣,对我说,男教师,离离原上草,张红,居里夫人,新来,来静静,来代,白居易,和村,大山里,山坡上,艺术协会,股份有限公司,作品,会员,中海,个人,一段时间

2020-09-01 #短篇故事

相伴山高水长 乡村教师是“最美教师”

相伴山高水长 乡村教师是“最美教师”

乡村,乡村教师,孩子,教师,情怀,乡村教育,大山里,学生,大山,大道,情况,肩膀,教师队伍,灵魂,职业,生活,习近平,国将,杨昌,李文刚,大贡,好的,护乡村,爱的,人们,丈夫,乡土,云南,事业,人性

2014-06-26 #故事大全

乡村教师支月英:一生只为一事来

乡村教师支月英:一生只为一事来

教师,教育,孩子们,学校,孩子,小学,教学,奉新县,全国,大山深处,大山,教学点,年度人物,学生,家长,山区,村民,窗户,身体,全国模范教师,感动中国,她自己,一只眼,胡宇,大山里,好的,江西省,原型,一生,事迹

2019-03-28 #故事会

《故事里的中国》 致敬乡村教师的《凤凰琴》

《故事里的中国》 致敬乡村教师的《凤凰琴》

共和国,乡村教师,胡清,初心,孩子,偏远山区,都会,七十年代,使命,农村基层,大山,汗水,建设者,民办教师,时代,上世纪,是那个,默默无闻,年有,刘醒龙,凤凰琴,孙四海,董卿,高更,中不,人生,乐章,主持人,乡村,人民

2016-04-15 #长篇故事

感人!乡村教师三十年坚守岗位 为孩子筑梦!

感人!乡村教师三十年坚守岗位 为孩子筑梦!

孩子,老师,孩子们,梦想,原因,感情,是非,机会,对我们,乡村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教我们,离开这里,师说,大山里,个人,交道,医生,动力,县城,发明家,地方,国家,图片素材,大山,学校,岁月,年间,工作调动,师表

2018-12-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支教对山区孩子们真的有帮助吗?乡村教师谈谈利和弊

支教对山区孩子们真的有帮助吗?乡村教师谈谈利和弊

支教,老师,山区,孩子们,孩子,对山,一面,大学生,大山,学生,乡村教师,必须有,支教老师,区的,来多,好的,大山里,对山村,乡村,好处,大城市,年龄,山村,心房,延续性,才能,接棒,教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2020-06-08 #故事会

《一生只为一事来》首映 全国模范乡村女教师支月英事迹改编

《一生只为一事来》首映 全国模范乡村女教师支月英事迹改编

一生,教师,孩子,老师,穆婷婷,孩子们,全国,教学点,最多的是,宋心钰,张亚海,山村里,王姬,李涵,谭凯,胡雨,小演员,大山里,新中国,电影,乡村,动静,价值观,关系,医院,导演,大山,奉新县,大山深处,姐姐

2008-06-04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