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老北京特色——驴打滚 口感软糯 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时间:2007-11-23

因为在制作驴打滚时最后一道工序是撒上黄豆面,就像野外驴子在土地上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黄土一样,所以被人叫作驴打滚了,原来驴打滚名字的由来这么有意思

提示:本文共有 15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导语:老北京特色——驴打滚,口感软糯,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驴打滚原是老北京和天津的特色传统小吃之一,也是中华名小吃,其实驴打滚是起源于东北地区的,原名叫作“豆面卷子”,因为当时清朝的满族八旗子弟都爱吃粘食,所以驴打滚在北京地区很快就流行开来,后来成为了北京的名小吃。因为在制作驴打滚时最后一道工序是撒上黄豆面,就像野外驴子在土地上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黄土一样,所以被人叫作“驴打滚”了,原来驴打滚名字的由来这么有意思,还真的是因为像驴子打滚而得名的。

关于驴打滚真正的由来也是众说纷纭啊,第一种说法是有一次慈禧太后不想吃宫里每日准备的食物,想要一点新鲜的菜品,然后御膳房的大厨就冥思苦想,最后决定用江米粉和红豆沙做菜,这个菜刚做好,有一个叫小驴儿的小太监就来御膳房为慈禧太后端菜,但这个小太监一个不小心就将做好的新菜打入了装着黄豆面的容器中,一下子就全裹上了黄豆面,这可把御膳房大厨给急坏了,如果太后不满意,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事儿,但是当时再重新做一道新菜又来不及了,只好硬着头皮让小太监将这道粘了黄豆面的菜端到太后面前,可谁知慈禧太后还很喜欢吃,问大厨菜名时,大厨就说叫“驴打滚”,这一段故事还挺有趣的。

第二种说法也是和清朝皇室有关,这次比慈禧更久远一些,是清代乾隆年间,乾隆在平息了大小和卓叛乱后,将新疆地区的一个首领的妻子抢到了宫中当了自己的妃子,这个妃子就是香妃,香妃来到京城后,因为思念家乡,所以每日茶饭不思,这可把乾隆给急坏了,马上就传旨给御膳房,命他们做出香妃爱吃的东西大大有赏,这些御厨们个个都在想办法,给香妃做了好多山珍海味,但香妃都不想吃。乾隆就命令白帽营的送吃的给香妃,就在香妃被抢到京的同时,香妃的丈夫也乔装打扮进入了北京白帽营。

正好碰到给香妃送吃食的机会,他就趁机做了一盘家中祖传的小吃,江米团子,而香妃看到这个小吃就知道是自己的丈夫来了,立马打起了精神,吃了起来,乾隆龙心大悦,问其名字被回答说是名叫驴打滚,从此乾隆经常让人送驴打滚入宫,后来驴打滚就传入民间,成为人人都爱吃的小吃。因为满族人喜欢打猎,经常早出晚归的,吃粘食比较耐饿,所以驴打滚就迅速成为了风靡了当时的北京城。发展到今天,驴打滚也还是北京的特产之一,在各家小吃店都会有卖的。

驴打滚的原料有黄豆面、黄米面、红豆沙、白糖,还有各类能入馅的小配料,比如桂花、青红丝、瓜子仁等。但现在大多数都不用黄米面来做驴打滚了,改用江米面,但外部还要裹一层黄豆面,所以驴打滚的颜色还是黄色。做驴打滚时,先将黄米面加上水和好,和面时多加一些水,让面团软和一些,然后上锅蒸熟备用。然后将黄豆炒熟磨成粉面,将蒸熟的黄米面沾上黄豆粉用擀面杖擀成片状,向上面加上红豆沙馅后卷起来,再切成小块,这样驴打滚就做好了。

驴打滚这道小吃在制作上要求黄豆面皮和红豆沙馅要层次分明,卷的也要很均匀,外表是黄色的,其特点就是豆香馅甜,入口即化,口感软糯,还非常粘,是一款有着浓郁黄豆粉味的小吃。驴打滚的制作其实挺简单的,工艺也不需要多么的精细,只要把黄豆面和的恰到好处就行,而面中的糖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添加,馅料可以用豆沙馅也可以加别的,比如红糖之类的,可以跟随着自己喜好来做。

驴打滚这道小吃最具地方代表性,凝聚了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想象力,一道简简单单的豆面小吃却和驴子挂上了关系,一下就由静态的变为动态的了,大多数不知驴打滚为何物的人一听到这个名字,肯定会非常好奇驴打滚究竟是什么东西。这道小吃从外皮到内馅都和豆子有关,所以营养也很丰富,其蛋白质含量丰富,可以增强免疫力,豆类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也很多,易于消化吸收,而且脂肪含量低,是减肥减脂人士的必备佳品,老年人多吃也有好处,可以防治冠心病、高血压等老年疾病,所以驴打滚也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小吃。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老北京特色——驴打滚 口感软糯 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老北京胡同里的的美食 您吃过几个?

老北京胡同里的的美食 您吃过几个?

面茶,老北京,宫廷,豆汁,小吃,食品,冰糖葫芦,奶酪,驴打滚,民间,传统小吃,人们,北京,山楂糕,特色,白糖,糖稀,蜂糕,老北京人,果子干,硬面饽饽,传统,入口,历史,北京小吃,桂花,糯米,色泽,芝麻,豌豆黄

2008-08-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2020开年大剧《新世界》中的老北京胡同的由来!简直太有趣了

2020开年大剧《新世界》中的老北京胡同的由来!简直太有趣了

胡同,北京胡同,北京,剧中,平原,怀化,名字,沈世昌,住处,故事,刘如,金海,雁栖,这个名字,前言,一大,京城,八大胡同,反派,大哥,城市,地名,地方,官府,电视剧,标志,特色,纱线,羊绒,经济

2009-12-25 #故事阅读

女巫手指饼干看起来好玩有趣 做法简单 口感酥脆 孩子们最喜欢

女巫手指饼干看起来好玩有趣 做法简单 口感酥脆 孩子们最喜欢

孩子,万圣节,节日,亲子活动,烤制,万圣,手指饼干,番茄沙司,都会,乐趣,做法,小饼,糖果,时候,材料,白糖,瓜子仁,饼干,黄油,一起做,诸圣节,一起玩,合和,家常美食,中餐,事物,传统节日,位置,冰糕,变粗

2012-08-16 #故事阅读

老北京特色小吃由来探秘 每个小吃都有一个故事

老北京特色小吃由来探秘 每个小吃都有一个故事

北京,羊眼儿,地方,爆肚,豆汁,包子,香妃,北京周边,古北,好去处,龙庆峡,乾隆,本地宝,老北京,羊眼包子,团子,小吃,景区,江米,自驾游,蹦极,经营,有哪些,好地方,有记,丈夫,个头,人们,口味,品种

2020-05-25 #故事会

北京有个巨有趣景点 被誉为土豪一条街 一到饭点人流如织!

北京有个巨有趣景点 被誉为土豪一条街 一到饭点人流如织!

南锣鼓巷,老北京,披萨,大叔,北京,胡同,胡同里,商店,景点,特色,爱旅游,人流,主街,东西,交通,历史,土豪,咂摸,攻略,文艺,时尚,蟋蟀,游客,美食,风情,街巷,被誉为,过客,门票,6号线

2014-02-17 #短篇故事

北京旅游攻略:推荐3个最有特色的北京老胡同!

北京旅游攻略:推荐3个最有特色的北京老胡同!

胡同,北京,五道营胡同,四合院,时间,餐馆,北京胡同,北新胡同,还可以,传统,八大胡同,南锣鼓巷,商店,地方,传统文化,于北京,最喜欢,还有很多,又安,子监,人和,小胡同,生活方式,代名词,住宅区,住宅,小巷,叫法,北海,受欢迎

2010-07-15 #故事会在线阅读

盘点老北京胡同文化里的六大最具特色的胡同

盘点老北京胡同文化里的六大最具特色的胡同

胡同,北京,南锣鼓巷,史家胡同,烟袋斜街,小店,人力车,传统,历史,建筑,时期,景区,礼士胡同,大宅院,支巷,朝阳门南小街,老北京,胡同里,钱市胡同,东城区,东四南大街,八大胡同,地区,名字,大栅栏,方式,宅院,故居,文化街,时尚

2015-08-10 #短篇故事

「舌尖上的故事」咯吱盒——比老北京城还老的特色食品

「舌尖上的故事」咯吱盒——比老北京城还老的特色食品

嘎吱,煎饼,太后,小吃,厨师,故事,民间,美味,美食,从不知,嘎巴,成薄如,武清,五谷香,品味人生,赐名,京东,两岸,乡土,个人,传说,入口,百姓,点心,客人,名称,味道,含金量,天津市,太监

2016-10-13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