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老班长 你最想念军营中的哪道菜?

时间:2007-11-26

军营小故事感人老班长

提示:本文共有 672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4 分钟。

老班长,你最想念军营中的哪道菜?老班长,你最想念军营中的哪道菜?

解放军报融媒体

百家号02 1820:46

来源中国军网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这句话从一个老兵的口中说出来倍儿有说服力,因为这一路上老兵尝过的滋味确实不少。

无论是炊事班精心烹煮的美味菜肴,还是野外驻训时自己捕获的野味儿,抑或是节日会餐和病号加餐……其中酸甜苦辣,让他们即便在离开军营后,也仍然忘不了那年那时唇齿间的味道。

又是一年团圆时,当你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的时候,有没有想起那些与战友相伴的日子和记忆中的味道?

螺蛳粉:以连为家 怪味长存

螺蛳粉。高义文摄

讲述人:原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某中队指令员、上士熊钊

听炊事班长、四级军士长李伟彬说,前两天,我寄回连队的一包螺蛳粉原材料到了。当时,他煮好以后,一股“怪味”弥漫开来,饭堂前,官兵们唱着饭前一支歌,个个脸上都像开了个“杂货铺子”:有的一张“苦瓜脸”,可能是第一次闻到这股“怪味”;有的一脸兴奋,直勾勾地盯着桌上的辣椒、红油等配料,蓄势待发……

我叫熊钊,广西田阳人,是原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某中队的一名指令员,在连队服役12年,两年前退伍。

螺蛳粉是我们广西的一道美食,有外地的亲友来家里做客时,主人会亲自动手煮一碗给客人吃,展示自己的热情好客。从入伍第3年起,每年春节前夕,我都会让家里人给连队寄来一大包螺蛳粉原料,和炊事员一起下厨,为官兵们奉上这碗“家乡味”浓郁的粉丝。

那天,在电话里,我还和炊事班的人打趣,“第一次把螺蛳粉端给大家,吓跑了近半个连队的人。”和臭豆腐一样,螺蛳粉也散发着一股独特的“香味”,有人望而却步、有人闻味而逃,大胆盛上一碗的并不多。

“其实是酸笋的味道。”我几次和战友们解释道,“笋子经过发酵,就会变成这种味道,香而不腐、闻之开胃,想之流涎、吃之打滚。”还拉着几名关系较好的战友试吃,大家尝过后纷纷点赞,又向其他人推荐,一传十、十传百,螺蛳粉很快风靡全连。

打那以后,有很多人或在网上,或托我捎带,好上了“这一口”。“酸酸的、辣辣的,趁热嗦一碗,全身发热、回味无穷。”上士王清波吃螺蛳粉有个习惯,一定要连汤汁“呼噜、呼噜”喝个干净,他的理由挺充分:“螺蛳粉里没螺蛳,精华都被熬入了汤汁。”

2016年底,我临近退伍,连队很多人含着泪跟我打趣,“以后再也吃不到正宗的螺蛳粉了。”我留了心,和连队党支部汇报后,与官兵约定:每年春节前夕,都给连队寄上一包螺蛳粉原料,有“嘴馋”的,也可以随时联系我。

那天早上,吃完螺蛳粉,同是来自广西的中士吴克鹏给我打来电话:“老班长,想你了。”吴克鹏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兵,对这个同乡,我当时不仅没有“照顾”,反而不留情面、严加打磨。如今,他已经走上了班长岗位,连续几年被评为“优秀士官”。

“想吃的时候,就给我打电话,正宗、管饱!”鼓励过他以后,我话锋一转,接着说:“替我站好岗、放好哨!”

(翁骏 杨思聪整理)

蟹宴:吃蟹言谢 常怀感恩

麻辣鲜香的大螃蟹。栾泓摄

讲述人:原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某连油机技师、四级军士长项世昌

不知不觉,我离开挚爱的连队已经两年,但还是会不自觉想起在连队的日子,那是我从新兵下连到退伍一直生活的地方。如果问最怀念的一道菜,那肯定就是蟹宴了。

蟹宴还是前几年的时候搞起来的,时任教导员的蔡富强为了激励我们年终考个好成绩,说只要我们年终考核夺得全旅前五名,春节会餐,他补贴一部分,请全站官兵吃螃蟹。

我们当时都起哄,还嚷着要教导员说话算话,不能赖账。大家说笑以后,就投入到严肃、紧张的备考中了,谁也没当真。考核结束,成绩当然是名列前茅。

还记得春节会餐当天,蔡教导即兴讲话,其实我的心早就被饭菜的香味勾走啦。没想到,教导员突然大喊一声“上螃蟹!”就见一大盆大螃蟹真的像变魔术一样从后厨抬出来了。

俩小伙抬着一大盆螃蟹,一路就吆喝着“螃蟹来啦!吃螃蟹啦!”然后一人手里塞一只,桌上再放几个。

吃螃蟹谁还讲规矩啊,什么不串桌、不讲话都抛到脑后了,教导员还在边上不停地鼓动,说吃蟹言谢,要谢谢身边相互扶持的战友们。

一群大男人不好意思啊,觉得挺矫情,张不开嘴。也不知道谁带头,接到螃蟹的时候大喊了一声“谢谢班长,辛苦了!”接下来不管新兵老兵,接到螃蟹都大声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场面好像一下就热闹起来了。

就这样,蟹宴就传承下来,庆功的意思淡了,感恩的意思却越来越浓。前几天我给连队打电话,说今年除夕还搞,都期待着嘬个螃蟹唠唠嗑,把一年的感谢说出来。

退伍以后在家吃螃蟹的时候也不少,都是我跑到市场挑回来的,就是想把吃蟹言谢的意义传下去。还跟连队一样,煮上一大锅姜汤每人盛一碗,不时喝上两口,跟父母爱人聊聊天,这心里就暖洋洋的。

今年除夕,我在家里跟连队一起搞蟹宴。也跟孩子说说,遇到啥难事儿都要直接面对,坚持不懈,不能轻言放弃,就像解放军叔叔们一样,要友善、勇敢、坚强。

祝愿战友们新的一年敢当“吃螃蟹的人”,齐心协力、坚持不懈。祝愿我的老连队,奋勇前行、续写辉煌。

(张健全 安海利整理)

瓦罐鸡汤:鸡汤入腹 温暖兵心

瓦罐鸡汤。曾旭云摄

讲述人:原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某雷达站操纵排代理排长、四级军士长夏新

文火慢炖,撒入枸杞、姜片等调味,瓦罐均匀受热,一次只煨一只鸡……退伍两年多,最难忘的还是连队的瓦罐鸡汤。

16年前,我第一次喝到瓦罐鸡汤是下连后不久,在连队组织的新专业兵“单放”考核中得了第一名。那天是周五,连队例行组织加餐。连长在饭前一支歌结束后,公布了考核成绩,大声表扬了我,并让全连官兵都向我学习。

开饭时,别人班的桌子上只多加了一道炒菜,我们班的桌子上却放了一只不大不小的瓦罐。班里的战友打趣“沾了我的光”,个个都盛了大半碗鸡汤,班长独给我打了满满一碗,还把两只整鸡腿捞出来,硬塞进了我的饭碗里。

那天,一顿饭没吃完,我不争气地哭了好几次。一次是班长把两只鸡腿硬塞进我的碗里,我连说“吃不完、吃不完”,他哈哈直笑,说我正长身体,要多吃些;一次是饭后,大家在一起洗碗,几个其他班的新兵凑到我跟前,问我瓦罐鸡汤和连队大黑锅炖的鸡汤有啥区别,我只顾着说“好喝、好喝”,好喝在哪,我却答不上来。当时心里就一个想法,下次比武考核,我还要拿第一,让班里的战友,再痛快喝一回。

“有须文火者,煨煮是也,火猛则物枯矣。”在连队呆的时间长了,熬煮瓦罐鸡汤的秘密,我已烂熟于心,我还发现,它不只出现在“庆功宴”上,“病号饭”的菜单里,也有它的身影。

起初,一碗“病号饭”,就是一碗简单的鸡蛋挂面。随着官兵生活条件不断丰富、改善,“病号饭”也有了更多的做法。连队地处鄂东腹地,瓦罐鸡汤是这里的一道百家菜,只需一个瓦罐、一只土鸡,辅以少许配料,就能炖煮一碗金黄透亮、咸香醇厚的“暖心汤”。

一次,站里一名干部技师披着雨衣、顶着大风抢修雷达,雷达“站起来”,他却倒了下去。他先只是坚持吃感冒药,后来烧的厉害,才被大家架着去了医院。我陪护那几天,站里送过来一个瓦罐鸡汤,官兵们担心近三个小时的路途把汤放凉了,到达医院后,特意又加热了一番。

那天,那名技师几次想忍住眼泪。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向他表示个人的钦佩,有的向他转达连队官兵的祝福,任是铁打的汉子,也架不住战友情深,他还是流了泪,我当时想,以后也要做一个像他一样的“硬汉”。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后来,我入了党、当了班长,又被连队选拔为代理排长。瓦罐鸡汤喝的次数多了起来,被赋予的特定含义也淡了许多,如今,我已离开军营,但那一个泛着微黄的泥瓦罐,总能让人忆起许多军营往事……

(江山 杨思聪整理)

压缩饼干:最“硬”的一顿饭

讲述人:原武警某团特勤连班长老朱

“天山雄狮”,是一支永不出疆的部队,我去过,在那里战斗过!

在新疆当兵的那几年,我吃过不少硬菜,每到过年过节,烤全羊,大盘鸡,通通整起来,有一年冬天全团还组织了一次千人大火锅,那涮羊肉呼呼吃啊。

17年的冬季魔鬼周,在近零下二十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我和战友们摸爬滚打,7天7夜,60斤的装具没下过身,全装奔袭20公里,低姿匍匐三公里,耐寒训练穿裤头冲雪坡……汗从额头上渗出来就结霜,衣服外是一层汗水凝结的硬邦邦的冰甲,里面却是暖呼呼的热气奔腾,那个时候,能够休整上两分钟喝口热水都是一种奢侈的幸福。

当然,人是铁饭是钢,最令人期待的科目就是野外BBQ生存了,生火,洗锹,上肉,不一会,肉香四溢,吃起来那叫一个香!

不过,要说起最“硬”的一顿,还属当时吃的小半块压缩饼干。

第四天的耐饥饿训练,要求在24小时不进食的情况下还要完成高强度高消耗的科目,中间休整的几分钟,我和几个“难兄难弟”背倚着雪坡头昏眼花,一想到下个科目还得饿着肚子拖汽车扛轮胎,脑袋就一阵阵发胀。这个时候,身边一战友推了推我,我转过头去,他手中一块压缩饼干散发出“神圣”的光芒。“同志们,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迅速结束‘战斗’!”一块饼干被小心翼翼地掰成了几份,我们都把自己的那份塞进嘴里使劲咀嚼,然后灌了口水一并咽下。那个时候,真真正正地感觉到吃东西就是为了活下去,我们都知道,一块饼干分开吃,谁都吃不饱,但谁都不会自己去独享,这是一条战场法则,也是我们所理解的生死袍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最“硬”的一顿,老铁,没毛病!

(田饶 刘琳波整理,李勋 付聪摄影)

“第二顿滚蛋饺”:浓浓“母子情”

饺子。(图片来源于网络)

讲述人:原武警天津总队二支队战士田小毛

俗话说,抬腿的饺子,落腿的面,“下连面”和“滚蛋饺”成为了部队迎新送老的标配。而我却吃了两顿“滚蛋饺”,一次是中队给我们准备的,还有一次,是黄妈给我准备的。

黄妈叫黄红玲,以前经营着一家玻璃厂,经常给驻地部队送这送那,后来因为资金问题运营不下去,为了糊口就开着一辆小白车到各个中队去卖商品。人们常说“无商不奸”,但是黄妈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干赔本买卖的商人,一桶泡面进价3元2毛,她只卖3元钱,没有过期或者山寨的套路,她只是觉得战士们小小年纪在外,平时训练很辛苦,津贴还少,不忍心赚战士的钱。端午节,她会带着自己包的上千个粽子到每个中队去送;建军节,她会组织地方文工团来中队慰问演出。她有很多“兵儿子”,但我们都只有一个黄妈。记得我退伍临行前,黄妈特地过来送我们,带了整整一大袋热乎乎的饺子,一边看着我们狼吞虎咽,一边叮嘱我们回家了要好好工作,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我把兜里的一百多块钱全塞到她手里,她坚决不肯收,最后都生气了,我把钱硬塞进她兜里扭头就跑,回宿舍躲了起来,黄妈在外面叫我名字,我死活不应,眼泪涌了出来,我知道这一顿饺子对黄妈意味着又要节衣缩食上好一段时间,于情,可;于心,不忍。

她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但她一定是一个真正拥军的人,一个把每一名战士都当成儿子付出真心的“妈妈”。

黄妈,谢谢您!

(田饶 刘琳波整理)

自制生日“大烧饼”:来自战友的特殊礼物

讲述人:原武警北京总队执勤第十二支队战士李超

在我看来,过生日是一件很俗套的事情,尤其在部队,大家都很忙,好不容易把“上哨的下哨的”“切菜的”“做饭的”拢到一桌上,看着你吹个蜡烛许个愿、分个蛋糕起个哄,这,就完了。

不HIGH个一夜?

HIGH啥啊,该干嘛干嘛去,晚上还得上哨。

真没劲!我想着,等我生日的时候,谁都不告诉,偷偷摸摸地自己过了。

所以当一名战友端着一个香喷喷的大烧饼走过来的时候,我一头雾水:这个烧饼咋这么大?这是在偷偷加餐吗?

直到他说出“生日快乐”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天呐,这个大烧饼真是太棒了!”

“什么烧饼,这是披萨!”

“这玩意是披萨?他咋知道我今天过生日?我生日不送个大蛋糕,整个披萨干嘛?茶淀这种连小笼包都濒临绝版的地方哪来的披萨?”吐槽归吐槽,我还是“先下嘴为强”。嘎嘣一口,味道真香!

后来才知道,前几天统计身份证号的时候,那名战友留意了一眼,在网上网购了一个披萨,做晚饭帮厨的时候用炊事班的蒸饭机蒸熟了带回来给我吃。

这个生日很有趣,我喜欢!

(田饶 刘琳波整理,李勋 付聪摄影)

野炊:荒郊野岭的“吃土”岁月

讲述人:原南部战区某特战旅某连下士张继新

每一名战士都有着这么一段痛苦而又深刻的记忆:当你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能够如同英雄一般进行荒野求生的时候,面对的不是枪林弹雨的考验,也不是毒气的紧逼,而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何填饱肚子。

成功围追堵截到一只肥美却又敏捷的兔子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相比之下蛇就显得很“乖巧”了,当然这也是一项技术活,但对于有了几次荒野求生经历的我们来说还算比较容易。用匕首在蛇的身上游走一番,划开几道口子,继而两人合力将蛇皮剥下,便可削肉取食。

野外没有什么像样的炊具,倒也满足了我一直以来想吃小灶的愿望。其实刚开始我是拒绝的,毕竟这真是名副其实的“刨土吃食”。在挖好的坑上覆盖一张铁丝网,简易的烤肉架就搭好了,取火之后放上蛇肉片,迎面而来的香气一扫捕猎时候的胆怯与犹豫。这点肉还不够分给一个班的,每人只能分到一两片肉,但混着单兵干粮一起下咽,却让一顿野餐得到了升华。一些初尝甜头的新兵还打趣地说要再抓几条蛇回来改善伙食,但四周看了一下没有找到军医,便只好无奈地打消了这个念头。

虽然这道菜没有一个像样的装盘,没有认真取过名字,甚至连当时的味道也都快忘记了,但“幸福感”却深深烙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就姑且称它为“饿汉强压地头蛇”吧。

(卫卓齐 鲍宗楠 石岳整理)

烤肉大餐:胜利时候的庆功大宴

讲述人:原西部战区陆军某部下士朱潇杰

部队高强度的训练让同志们不时幻想着什么时候能再改善一下伙食,吃顿大餐。当机会来了,谁都不会放过这个能放肆的时刻。在这一天,我们不必担心吃得太多五公里会不会不及格,也不必担心卷腹会不会上不了杠,更不必担心晚上会拉一遍紧急集合。

当夜幕降临,营区里升起了欢乐的篝火。我游走在各个烤架之间,不论是想吃豆制品、肉制品、鱼类制品还是新鲜的果蔬,只要能找到,而且刺杀操练得够扎实,都能将自己想要的食材“一枪贯穿”搬上烤架。

起初我选择“自食其力”,但因为搞混了孜然和辣椒粉,闹得自己的舌头比烤串还要灼热。后来我决定跟着身边的兄弟“混”,他们的隐藏属性是中华小当家,跟着他们走,绝对能大快朵颐。最后吃饱喝足想“调皮”一下,还可以出去觅食,不知道为什么,“抢”来的食物总是比自己弄出来的好吃。身边总有班长或排长说着“再吃就跑不动啦”的调侃,但是这样的进食速度怎么能叫吃呢?有说话的功夫我都能把烤架舔干净了。

(卫卓齐 鲍宗楠 石岳整理)

盖浇饭:病号的特殊加餐

讲述人:原西部战区陆军某部下士孙浩泽

人不是铁打的,总会有受伤的时候,比如我,有一次竟然在冲刺中把腿跑到骨折。

伤筋动骨需要补补,炊事班最初想做一份猪蹄或者筒骨给我加餐,奈何没有找到合适的食材,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大腿没有补小腿!在养伤的那段日子里我的伙食让战友们羡慕得不行,他们经常留着口水围观。虽然我并不怀念身受皮肉之苦的日子,但那时候的饭菜却让我恋恋不忘。

在如此给力的食补之下,任何伤病都能加速恢复,当我重返训练场时更是精气神倍儿足。就是体重的事情,让咱排长考虑要不要和炊事班建议以后该改进一下“饲养”方法了。

(卫卓齐 鲍宗楠 石岳整理)

铁树金花:军营生活欢乐多

讲述人:原东部战区海军某部下士石文明

你们听说过“铁树金花”这道菜吗?也许你没听过,但我如果说出它的另外一个名字来你肯定就知道了,它的俗名即为“木耳炒鸡蛋”。

关于这道菜,有一件趣事。有一次,炊事班长赵宏兵问我,想不想吃铁树金花,我一听名字就觉得非常高大上,想必肯定很好吃,于是连说“吃!吃!”当这道菜端到我面前时,我才反应过来,原来就是木耳炒鸡蛋啊……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洪玉成整理)

东北四大炖:家的味道尽在其中

讲述人:原东部战区海军某部下士杨光玉

东北四大炖是很多东北人非常喜爱的菜肴。

记得去年春节前夕,班长黄东东问我最爱吃什么菜时,我脱口而出“东北四大炖”,班长一脸疑惑:“什么是四大炖啊?”后来在除夕晚上,班长亲手给我做了东北四大炖之首的猪肉炖粉条。他对我说:“我今天给你做你们东北四大炖之首的猪肉炖粉条,剩下的三个菜,有机会一定做给你吃。”

除夕吃到班长做给我的家乡菜,让我感受到了家乡的味道,更让我体会了部队的温暖。

(洪玉成整理)

策划:李景璇 武千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解放军报融媒体

百家号最近更新:02 1820:46

简介:兵在掌上阅,中国军队的声音

作者最新文章中国国际救援队“汪星人”给大家拜年啦!02 1922:0002 1920:2102 1920:10相关文章全网资讯02 17美食百佳12 29东方头条02 18军事流02 17桂林空军02 02??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老班长 你最想念军营中的哪道菜?”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军营故事:梦见老班长

军营故事:梦见老班长

班长,新兵,老班长,王秋,巴掌,样子,时候,笑容,饭堂,他的手,到自己,却甜甜,巨钟,洪亮,洪涛,王建山,写手,在我,下深,快乐时光,老连队,上下级,全班,中规中矩,东西,云南,他用,任务,伤心地,做生意

2019-10-17 #短篇故事

感人的军营歌曲《我的老班长》歌词

感人的军营歌曲《我的老班长》歌词

我的老班长,曾德洪,你现在,军营,歌曲,部队,班长,好想,老班长,这些年,吉他,来信,你还会,夫妻恩爱,家乡,嫂子,模样,歌词,创作,生活,祝福,军营歌曲,战友们,能不能,想家,江西教育学院,那一天,都会,长和,想起了

2008-12-07 #故事大全

回忆军营:老班长的话 句句实在受用终生!

回忆军营:老班长的话 句句实在受用终生!

老班长,任务,班长,总会,真本事,部队,多干,人生,思想,日子,牛皮,身体,老梁,方成,责任编辑,人上人,都会,军营,作者,世间,人家,价值,傻瓜,先导,战士,决心,感情,天下,太闲,心迹

2012-03-01 #故事阅读

“老班长讲军营故事”特色课堂开课啦

“老班长讲军营故事”特色课堂开课啦

军营,故事,同学们,特色,课堂,老班长,系列课程,国之志,得热,中国人民解放军,党政办,服务人民,作用,人为,下一阶段,代表,人生,公室,军旅,后勤,同志,初心,匠心,学工部,地方,国防,基地,岁月,报效祖国,战友

2014-12-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小曾再唱军营民谣《老班长》 战士现场感谢班长 全场感动泪目!

小曾再唱军营民谣《老班长》 战士现场感谢班长 全场感动泪目!

女歌手,民谣,小曾,那么久,想家,全场,战士,班长,有情人,柔情,痴情,风情,军营民谣,老班长,刘妍,一生,味道,哥哥,柔情蜜意,有情人终成眷属,歌手,歌曲,游子,视频,草原,鸿雁,九九女儿红,不是人,发布时间,多少人

2010-05-24 #长篇故事

军营调查:这些老班长为何要求“退居二线”

军营调查:这些老班长为何要求“退居二线”

班长,士官,组织,不一样,再立新功,上级,思想,活动,多措并举,施策,专题,一竿子插到底,偏差,个人得失,人和事,体系,军事,团队,老兵,实际,岗位,局域网,家庭,实际困难,平台,干劲,才能,意见,成员,搞平衡

2018-01-02 #小故事

回忆军营:老班长的话 句句实在受用终生!

回忆军营:老班长的话 句句实在受用终生!

任务,真本事,人生,思想,牛皮,部队,身体,方成,人上人,都会,火车,总有一天,人家,价值,先导,决心,天下,总会,太闲,心迹,本事,意志,总能,时候,战友,日子,本领,机会,来源,瓷器活

2016-01-28 #故事大全

老班长回忆录一怀念军营的生活

老班长回忆录一怀念军营的生活

军营,部队,老兵,同志,新兵,营房,五原县,形势,骑兵,生活,训练,巴盟,任务,内蒙,军区,军分区,团部,连长,分配,乌拉特,人生,全国,列车,历史,地方,大店,巴彦高勒,思绪,情景,所在地

2009-08-17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