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张生跳墙会莺莺的故事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王《西厢记》有何特色?

时间:2007-11-26

诸晓白聊戏第二期前不久呢,晓白看了姜亦珊版的京剧西厢记姜亦珊版京剧西厢记不由得想和大家一起聊聊这西厢记

提示:本文共有 243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嗨!各位看官,又见面了,这里是诸晓白聊戏,一个传统文化发烧友的诡谈戏说。

诸晓白聊戏第二期

前不久呢,晓白看了姜亦珊版的京剧《西厢记》

姜亦珊版京剧《西厢记》

不由得想和大家一起聊聊这《西厢记》。看过这出戏的朋友可以留言交流~没看过的朋友就听晓白来给您聊聊吧!

诸晓白聊戏 第二期

“天下夺魁”《西厢记》

在戏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元杂剧作为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诞生了许多灿烂不朽的杂剧作品,其中王实甫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代杂剧中最负盛名、流传最广的一部作品,王实甫以这部辉映千古的作品,取得了他在中国戏曲史上的显赫地位。元末明初人贾仲明在《录鬼簿》追吊他的「凌波仙」词中,曾这样评价他:“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肯定了他所作《西厢记》在那时就已经是出类拔萃的作品了。

崔莺莺、张生故事的流变

《西厢记》的题材,最早来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元稹在《莺莺传》中叙述的是贞元年间,寄居在普救寺的少女莺莺,和张珙(张生)私自相恋后又被抛弃的故事。元稹在书中说这个美丽多情的莺莺是个“妖孽”,而且认为张生这种“始乱终弃”的行为是合理的,是合乎礼法的,有“闻过是非之嫌”。

莺莺的故事流传到金代,出现了董解元的诸宫调杰作《弦索西厢》,简称董《西厢》。可能是董解元觉得莺莺这个美好的女子结局太过可怜,产生了同情心,他把莺莺被“始乱终弃”的悲剧性结局,改写成莺莺和张生互相爱慕,为了争得理想爱情他们私自结合,虽然曲折但是终于团圆的美满结局。在人物的塑造上,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增加了红娘、老夫人等鲜明形象,为元杂剧王实甫《西厢记》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王实甫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删除了不合理之处,增添了许多曲折动人的细节描写,增添了老夫人、红娘、崔张之间的斗争,红娘角色更加出彩,更为彻底的对崔张二人的爱情进行了肯定和褒扬。第一次提出了以“有情”作为婚姻基础的理想,并以高贵华美的语言谱写了这部传送千古的爱情名剧。

王《西厢记》的戏剧结构与技巧

一、两组矛盾

王实甫《西厢记》全剧以莺莺、张生之间的爱情为主要线索,情节清晰,布局严谨,以两组矛盾冲突展开:一组是老夫人与张生、崔莺莺、红娘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封建礼教与追求自由爱情的叛逆者之间的矛盾,这是主要矛盾;同时,又写了张生、莺莺、红娘之间的性格矛盾,张生憨诚可爱,莺莺犹豫羞怯,红娘机智泼辣。以上两条线索,随着人物内心活动的发展而发展,把整个剧情串联起来,如双线串珠,相互交错、相辅相成,推动情节发展走向高潮。

二、三次冲突

更令人心折的是,作者通过“寺警”、“赖婚”、“拷红”三次冲突,巧设悬念,使得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张弛交替,竭力渲染达到激动人心的戏剧效果。“悬念”和“突转”等结构技巧的运动,使得情节的发展变化莫测,摇曳生姿。如“寺警”之后,人们刚以为有了一个结果,“赖婚”一折又形成了悬念。如果说,“酬简”对于“赖婚”是一个解答,那么对于后来的剧情发展来说,则又是一个新的有待解答的“悬念”。紧接着“拷红”一折,是巧妙的突转,老夫人在知道了崔张的私情后,当然要严加问罪,等待二人的,必将是一场灾难。然而,在红娘据理力争之后,情势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老夫人不得不立即许婚;二人不仅没有大祸临头,反而得到认可;红娘则从一个被拷打者变成了一个审判者。这一“突转”,不仅有力地揭示了人物性格,而且产生了极其生动的戏剧效果。

拷红—被拷打者

拷红—变审判者

拷红—说动老夫人

王《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王实甫《西厢记》的最成功之处,还在于它深刻、真实而又血肉丰满的人物塑造。

一、张生形象

如在王实甫的笔下,张珙已不再是前代那个始乱终弃的无行文人,而变成了一个执着、专一、又充满着书呆气的“傻角”,他对莺莺一往情深,对待爱情那样的忠贞,被人们誉为不追求“蜗角虚名,蝇头小利”的“志诚种”。如在“酬简”一折中可以体现:他替老夫人“白马解围”之后,自以为老夫人请他吃酒是定下婚事,便梳洗打扮一番,还让红娘为他参谋,结果被红娘取笑一番。他天真忠厚、憨态可掬、没有丝毫世故气的样子委实令人好笑。从性格上讲,张生比莺莺更加天真率直,他身上也带有那个时代封建文人所特有的狂放不羁和迂阔,他具备了纯洁的个人品性和内心操守,成为作者着力肯定的人物。

张生

二、红娘形象

再如红娘这个角色,在王实甫《西厢记》中堪称“戏胆”,她身为奴婢,却同情崔张的理想爱情,她鄙视老夫人的不守信用,她虽是封建社会地位卑微的下层人物,但她却具有劳动人民的正直、机智、泼辣、热情和勇敢,王实甫赋予了她在崔张爱情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了比崔张更负盛名的艺术典型,可以说,没有红娘,也就没有崔张之恋,也就不会有流传千古的《西厢记》。

鄙视老夫人不守信用

三、语言特色

王实甫《西厢记》还以其语言的华美蕴藉为后人所推崇。清代戏曲理论集大成者李渔盛赞其词“多瑜鲜瑕者”。王实甫在唱词中还写出了人物的个性色彩,莺莺的唱词优雅温婉,张生的唱词热烈爽朗,红娘的唱词爽快泼辣,色彩鲜明。一部《西厢记》处处诗情画意,文采飞扬。如莺莺长亭送别时所唱之曲,历来为人们所赞颂:“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真是千古绝唱,脍炙人口!

送别

结语

在戏曲文学史上,王实甫第一个全面、复杂、大胆地以《西厢记》表达出“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成为敢于挑战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呼唤个性自由、追求美好理想爱情的剧作家,他的《西厢记》以其温润的风格、精细的结构、华美的语言、丰满的人物塑造在戏曲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千古垂范,当之无愧“天下夺魁”!

嘿各位看官,今天的诸晓白聊戏就到这里了,看完有没有对《西厢记》有所了解了呢?看完文章的朋友可以在下面交流,晓白是喜欢传统文化的原创新人小编,喜欢晓白的朋友关注留言就是对晓白的支持了哦,还想听晓白的诡谈戏说吗?还是这里,诸晓白聊戏~我们下期再会哦!

(文/诸晓白聊戏)

(参考资料:《中国戏曲发展史》、《中国戏剧经典作品赏析》)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张生跳墙会莺莺的故事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王《西厢记》有何特色?”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莺莺传》中的张生 和《董西厢》的张生 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莺莺传》中的张生 和《董西厢》的张生 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张生,西厢记,法聪,感情,戏曲,董西厢,老夫人,莺莺传,妇人,赖婚,才子,男女,目的,同名人,同莺莺,崔莺莺,孙飞虎,张生相,管相思,苏昆,董解元,薄幸,间见,郑恒,颜如玉,翰林学士,名的,崔家,亲戚,世态人情

2009-12-20 #短篇故事

《西廂记》《莺莺传》《传奇》《会真诗》写的都是张生和莺莺吗?

《西廂记》《莺莺传》《传奇》《会真诗》写的都是张生和莺莺吗?

西厢记,张生,莺莺传,王实甫,人民群众,人物,始乱终弃,剧作家,传奇,后世,命运,封建礼教,故事,爱情,元稹,崔莺莺,改成了,代表作,书生,主观,不幸,人民,作者,伴侣,内容,剧作,汉族,太平广记,动力,女子

2011-08-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普救蟾声”世界奇塔 张生和莺莺的凄美故事

“普救蟾声”世界奇塔 张生和莺莺的凄美故事

普救寺,莺莺塔,回音,建筑,轴线,崔莺莺,佛像,效应,奇塔,西厢记,中轴线,世界,僧舍,原名,天王殿,塔院,寺院,故事,时期,石佛,绝艺,部分,张生,克斯,塔西,宝殿内,武则天,蒲州镇,王实甫,索尔诺

2015-12-31 #故事会

《莺莺传》:穷书生爱上富家女 结果张生却对莺莺始乱终弃 为何

《莺莺传》:穷书生爱上富家女 结果张生却对莺莺始乱终弃 为何

张生,元稹,崔莺莺,始乱终弃,韦丛,女性,情感,男性,宦官,莺莺传,刘采春,薄幸,伦理,结局,人们,作者,托词,看法,红娘,身体,陈寅恪,妻子,现实,爱情,社会,行为,交往,小妾,薛涛,算得上

2008-08-12 #故事大全

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为什么这么曲折?

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为什么这么曲折?

崔莺莺,张生,崔夫人,红娘,西厢记,五姓,西洛,郑恒,大族,士族,世家,洛阳,王实甫,莺莺传,婚姻,科举,崔相国,孙飞虎,崔氏,胡阿祥,一主,先生,力量,势力,博陵,大士族,姓氏,婚事,时期,渊源

2018-11-10 #短篇故事

崔莺莺真实结局:被张生当做泄欲工具而抛弃?

崔莺莺真实结局:被张生当做泄欲工具而抛弃?

张生,崔莺莺,结局,元稹,小说,西厢记,王实甫,莺莺传,故事,笔下,爱情,图片,版本,红娘,网络,抛弃了,两个人,崔老夫人,书生,人们,实际,小姐,说法,创作,其实也,有两种,目前有,长相厮守,如出一辙,富贵

2020-09-15 #长篇故事

一般被认为写张生 崔莺莺爱情故事最早的文学作品是的《莺莺传》。

一般被认为写张生 崔莺莺爱情故事最早的文学作品是的《莺莺传》。

单选题,中国,我国,被誉为,瀑布,城市,火山,是我国,海洋水族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场馆,数量,景观,湖泊,雨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极地海洋,华博,如玉,木中,水之胜,水水,水清如,江作青,韩愈,丽的,上名,世界遗产委员会,大...

2020-09-03 #故事会

林黛玉不是崔莺莺 所以 贾宝玉也不是张生

林黛玉不是崔莺莺 所以 贾宝玉也不是张生

张生,西厢,红楼,元稹,天地,故事,妙文,名著,人家,人生,始乱终弃,文辞,文字,结局,改造成,莺莺传,小可,孙悟空,宝黛,得文,普天下,段艳遇,董西厢,金圣叹,崔家,那一夜,风行天下,情思,专家,万古

2017-05-27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