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展中看运河:文脉悠长 千年运河焕新机

时间:2007-11-28

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雨,今天,它又沿着大运河坐着高铁重新回到了这里

提示:本文共有 141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中新网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 冉文娟)“200多年前,文澜阁本《四库全书》就是从北京通州上船出发,通过京杭大运河运往杭州。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雨,今天,它又沿着大运河‘坐着’高铁重新回到了这里。”

“鉴古藏今,共建共享千年运河”主题展展出的文澜阁本《四库全书》真迹受到众人关注。中新社记者 摄

2500多年前,中国人一石一土开凿出世界上跨度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北京与杭州位于运河两端。“杭州码头装大米,一纤拉到北京城”“流成的杭州,漂来的北京”……京杭因河而兴,也因河相通结缘,自古联系紧密。9月23日,“双城记”再度唱响,以“运河上的京杭对话,共建共享新未来”为主题的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在北京举行。

开幕式上,“鉴古藏今,共建共享千年运河”系列主题展同步亮相。展览荟萃京杭大运河图片图书展、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重返北京展、“通衢之州水陆都会”档案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展、“千年运河历久弥新—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手机影像大赛”优秀作品展、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成果展。从过去到现在,向观众展示大运河深厚的文化底蕴。

《百鹿尊》《象耳瓶》《亚韵》工艺品亮相“鉴古藏今,共建共享千年运河”主题展。中新社记者 摄

现场展出的两种5册文澜阁本《四库全书》真迹让众人驻足流连,分别为《居济一得八卷》和《行水金鉴一百七十五卷首一卷》,书中反映了不少与大运河相关的内容。其“吸睛”不仅因为真迹平日难觅,更难得的是,这一次特殊的“归来”也映衬着京杭两地以河为媒、两市共一水的历史渊源。

大运河南北通衢,碧波涟涟,韵味悠然。漫步“千年运河、历久弥新——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手机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前,光影中的二十四桥之春、百间楼雪韵、华灯初上的古镇再现运河沿岸秀美的四时风光;运河边的手艺人、河道中的龙舟对抗赛、人头攒动的运河老街等则展现运河沿岸的文脉与生机。

大河汤汤,文化绵延。伴随着大运河的流淌不息,运河文化也不断推陈出新,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展出现场,《天下吉祥尊宝》《百鹿尊》《象耳瓶》《亚韵》四件精美的工艺品熠熠生辉,他们分别由北京、杭州两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打造,凝结着景泰蓝、雕漆、龙泉官窑青瓷、拉烫雕等制作工艺,是运河沿岸璀璨文化的缩影。

自从大运河诞生以来,历代文人墨客以运河为对象,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京杭大运河图片图书展中,《梨花渡》《北上》《漕运船帮》等文学作品在列。这些作品通过讲述运河与人的故事,述说着运河的历史与当下。

作为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时至今日,大运河仍在发挥功用,与国民经济紧密结合,成为“活态线性文化遗产”。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展则向观众展现了一个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的样本。

展板上,闪烁的亮点代表着正在孕育中的大运河杭钢工业旧址综保项目、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大城北中央景观大道、大运河未来艺术科技中心……展览工作人员介绍,杭州正响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国家战略,高标准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充分挖掘运河文化遗产地的内涵价值,推动文化与艺术、科技的融合发展,实现工业锈带向文化绣带转型。未来,这些建设中的项目将成为大运河新的文化地标,也会为民众带来民生福祉。

鉴古藏今,精品荟萃。“2020京杭对话”精彩碰撞,京杭两地将携手就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保护、传承、利用展开交流与合作,为运河城市发展奏出新时代的交响曲。(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展中看运河:文脉悠长 千年运河焕新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展中看运河:文脉悠长 千年运河焕新机

展中看运河:文脉悠长 千年运河焕新机

运河,大运河,文化,年运,京杭,杭州,共建,京杭大运河,四库全书,记者,中新社,两地,北京,国家,文化公园,真迹,对话,建设,文澜,中国大运河,杭州段,主题,众人,作品展,图片,图书展,工艺品,工业,文学作品,观众

2013-05-20 #经典故事

奔流千里 文脉常新(解码·大运河文化带·杭州故事)

奔流千里 文脉常新(解码·大运河文化带·杭州故事)

运河,大运河,杭州,文化,拱宸桥,博物馆,戏曲,拱墅区,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水乡,拱宸,杭州段,大运河文化,两岸,传统,城市,戏路,桥西,水路,记忆,越剧,生活,文创园,人民,中国,串珠,习俗,仓库,元素

2017-09-20 #故事会

把握三个关键词 讲好运河故事

把握三个关键词 讲好运河故事

大运河,杭州段,大运河文化,杭州,核心,展示区,文化,运河,浙江,中华民族,保护者,八达岭长城,关键,历史,地位,工程,文脉,时代,生态,责任,遗产,中国大运河,不仅要,成为中国,成无源,申遗,申遗点,车俊,能彰显,一直以来

2020-06-23 #小故事

把握三个关键词 讲好运河故事

把握三个关键词 讲好运河故事

大运河,杭州段,大运河文化,杭州,核心,展示区,文化,运河,浙江,中华民族,保护者,八达岭长城,关键,历史,地位,工程,文脉,时代,生态,责任,遗产,中国大运河,不仅要,成为中国,成无源,申遗,申遗点,车俊,能彰显,一直以来

2020-07-26 #小故事

把握三个关键词 讲好运河故事

把握三个关键词 讲好运河故事

大运河,杭州段,大运河文化,杭州,核心,展示区,文化,运河,浙江,中华民族,保护者,八达岭长城,关键,历史,地位,工程,文脉,时代,生态,责任,遗产,中国大运河,不仅要,成为中国,成无源,申遗,申遗点,车俊,能彰显,一直以来

2007-09-28 #长篇故事

大运河文化带 这张美图如何绘

大运河文化带 这张美图如何绘

大运河,运河,文化,城市,杭州,大运河文化,博会,发展,旅游局,戴斌,建设,旅游,杭州段,泗荡,运河文化,历史,串珠,古镇,国家,拱墅区,文化遗产,朋友圈,杭嘉湖,游客,空间,科技,一体化,千年文脉,王晓刚,大数据

2015-07-25 #故事会

青黄轮渡只剩一艘船坚守:曾经年运600万人

青黄轮渡只剩一艘船坚守:曾经年运600万人

轮渡,渡轮,青岛,黄岛,乘客,轮渡码头,时候,胶州湾,跨海大桥,运行,王敏,符号,旅客,景象,淡季,海底隧道,渡运,车辆,航线,一艘船,上船,旅游,正常运行,鼎盛时期,于青,工作人员,和西,好时,轮渡站,都会

2015-09-23 #故事大全

讲好运河故事 八省市共同开启大运河文化之旅

讲好运河故事 八省市共同开启大运河文化之旅

大运河,活动,刘园,经济日报,省市,运河,大运河文化,中国经济网,文化之旅,故事,知识竞赛,万象,北京,主题,城市,建设,直播,启动仪式,北京市通州区,历史,好运,天津,山东,安徽,情景剧,文脉,河北,江苏,河南,浙江

2019-09-27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