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大唐七律第一王之涣:用超凡的才华 写出唐诗的魅力

时间:2007-12-05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被后人称为七律第一。

提示:本文共有 20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被后人称为七律第一。

诗从雄浑苍凉的山川写起,接着写守卫边疆的困难和危险,第三句忽然转折,引入边地少数民族的羌笛,勾起了无数的离愁别绪,最后一句加强了戍边将士与内地家人远隔万里的相思离情。

这首诗虽然写戍边将士不能还乡的愁怨之情,但是写得悲壮苍凉,没有颓废悔恨的情绪,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胸怀。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志,所以能成为盛唐“边塞诗”的典型代表。而王之涣能写出如此雄浑苍凉的千古佳作,与他显赫的出身和远大的志向有很大的关系。

王之涣

王之涣(公元688—742),字季凌,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人,盛唐著名诗人。曾在文安县(今河北省文安)做过一任县尉。为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与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

王之涣出身名门望族太原王氏,与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赵郡李氏并称“清流五大姓”,和他们一比,其他姓氏都成为“不入流”了。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经抱怨说:“这天下人都争着和王氏、崔氏联姻,我李家的公主都嫁不出去了。”于是唐太宗下令重修《氏族志》,大臣高士廉等竟然仍定崔姓为第一,王姓为第二,皇族李姓为第三。李世民直接规定“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借以压制氏族,可见五大氏族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

五大氏族中太原王氏更是风流蕴藉、人才辈出,诗人简直就是量产,王绩、王勃、王翰、王维、王昌龄,王之涣。这些诗人出身望族,有优越感,所以王之涣年轻的时候几乎是王翰的翻版,和一大群少年一起,手持刀剑,招摇过市,喝酒狂欢。但是有一天王之涣酒醒后,幡然醒悟,他说:“我以前的这二十几年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于是开始刻苦学习,与以前简直判若两人。后来,他到长安考试并不顺利,屡屡不中,不过名声却是传扬了出去,而且还交下一帮朋友,没事的时候就和一帮不得志的诗人朋友们闲游度日。

凉州词

一个冬日,天寒微雪。王之涣和王昌龄、高适到临街的酒楼喝酒,因为酒旗半卷,所以又叫做旗亭。三人“贳酒而饮”,“贳”酒就是赊酒,不得不说盛唐不但文化开放,对诗人也是极为尊重,遇上诗人连酒都是可以赊的。酒过三巡之后,有一队乐伎也登上楼来宴会。三个诗人乐得退避到火炉旁边,一面小酌,一面欣赏这如花美眷。过不多久,乐伎开始排练,演唱当时各个名家的诗作。王昌龄争强好胜之心顿起,提议说:

“我们几个人都负有诗名,但一直分不出高下。今天我们就比一下,这帮乐伎演唱谁的作品多,谁就优胜,如何?”

“这个主意好。”高适属于唯恐天下不乱那一伙的,“反正咱们的酒是赊的,谁输了谁以后付钱!”王之涣自然不甘落后便答应下来。

第一个乐伎出场连唱王昌龄两首绝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和“奉帚平明金殿开”,王昌龄在墙壁上画下两道:“我两首了。”第二个乐伎唱“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这是高适的诗,高适也画壁一道,和王昌龄一起奚落王之涣。谁知道王之涣一点也不着急:“刚才唱歌的乐伎长得不漂亮,所以演唱的也是粗俗的作品。”然后指着最漂亮的那个乐伎说:“如果这个乐伎不演唱我的作品,我就认输,再也不和你们比试诗艺的高低了!”三个人把目光集中到最漂亮的歌伎身上,果然她演唱的就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的《凉州词》。王之涣大为得意:“你们两个俗人,看见了吧,这就叫魅力。”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

三人比诗本来是雅事,谁知后来的人多事,非要把他们的诗歌排个高低名次。关于“七绝”谁排第一的争议一直存在。有人说应当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有人说应当是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有人则说是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其实这三首七绝应当各有所长,不过看在王维和王昌龄的著作丰富,而王之涣的诗作只留下了六首的情况下,把这个荣誉归在王之涣的名下也很好。

玉门关遗址

《凉州词》有两个不太一样的版本,一种是“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种是“黄河远上白云间”。按说古凉州就是现在的甘肃武威,地处戈壁,狂风吹来,黄沙漫天,确实也是荒凉惨淡。不过,“黄沙”虽然确切,但诗人的气度反而显得小了,不如“黄河远上”。九曲黄河,横亘沙漠,穿越山岭,不见来际,望断去处。诗人的眼睛往往是高远的,于此之间,便看见天与地的连接、水与天的消弭,这是空间上的概念;因为河水的流失和时间相同,是去而不返,则未免有“逝者如斯夫”的感叹;河水万古长流,于人世的纷争似乎无睹,于人际的离合决不关情,则又是情感上的思考。所以似乎“黄河远上”来得更好。

据说清朝的时候,纪晓岚给乾隆题写扇面,一不小心把《凉州词》中的“间”字给漏了,因此乾隆很生气。纪晓岚赶紧解释:“这是我根据《凉州词》诗改写的一首词呀!”于是念道: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

这个故事正好证明唐诗的真正魅力还在于,有时候不但原诗意味深长,就算是读错了,也会呈现另一番韵味。从这个意义来说,王之涣的《凉州词》被称为七律第一,当属实至名归。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大唐七律第一王之涣:用超凡的才华 写出唐诗的魅力”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再读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盛世唐音喷薄而出 不服不行!

再读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盛世唐音喷薄而出 不服不行!

时代,盛世,盛唐,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大唐,时期,时候,更上一层楼,欲穷千里目,气势,镜头,有抱负,白日依山尽,给我们,黄河入海流,登东山,大唐时代,小鲁,都会,文学,唐诗,典型,主流,大手笔,天下,整体,意境,情景

2012-05-20 #小故事

3首风格各异的《登鹳雀楼》 王之涣的名气最大 另外两首也经典

3首风格各异的《登鹳雀楼》 王之涣的名气最大 另外两首也经典

作品,登鹳雀楼,这首诗,王之涣,诗人,吴融,全唐诗,不一样,人们,人生,内心,哲理,意境,文学,晚唐时期,通篇,飞鸟,风景,风格,生活,完全是,很多人,难得的佳作,那么这,鲜为人知,祖鞭,诗中,充满了,七律,个人

2020-02-09 #故事阅读

唐诗《登鹳雀楼》作者不是王之涣

唐诗《登鹳雀楼》作者不是王之涣

朱斌,登楼,李峤,王之涣,御史,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国秀集,所作,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宋太宗,宋白,徐铉,扈蒙,朱佐,武则天,诗文集,侍御史,意境,一字之差,唐诗,五言绝句,众人,山林,成书,时代,气势,语言

2017-12-22 #短篇故事

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因为一桩美好的爱情而丢了官职?

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因为一桩美好的爱情而丢了官职?

王之涣,摇滚,歌手,王昌龄,高适,摇滚歌手,盛唐,鹳雀楼,诗人,凉州词,唐诗,大唐,男人,后背,唱诗,大臣,小姑子,歌声,演唱会,诗歌,登鹳雀楼,凶手,女士,孤城,故事,李氏,游牧民族,百姓,记号,边塞

2017-09-17 #故事阅读

王之涣古诗《登鹳雀楼》赏析 唐诗经典绝句鉴赏

王之涣古诗《登鹳雀楼》赏析 唐诗经典绝句鉴赏

更上一层楼,黄河,欲穷千里目,实景,方面,登楼,画图,视野,诗人,大有,文学,名句,古诗词,青山,你喜欢,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首诗,依山,王之涣,诗中,和发,楼后,中水,中条山,东海,个性,人眼,云海,作者

2013-06-27 #长篇故事

唐诗名篇大数据排行榜 王之涣的这首诗全榜第四 五绝第一

唐诗名篇大数据排行榜 王之涣的这首诗全榜第四 五绝第一

2018-10-19 #短篇故事

跟着诗歌去旅行 来鹳雀楼感受王之涣当时的心境和当年的大唐盛世

跟着诗歌去旅行 来鹳雀楼感受王之涣当时的心境和当年的大唐盛世

鹳雀楼,黄河,山西省,王之涣,彩画,景区,有感而发,永济,李益,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条山,中州,公交车,前瞻,唐宋,形制,建筑,永济市,登楼,结构,线路,艺术,蒲州,鹳雀,风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乘三

2012-06-04 #长篇故事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唐诗五言压卷之作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唐诗五言压卷之作

王之涣,鹳雀楼,诗人,黄河,更上一层楼,白日,这首诗,地方,大海,景物,登楼,华仔,沈括,欲穷千里目,中条山,人生态度,唐诗,境界,妙处,宇宙,方式,淘宝,盛唐,诗经,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往无前,任冀,任文安

2011-06-01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