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高台厚榭

时间:2007-12-15

这一成语指园林中供休息和观览的高大建筑物

提示:本文共有 171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高台厚榭

“高台厚榭”中的“厚”为大的意思;“榭”为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这一成语指园林中供休息和观览的高大建筑物。

典故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宋国人墨翟《墨子·非乐上》:“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仁者之事),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损害)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豢养煎灸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非直(仅,只是)掊潦水,折壤坦而为之也,将必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古者圣王亦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舟车,既以成矣,曰:‘吾将恶许(何许)用之?’曰:‘舟用之水,车用之陆,君子息其足焉,小人休其肩背焉。’故万民出财赍而予之,不敢以为戚恨者,何也?以其反中民之利也。然则乐器反中民之利亦若此,即我弗敢非也。然则当用乐器譬之若圣王之为舟车也,即我弗敢非也。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意舍此,今有大国即攻小国,有大家即伐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欺愚,贵傲贱,寇乱盗贼并兴,不可禁止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天下之乱也,将安可得而治欤?即我未必然也。是故子墨子曰:‘姑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这些话的意思是:墨子先生说:“仁人做事,必须讲求对天下有利,为天下除害,将以此作为天下的准则。对人有利的就做,对人无利的就停止。”并且仁者替天下考虑,并不是为了能见到美丽的东西,听到快乐的声音,尝到美味,使身体安适。如果为了这些享受而掠取民众的衣食财物,仁人是不做的。因此,墨子先生之所以反对音乐,并不是认为大钟、响鼓、琴、瑟、竽、笙的声音不使人感到快乐,并不是以为雕刻、纹饰的色彩不美,并不是以为煎灸的豢养的牛猪等的味道不香,并不是以为居住在高台厚榭深远之屋中不安适。虽然身体知道安适,口里知道香甜,眼睛知道美丽,耳朵知道快乐,然而向上考察,不符合圣王的事迹;向下考虑,不符合万民的利益。所以墨子说:“从事音乐活动是错误的!”

现在的王公大人为了国事制造乐器,不是像掊取路上的积水、拆毁土墙那么容易,而必是向万民征取很多钱财,用以制出大钟、响鼓、琴、瑟、竽、笙的声音。古时的圣王也曾向万民征取很多的钱财,造成船和车,制成之后,说:我将在哪里使用它们呢?说:“船用于水上,车用于地上,君子可以休息双脚,小人可以休息肩和背。”所以万民都送出钱财来,并不敢因此而忧怨,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反而符合民众的利益。而乐器要是也这样反而符合民众的利益,我则不敢反对;当像圣王造船和车那样使用乐器,我则不敢反对。

民众有三种忧患:饥饿的人得不到食物,寒冷的人得不到衣服,劳累的人得不到休息。这三样是民众的最大忧患。然而当为他们撞击巨钟,敲打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舞动舞具,民众的衣食财物将能得到吗?我认为未必。且不谈这一点,现在大国攻击小国,大家族攻伐小家族,强壮的掳掠弱小的,人多的欺负人少的,奸诈的欺骗愚笨的,高贵的鄙视低贱的,外寇内乱盗贼共同兴起,不能禁止。如果为他们撞击巨钟,敲打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舞动舞具,天下的纷乱将会得到治理吗?我以为未必。所以墨子说:“且向万民征敛很多钱财,制作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有利于天下,为天下除害,是无补于事的。”所以墨子说:“从事音乐是错误的!”

由于《墨子》中的“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便有了“高台厚榭”这一成语。

例句:“古代京城内外的高台厚榭,让人叹为观止。”

刘秀森 来源 京九晚报

编辑 周章龙

编审 王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高台厚榭”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刘邦,灌婴,汉王,项羽,军队,攀龙附凤,秦军,骑兵,一带,楚军,爵位,附骥,地区,大夫,战功,比喻,部下,滕公,王武,董翳,陈胜,骆甲,御史大夫,向西,成语,丞相,列侯,商贩,命令,商人

2014-09-08 #故事大全

与商丘有关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一百零三溺爱不明

与商丘有关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一百零三溺爱不明

和家,修养,莫知其,管理,好家庭,文帝,朱熹,作者,孩子,礼记,注释,缺点,又看到,礼记·大学,都不知道,戴圣,苗之硕,小戴,商丘,典故,人们,优点,传标,关系,偏私,偏向,儿子,原文,内容,成语故事

2020-09-01 #故事阅读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一百状元荐师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一百状元荐师

王尧臣,范仲淹,宋仁宗,韩琦,西夏,应天书院,仁宗,任福,宋史,状元,文学家,政事,建议,意见,恩师,战情,进士,官至参,于天圣,凡军,庞籍,狄青,王砺,王洙,种世衡,闻之心,隆德东,在商,教席,和意

2017-07-10 #故事会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六十三筑台望母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六十三筑台望母

宋襄公,母亲,宋桓公,宋国,诗经,卫风,宋远,儿子,卫国,春秋时期,心情,正室,黄河,高台,谁谓河广,向卫国,宋桓,思子,许母,小木船,仁义,事件,交界处,作者,传标,北狄,兄长,公休,县志,历史

2013-11-24 #短篇故事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四十二莫逆之交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四十二莫逆之交

变化,造物主,子祀,子犁,假令,样子,铁匠,天地,好事,朋友,生命,莫逆于心,四个人,看作是,逐渐把,何方,好朋友,宋国,主张,万物,天地间,事物,原文,倒悬之苦,交情,传标,作者,公鸡,儿女,原因

2020-05-20 #故事阅读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十五害群之马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十五害群之马

天下,少年,黄帝,牧马,马群,具茨山,圣贤,襄城,毛病,你知道,有一次,害群之马,庄子,徐无鬼,在哪里,事情,作者,传标,原指,口称,孩子,大礼,天师,尘世间,旷野,方向,轩辕黄帝,贤人,比喻,真叫人

2020-06-06 #故事阅读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三十五螳臂当车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三十五螳臂当车

老虎,庄子,秉性,爱马,螳螂,不了解,太子,卫国,内心,关系,力量,动物,孩子,怒气,老师,界线,自已,过错,过密,人间世,他不要,因为他,慢慢地,蘧伯玉,螳臂当车,无拘无束,其才,养虎,汝不知,遽伯玉

2020-07-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三十五螳臂当车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三十五螳臂当车

老虎,庄子,秉性,爱马,螳螂,不了解,太子,卫国,内心,关系,力量,动物,孩子,怒气,老师,界线,自已,过错,过密,人间世,他不要,因为他,慢慢地,蘧伯玉,螳臂当车,无拘无束,其才,养虎,汝不知,遽伯玉

2020-07-22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