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读通鉴讲故事」亲情篇 张镇周:一个文治武功都值得记住的古人

时间:2007-12-17

而且,就故事的内容来看,武功这个部分跟乡情似乎也存有距离,因为与故事主人公的籍贯地并没有关联

提示:本文共有 242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从狭义上讲,这个故事似乎并不适合放在“亲情篇”中介绍,因为它涉及的只是“乡情”。而且,就故事的内容来看,“武功”这个部分跟“乡情”似乎也存有距离,因为与故事主人公的籍贯地并没有关联。但我就是不忍心将其舍弃。

我猜想,对于张镇周这个人物,《资治通鉴》的编撰者当年可能也是给予了特殊的对待。为何这么说呢?因为他虽然也是隋唐之交的一位风云人物,但无论《隋书》还是新、旧《唐书》,都没有给他单独立传。他的事迹,只是散见于帝王本纪和其他人物的传记之中。然而,在浩瀚无边的史海之中,无论文治还是武功,《资治通鉴》都为他留下了记载。个人认为,这正是能够体现《通鉴》编撰者史识与史才的一个例子。

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我们还是先来介绍他的武功,因为这是发生在隋朝的事情,而他文治的事迹,则是唐朝初期的事了。

卫温首航台湾1789周年纪念邮折

继东吴卫温之后,他又踏上了流求这块土地

东吴黄龙二年(230年),奉吴主孙权之命,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渡海赴夷洲(一作夷州,即今台湾),他们在那里停留了近一年。这是古代中国正史中,大陆与台湾通航的最早记录。我们初中时的历史课本里面,讲述了卫温赴台湾的史实。2019年2月,浙江省有关方面还专门为此发行了“卫温首航台湾1789周年纪念邮折”。

我们后人为什么要宣传和纪念这件事,道理不言而喻。在一二千年前,古代中国的封建帝王,就将目光投向了这个汪洋之中的岛屿。而现代国家疆域的最终固定,都离不开历史时期的这个发展阶段,这一点毋庸讳言。中国如此,世界其他国家亦然。

到了隋代,现在的台湾被称为“流求”。据《隋书·陈稜传》记载:隋大业五年(609年)「附注1」,隋炀帝杨广派武贲郎将陈稜与朝请大夫张镇周,“发东阳「附注2」兵万余人,自义安「附注3」泛海,击流求国,月余而至。”登陆之后,担任隋军前锋的张镇周,与流求国的军队陷入了“苦斗”,但数度交手都取得了胜利。《隋书》将当时的流求国主称为“欢斯渴刺兜”,又有“小王欢斯老模”,后者应当具有王子之类的身份,他是流求国的主将,也是张镇周的主要对手。最终的结果是,流求国的小王和国主先后兵败被杀,隋军凯旋而归。隋炀帝将陈稜擢升为右光禄大夫,张镇周也晋升为金紫光禄大夫。

国画《卫温赴台湾》(局部)

如果说三国时期卫温赴台湾,兼具通航和征战的双重目的,那么这次隋军跨海远征,则完全是冲着地盘去的。这一历史事件,再一次证明了古代中国是最早开发经营台湾的国家。隋炀帝此举,也并非完全如史家所评议的好大喜功。根据历史记载,他在选将和战前准备上,都作有考虑和安排。陈稜是今安徽巢湖人,生长在长江、巢湖边上, 祖辈以捕鱼为业,他本人在今福建地区做官时,曾有过经略澎湖的经历。战备方面,他在出征之前,已经奉诏“于江南营战舰”。

陈稜被后世的台湾民众奉为“开台先祖”,立“开山宫”祭祀,连横《台湾通史·宗教志》记述:“郑氏之时,追溯往哲,以稜有开台之功, 故建此庙。”该庙址在今台湾省台南市原西定坊新街。连横为前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祖父,是台湾著名的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

张镇周虽然在这次远征中身份地位居于陈稜之下,但从《隋书》记载的内容来看,他是战役的主要指挥者。

位于扬州邗江区的隋炀帝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到老家做官,他首先摆了十天的宴席

《资治通鉴·唐纪三》记载:武德二年(619年)正月,王世充悉取隋朝显官、名士为太尉府官属,“隋将军王隆帅屯卫将军张镇周、都水少监苏世长等以山南兵始至东都。”这一记载表明,在隋炀帝死于江都后,张镇周跟随王隆归附了王世充,来到了当时的东都洛阳。他后来的经历,应该跟苏世长差不多,又归顺了李唐王朝。有关苏世长归唐的情况,可参阅“说话篇”《大臣犯颜进谏亦可有妙语》一文。同年四月,在江都的陈稜也归唐,被任命为扬州总管。

唐高祖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正月,张镇周由寿州都督调任舒州都督「附注4」。舒州是张镇周的老家,这一次他可以说是衣锦还乡「附注5」。到故乡来做官,风光是风光,但亲朋好友甚多,到时候也会免不了有一些人情方面的干扰,因此并不见得全是好事情。

来到舒州,张镇周并未急于走马上任,而是先回了一趟自己的老家,那里还有他家的老房子。到家后,他安排家里人买来丰盛的酒菜,将亲戚和故人都请了来,跟他们开怀畅饮。此时的张镇周,根本不像一个做了大官的人,他头发披散,坐姿随意,跟当年在家乡时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张镇周画像

这一次宴请,持续了整整十天,简直成了“流水席”。到了分别的那天,张镇周又向客人们分送了礼品。正当亲朋故旧称赞他富贵不忘乡党时,张镇周却流着眼泪对他们说:“今日的张镇周尚能跟你们故人在一起欢聚畅饮,可是明天就只能以舒州都督的身份治理老百姓了。官民礼隔,我们之间以后就不要再互相往来了。”

他说话算数,此后凡有亲朋故旧触犯法律,他丝毫没有留情。于是,舒州境内一片肃然。

写到最后,个人认为将张镇周的故事放在“亲情篇”内来讲述,也并无不妥之处。我们现在能有顶天立地生存的这片土地,正是有赖于像他这样的先人不断开拓进取。作为这份丰厚自然资产的继承者,后来人应该记住前人创业的历史。

附注

1、关于隋军出发的时间:后世绝大多数人都是简单地援引《隋书·陈稜传》的记载,将其定在大业六年(610年)。姚永森1986年发表《陈稜赴台时间及原因之考辨》一文,对隋军出征的具体时间进行了详细考辨,认为应当是大业五年出发、六年返回。个人觉得他的分析十分允当,故采用此说。

2、隋东阳郡:依据《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魏嵩山主编),隋大业初改婺州为东阳郡,治所在今浙江金华市。

3、隋义安郡:依据《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隋大业初改潮州置义安郡,治所在今广东潮州市。

4、舒州:依据《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唐武德四年改同安郡置舒州,治所在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市)。

5、关于张镇周故里的具体所在:目前有安徽桐城、枞阳、怀宁和潜山诸说,可以确定的是,没有超出今安庆市的范围(只有枞阳已划归铜陵)。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读通鉴讲故事」亲情篇 张镇周:一个文治武功都值得记住的古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读通鉴讲故事」亲情篇 救子救弟 “大姐大”将亲情发挥到极致

「读通鉴讲故事」亲情篇 救子救弟 “大姐大”将亲情发挥到极致

会稽,刘义康,公主,刘裕,弟弟,刘义隆,刘兴弟,姐姐,宋文帝刘义隆,女儿,父亲,徐湛之,姐弟,皇帝,刘宋,事情,儿子,关系,朝政,母亲,棉袄,刘义,永兴公主,王弘,臧爱亲,门阀政治,兄弟姐妹,丈夫,一家人,京口

2012-03-26 #故事大全

「读通鉴讲故事」亲情篇 汉文帝母子之间的亲情 铸就了一段历史

「读通鉴讲故事」亲情篇 汉文帝母子之间的亲情 铸就了一段历史

刘恒,刘邦,薄太后,吕雉,母亲,薄氏,母子,汉文帝,薄姬,窦皇后,汉文帝刘恒,窦姬,皇帝,吕后,代王,仁孝,大臣,文帝,儿子,历史,陵墓,影响,原因,吕氏,天下,高祖,刘如意,戚夫人,文景之治,丈夫

2020-05-15 #故事会在线阅读

「读通鉴讲故事」亲情篇 身陷囹圄 因分辨出母亲的饭菜幸免于难

「读通鉴讲故事」亲情篇 身陷囹圄 因分辨出母亲的饭菜幸免于难

官员,汉明帝刘庄,刘英,监狱,饭菜,吴郡,尹兴,大案,光武帝,儿子,楚王,时候,母亲,母子,泾县,刘秀,封楚,主审,庶子,一碗饭,母亲来了,永平,兄长,人数,京城,举动,人员,亲属,亲情,原因

2007-07-06 #短篇故事

「读通鉴讲故事」亲情篇 徐懋功(李勣)与“胡须”的不解之缘

「读通鉴讲故事」亲情篇 徐懋功(李勣)与“胡须”的不解之缘

李密,单雄信,李治,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胡须,故事,徐茂公,翟让,褚遂良,长孙无忌,黎阳,岁的时候,君臣,大将,并州,时候,李唐,鼓书,阿姐,于志宁,李渊,王世充,李唐王朝,大事,大运河,富家,懋功,总管

2016-09-10 #经典故事

「读通鉴讲故事」亲情篇 一对“母子鹿” 触动了这对父子的神经

「读通鉴讲故事」亲情篇 一对“母子鹿” 触动了这对父子的神经

甄皇后,曹丕,曹操,儿子,母亲,甄氏,甄夫人,文帝,甄宓,魏明帝曹叡,魏文帝曹丕,父亲,太子,丈夫,兄长,发型,后人,父子,曹植,影视形象,女人,女子,妇人,洛神赋,皇后,有关,刘氏曰,念君,裴松之,郭夫人

2010-07-29 #经典故事

「读通鉴讲故事」亲情篇 一曲乱世挽歌:唐德宗李适寻母记

「读通鉴讲故事」亲情篇 一曲乱世挽歌:唐德宗李适寻母记

李适,高氏,太后,母亲,唐玄宗,唐代宗李豫,安禄山,东都,沈氏,大臣,安史之乱,长安,沈太后,这件事,叛军,天下,洛阳,皇帝,唐德宗李适,东都洛阳,母子,事情,天宝,大功,战乱,父亲,皇太后,皇后,寻找母亲,这些人

2019-11-03 #故事大全

「读通鉴讲故事」改过篇 早年他被乡人视作一害 痛改前非成楷模

「读通鉴讲故事」改过篇 早年他被乡人视作一害 痛改前非成楷模

周处,过失,缺点,蛟龙,优点,吴国,故事,赤水,孔子,周王庙,王浑,董安于,鲁迅,陆云,老人们,梁王,事情,三害,义兴,乡邻,供人,关中,古人,塑像,地带,太守,宽缓,宜兴,宜兴市,广汉

2019-06-30 #长篇故事

古人诚信有无“边界”?流传的历史故事 或可架起古今相通的走廊

古人诚信有无“边界”?流传的历史故事 或可架起古今相通的走廊

古人,曾参,曹操,故事,父亲,意识,公沙穆,通鉴,讲故事,文章,事例,叔父,社会,问题,活动,古鉴今,石勒,裴松之,历史故事,古人在,这个故事,太尉,专题,价值,例子,内容,哪些方面,孩子,尾生抱柱,市中

2015-03-15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