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张良和刘伯温都是顶级谋士 为何刘邦放了张良 朱元璋没放刘伯温

时间:2007-12-18

不过两个人的命运不一样,张良是得到了善终的

提示:本文共有 18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张良和刘伯温都是谋士,都是大才,他们都辅助了开国皇帝。不过两个人的命运不一样,张良是得到了善终的。

但是,刘伯温的死就有点蹊跷了,确切地说他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那么,问题来了张良得到了善终,是不是刘邦放过张良的原因呢?刘伯温不能得到善终,是朱元璋导致的吗?

我觉得最为主要的还是他们个人的原因导致他们的命运不同,和他们辅佐的皇帝的关系不大。

下面我们看看张良和刘伯温在功成名就之后,到底有什么不同?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张良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赶紧和刘邦划清界限,不在朝廷担任任何职务,最好不让刘邦找到自己了。

当然了张良这样做不是不想当官,淡泊名利而是他发现刘邦这个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享福。

功成名就之后,最后能够远离庙堂之上,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刘邦尽管说一再挽留张良当官,但,张良都不为所动。

张良为何觉得刘邦不可共享福呢?

这恐怕是张良在和刘邦共事的时候,得出来的结论吧。我们都知道,萧何对刘邦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他们还是老乡,知根知底!

但是,即便是这样的萧何,刘邦都要猜疑他。

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在前线荥阳一代和项羽打仗,萧何为刘邦守大后方,也就是关中一代。

萧何把关中治理的很好,名声大振。

关中的老百姓,都是很信任萧何,爱戴萧何的。对于刘邦来说,这不是好消息,他很怕萧何背后捅他一刀,自立为王!

所以,刘邦就派人问萧何怎么样了?

萧何觉得刘邦关心自己,这是好事呀,回复说不用大王关心,自己好着呢?可是,刘邦还是会隔三差五的就派人来问萧何怎么样了?

萧何也不知道为何刘邦经常会问候他,这个时候萧何手下的一个人说萧何,可能要大难临头了,萧何问何出此言?

他告诉萧何,刘邦明着问你怎么样了,事实上是对你不放心了。对你不放心了,难道不是大难临头了吗?

萧何觉得有道理,然后问怎么破?

他告诉萧何,把你的儿子侄子,全部送到刘邦的阵营让他们替刘邦打仗,这样这个问题就不攻自破了。

当刘邦看到萧何的亲人都来的时候,他果然不问候萧何了,毕竟手里有人质了,还怕他萧何真的会反吗?

你看刘邦对萧何都是这般,张良和刘邦的关系肯定没有萧何和刘邦的关系好。现在刘邦没有怀疑过自己,是因为自己对刘邦有用。

若是张良对刘邦没用的时候,是不是刘邦说要杀他,就能找个理由杀他呢?

领导的问候是很可怕的。

这样的刘邦,张良不能不防呀。

所以在刘邦当了皇帝,让张良自择齐地三万户当做自己的食邑的时候,他拒绝了。而是选择了留县的一万户,作为自己的食邑。他不敢要齐地的三万户,就是怕刘邦惦记他,毕竟齐地都是富裕的地方,三万户太大,怕要了这么大的地方,没有命享受。

刘邦对于张良的选择,当然也是很满意的。

这样的张良,刘邦没有理由杀他呀,况且人家在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就选择退隐江湖不为世事了。

张良做到事情就是求仙问道,至少在外人看来是这样,事实上张良就是有意的避开刘邦等人了,因此他也得到了善终。

反过来再看刘伯温就不一样了。

刘伯温在朱元璋当了皇帝不久,也是先退隐了,但是,他的退隐不是真正的退隐,可以说他的那一双眼睛,一直都是盯着庙堂之上的。

说白了他就是在私下里培养自己的势力,指控在朝中的老乡,为自己谋求利益。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安徽人,刘伯温是浙江人,他属于浙东集团,是浙东集团里的领袖和核心人物。

朱元璋的老乡都是淮西集体,以李善长,胡惟庸为代表。浙东集团和淮西集体是朝廷里的两股势力,他们在朱元璋眼前斗来斗去。

朱元璋打心眼里肯定是向着自己的老乡,向着淮西集团的呀。不过,对于朱元璋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两大集团互相瓦解掉。

朱元璋就开始利用胡惟庸打击浙东集团,胡惟庸要打击浙东集团就要找刘伯温的事情,从刘伯温下手。

他告诉朱元璋,刘伯温在老家占了一块有王气的地。

这一招够狠呀,占了王气之地,若是朱元璋因此怪罪下来,灭族都是有可能的。刘伯温不得不赶到朝中来给朱元璋解释。

朱元璋也怀疑他了,不让他回老家,让他留在都城,因为受到朱元璋的猜疑,没多久刘伯温就生病了。

不知道是不是吓病的。

他生病后朱元璋才让他回老家的,据说他回去之后,胡惟庸这个死对头去看他了,而且还是朱元璋让他看刘伯温的。

胡惟庸还给刘伯温带来了药,刘伯温正是吃了这个药后,没过多久死掉的。所以说刘伯温搞不好就是朱元璋杀死的。

他最后之所以不像张良那样,就是因为他在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没有彻底的把庙堂之上的事情给方下,他心里还有杂念,还惦记着当官的事情,再加上朱元璋的猜忌心很重,最终他得不到善终,也就不难理解了!

还有就是,张良为刘邦做的事情更多一些,对于刘邦来说更重要一些。刘伯温对朱元璋就不是这样了,在朱元璋眼里,刘伯温算不上大咖。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张良和刘伯温都是顶级谋士 为何刘邦放了张良 朱元璋没放刘伯温”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为什么刘邦能放走张良 朱元璋却不能放走刘伯温?

为什么刘邦能放走张良 朱元璋却不能放走刘伯温?

张良,刘伯温,朱元璋,刘邦,吕后,天下,谋士,刘盈,侠客,时候,集团,刘伯,本质上,是一位,太子,主公,位置,入仕,地位,政治家,朝代,权力,结局,一方面是,指的是,还有就是,保命符,刘如意,商山四皓,小儿子

2014-03-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刘邦萧何韩信张良VS朱元璋李善长徐达刘伯温

刘邦萧何韩信张良VS朱元璋李善长徐达刘伯温

朱元璋,刘邦,团队,蒙古人,刘伯温,历史,蒙古,能力,贵族,北伐,张良,萧何,秦兵,谋圣,韩信,项羽,不变,一战,优势,公务员,军队,名相,南京,号召力,和尚,时代,成就,尊称,基层,基业

2011-09-06 #经典故事

刘邦与张良 朱元璋与刘伯温 开国君臣真的只能共患难吗?

刘邦与张良 朱元璋与刘伯温 开国君臣真的只能共患难吗?

刘邦,朱元璋,张良,刘伯温,关系,江山,乱世,历史,时候,汉明,皇帝,刘伯,孟森,司马迁,得多,韩信,中国,个人,先生,亭长,元帅,人才,人性,共同点,广纳,历史学家,功高震主,功臣,天下,和尚

2013-09-11 #故事会

刘邦能放走张良 朱元璋为何不愿放走刘伯温?朱元璋:这可不怪我

刘邦能放走张良 朱元璋为何不愿放走刘伯温?朱元璋:这可不怪我

朱元璋,张良,刘邦,刘伯温,刘伯,时候,建议,小明王,来当,最开始,原因,心事,意识,绝大,了好久,就没有,对自己,很简单,更重要,这个人,惊恐万分,档口,下场,事实证明,义气,人为,事情,余地,兄弟,关键在于

2008-12-26 #短篇故事

萧何 张良 韩信和李善长 刘伯温 徐达对比 哪边更厉害?

萧何 张良 韩信和李善长 刘伯温 徐达对比 哪边更厉害?

朱元璋,三杰,刘邦,汉初三杰,能力,项羽,功臣,帝王,刘伯温,徐达,李善长,韩信,陈友谅,局势,思想,敌人,权利,统一,张良,张士诚,方在,萧何,一统天下,于明初,大业,原因,手下,所处,时代,时期

2007-03-21 #故事阅读

刘伯温与张良 诸葛亮齐名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没选他做丞相?

刘伯温与张良 诸葛亮齐名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没选他做丞相?

刘伯温,丞相,朱元璋,集团,李善长,帝国,朝廷,皇帝,张良,中书省,开国,性格,百官,刘伯,刘基传,书生,元勋,关系,天下,开国元勋,宿将,才能,明史,缺陷,徐达,明太祖朱元璋,这些人,料事如神,神机妙算,一人之下

2013-06-28 #故事阅读

张良拜师的故事是什么?

张良拜师的故事是什么?

张良,老头,神仙,黄石公,鞋子,刘邦,张半仙,天之,张良本,得天,历史,传说,合法性,外号,天书,实际,美女,故事,真相,谋士,韩国,是怎么,刘备,刘伯温,姜太公,张子,朱元璋,秦始皇,诸葛亮,越传越

2020-09-02 #经典故事

为何刘邦说张良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有筷子为证

为何刘邦说张良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有筷子为证

张良,刘邦,刘伯温,朱元璋,郦食其,后裔,筷子,故事,大鹏,天下,时候,湘江,汉家,馊主意,王印,那才,项羽,在留,一口气,下子,人家,为题,主意,书呆子,人物,作诗,儒者,借箸代筹,典故,同志

2019-06-11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