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王之涣的一首诗 仅仅四句 境界极其广阔 堪称独步千古

时间:2007-12-25

他仅有六首绝句传世,却个个都是名作,尤其是凉州词和登鹳雀楼更是广为人知

提示:本文共有 120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在诗人辈出的唐代, 王之涣是位特殊的诗人,他的诗名虽不及李白、杜甫,却也是当时非常出名的诗人了,但是在新旧《唐书》中却没有关于他的任何记载,在《唐才子传》中也仅仅提到他是荆门人,与高适、王昌龄私交甚好。他仅有六首绝句传世,却个个都是名作,尤其是《凉州词》和《登鹳雀楼》更是广为人知。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鹳雀楼是天下名楼之一,周边风景秀美,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唐宋两期吸引了大量的诗人、词人登楼吟咏,其中尤以王之涣的这首最为出名: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杜甫在论画诗《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曾写道“咫尺应须论万里”,是说尺幅的画图上可以呈现万里江山的景象,这虽是论画,但是用在诗中亦可。王之涣这首诗的前两句,仅仅用了十个字,便呈现了极远、极广的景象。首句写登楼而望落日在连绵不断的山峰间冉冉西沉,次句写楼下流经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归向大海。其中次句采用了写实与想象相互结合的手法,站在鹳雀楼上的诗人其实是看不到黄河入海的景象的,这不过是诗人在看到黄河远去而产生的意中景,这样写很容易就增加了诗景的开阔之感。

这前两句将上下、东西、远近的景象全部融合在一起,既有高度又有深度和广度,既是亲自去过鹳雀楼的人读到这两句,眼前也不难出现一幅雄浑壮阔之景。

其实前两句的境界已经够高远辽阔了,望中之景可以说已经尽收于此,但对诗人而言却是远远不够,诗人觉得还可以看得更远更广,“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下子就把诗篇推向了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

可以想象诗人看到前两句景色的时候还在鹳雀楼的下一层,随着诗人观赏脚步的不断往上,这最后两句自然而然便产生了。好像是铺直叙的两句,细思之下却是意味深远、富含哲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其中表现出的积极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是值得大家去学习的,所以这后两句也常常被用作劝勉之言。

这首诗够成为千古绝唱,除了它的意境深远高阔外,其创作手法上也是十分独特。其一,这首诗通篇使用对仗,绝句只有四句,如果全部使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就变得死板、呆滞或是支离破碎。但是王之涣的这首诗以正对起势,以流水对结尾,不既写出了景象的雄大,还使得整首诗一气呵成,没有明显雕琢的痕迹。其二,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融合的得天衣无缝,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

注释:(1)正对:对偶的一种。用反映同类事物或概念的词语两两相对。(2)流水对:下句承接上句,两者构成一个顺承复句,有如流水从上游流到下游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但是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最熟悉的还是王之涣的这首。现在也有说法这首诗的作者其实是一位朱姓诗人,时过千年,原作者到底是谁,争论其实无意,只赏诗便好。

今日出联:山口夕阳落;请各位诗友赐对!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王之涣的一首诗 仅仅四句 境界极其广阔 堪称独步千古”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王之涣的一首小诗 气势豪迈壮阔 意境心往神驰 堪称独步千古

王之涣的一首小诗 气势豪迈壮阔 意境心往神驰 堪称独步千古

王之涣,千古,诗人,登鹳雀楼,主薄,意境,仕途,县令,才华,独步,百姓,经典,辞官,于心,曾为,李涤,王隆,童叟,魏绛,美人,田园生活,气势,心往神驰,世祖,上口,中落,中国,中华书局,公元,人生

2014-06-29 #经典故事

王之涣很励志的一首诗 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 读后令人振奋

王之涣很励志的一首诗 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 读后令人振奋

王之涣,哲理,气势,登鹳雀楼,壮丽景象,人生,人生态度,河山,李白,这首诗,作用,更上一层楼,欲穷千里目,诗人,诗句,读后,启迪,生活,千古名句,意思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千钧,白居易,诗论家,五言绝句,一层楼,五言诗,人们,内容

2018-04-12 #故事阅读

唐代诗人王之涣妇孺皆知的一首诗……

唐代诗人王之涣妇孺皆知的一首诗……

诗人,境界,黄河,鹳雀楼,哲理,更上一层楼,景象,欲穷千里目,登楼,胸襟,视野,语言,风景,读者,大意是,对仗工整,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向东直,来加,王之涣,诗中,高远,城上,蒲州,山西,唐人,一层楼,五言绝句

2013-02-05 #故事阅读

此诗境界直追王之涣的名诗 开篇就足见气势 值得一读

此诗境界直追王之涣的名诗 开篇就足见气势 值得一读

王之涣,登鹳雀楼,作者,诗人,这首诗,名诗,城楼,情感,景象,登楼,色彩,菊花,黄河,显示出,别于,将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条山脉,习俗,作用,写照,友人,压力,反差,境界,场面,开篇,大手笔,平野

2009-09-07 #经典故事

王之涣《登鹳雀楼》短短4句诗 却蕴藏5大秘密 难怪流传千年!

王之涣《登鹳雀楼》短短4句诗 却蕴藏5大秘密 难怪流传千年!

通俗易懂,这首诗,作品,哲理,孩子,经典,诗人,诗中,高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诗,咫尺,意象,故事,蕴含着,闹出,一首诗,或许是,诗歌艺术,脱口而出,唐大,朱斌,朱佐,王之涣,西东,它千古,小时候,口口相传,儿童

2018-11-14 #故事会

王之涣最经典的一首诗 1000多年来无人能够超越!

王之涣最经典的一首诗 1000多年来无人能够超越!

王之涣,这首诗,登鹳雀楼,咫尺,语言,五言绝句,五言诗,哲理,意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景物,胸襟,祖国,视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季凌,其诗,古莫,王宰,高远,仅存,七言绝句,一层楼,中华书局,中华民族,中华儿女,人生态度,先向

2011-05-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王之涣最美的一首诗 只是开头5个字 便惊艳了世人千年!

王之涣最美的一首诗 只是开头5个字 便惊艳了世人千年!

王之涣,登鹳雀楼,这首诗,哲理,祖国,鹳雀楼,人们,咫尺,意境,惊艳,更上一层楼,欲穷千里目,黄河,古典诗词,万里河山,意思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千钧,塞北,向东,高远,七言绝句,仅存,世人,五言诗,人生态度,代名词,作用,北国风光

2013-01-13 #故事会

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 赏析 鉴赏 翻译

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 赏析 鉴赏 翻译

刘建勋,寄哲,西省,若想,注解,传说,东海,夕阳,境界,千古,作者,作品,寥寥数语,宇宙,对仗,座右铭,景物,景色,更上一层楼,汹涌,气魄,气势,欲穷千里目,鹳雀楼,蒲县,西山,鹳雀,风光,诗词,黄河

2020-09-07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