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预热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和勒克莱齐奥两位诺奖得主一起谈故事

时间:2007-12-30

活动由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翻译家董强和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共同主持

提示:本文共有 260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10月9日上午,时值2019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前一天,“故事:历史、民间与未来——诺贝尔文学奖作家高峰对谈暨《莫言作品典藏大系》(1981—2019)新书发布会/《蛙》《丰乳肥臀》等数字及有声图书首发启动仪式”在北京市鼓楼西剧场举办。活动由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翻译家董强和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共同主持。

两位诺贝尔奖作家同台谈“故事”:“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农民的后代”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两位诺奖得主一道作为重要嘉宾出席对谈环节,无疑是本次活动的重中之重。在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理由中,勒克莱齐奥的作品被形容为“新的旅程、诗意的冒险和感官的狂喜”,而莫言则被描述为“一个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们胆大妄为、孤立无助、荒诞不经的世界”。两人的写作都源自民间,以“故事”记录着历史,书写着关于人性和人的世界的寓言。勒克莱齐奥始终游走于不同的文化之间,非洲曾启发了他的创作,和印第安人一起生活改变了他对世界的看法;莫言则在文学的“高密东北乡”安置着他“飞跃于人类存在状态之上”的想象。

两人的对话由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董强担任主持、翻译。勒克莱齐奥表示阅读莫言的作品会想起自己的童年,“我的父亲是英国人,当年(二战期间)为了躲避战乱,我们一家曾搬到尼斯北面的乡村生活,那里的人们并不富裕,但是却非常快乐。当时城市有人饿死,乡村却自食其力。提到历史,有大历史和小历史之分,在莫言小说中,我看到他从农民,从女人、孩子的视角,从个体的视角去看历史。”对此莫言表示同意,“历史教材是宏观的,居高临下的角度来讲世界,而文学不承担这个责任,文学从人的情感,甚至是身体出发,具体去描述一个时期内人的生活状态。”

莫言在现场还饶有兴趣地回忆说,勒克莱齐奥曾在寒冬的一天来到山东高密乡拜访他的一家,“他身材高大,而我们家的门廊低矮,摄影师拍下他‘最是那温柔的一低头’。”并表示勒克莱齐奥给自己一家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我的父亲还会问起那个高个子法国人现在怎么样了。”在谈及对未来中国文学的看法时,莫言笑言这个问题丢给刘慈欣更合适,他表示将来中国文学的发展谁也不可预料,“中国目前作家群落有多层次,形形色色,但科幻文学在未来中国文学上会占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于莫言而言,从第一次发表作品,至今已接近四十个年头;而勒克莱齐奥自1963年出版第一部小说《诉讼笔录》,至今已近六十年。他们笔耕不辍地向世人讲述着他们的故事,始终怀着对人类文明的关切和隐忧。

勒克莱齐奥赞赏莫言作品中传递出的幽默,“他善于把悲剧转换成寓言故事。并用轻松的口吻嘲讽权力,比如让一名坏警察转世成了动物,这让我想到了《动物庄园》。在法国,有人把莫言比作我们的拉伯雷,法国文学元祖级的人物。他对民间元素的运用,对民间语言的拿捏,对民间生活活灵活现的呈现都是不谋而合的。比如《丰乳肥臀》一方面描写了农村的贫穷,一方面也体现出生命中肆意的快乐。”在对话即将结束的时候,勒克莱齐奥说通过阅读莫言的作品,文学中的“高密东北乡”也像是自己的精神故乡一般,“我们不应忘记,我们每个人其实或多或少都是农民的后代。”

演艺明星联袂登场诵读莫言作品:“莫言的作品就是‘奶奶’出嫁时不愿意挂上的轿帘”

作为这次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浙江文艺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二十六卷本《莫言作品典藏大系》隆重发布,莫言长篇小说《蛙》《丰乳肥臀》等作品的数字及有声图书也在本次活动上正式启动。

作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的影响力早已越出了文学之外。除了勒克莱齐奥,还有陈晓明、邱华栋、张清华等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也有教育家朱永新、翻译家董强,更有在京的演艺界多位明星——祖峰、郭晓东、陈数、谭卓、赵子琪,还有王斑与曹颖夫妇——作为“朗读者嘉宾”联袂出席,通过诵读和演绎莫言的作品,表达他们对莫言的敬意和喜爱。

《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生死疲劳》《檀香刑》《手》《我们的荆轲》等作品片段,经由诸位明星的诵读,让人们愈发领略到莫言文学语言的鲜活魅力。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在发言中,特别谈到莫言作品对青少年的价值,他认为:“鲜明的人道主义,顽强的英雄主义和苦难的理想主义,是莫言作品传递给我们的情怀,也是青少年应该从中汲取的精神养料。”

汉学家、瑞典翻译家陈安娜在祝福视频中说,自己已经从事了二十多年的翻译工作,《红高粱家族》是她翻译的第一部中国小说,“如果要我评价莫言小说的话,我想用小说的一个情节来表达,‘奶奶’出嫁时不愿意挂上轿帘,遮挡雨水,因为她要通过轿门看看这个世界。而莫言的作品就像是这个轿门,或者说通过这个窗口,读者可以看到纷乱不安又美丽富饶的宏大世界。”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莫言的夫人杜芹兰女士、女儿管笑笑,以及多位当年从军时代的战友、老乡也来到了此次活动现场。活动开始前寒暄时,杜芹兰女士告诉澎湃新闻,自己的丈夫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吃饭,七点整准时会去北京师范大学写作中心看书、写作,“从家里到写作中心也就七八分钟。他中午、晚上都会回家吃饭,不熬夜。近几年来,他写短篇多,长篇还没怎么动笔,事情太多。”而对于络绎不绝的访客和文学爱好者们,杜芹兰表示自己不好干涉,“都是他自己决定,有些朋友要(求字),也不好意思不给啊。”

《莫言作品典藏大系》规模空前:套装内收藏证书上均有莫言亲笔签名

另据悉,浙江文艺出版社自2016年获得莫言全部作品的独家出版权以来,先后推出了全新编辑的平装版“莫言长篇小说”“莫言中短篇小说”等系列。浙江文艺出版社又于今年金秋之季推出26卷本、精装版《莫言作品典藏大系》。

除了收录莫言已经公开发表过《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等全部长篇小说,《白狗秋千架》《透明的红萝卜》等一百余部中短篇小说,以及包括话剧剧作《霸王别姬》《我们的荆轲》在内的八部剧作,这套“典藏大系”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全新编辑、收录了莫言截至2019年的散文、随笔、演讲作品300余篇,可以说这是莫言散文、随笔与演讲文字首度最全面的大集结。

在内文中,《莫言作品典藏大系》用全彩插页的形式,首次收入了180余幅独家高清图片,包括莫言从童年至今的珍贵的生活照片,在国内外发表重要演讲、领受重要奖项与荣誉的珍贵照片,以及部分作品的珍贵手迹。

本次活动由浙江文艺出版社、腾讯视频、北京鼓楼西剧场联合主办,阅文集团、喜马拉雅、“北京阅读季·名家面对面”协办,KEY-可以文化承办。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预热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和勒克莱齐奥两位诺奖得主一起谈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前夜 莫言与克莱齐奥谈了什么?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前夜 莫言与克莱齐奥谈了什么?

莫言,故事,作品,文学,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勒·克莱齐奥,文化,典藏,大系,民间,郭晓东,创作,活动,莫言作品,历史,世界,文明,李敬泽,朱永新,丰乳肥臀,中国文学,人类,人性,人们,嘉宾,孩子,学院,影响力,教育家

2014-12-16 #故事大全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之前 听听莫言和勒·克莱齐奥两位诺奖作家的文学往事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之前 听听莫言和勒·克莱齐奥两位诺奖作家的文学往事

莫言,勒·克莱齐奥,作品,先生,文学,典藏,文化,创作,莫言作品,大系,农民,历史,散文,文章,诺贝尔文学奖,角度,生活,感觉到,我的父亲,主题,东西,作家,嘉宾,大历,女儿,女人,小说,文学作品,民间,时候

2016-10-08 #故事大全

文学的未来会好吗?莫言与勒克莱齐奥在诺奖颁布前的对谈

文学的未来会好吗?莫言与勒克莱齐奥在诺奖颁布前的对谈

莫言,勒克莱,齐奥,作家,文学,诺贝尔文学奖,活动,作品,历史,明星,典藏,文化,莫言作品,大系,大众,读者,高峰论坛,对谈,主持人,地方,家乡,故乡,环节,演员,老师,观众,曹元勇,创作,浙江文艺出版社,有一种

2013-05-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诺奖“双黄蛋”揭晓前 莫言和勒·克莱齐奥对谈故乡人生

诺奖“双黄蛋”揭晓前 莫言和勒·克莱齐奥对谈故乡人生

莫言,克莱齐奥,故乡,作品,历史,尼斯,文学,作家,故事,勒·克莱齐奥,克莱齐,非洲,时候,马可·波罗,齐奥,地方,先生,典藏,城市,大系,孩子,父亲,诺贝尔文学奖,对谈,生活,浙江文艺出版社,丰乳肥臀,出生在,和克莱,莫言作品

2018-12-25 #长篇故事

莫言:天才作家 诺奖得主 为何被诋毁?

莫言:天才作家 诺奖得主 为何被诋毁?

莫言,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天才,文学,中国,外国人,王安忆,作品,拉丁美洲,读者,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写作风格,很多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个人,偏见,国人,名气,和风,奖项,文学奖,把柄,暴力,现实,百年孤独,纷争,肉体,艺术

2014-11-18 #长篇故事

私交甚密的莫言与勒·克莱齐奥:相似的童年经历激发不同的灵感

私交甚密的莫言与勒·克莱齐奥:相似的童年经历激发不同的灵感

莫言,勒·克莱齐奥,经历过,现实主义,故乡,文学,饥饿,作家,外婆,泰山,作品,感觉,小说,文化,麦穗,生活,不断地,中国,人性,人生,先生,地区,历史,外界,故事,灵感,素材,讲故事,读者,诗意

2012-01-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莫言比谁都更期盼中国再出个诺奖得主 这是为何?莫言:我有苦衷

莫言比谁都更期盼中国再出个诺奖得主 这是为何?莫言:我有苦衷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时候,作品,文学,电影,获奖,刘墉,韩寒,中国,作文,文章,时间,环境,红高粱,老师,写作风格,中国文人,大多是,有一个人,这个名字,一笑,之光,比其,人红,人民解放军,北京师范大学,年发,新中国,前言

2014-08-11 #故事阅读

晚熟的人(诺奖得主莫言新作)

晚熟的人(诺奖得主莫言新作)

作者,坏人,故事,幸福感,好的,口哨,莫言,火把,红唇,不知道自己,知道自己,认为自己,有点意思,壁立千仞,作品,乡村,人心,以飨读者,农村,兴趣,入口,佳作,名誉,名家,掩卷,小时候,奖赏,感觉,年代,晚熟

2017-06-23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