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深度|夷陵之战 刘备近乎全军覆灭 为何陆逊不趁机灭蜀?

时间:2007-12-31

这场战争是蜀汉立国以来最大的败仗,吴军势头正盛,完全可以进一步夺取西川

提示:本文共有 304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章武二年,孙刘之间爆发的夷陵之战也分出胜负,陆逊火烧连营,大破蜀军主力,刘备后路被断,他本人差点都被吴军抓住!

幸好依靠着山势险要,刘备一路逃回了白帝城。这场战争是蜀汉立国以来最大的败仗,吴军势头正盛,完全可以进一步夺取西川。

然而就在这时,吴军的攻势却停止了,陆逊拒绝了诸将进攻白帝城的建议,而孙权在打了胜仗之后,居然主动去找刘备和谈,甚至还送回了大量蜀军战俘,这么好的机会就白白错过,确实是很可惜的事情。

在三家政权中,蜀汉实力是最弱的。

根据蜀汉地区的人口统计,蜀汉最多维持的军队也是在十万人左右,常备军队就这么点,而夷陵之战前,蜀汉刚刚打完了惨烈的汉中之战,再加上荆州失利,国家的损失是比较大的。

刘备伐吴的战争,到底动用了多少人,至今都有争议,《傅子》这类的文献更是直接表示蜀军有八万人丧命,这倒是有些夸大。

蜀军的总兵力大致在5万左右,而蜀军虽然全军覆没,并不是真的都损失了,刘备逃回白帝的过程中,还有很多蜀军溃散的部队陆续逃了回来。但刘备这次的失败,对刚刚建立没几年的蜀汉政权来说,确实是造成了沉重打击。

蜀汉当时形势

刘备屯兵白帝城,他本人受到沉重打击,蜀军上下信心不足。

更要命的是,蜀汉此时内部出现了乱子。蜀南地区爆发了叛乱,内部人心惶惶,刘备夷陵之败,军力的损失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损失是军械钱粮的损失,以及马良,张南这些杰出人才的损失,可以说蜀汉中青年一代的精锐,在此战中死得差不多了。

正如诸葛亮所说的那样“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的能力确实出色,在接手之后,很快就稳定住局面,也顺利维护了与孙吴的关系,蜀汉政权这才平稳延续下去。可要是陆逊等人趁着夷陵大胜,直接攻取西川,诸葛亮还没有接掌军政大权,刘备身体也不好,吴军完全可以借着这个势头,直接灭掉蜀汉,这也是吴军阵营里面诸将普遍的观点,可是陆逊否决了这些建议,孙权也没有继续对蜀开战的意思,究竟为何?

形势所迫

陆逊与孙权都需要考虑全局的问题,蜀吴夷陵之战,对双方的打击都很大,刘备在前期打得非常顺利,吴军的损失也是比较大的。

两边还有一段时间是相互僵持,后来陆逊率军连续突破刘备的营垒,在马鞍山围攻,蜀军也拼死抵抗,陆逊军队的损失同样不小。

不过,更要命的问题是曹魏已经开始有异动了,三家里面最强的肯定是曹魏,其实早在吴蜀夷陵之战爆发的初期,曹魏就已经面临着新的选择,孙权为了得到曹魏的援助,也直接投降了曹魏。

此时魏国有一个出名的战略家刘晔,他就看出这是绝佳的战机。《三国志》写道:

吴悉国应之,而遣使称藩。朝臣皆贺,独晔曰:“吴绝在江、汉之表,无内臣之心久矣。陛下虽齐德有虞,然丑虏之性,未有所感。因难求臣,必难信也。彼必外迫内困,然后发此使耳。可因其穷,袭而取之。夫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不可不察也。”

刘晔早就看透了孙权,认为孙权这种投降就是权宜之计,现在趁着吴国形势危急,立即发兵去攻打吴国,这个建议是非常正确的。

可惜当时曹丕没有听他的建议,可笑的是,夷陵之战刚刚结束没多久,曹丕就后悔了,自己也选择起兵伐吴。

也就是说魏国的朝堂上,一直都有关于是否伐吴的争论,孙权肯定知道这点,曹魏的军队掌握着襄樊,南下还是比较方便的。

陆逊见刘备逃走之后,也明白现在伐蜀,必然面临着曹魏的压力,他整军回去备战,没过多久曹魏的大军就来了,陆逊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要是贸然伐蜀,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此时吴军就没办法抵御南下的魏军了。

曹丕称帝之后,一直是有着统一天下的野心,只是他不像曹操一样果断,没有更好的胆识,因此曹丕没能及时采纳刘晔的建议,错过了最佳进攻时机。

魏蜀吴三家是相互制衡的关系,孙权放弃攻打蜀国,反而主动示好,并不见得是要向蜀国寻求帮助,而是希望蜀国不要继续攻打自己。

孙权当时的形势同样很危险,刘备在白帝驻军,大不了破罐子破摔拼命再度伐吴,以刘备的性格是很有可能这么做的,吴国是肯定无法抗住魏蜀夹攻的,他必须要保证蜀国不继续和吴国为敌。

风险转移

荆州对于孙吴政权来说非常重要,吕蒙奇袭荆州,让孙吴政权彻底掌握了大部分荆州,荆州从原来的三家瓜分,变成了魏吴两家瓜分。

蜀汉无法东出,但有一点对蜀汉还是有利的,那就是原本蜀汉需要在荆州承担的风险,已经转移给了孙吴。

曹魏政权有几个主要的军区,其中以襄樊为主的东南军区,是曹魏经营的重点,曹魏占据了荆州最为重要的几个郡,又顺利从蜀汉那里接收了上庸地区。

曹魏在南面就与孙吴全面接壤,双方主要是在东南的合肥,以及西南的荆襄两面作战,之前蜀汉掌握荆州的时候,孙吴还可以利用蜀汉帮助自己分担西南防线的压力。

然而在吕蒙夺取荆州之后,孙吴必须要自己来负责西南的防御。

比如陆逊,在夷陵之战发生之前,他就已经在荆州地区驻守了很长时间,之后陆逊作为国内的大都督,也是长期在荆州地区镇守,孙吴与曹魏发生的几次大的战役,也主要集中在这里。

刘备伐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要夺回荆州,孙权虽然不会让出荆州,但他也清楚,单单靠着孙吴的力量,没办法维持荆州的防线,为此这种风险转移,让吴国必须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其实夷陵之战从一开始就显得有些诡异,孙权似乎没有打算彻底与刘备闹翻,他还主动给刘备台阶下。他清楚,即便不能和蜀汉恢复联盟,也绝对不能让蜀汉变成敌人。

孙吴的荆州问题

在东汉末年,荆州不仅有着大量的人口,经济文化也是非常繁荣,刘表经营了很长时间,让荆州成为了一方乐土。荆州不仅有着极高的战略价值,还能成为重要的补给区。可孙吴夺取荆州之后,形势已经改变了。

孙权手里的荆州,重点是江陵,以及江夏南部分。至于看起来面积很大的长沙等荆南四郡,在当时不是什么富庶的地方,人口又少,也没有什么大的产出。

以孙权手里掌握的两个重要据点来看,孙权是很难通过自己的这部分荆州,恢复国力,他必须还要靠着国内的力量去维护这部分区域。

孙吴在这里驻军也有几万人,以他所掌握的荆州是很难供养这几万常备军的。实际上荆州最值钱的部分,都掌握在曹魏的手里,像一郡可顶一国的南阳,还有核心枢纽襄阳这些地方不仅产出较多,还有着地理的优势。

因此孙权这部分荆州,是充当一个战略缓冲区,在自己没有能力快速夺取西川的情况下,蜀汉的战略价值是非常大的。

曹丕伐吴之后,孙权依靠着气候顺利打退了魏军的攻击,但他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前陆逊清醒止步,避免与蜀国发生全面的战争。

刘备收拢残军,再加上赵云带领的后备军也赶了过来,蜀汉在白帝也有着两三万的军队。无论是曹魏还是东吴,都不可能忽视这部分蜀军。

此时的刘备依旧有着影响战局的能力,孙权可是与刘备打过多年交道的,这次夷陵之战得利最大的其实是曹魏,不仅蜀汉在江北的军队都投奔了曹魏,曹魏还不费力气就削弱了蜀吴两家。

如果两家继续内斗,别说荆州是保不住了,就是两家的统治都很危险,孙刘已经无法像之前赤壁之战那样一起抗敌,但只要两家能继续维持同盟,蜀军就随时可能成为东吴在荆州的一大助力。

总结:这场夷陵之战,本身是蜀吴两家长期的矛盾积累导致的结果,蜀吴作为弱小的一方,本应该同心协力对抗曹魏,但两家肯定优先考虑自己的发展。

荆州问题一直无法得到解决,用武力解决是必然的结果。此时曹魏已经是一个稳定强大的政权,它在外部形成了压力,迫使蜀吴无法继续开疆拓土。

陆逊在大胜之余,必须要戒备北部的魏军。刘备兵败之后,采取的善后处理是比较及时的,派人堵住了入川口,军队扼守夔门险要。

陆逊此时,要想入川作战难度很大,他主动退让,既给了刘备颜面,也给了孙权挽回局面的机会,陆逊不愧是杰出的战略家,他对于全局的把控很到位。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深度|夷陵之战 刘备近乎全军覆灭 为何陆逊不趁机灭蜀?”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以史为鉴 深度还原夷陵之战刘备惨败的三大原因!

以史为鉴 深度还原夷陵之战刘备惨败的三大原因!

刘备,曹操,陆逊,关羽,孙权,东吴,蜀汉,赵云,持久战,诸葛亮,则同,军队,原因,大军,密林,情绪,汉室,气头上,营寨,蜀国,见好就收,一把火,火烧连营,都知道,败走麦城,万大,于禁,刘备之,刘备居,吴自服

2016-02-03 #故事阅读

陆逊:刘备梦想的粉碎机!夷陵之战 刘备真是被一把火烧没的吗?

陆逊:刘备梦想的粉碎机!夷陵之战 刘备真是被一把火烧没的吗?

陆逊,刘备,孙权,东吴,荆州,吕蒙,将领,关羽,大都督,孙桓,夷陵之战,进攻,吴军,回合,夷陵,众人,水军,连营,冯习,吴班,孙吴,曹丕,沙摩柯,这一战,伏兵,大军,少数民族,战役,战术,水陆并进

2010-04-11 #故事阅读

夷陵之战刘备和陆逊各多少军?刘备怎样才能胜?此仗孔明何作用?

夷陵之战刘备和陆逊各多少军?刘备怎样才能胜?此仗孔明何作用?

刘备,荆州,诸葛亮,陆逊,孙权,东吴,益州,蜀汉,水军,夷陵之战,三国志,主力,战略,关羽,吴军,吴班,兵力,夷陵,江南,长江,两岸,军队,数量,统带,陆军,刘备军,朱然,诸葛,陆逊传,马超

2007-12-15 #长篇故事

蜀国元气大伤之战 刘备战后一病不起 看陆逊如何打赢夷陵之战

蜀国元气大伤之战 刘备战后一病不起 看陆逊如何打赢夷陵之战

刘备,陆逊,蜀国,吴军,曹操,东吴,大军,关羽,孙权,吴国,夷陵,将领,荆州,士气,战役,吴蜀,张飞,黄权,夷陵之战,好兄弟,元气大伤,兄弟,兵力,再加,山林,平地,智谋,状态,白帝城,突然袭击

2020-08-11 #长篇故事

夷陵之战 如果刘备全歼陆逊 最爽的肯定还是曹丕

夷陵之战 如果刘备全歼陆逊 最爽的肯定还是曹丕

刘备,曹丕,孙权,陆逊,诸葛亮,东吴,荆州,夷陵,情况,江陵,街亭,刘备会,司马懿,曹军,李严,北伐,能不能,假设,历史,后路,吴国,地区,成都,局面,帝王,汉中,状态,结果,走势,统一

2015-08-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夷陵之战 陆逊击败刘备真是以少胜多吗?别被演义骗了!

夷陵之战 陆逊击败刘备真是以少胜多吗?别被演义骗了!

刘备,夷陵之战,陆逊,兵力,东吴,孙权,战役,曹操,以少胜多,蜀汉,万大,黄权,荆州,三国志,三国演义,兵马,益州,关羽,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吴军,大都督,孙桓,徐盛,朱然,潘璋,韩当,五万人,历史学者,三大战役

2008-07-15 #经典故事

夷陵之战 陆逊击败刘备是以少胜多吗?别被演义骗了!

夷陵之战 陆逊击败刘备是以少胜多吗?别被演义骗了!

刘备,陆逊,兵力,东吴,人口,夷陵之战,以少胜多,演义,秭归,蜀国,是如此,三国志,主力部队,数量,军事指挥,汉中之战,东进,大都督,帝城,曹操,杨德彪,裴松之,马总,黄权,万之众,有记,三国演义,人马,人数,人口数量

2008-08-08 #经典故事

陆逊参与夷陵之战 与刘备进行追击 明明可以胜出为何却没做了断

陆逊参与夷陵之战 与刘备进行追击 明明可以胜出为何却没做了断

赵云,陆逊,刘备,蜀国,孙权,东吴,战斗,主公,吕蒙,诸葛亮,都会,大军,一直以来,内心,原因,大将,损失,对方,感觉,情况,武艺,夷陵之战,这么快,关羽,向东,刘备才,刘备刚,吴发,吴之战,向蜀国

2017-06-21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