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润文物之境养民族之魂 古文化遗产之文物中的“猪”故事

时间:2008-01-01

人欲好古之性,皆许人道。则道之筋骨,唯贵具器。文之物释然也。宗祖留遗,圣贤恩赐,吾辈承之。神性,善也!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猪纹黑陶钵新石器时

提示:本文共有 18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人欲好古之性,皆许人道。则道之筋骨,唯贵具器。文之物释然也。

宗祖留遗,圣贤恩赐,吾辈承之。神性,善也!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猪纹黑陶钵新石器时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生肖纪年法也为中国人所熟知,即用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种动物代表不同年份。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末年至秦代墓葬发掘出土的竹简《日书》中,就曾出现过将地支与生肖对应的内容,除个别略有出入外,大多与今相同。

猪,古称“豕”,为六畜之首,汉字中,“家”下边就是“豕”字,这也说明在古人眼里,家中有猪方能称“家”,可见猪在古代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在十二生肖中,“猪”是最后一只动物,与十二地支中的“亥”相对应。关于“亥”与“猪”相配,有多种说法,一种是根据动物活动时间来确定,还有一种说法是与星辰崇拜有关。

因此,作为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猪一直被幻化为驱邪化吉、招财送宝的吉祥形象,在古代文物中,以生肖动物猪为造型或饰以生肖猪图案的文物艺术品同样丰富多彩、形态各异,长期深受人们喜爱,其文化意义代表着诚实质朴、富贵吉祥。

最为著名的是圆明园猪首铜像,这是“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之一。这12件兽首原摆放于北京圆明园西洋楼景区中的海晏堂,分别代表一天的12个时辰,每日按时依次喷水,至正午时十二生肖同时喷水,是当时圆明园最为壮观、神奇的景观之一。

从目前考古资料来看,最早在距今9000年之前的贾湖遗址中,就曾出现过很多猪骨陪葬,经人类学家的研究,这表明当时已经开始驯化猪,这为人类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能量和充足的食品来源。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也促进了人类体制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在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也曾出土过一件通高11.7厘米、口宽17.5~21.7厘米的夹炭黑陶钵。这件陶钵是一种盛器,呈圆角方形、平底,特别是在这件1977年出土的陶钵上,器表两面各刻有猪纹图像,长嘴、瘦腿、略微下垂的腹部,脊背上鬃毛好似钢针,眼神温顺,形象介于野猪和家猪之间。这件文物也成为中国人驯化猪的证据。

在陶器中,考古发现有较大量的猪纹钵、猪形罐等器物。1993年,在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中出土了一组9件距今6000年左右的猪形陶罐,这些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的文物,生动逼真、活灵活现,大小不一,造型各异,陶罐的口设在猪的背部,既实用,又美观。

除陶器以外,在青铜器上也有很多猪的形象。上海博物馆所藏商代晚期青铜猪卣由两个相背的猪首合为丰满的器身,猪首双耳向上竖起,鼻子向下略卷起,有两个鼻孔,嘴部狭长,两边角上咧。虽然器盖已经缺失,但此青铜猪卣腹下设有四个蹄足,蹄端各朝前方。颈部两侧置如意头形桥钮。其腹部满饰精致的云纹,并由婉转流畅的羽状纹勾勒。

1981年,湖南湘潭九华船形山出土的商代晚期猪尊同样非常精美。尊为酒器,猪背上开椭圆形口,设盖,腹内盛酒。猪口两侧有獠牙,猪前后肘部有横穿的圆孔管。猪背部有椭圆形孔,为酒的出入口。此器重达30多公斤,容积有13公升。盖上有凤鸟,既是装饰,又是捉手。猪身上装饰有鳞甲,龙纹和兽面纹。猪首饰有云雷纹,盖面、颈部、腹部以及臀下部均饰有鳞片纹,这是长江流域青铜文化中常见的一种装饰。

2000年,山西侯马晋侯墓地113号墓也出土一件猪尊,猪体硕壮,吻部略上翘,嘴角出獠牙,双耳斜耸,背脊有鬃一道,尾上卷。盖沿有目雷纹一周,器腹两侧饰圆突的火纹,外有平凸的变形兽纹。

从汉代至南北朝,玉握猪也是墓葬中较多出土的文物。玉握猪,也称玉豕、玉豚,握猪呈方形柱状,背部浑圆,腹部平直,一端稍尖为头,身上刻有数条凹线纹,分别表示出猪褶皱的嘴、耳朵、四肢等,寥寥几刀,造型生动。

还有一类猪形文物是猪首人身俑。1972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唐代猪首人身俑,俑高77厘米。此件生肖俑形象逼真,猪首为头,着文官对襟服饰,长袍及脚踝处,衣纹流畅,彩绘精致。

在扬州地区,唐代墓葬里也出土过生肖俑。据介绍,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发掘出土过一套十二生肖唐青瓷生肖首人身俑,这也是扬州地区唯一发现的如此完整的全套生肖瓷俑。其中猪生肖俑呈端坐状,头为猪的形象,身子则为人形,双手在身体前交握,颇有威严。此套生肖瓷俑保存完整,且这座墓葬被盗程度比较低,陪葬品的摆布比较清楚。

支持我们请关注或使用评论功能↓↓

声明: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我们将及时更系删除正、删除,谢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润文物之境养民族之魂 古文化遗产之文物中的“猪”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布洛陀”:有故事的神一样的传奇男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布洛陀”:有故事的神一样的传奇男子!

布洛陀,壮族,敢壮山,人们,广西,孩子,文化,泥人,先民,始祖,民族,郭子儒,天地,太阳,岩洞,珠江流域,百家号,中国,孙子,洞口,盆地,创世史诗,人类,传说,泰国,田阳县,古文化遗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人类遗址,万物

2020-06-11 #长篇故事

「围观」包头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文书法传承人——青格乐图向白云鄂博矿区档案

「围观」包头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文书法传承人——青格乐图向白云鄂博矿区档案

青格乐,档案馆,蒙古,文书法,包头市,书法,蒙古文,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师,白云鄂博矿区,书法作品,书法展,白云,精神,个人作品,中蒙,乌日,力格,华微,宋兆,陈玲,蒙古马,云上,文艺精品,个人,中华民族,乌兰巴托,俄国,作品,二审

2011-04-19 #长篇故事

传统节日 我国的民族之魂

传统节日 我国的民族之魂

传统节日,文化,我国,传统,民族,节日,感觉,所在,新鲜感,精神,不喜欢,传统文化,是我国,年年,比其,非常新鲜,人们,中华民族,代表,人民,使命,凝聚力,地区,印记,品质,年轻人,标志,时代,时尚,比西

2008-08-14 #小故事

仙桃民间笑话集萃《笑遍仙桃》面世——仙桃

仙桃民间笑话集萃《笑遍仙桃》面世——仙桃

仙桃,沔阳,笑话,李红兵,明炎,刘长明,尚德,张曼,丛书,世人,作家,低调,搜集整理,前身,建制,年历,古文化,可追溯,和文,市民,快餐,文化遗产,故事,民间,民间文化,汇编,糟粕,精华,精品,精神食粮

2020-09-18 #长篇故事

文化自信 民族之魂!议论文有关“文化自信”的素材要点

文化自信 民族之魂!议论文有关“文化自信”的素材要点

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民族,古人,文明,智慧,语言文字,变迁,传统文化,各民族,凌然,夏文明,龚自珍,和发,建筑技术,三国演义,人生哲理,中药,人类文明,传承者,优秀成果,卷首,准则,全人类,作用,典籍,岁月,古今,和文,四大发明

2016-05-20 #小故事

比起圣诞节 中国传统节日才是中华民族之魂!

比起圣诞节 中国传统节日才是中华民族之魂!

传统节日,民族,灵魂,节日,中华民族,朋友,过洋,影响,中国,伦理道德,内涵,短信,思想文化,越来越大,个人,下一代,中华,代表,会通,传统,传统美德,半吊子,倾向,凝聚力,平安夜,商家,家长,孩子,回礼,基石

2015-07-08 #小故事

内蒙古抢救性保护修复清朝和民国时期蒙古文档案

内蒙古抢救性保护修复清朝和民国时期蒙古文档案

内蒙古,档案,蒙古文,五当召,寺庙,档案局,内蒙古自治区,内容,历史档案,历史,抢救性,政治,记者,民国,蒙古族,责任编辑,新华社,家科技,国家档案局,呼和浩特,乾隆年间,人民,低温,包头市,年间,宗教,年代,年度,康熙,文化遗产

2015-03-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13岁 15岁 18岁 21岁......他们在最好的年华 用生命铸就民族复兴之魂

13岁 15岁 18岁 21岁......他们在最好的年华 用生命铸就民族复兴之魂

王二小,时年,刘胡兰,邱少云,马立训,出生于,董存瑞,烈士,英雄,消防员,八路军,身体,黄继光,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牺牲,人员,儿童团,大王,山东,敌人,炸药包,部队,题字,人民幸福,抗日小英雄,森林火灾,民族独立,那一年,管理部,中国

2014-06-02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