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从侠客梦的小阳明 到龙场悟道的心学大师:一个动人的成长故事

时间:2008-01-29

欢迎开启阅读,当然,更期待你的精彩留言

提示:本文共有 34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致亲爱的你:

Hi,见信如面!今天我们来品读一本传记:《心学大师王阳明——求知即是悟道》,不知你是否曾经读过《传习录》,但你一定听过王阳明,其实他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他的传记就是一部动人的成长小说。欢迎开启阅读,当然,更期待你的精彩留言。

愿每日微小知识激发你的深刻思考。

(全文共计3547字,建议阅读时间:15分钟)

那,我们开始吧

今天开启《心学大师王阳明》的阅读,其实这不是第一次读阳明,或许是因为同是越人,又或许是因为他的名气。

更或许是因为他的“何为天下第一等事”之问与我一直关注的哲学基本问题相连: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生?路怎样行?立什么志成什么人?怎样的日子才值得一过?生存是否值得

于我,读阳明到现在,历经了三个阶段。

第一次接触在十几岁时,怀着对王阳明的敬仰和对中国传统学问的好奇打开了《传习录》,初读经典的年少的我总是被触动,时时在字里行间发现人生道理,更深觉“句句在理”,认真做了笔记。

但正如“知道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所描述的,很多大道理我们似乎都知道,却其实又虚无缥缈。这一次的阅读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深刻的影响,随着时光流逝,记住的并不多。

或许当时唯一影响我的,除了“何为天下第一等事”的提问,便是“知行合一”这一条最核心的道理。

直到最近蓦然回首我才有所领悟:自己这么多年有“勇气”坚持自己的活法,并且本能地厌恶“从理论到理论”的学究式论调,也许正是源自小时候的这一本《传习录》。

第二次接触是在二十出头,大学刚毕业的我曾经重新拿起《传习录》来读,但说实话翻了一翻就读不下去了,当时眼界开阔了,读书也涉猎广泛,各种新奇现代的技术与思想蜂拥而至,当时时间被分割得七零八落,而我对真实社会的了解和经验也正在开启。虽然心里明白典籍的好处,却真的无法静心来读这一部经典。

第三次接触是在去年,如果说走出大学校园是接触社会的第一步,那么前几年开始的创业则是步履蹒跚的第二步,创业过程中各类问题蜂拥而至,于是我自然地经历了创业必然会经历的一些问题,内心经受考验的我机缘巧合地读了几本王阳明传记,才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触及内心。

同时也突然发现自己之前读传习录的问题,原来只当做经典读,只当做圣人之学拜读,却无法真正明知其意——这或许是我们读典籍的通病,供奉着去读、静态地去读,与现实脱离、漂浮在空中。

所幸的是,王阳明心学中的精要部分正是治疗这个问题的对症之药——他的致良知功夫正是从来不离开大地的,并且,这一位大儒自身也是慢慢长成的。

致良知,是要你真诚地站在地平线上,然后脚不离地地无限向上升华,把人拉成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

而那个为后世所熟知敬仰的那个王阳明,是《传习录》中的王阳明,是龙场悟道后的王阳明,是百世之师的完人王阳明。

有人说,“前面的都只是铺垫,只是成长曲,显示了阳明从哪里来而已。”

但,也许前面的铺垫和成长曲,正是我们真正理解这一位大儒的最好切入点,相对来说,知道阳明从哪里来,心学从哪里来,比背诵心学本身更重要,更有指导意义,也更能让我们“知行合一”。

对于成功了的人,后世只会觉得他每一步都在走向那个辉煌的峰顶,但在经历的时候才会明白,当时的情形,远不会有融会贯通的惬意和从容。

决心、悟性、经历都会影响一个人是否可以发现自己的“良知”。无论是小时候的经典一问,还是他超高的悟性和孜孜以求的努力,或者是被贬龙场的九死一生,都是成就这一位圣人的要素。

我想从成长的角度,从侠客梦的小阳明开始,聊一聊阳明先生。

一、何为天下第一等事

渴望不朽的人认为日常生活不值得过,渴望生活的人认为追逐不朽是虚妄的。而孔子开创、王阳明弘扬的“心教”则告诉你:不朽在人格,生活在心意。

《王龙溪先生全集》卷二《滁州会语》中说,阳明生来就是个“英毅凌迈,超侠不羁”的孩子,他12岁在京师就塾师,不肯专心诵读,每潜出与群儿戏,制大小旗居中调度,左旋右旋,略如战阵之势。

龙山公(王华)出见之,怒曰:“吾家世以读书显,安用是为?”先生曰:“读书有何用处?”龙山公曰:“读书则为大官,如汝父中状元,皆读书之力也。”先生曰:“父中状元,子孙世代还是状元吗?”龙山公曰:“止吾一世耳。汝若中状元,还是去勤读。”先生笑曰:“只一代,虽状元不为稀罕。”父益怒扑责之。(《王阳明先生出身靖难录》卷上)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常常担心儿子会发展成什么模样,祖父王天叙却充满信心。他凭直觉就觉得这个孩子不是凡品,而且他更愿意相信相面先生的美妙预言:“此子他日官至极品,当立异等功名。”

这一段对话非常经典,但也貌似平常,似乎狂妄小儿的不知天高地厚之言。如果没有他之后用一生来上下求索的实践验证,那只能流于笑谈。

王阳明的这一立志,影响了他的整个一生。中国古代的官场什么都可以容忍,就是无法容忍特殊,而王阳明则正好相反,他什么都可以容忍都可以去尝试,就是无法容忍自己平庸。

也许,这要从越地讲起。

二、古越阳明子

王阳明是余姚人,为越地。

越地越人的特色要从大禹治水说起,大禹治水告成于这片三苗古地,流行的越文化有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鲁迅先生认为大禹是中国脊梁的原型样板,既是平实之论,更有同乡的自豪之情。

越山是神奇的山,越水是神奇的水,越人是既不同于齐鲁人,也不同于燕赵人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报仇复国的精神最见越人气性,越地出志士,即使是名士也带有孤傲倔强的志士之风。

王阳明正是出生于这一片土地,秉承着禹墨一脉的精神气质。

《墨子·贵义篇》中说:

子墨子曰:“今瞽曰:‘钜者白也,黔者黑也。’虽明目者无以易之。兼白黑,使瞽取焉,不能知也。故我曰瞽不知白黑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今天下之君子之名仁也,虽禹、汤无以易之。兼仁与不仁,而使天下之君子取焉,不能知也。故我曰天下之君子不知仁者,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

其意思就是,瞎子也知道黑白的界说,但让他挑选具体的黑白之物,他就不知道哪个是黑哪个是白了。

同样的道理,高谈仁义却不能成仁取义就像瞎子不知黑白一样,“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

人类社会中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以“名”来取代“取”,学术的积累和传承膨化着“名”,名是知,可以层累;取是行,是每个人的直接经验,不能遗传。

所以当人们用仁义道德之名来窃取荣华富贵时,言行不一就变成了普遍的人性炎症。

承袭墨子一派的精神气质的王阳明,正是因为深刻理解了这一个人性炎症并毅然摒去哪个虚假不实的“名”的世界,所以才能重新设定人的出发点和归宿。

他区别于不能知行合一之儒,将一切落实到“取”上的知行合一来对治被异化和蒙蔽本心的痼疾。

三、一部动人的成长小说

圣人王阳明并不是生而有之的,用甘泉的话来说,王阳明“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始归正于圣贤之学。”

一个不务正业的狂妄青年。

有很多故事,包括格竹子、结婚当天恍惚出走。

从立志开始到龙场悟道,这十几年来王阳明一直在这条线上苦苦摸索,在常人看来似乎是魔障了。

如果没有悟道,或许真的是一种魔障。

直到被贬龙场之时,他依然只是一位直言仗义的文官,但是多年来一直没有放弃的对圣人之道的探寻就在这个低到不能再低的,一天数死的绝地里,顿悟了。

其“吾性自足”是逼出来的,他在龙场悟通的生死观,从理论上来说,实在没有什么稀奇,做一些性灵玄言诗是很容易的,但真的融化在血管里、落实在行动上,就不是滑舌利口的野狐禅,也不是言行歧出的支离学了。

后人描述悟道的场景时说,在春夏之交的一个午夜,他忽然从石床上呼跃而起,如同癫狂,是啊,十几年的探索,他终于在这个绝境找到了一个“不欺心”的对自己的交代,找到了本源和正路,这一悟,离当年格竹子大病一场已有将近二十年。

这个说起来简单,实在不容易。

世人从进入滚滚红尘,就很难明心见性,童心变成了利害心、是非心,良心被放逐到计较得失的欲望之海中,成为自负其尸到处游走的行尸走肉。

王阳明命大,“运”却一直不佳,虽有大志但仕途坎坷——打击好名之心;被廷杖、入狱、贬官——锤炼荣辱耐性,直到真正面对生死的绝境,这一切,却都成为了王阳明悟道的机缘。

太多的道理在纸上“早就说过”,“古已有之”,从理论上看来,心学的道理似乎也并不神奇,但王阳明后来的实践,以及这个道理得来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心学”。

纸上得来的一切在这个心学体系中是不算数的,因为能“学”过来的东西是衣裳,用心“证”出来的东西才是自家骨头上长的肉。

再次品读,领悟比以往多了些,也正是因为阅历的增长,但纸上得来的领悟并非“真知”,阳明先生强调“事上炼”,知行合一绝非耳口之学,而是身心之学。

推荐。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从侠客梦的小阳明 到龙场悟道的心学大师:一个动人的成长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从侠客梦的小阳明 到龙场悟道的心学大师:一个动人的成长故事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

从侠客梦的小阳明 到龙场悟道的心学大师:一个动人的成长故事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

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悟道,道理,黑白,王阳,白黑,东西,人性,君子,墨子,圣人,志士,炎症,瞎子,绝境,魔障,龙场,什么都可以,从理论上,哪个是,正是因为,精神气质,龙场悟道,余姚人,从大禹,任侠,出生于,古越

2010-07-08 #长篇故事

聪于知明于行 一代理学大家王阳明 龙场悟道的故事

聪于知明于行 一代理学大家王阳明 龙场悟道的故事

王阳明,龙场,石椁,驿站,意思,贵阳,石墩,莺花,应是,诗中,世间,年谱,内心,夹道,山洞,意义,时候,生死,石棺,奢香夫人,山洞里,解释为,阳明先生,仲春,于明洪武,王阳,石溪,连云,黄平,人和

2009-12-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孔子传道毫无保留 弟子悟道贵在心法

孔子传道毫无保留 弟子悟道贵在心法

孔子,颜回,老师,弟子们,弟子,悟道,圣贤,儒家,曾子,王阳明,意思,文化,高深,子贡,学问,师傅,心法,所学,疑问,龙场,另一个,龙场悟道,子曰,于曾子,刘瑾,子思,朱熹,孔丘,孔颜,宗圣

2017-08-20 #故事会

苦难即辉煌:贵州龙场徒步行 探寻阳明文化

苦难即辉煌:贵州龙场徒步行 探寻阳明文化

阳明先生,先生,能量,龙场,同修们,老师,阳明,圣贤,箴言,轻忽,李腾飞,人生,净心,天生桥,心灵,苦难,明心,生命,好的,龙场悟道,品质,成就,家人,小我,感觉,时候,践行,刘瑾,潘素,王阳明

2015-06-02 #故事会在线阅读

王阳明:“我要读书做圣人!”儿时的志向不可小觑

王阳明:“我要读书做圣人!”儿时的志向不可小觑

阳明,和尚,圣人,辞章,释道,龙场悟道,会试,内心,志向,悟道,父亲,石棺,问题,龙场,王阳明,刘瑾,大呼,诗中,阳明先生,好的,人生,京城,个人,京官,儒学,异志,哲学,困境,圣贤,天才

2018-05-12 #故事阅读

国人的侠客梦 “江南贫侠”徐悲鸿的爱情故事一别两宽 各生欢喜

国人的侠客梦 “江南贫侠”徐悲鸿的爱情故事一别两宽 各生欢喜

徐悲鸿,孙多慈,蒋碧微,思想,女子,廖静文,大师,一生,夫人,孙父,张道藩,徐志摩,蒋梅笙,蒋碧,蒋静,代表,世人,上海,人品,中波,典型,兴趣,价值观,佳人,关系,名门望族,同行,女儿,婚约,孙家

2010-06-22 #故事阅读

一个是心学大师 一个是励志典范 他们的书法却被自己的光环遮蔽

一个是心学大师 一个是励志典范 他们的书法却被自己的光环遮蔽

来源,书法,王阳明,历史,曾国藩,新中国,北青网,日军,王阳,北京时间,原因,一面,专家,书法艺术,光环,儿子,后世,大师,心学,思想,成就,网友,老人,评论,身份,领导人,雍正,黑蛇,影响,二王

2010-04-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陈小阳《学写故事》教案

陈小阳《学写故事》教案

故事,读者,人物,悬念,情节,结局,发展,基础,故事情节,生活,中的人物,个性,人心,人情,人性,兴趣,开端,水乡,波澜,色彩,高潮,动作描写,哪一种,可以增加,有的人,虚构的故事,施耐庵,晁盖,曹文轩,李丹崖

2014-01-22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