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提案的故事|莫让“上海闲话”失传 政协委员提案接力十余年

时间:2008-01-30

这引起了包括政协委员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很多政协委员递交提案提出,沪语是具有鲜明上海特色的重要方言,既是上海居民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

提示:本文共有 21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近年来,沪语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许多上海年轻人已经不会熟练使用沪语进行交流,很多上海小朋友甚至不会说沪语。这引起了包括政协委员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很多政协委员递交提案提出,沪语是具有鲜明上海特色的重要方言,既是上海居民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又是上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呼吁本市有关部门采取各项措施,推动沪语的保护、推广、传承,从而推动上海本土文化的传承。委员们提出的建议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采纳和落实。

图说:黄浦区政协委员、上海青年滑稽演员陈靓热衷于沪语保护推广工作。近年来,他邀请一批好友和同仁,发起了“牡丹绽放,玉兰飘香——上海闲话进校园”系列活动。图为陈靓与学沪语的孩子们自拍合影。黄浦区政协供图

营造使用沪语的公共空间

推广、传承沪语,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加强沪语的普及应用,营造说沪语的氛围和环境,营造用沪语的公共空间。这些年来,上海在这方面有不少新举措,包括电视节目尝试用沪语播报新闻,公交车辆尝试用沪语报站,这些都离不开广大政协委员的推动。

在2005年的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马莉莉递交提案提出,上海的电视台应有专门播报沪语的频道。

在2006年的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农工党市委递交提案,建议进一步增加广播电台、电视台沪语节目的数量,增设上海话新闻等节目内容,其中,上海新闻频道《新闻坊》的节目,可尝试沪语播出。

在2010年的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毛时安等32名市政协委员联名递交提案,建议《新闻坊》节目在播报上海市民日常事、身边事的社会新闻时,用相对规范、纯正的沪语播报。

之后,在职能部门的不断推动下,委员们的建议逐步得到落实。自2017年12月开始,《新闻坊》推出了每周一期的沪语版,主持人用沪语播报新闻、聊新闻。此外,近年来上海根据观众需求,不断增加完善沪语电视节目和沪语广播。

在2009年的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常委沈建华递交提案,建议有关部门逐步出台适当措施,为沪语的使用和推广提供公共空间,比如在公交地铁报站服务中增加沪语广播。

在呼吁“沪语报站”方面,市政协委员钱程也十分积极,在2012年的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他递交提案指出,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温州市、福建省厦门市已实现用本土方言报站,爱惜母语是对地域文化的尊重。他提出,上海的公共交通应增加沪语报站。

对此,上海市交通委在答复中表示,他们将进一步扩大试点线路范围。2013年10月,上海的公交线路开始全面增加沪语报站。到了2015年1月,本市近1300条公交线路中,已有三分之一增加沪语报站。

图说:2016年10月,市政协委员钱程和小朋友用沪语与机器人“娇娇”对话。郭新洋 摄

传承沪语须从娃娃抓起

促进沪语的传承、推广,除了扩大沪语的应用外,还要从源头抓起,从娃娃抓起。按照政协委员的说法,沪语之所以面临“断层”的现象,关键原因在于孩子在学校里都是接受普通话教学、使用普通话交流,脱离了沪语的环境,久而久之,就不会说、不愿说沪语了。

在2013年的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钱程委员递交提案,建议大力推进学龄前儿童沪语教育工作,让孩子们通过用上海话做游戏、讲故事、唱童谣,在潜移默化中自然习得并使用上海话。

同年,市政协委员马红雯、刘毛伢也递交提案,建议在本市公办幼儿园和小学开设沪语课程。市政协委员黄山明亦提交提案,建议在本市幼儿园、中小学当中鼓励学生用沪语交流,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沪语活动,创造学说沪语、学用沪语的氛围环境。

上海市教委回应称,将遴选本市有条件的幼儿园试点上海话教学,取得经验后逐步在全市推行。

如今沪语教育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会了用“上海闲话”交流。

让更多人学习使用沪语

一种语言的生命力是否持久,在于让多少人来学习、交谈。

不少政协委员提出,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新上海人来沪学习、创业、就业。他们希望融入城市、融入社会,对于听懂沪语、会说沪语有着一定的需求。对此,相关部门应为他们创造机会,这样一来可以提升沪语的普遍认同,二来可以提升沪语影响的广度、深度。

在2004年的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林真意递交提案,建议相关部门通过编写上海方言字典等举措,为外来人口学习沪语提供方便。

在2011年的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农工党上海市委递交提案,建议开展以沪语为媒介的地方特色活动,鼓励更多市民用沪语进行交流,为更多新上海人了解沪语、了解上海特色地域文化创造条件。

在2012年的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凤懋伦递交提案,建议借助社区学校、社区文化中心等各类载体,开设沪语课程,吸引境内外来沪人员及其家属一起来学习。

对于这件提案,上海市教委答复称,将在社区学校中进一步开设沪语课程,开展传承沪语的活动。

2012年8月,在市教委、市语委、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沪上第一个社区上海话俱乐部——“嘎三胡”(上海方言,聊天、闲聊的意思)俱乐部,落户静安区南西社区。该俱乐部通过举办主题活动,邀请志愿者嘉宾与社区居民用上海话谈天说地,并为有学习上海话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教学和相关语言服务。

如今,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上海部分社区通过开设沪语课程、组织沪语宣传志愿者队伍、举办沪语比赛等措施,吸引更多新上海人加入学习沪语的行列,沪语的传承推广之路正越走越宽。

通讯员 刘子烨 新民晚报记者 江跃中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提案的故事|莫让“上海闲话”失传 政协委员提案接力十余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提案的故事丨政协委员提案“催生”两个专门法院

提案的故事丨政协委员提案“催生”两个专门法院

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提案,金融,建议,上海金融,科创,建言,吕红,上海市政协,全国政协,委员,高院,建设,张宁,一次会议,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上海证券交易所,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心,中央,年头,形式,政协委员,方案,案件,试点

2009-12-05 #故事阅读

提案故事丨连续提案 上海两个“专门法院”先后设立

提案故事丨连续提案 上海两个“专门法院”先后设立

法院,上海,知识产权,金融,提案,吕红,上海金融,建议,政协委员,上海市,案件,建设,建言,科创,专门法院,全国政协委员,司法,委员,律师,张宁,年年,改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市政协,全国政协,全国人大常委会,上诉法...

2017-06-21 #故事会

提案故事|34年前上图附近一场大火引来62位委员联名提案

提案故事|34年前上图附近一场大火引来62位委员联名提案

上海图书馆,西菜社,海燕,提案,图书馆,建议,市政协,公共图书馆,上海,上海市,委员,迁址,书库,建设,东馆,借书,图书,市政府,市民,政协委员,发展,收费,服务,张刚,图书馆法,相关部门,管理办法,咖啡茶座,图书资料,功能

2017-06-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提案故事丨新上海第一件民主人士提案诞生记

提案故事丨新上海第一件民主人士提案诞生记

提案,上海,刘靖基,陈毅,委员会,各代,会议,申城,荣毅仁,生产,人民政协,上海市,建议,委员,纱厂,郭棣活,各界代表,棉纺织业,原料,各厂,故事,政府,机构,解放初期,问题,周志俊,韩志明,政协,民族资本,全国

2014-07-22 #故事大全

提案故事|交通补贴提案 为残疾人士出行提供更多优惠

提案故事|交通补贴提案 为残疾人士出行提供更多优惠

...实施,民生,电话,残疾人士,优惠政策,四次会议,城市,建言,政协委员,范围,草案

2007-04-01 #故事阅读

提案的故事|政协委员6年追踪 促成残疾人“阳光车队”翻版

提案的故事|政协委员6年追踪 促成残疾人“阳光车队”翻版

阳光,车队,提案,出租车,残疾人,无障碍,项目,市政协,上海,实事,轮椅车,人士,政府,残障,问题,研究,运作,徐凤,上海强生,上海街,使用者,图说,好事,市政府,市民,建议,残疾,英伦,轮椅,重点

2011-10-18 #故事大全

提案故事|《联合时报》创刊及更名 陈丕显题写报名

提案故事|《联合时报》创刊及更名 陈丕显题写报名

政协,上海,报纸,委员,市政协,建议,人民政协,提案,上海市,政协委员,时报,上海市政协,宣传,头条,机关报,智慧,年年,工作,平台,方面,发展,建设,吴嵩,郑拾风,事业发展,公开发行,创新发展,中共上海市委,新时代,前身

2011-07-23 #故事会

“人民政协走近青年”舞台秀上演:《都市夜归人》源于新民晚报“提案的故事”报道

“人民政协走近青年”舞台秀上演:《都市夜归人》源于新民晚报“提案的故事”报道

青年,界别,人民政协,委员,提案,市政协,舞台秀,政协委员,活动,共青团,青联,新民晚报,情景剧,夜归人,地铁,故事,都市,上海市政协,图说,群众,群体,胡光,协商民主,上海戏剧学院,追梦,形式,广大青年,社会,舞台,职能

2010-12-19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