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曹植诗中富含的悲壮之气 从思想角度说是真实爱国思想的反映

时间:2008-02-07

白马篇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要

提示:本文共有 278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杂诗夫早严驾》:“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杂诗飞观百余尺》:“国仇亮不塞,甘心思丧元”。《白马篇“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要。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诗中富含的这种悲壮慷慨之气,从思想的角度说,是其真实的优国爱国的思想的反映;从艺术的角度说,是他主张“诗以咏志”的体现。文尚秀丽,同雅好慷慨一样也是建安文学时风所尚,更是三曹所长。正如沈约所说:“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三祖陈王,成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宋书谢灵运传》)但公平而论,曹植的文才较其父兄的确又胜一等。

陈寿说:“陈思文才富艳,足以自通后叶”(《三国志·曾植传》);刘勰评说,“观其体赡而律调,辞清而志显,应物型巧,随便生趣,执督有余,故能缓急应节矣”(《文心雕龙章表》);钟嵘认为,植作“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古今,卓而不群”(《诗品》);等等,都是很有道理的。曹植诗作,尤善托物起兴。诸如,“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由登台北望,想到《诗经晨风》.从而引发怀人之情,遂有“离思难任”、“过庭长吟”、“伤心”之语(《杂诗》)“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

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赠丁仪》),凄凉之情和好友之间心照不宣的话语尽含其中,从而使当事人自然明白形势维艰,不仅不要为得不到封赏而不安,更重要的是应该看到前途难ト;“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道”(《箜引》),用疾风吹日形容光阴飞驰,殊有另种洞天;“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生动地透视出作者的认识,大难临头,没有权力,只靠多交朋友是没有用的;等等。曹植诗作,韵律整齐,重视对仗,富有音调美。如:“春鸠鸣飞栋,流飚激棂轩”、“薇養弗充虚,皮褐犹不全”、“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赠徐幹》)“仰手接飞孫,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別若豹螭"(白马篇》),“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公宴》),对仗甚工;“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七哀》),韵律流畅;“游鱼潜绿水,翔鸟薄天飞,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唏”"(《情诗》),已知平仄之用。曹植诗赋,文尚秀丽,因而亦善雕琢。正如明人胡应麟所说,子建《名都白马)、《美女》诸篇,辞极赡丽,然句颇尚工,语多致饰((诗薮》内编卷2)。这一点,尽管对六朝骈体文的形成不无影响,但没有什么不好。

因为从中国文学发展史的角度说,骈文的产生与发展并非偶然,它不仅只有负面作用,堆砌典实,炫耀辞藻;也有积极一面,促进人们为文注意文采,重视文章对仗、韵律之美,提高了文字表达的艺术水平。没有这样一个阶段,很难想象会有唐代律绝的成就,也不会有韩愈的散体文提出,从而使中国文学艺术在新的基础上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讲到文辞秀丽,不能不讲曹植的《洛神赋》。曹植在《洛神赋序》中说,“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日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这说明曹植是仿宋玉(《神女赋》而构制此赋的。赋中叙述了一个人神相恋的故事。结构之精,想象之富,遺词之佳,分寸之适度,均藤善美。无疑,它的艺术魅力,全在其文辞的秀美。《洛神赋》是爱情故事,直可按照曹植《序》中所言理解,无须另外描测。或谓这是“感甄”而作,全属臆断,不可为据。始作俑者是李善的《文选注》李善引《记》说:“魏东阿王,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丕),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食。黄初中入朝,帝(丕)示植甄后玉镂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下。时已为郭后谗死,帝意亦寻悟。因令太子留宴饮,仍以枕资植。

植还渡報辕,少许时将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见女来。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岂常辞能具?我为郭后以糠塞口,今被发,羞将此形貌重睹君王尔。”言讫,遂不复见所在,遣人献珠于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胜,遂作《感甄赋》。后明帝见之,改为《洛神赋》。"这是完全不可能的。第一,曹丕纳重氏时,曹植只有十二周岁,不可能对甄氏产生很深的恋情;第二,兄弟异趣,防范很深,曹丕由五官中郎将而太子,曹植也不可能有爱甄的奇想;第三,至于说曹丕将甄氏遗物送给曹植,并明“荐枕”之意,这不仅不合人之常情,而且言近荒谬。

郭沫若说:“子建对这位比自己大十岁的嫂子曾经发生过爱幕的情绪,大约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吧。不然,何以会无中生有的传出这样的“佳话'?甄后又何以遭谗而死,而丕与植兄弟之间竟始终是那样隔阅?”后来,郭沫若作剧《洛神》就是按照这一思路写的。作如此推论,直把曹丕、曹植兄弟间水火不容的斗争推原到对同一个女人的爱上,把甄氏失宠被系的原因也归结到风流韵事、属意他人上,实在难以荀同。最后需要谈一点的是关于曹植对五言诗的贡献。今人或谓“曹子建的成就,在于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给五言诗奠定基础的人”。

实则五言诗的确立全为时代产物,并非一人所为,至多能说某些人对于五言诗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颇难说是某人莫定了五言诗的基础。历史证明:第一,曹植之前已有很好的五言诗作,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诸多脍炙人口之作。这些五言诗,时代不会晚于曹植,水平也不亚于曹植。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也"(《文心雕龙明诗》),当然是有道理的;第二,他的老子曹操和同时的诸多文人都有很好的五言诗(五言乐府和诗没有绝对的界限)。曹操《苦寒行》、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王粲《七哀》等等,内容与形式均一时之秀。

正因如此,论者对于曹操作五言或谓“第一高手”(清人陈祚明语),或谓“千古诗人第一之祖”(清人方东树语),或谓“格调古朴,开唐五言之端”(清人王尧衢语)。对于王粲的五言作,钟(诗品)列为“上品"第三,古人论五言,没有称曹植为第一者。宋人张戒曾谓“古今诗人推陈王及古诗第一"(《岁寒堂诗话》)卷上),其意本为最好,而不是第一个的意思,且同《古诗》相并。明清人虽然极誉曹植,但也不及“第一"。当然,不言其为第一人,并不等于否定其对于五言诗的贡献。曹植的五言诗,既善言事,又善抒情,锻炼字句,富有文采,工于起调,注意对仗,确实对后代五育诗的发展、对后代诗人包括李白、杜甫这样的大家,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此其一。其二,不言其为第一,并不等于否定其历史地位,只是不那么绝对,而是把个时代的诸多大家放在一起,视为共创辉煌,共同为五言诗的进一步发展莫定了基础。于此,我认为,郭沫若的下面一段话是对的。他说:“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是有着划时代的表现的。辞赋脱离了汉赋的板滞形式与其歌功颂德的内容(引者按:不完全是),而产生了抒情的小型赋。诗歌脱离了四言的定型,而尽量乐府化,即歌谣化。另一方面把五言的新形式奠定了下来。这是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的共同倾向,也就是他们的共同的功绩。”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曹植诗中富含的悲壮之气 从思想角度说是真实爱国思想的反映”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曹植的“七步诗”诞生于何处?就在此地 三个村庄均以此诗命名!

曹植的“七步诗”诞生于何处?就在此地 三个村庄均以此诗命名!

曹植,曹丕,曹操,七步诗,一生,村庄,七步村,历史,后人,家人,王位,诗人,诗篇,生活,三国时期,生活中,于曹植,出生于,封太子,曹丕登,曹丕想,曹氏,袁绍,魏文帝,魏曹植,三曹,上皇,名的,代表人,三子

2014-05-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李白醉酒诗百篇 曹植喝酒失立嗣之争。酒能壮胆 也能误国

李白醉酒诗百篇 曹植喝酒失立嗣之争。酒能壮胆 也能误国

曹植,曹子建,曹操,关羽,曹丕,天子,尽失,诗人,樊城,王室,立嗣,车马,酒兴,才高八斗,华雄,张飞,曹军,曹植传,李白,杜甫,武松,楚宣王,谢灵运,三碗不过岗,心里面,并加,我得,有缘,三国演义,壮举

2008-01-21 #小故事

从某一角度概括千金求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从某一角度概括千金求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千里马,国君,尸骨,人们,千金,侍臣,良马,买马,况生,古之君,王为能,言于君,都会,寓意,原文,天下,眼前利益,所求,差使,消息,生气,译文,重价,这个故事,三个月,一定有,什么用,人自己,向国君,怒斥道

2020-07-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曹植用一首七步诗保全性命 唐代一诗人用诗感化强盗 救了自己

曹植用一首七步诗保全性命 唐代一诗人用诗感化强盗 救了自己

李涉,曹植,强盗,曹操,曹子建,曹丕,诗一首,弟弟,父亲,李博士,对自己,强盗们,这首诗,时刻,天下,性命攸关,文学家,时期,晚唐时期,皇帝,绿林豪客,船家,诗人,豆子,三国时期,一首诗,太学博士,强盗头子,想到这,有一位

2019-08-23 #小故事

七步诗有曹植 七岁的他有三步诗原创历史故事

七步诗有曹植 七岁的他有三步诗原创历史故事

寇准,曹植,宋真宗,宋太宗,七步成诗,宰相,客人,父亲,西岳华山,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史青,唐太宗,子将,秋瑾,诗中,魏徵,佳联,天资,人们,主人,为题,五言绝句,作诗,唤出,华山,公元,功夫,大器,孩儿

2020-06-29 #长篇故事

七步诗有曹植 七岁的他有三步诗原创历史故事

七步诗有曹植 七岁的他有三步诗原创历史故事

寇准,曹植,宋真宗,宋太宗,七步成诗,宰相,客人,父亲,西岳华山,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史青,唐太宗,子将,秋瑾,诗中,魏徵,佳联,天资,人们,主人,为题,五言绝句,作诗,唤出,华山,公元,功夫,大器,孩儿

2020-06-29 #短篇故事

七步诗有曹植 七岁的他有三步诗原创历史故事

七步诗有曹植 七岁的他有三步诗原创历史故事

寇准,曹植,宋真宗,宋太宗,七步成诗,宰相,客人,父亲,西岳华山,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史青,唐太宗,子将,秋瑾,诗中,魏徵,佳联,天资,人们,主人,为题,五言绝句,作诗,唤出,华山,公元,功夫,大器,孩儿

2020-09-04 #故事阅读

七步诗有曹植 七岁的他有三步诗原创历史故事

七步诗有曹植 七岁的他有三步诗原创历史故事

寇准,曹植,宋真宗,宋太宗,七步成诗,宰相,客人,父亲,西岳华山,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史青,唐太宗,子将,秋瑾,诗中,魏徵,佳联,天资,人们,主人,为题,五言绝句,作诗,唤出,华山,公元,功夫,大器,孩儿

2020-09-06 #故事会